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吧
Food
文/冯小宁看到“一带一路”变成了我们的演讲关键词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这条路上有什么好吃的呢,在座的能说处几种美食啊!不知道吧,那么就让我这个来自吃货之都的广州人,和大家聊一聊丝绸之路沿线各地的美食。
丝绸之路极东,当为敦煌莫属。在座有来自敦煌,或者附近城市的吗 说到敦煌美食,我想讲一讲胡羊焖饼。胡椒的胡,羊肉的羊。饼,饼干的饼,但是这个跟我们今天所指的饼没有半毛钱关系。在古代,饼是面条的意思,所以胡羊焖饼说白了就是羊肉焖面。据说这是在当地最负盛名的美食。甚至还有这样的说法,说各位男生如果找到了敦煌的女朋友,说不定哪天就去见岳父了。如果你去到女朋友家里,岳父给你煮了这道菜,那么基本上他那关你就过了。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你有一个女朋友。
在中国的历史中,官方有时候采取了对外封闭的政策,长城就是最好的证明。我认为它是封闭的象征。但是民间与外界的交流却从未停止——胡羊焖饼里的“胡”字,就是其中的一个证明。没错,“胡”是指西域少数民族,这道菜的做法其实深受西域少数民族的烹饪技法影响。
Food
Food
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西出阳关,便是我们的新疆。新疆美食那是举国闻名,深得人心啊,想想我们夜市的新疆烤肉就知道了。一根羊肉串,3块瘦肉,1块肥肉,再按个人喜好加上孜然、辣椒,便成了脍炙人口的民间小吃。另外一道菜是新疆大盘鸡,因为它是辣的,所以我一直没敢吃。但实际上,新疆大盘鸡并不是新疆的本土美食,而是中原菜辣子鸡丁的一个变种。如果说胡羊焖饼是中华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产物,大盘鸡就是如今汉文化对其他少数民族的输出。
再往西,便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一类的中亚国家,吃的虽然略有不同但跟新疆也差不多,就不再赘述。
过了茫茫草原,便到了波斯,如今的伊朗。当地最贵的食物应该是里海鱼子酱,但是口味褒贬不一,而且我们可能也吃不起。至于我们寻常百姓吃的起的东西,应该是一种叫“库必达”的东西。其实就是把牛羊肉剁碎再捏成肉条,调好味道,放上火上烤就能吃了。此外,说到藏红花大家应该都不陌生,甚至在电视剧里,这东西吃了还能流产。不过如果古装剧是真的,伊朗人早就断子绝孙了。伊朗人用它们拌饭吃。其实,藏红花本来就是伊朗原产的植物,只不过后来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才成为了一味中药而已。
继续往西,就到了伊斯坦布尔海峡。伊斯坦布尔,土耳其最大的城市,欧亚之间的桥头堡,千年古都。其作为都城的历史终结于1923年凯末尔革命成功。在这里你可以吃到土耳其冰淇凌——对,就是那首周杰伦的《土耳其冰淇淋》。据说这种冰淇淋在制作时没有加水,而且加入了当地兰花的根,所以吃起来比普通的冰淇淋有嚼劲,有点像是奶糖。此外如果喜欢咖啡的话还可以去伊斯坦布尔找一家咖啡馆品尝一杯土耳其咖啡。土耳其人喜欢采用较原始的煮法煮咖啡,所以喝完咖啡你可以看到咖啡的残渣。不少咖啡屋会有专门的占卜师,利用你的咖啡渣来给你占卜。反正土耳其又不会破四旧,反迷信。
希腊是土耳其西边的邻居。说到希腊,大家就一定会想到地中海饮食。这种饮食方式因为糖类和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少,所以在西方,甚至是全世界被广泛推崇。
最好的味道,来自用心
沿着丝绸之路继续向西,就是我们都喜欢的法国。法国美食更是驰名全球。鹅肝,蜗牛,牛排,红酒。据说在中世纪,英国国王的厨师全是法国人。
再走下去,就到了丝绸之路的终点荷兰鹿特丹。荷兰虽然可以吃到北海的海鲜,牧场的牛羊,但荷兰人并没有创造出什么特别好吃又有特色的美食,因为旁边有个法国呢。法国人都已经研究好了怎么做菜好吃,荷兰人就直接照搬就好了,对不对。不过荷兰的街头小吃有不少值得一试。一个是糖浆华夫饼,这种食物我们顾名思义地理解就行了。另外一个是盐渍生鲱鱼,沾洋葱丁,一口吃是最常见的吃法。
所以如果我穿越回古代的话,我会做一个商人。因为一路上,我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明,吃到不同的文明中不同的美食。但是在今天,我就没必要这样选择了。因为在广州,我就能吃到以上我所说的所有东西。好吧,可能有极少数的当地的特产食材运到广州来就变质了。但就算这样,这个食材的烹饪技巧一样可以传到广州,然后我们也可以用类似的食材做出类似的味道。就如同科尔沁牛代替了欧洲的肉牛,但是经过大厨的调理,我们依然可以吃到可口的法式牛排一样。
丝绸之路,实际上是把东西方文明,从最东的华夏农耕文明,到中亚的游牧文明,中东的伊斯兰,欧洲的天主教,贯穿起来的一条线。食物,作为民间最关心的东西,就随着这条线,通过商人和使者的来往,做有限度的扩散。荷兰的正餐是法式德式意式的西餐,土耳其冰淇淋源于欧洲首创的冰淇淋,而制作冰淇淋必不可缺的制冷技术又来自中东。阿拉伯世界把食用藏红花的习惯带到了中国,中国人又发现了它的药用价值。
FOOD
新疆大盘鸡其实是辣子鸡丁的翻版。胡羊焖饼也有着一些草原特色。这其实就是丝绸之路带给我们的,所谓文化的融合。它具备超越政治,宗教,战争的魔力,以民间交流的方式,共同改善我们这些小平民的生活质量,也影响着你我的生活,乃至命运。事实上,一带一路要做的,也不过是继续加强沿线国家这种命运上的联系,正所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也。
LOVE
LOVE
END
原创原创散文:父亲的海棠花古文诗词:诗经古风诗欣赏散文精选:品噬回忆,咀嚼拥有原创散文诗:缘起时.便是梦生之时古诗文:小园赋原创原创散文:古北水镇,寻梦“江南
散文精选:七夕,与君书
叶文玲散文精选【一】:与天共舞 搜索脑海中所有字词,也难言尽“神七”飞天赋予我的心理撞击和巨大欢乐。
当这个汇聚了光荣与梦想、当这个无可言喻的庄严和激动的时刻来临时,我感觉就像回到了一个多月前——回到了8月8日晚上等待奥运会开幕式的时刻。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13亿中国人又像等待奥运开幕那样等待这一时刻,又一次心跳耳热、屏声静息、只把一双眼珠交与了屏幕……此时此刻,脑海是巨大的期待所充盈的、因紧张和激动交叉形成的空白,此时此刻,只觉得能够在祖国大地的任何角落,观看这场无与伦比的中国人的“天舞”,仅仅作为同胞,已经足够自豪和幸福。
书写过《敦煌守护神常书鸿》,我知道敦煌的“飞天伎乐”——天乐神紧那罗和天歌神(即香音神)乾闼婆,是怎样的神韵曼妙神圣无比;观看了“丝路花雨”和“千手观音”,我惊叹这天乐神和香音神合作的舞蹈,最配称举世无双的大美。2008年的9月25日21时10分,可敬的中国航天人,就是当今现身的“伎乐神”和“香音神”。这场以“神七”命名、以前沿科学与航天梦想共同交织的盛宴,又一次教我们酩酊不已,这场美妙之极举世无双由三名宇航员一起练演的“天舞”,使中国酒泉,再次凝聚了地球人的眼球!
“天舞”的编演者,将13亿人的飞天梦想集合起来,将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心血,熬浆作色抽茧成丝织成绢绸,制成了天上地下最华贵的幕帐,这顶举世无俦的幕帐,与宇宙一样宽阔无垠,还用最华贵的蓝宝石——星星镶嵌装璜。当这些星星像揿钉一样“钉”住了天幕、当“神七”在巨大的地球周遭,缓缓地画出一圈圈始而椭圆继而滚圆的银弧圈、当脱离了火箭的飞船,在地球周围“喷画”出堪比天地七色的光环时,我领悟了她为什么偏巧叫个“神七”!
这场“天舞”的第一幕,从头到脚,不过583秒,却又一次让全世界瞩目!全地球、全人类,在2008年的金秋时节,又一次记住了这个不仅仅属于中国人的时刻:9月25日21时10分!
为此,我们怎能不对“天舞”的编演者顶礼膜拜?为此,我们怎能不如痴如醉不错眼珠地盯着荧屏的分分秒秒?!
为此,我格外羡慕济源县克井五小学生原红豆,与她同年的12岁时,我刚上初中,那时的我,虽听过“向科学进军”这个中央号召,却丝毫不懂“科学”也不知怎样“进军”。如今,这个从六万名考生抽奖“选中”的小学生原红豆,是如此幸福,在2008年的9月25日,在13亿人注视下,她被请进航天博览馆,听科学界的长辈热情而精诚地为她讲解人世间、宇宙中的辉煌;讲解等会就要凌空翱翔的“神七”和飞天宇航。
为此,我格外羡慕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播音主持是他们的天职,可是,今晚的特别报道任务,却使他们的使命分外荣光,我觉得张羽分外帅气张泉灵也分外靓丽——这个“人精”似的张泉灵,又一次轮上了好运气。她有一个多好的名字哇——泉,活脱脱与酒泉有关;而灵,嗨!欢天喜地的消息,让她播报,大吉大利全灵验!
那一晚,那一刻,当现场总指挥响亮地报出“成功”二字时,我们首先看到了亲临酒泉的胡锦涛,那凝聚了13亿人期待的满面笑容。
为此,我也格外羡慕这天晚上在屏幕上闪现的各个人物,那些个航天中心的总指挥、总设计师、总工程师们,他们谈理想感想、谈航天任务、谈火箭成功“分离”时,并不像我们只是过度狂喜,更多的是将帅风度的儒雅和“静气”,更多的是胸有成竹指挥若定的沉着。
当我们眼见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神七”升空;当我们眼见太阳帆板正常打开、返回舱内宇航员的表情是那样从容、身体感觉十分良好时,我们最关心的就是下一步:火箭的二节脱离,飞船的正常入轨……而这一切,都做得那样举重若轻那样漂亮出色!那种举重若轻和漂亮出色,就像芭蕾的接连托举;就像民族舞蹈的一次次曲身旋转和水袖甩接……
为此,我同样格外羡慕这天晚上所有的前方记者,在酒泉、在北京的航天中心,他们比屏幕前的我们,有更好的直观条件,目睹了壮美如画的“神七”飞天。所以,他们发回的报道,就更有因亲历亲见而显现的激情——这使我想起了13年前在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因为展柜里有一块据说是宇航员从月球带回的石头,我曾千方百计地用手指“触摸”了一下,于是开心无比,而后,就大书特书地以《触摸月亮》来记载这一幸运——拾根鸡毛当令箭,我是有点夸大,但这一切,都缘于对神秘的航天事业的无限崇拜啊!
当然,最令我羡慕和钦敬的,还是起驾“神七”出征的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他们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先锋团队之一,他们以大无畏的人生态度和精湛的科学技能,再次谱写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英雄史诗,而他们的首次出舱活动,是更具挑战性的科学实践,他们的这场无以伦比的“天舞”进行三天三夜,我们的期盼和喜悦,却将伴随无尽的日夜。
中国航天事业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是物质与精神所结的双重硕果。而今,载人航天工程所承载的意义,不只是生发民族自豪和国家荣耀,不只是科技跨越和产业进步,那永不放弃的求索,那无所畏惧的挑战,标志着人类充满智慧的未来。
从9月25日21时10分起,我的心已随“神七”一起飞翔,感谢翱翔星空的英雄,借英雄的慧眼,我们将见证中华民族首次太空行走的全过程。
美妙“天舞”的谢幕词,是9月27日16时41分,翟志刚成功出舱进行太空行走,是9月28日17时37分三位航天员安返大地,是13亿颗心织成的四个巨大汉字:光荣凯旋!
叶文玲散文精选【二】:品诗茶人村 接到“品茶诗会”邀请函,总在春雨帘纤时。
满园芳菲,明窗净几,“国际茶人村”是西湖畔品茶的极好去处,湖光潋滟,烟雨朦胧,绿篱中颗颗水珠仿佛也昭示着晶莹的诗情。
茶家曾言:好茶就是一首好诗。诗人也说:好诗就像一杯新茶。故来此者,或是茶家,或是诗家,或是茶家诗家兼书家。大家因爱茶而赋诗,亦因品诗来尝茶,在茶香郁郁中得觅浓浓的诗意,在诗韵袅袅中品尝香醇的新茶,其乐融融。人是陆续地来,茶是慢慢地喝,参与者或即兴作诗当场献吟,或拿起文房四宝龙飞凤舞,挥洒停当后当即悬挂,再听凭肺腑相见的新交旧友批评指点;其间更有通音律者,自告奋勇,或琵琶,或古筝,铮然一曲清音。这等无望名利只求知音,诗茶相助,文兴浓烈,添闲情,增逸致,毋庸渲染,无需造势的聚会,是真正的雅集。
不可无诗赴会,见早来的前辈已经诗情高涨,琳琅大作纷飞于茶座间,我不知不觉受了感染,遂想起昨晚就寝前曾得一句:生生所好,相期于茶。
我想在这样的雅集中抛砖,定有高手接玉。果然,我一宣布,当下就有古籍出版社的王翼奇君指点说:你这一句如做联对,按平仄,其实作下联为好,那么,我就应对个上联吧:岁岁为文,独言以纸。
诗会副会长张学理先生也占出了上联“字字堪珍,最惜是墨”;而在一张小桌共坐的戴盟先生又别出心裁地接了“句句求新,述志以笔”。
我还未及向他们二位道谢,又有“西溪吟苑”的苑主钱明锵、“西湖诗社”的徐儒宗先生各自对了一联。钱联是“代代共研,互砺其艺”;徐联是“涓涓之流,同归乎海”。
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李茂荣先生很诚挚地建议道:“若是求工,王联与你的上下联中的“以”和“于”互换一下,可能更妥贴。”细一斟酌,说得极是。
谈笑间收起要林总总一迭墨宝,我心里自然就开了花。殊不知王翼奇兴犹未尽,次日一早又打来电话,说是昨晚回家后,又拟两联,一是“款款之情,尽抒诸笔”;又一款是“娓娓而谈,不绝如缕”。
手握话筒,心里那份感动自不待言,暖暖的春意,仿佛直从心底溢向指尖。哦,此间情景,怎一个“文人相亲”了得?
年年的品茶诗会,是我永远的心灵驿站。
叶文玲散文精选【三】:水上的绍兴 "粉墙黛瓦,曲水深巷"--清清爽爽八个字,勾勒了一幅线条简洁的木刻版画。
"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两行短诗,吟出一派文人们最惬意的景象。
八个字也好,两行短诗也好,虽没有直白地写出哪处地方,人却都知说的是绍兴。说到绍兴,用不着精绘细描,只黑白两色便能刻出它的姿颜,只一个水字便能曲尽它的神容;写画绍兴,任你横横竖竖,不可或缺的也是那道源远流长的水;水,是绍兴的精髓绍兴的命根。
绍兴和水难解难分,追史迹,听传说,莫过于"大禹治水"。"大禹治水"将水对于绍兴的弊与利,尽道其中矣!这是说过去。在崇仰现代文明的当今,一个地方,若被指认为"东方的……"往往也最能成为评价的一种时尚。因此,在很多时候,最教绍兴和绍兴人中听受用的,还是这句话:"绍兴是东方威尼斯"!
人都知道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城,将绍兴比附"威尼斯",言明了水与绍兴是那样笃笃相关。因此,这比喻对于绍兴,是无与伦比的评价,也是最超载了当的夸奖。
在没有游历过威尼斯前,对古迹遍布的意大利,自然兴趣盎然,而意大利最富诗意也最富吸引力的,当然要数威尼斯这个"水城"。于是,每每听到这一比喻,爱屋及乌,我对绍兴同时更对威尼斯景仰得了不得:一个建在水上的城市,那是何等的有趣!
游历过威尼斯后,当然有了更鲜活的印象,对照绍兴,越发感慨万端。我虽不是绍兴人,但是,这些年来,拿浙东土话讲:"来来去去,鞋后跟都磨落在绍兴了!"因此,我觉得不管绍兴是否真的很像这世界名都威尼斯,只觉得作为一个中小城市,能得到这样的美誉,的确是很能教"伢绍兴人"生出"不枉平生"之感的。
无庸我细细描述威尼斯,因为,如今出国旅游已然成为国人生活中的寻常事;在足不出户便能"看遍天下"的时代,影视界也早将威尼斯迷人的风光,制作成各种节目晓喻天下。因此,一到威尼斯,那片浪漫的汪洋便和原先的想象一起在我心中潋滟激荡,而一旦亲见那一艘艘船头尖尖船尾翘翘的"郎克多"载着狂喜的游客们,在座座高楼深巷下的水道中往返穿梭、那穿着十六世纪服装的水手们是那样潇洒地划着木桨、在一浪高一浪的欢声笑语中悠悠地来去时,我只觉得一颗心完全溶入欢乐之海。此时,即便你只是个威尼斯的匆匆过客,即便你在整个游程中只是稍稍"蘸"了威尼斯的那么一点点水,我敢说,从今以后但凡威尼斯,你所做的,准是一个湿淋淋的梦!
话说回来,我虽不敢说自己非常熟悉绍兴,但我知道,绍兴在古往今来的许多年月里,也教绍兴人和许多来过绍兴的人,做过同样湿淋淋的香梦。
我更知道的是:绍兴为永远保持这个"水城"的形象,为教人们香梦永久,经历了非同寻常的努力。
作为水乡人,水一向是我永远难解的一个情结。而我们这些生在水乡的人,常常更会身在福中不知福。可在内地许多缺水之地的"旱鸭子"眼里,岸柳青青、长堤卧虹的绍兴,处处都非淡山闲水寻常姿色,在历代文人墨客笔下,这天光云影相映、古镇古桥绵亘的绍兴,真是教人一落笔就有山岚水气,一泼墨就会顿生满纸云烟啊!
绍兴的的以往,和太多的河和丰盈的水是那样相亲相连,可是,在过去的许多时日里,困扰了绍兴城的,不,应该说苦恼了绍兴人的,也是这一城叫人发愁又无奈的水!
曾有许多年月,外乡人到绍兴来,看来看去,不见那诗意无限的版画木刻,满城转悠,找不到清亮亮的鉴湖,那一条条河水都渐渐污黑,那小小乌篷船也一度统统变成噪声震耳外形难看的水泥船。我记忆最深切的是: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我来去路经绍兴时,眼帘中虽还掠过几座粉墙黛瓦,可在这越来越低矮的黛瓦粉墙中,总看到那条冒着油光散着恶臭的河水,就如早年绍兴人头戴的那顶乌毡帽--灰瘪而漆黑!
工业增长!农业发展!在捷报频传时最可怕的杂音便是环境污染!发展是硬道理,但是,当一个城市的发展要以环境污染作代价时,一个问题严峻地摆在了眼前,与水有滋有味地相亲了一个又一个世纪的绍兴人,当然不能教这情景长此以往延续下去!
我这篇小文,无法细细记叙绍兴人既为发展也为和环境污染所作的斗争、所作的种种努力。我只想说:当年历翻到21世纪的今天时,"伢绍兴人"在几经周折后,终于又重现了这个比喻--她还给了绍兴人和来绍兴游历的人一城清亮亮的水!
有滋有味地重温这个比喻,有滋有味的重见那汪清亮亮的水,都是在夜里头。
是夜,当我披着一袭云烟似的小雨,下了环城河边码头的石台阶时,便见一艘艘远比乌篷船神气得多的游艇,鱼贯而来;于是,当我在灯影中望见这烟雾迷离的环城河道的气势时,我不由得深深地吸了一口长气!
这一口长气,竟然沾雨带露,如此清凉!
令我分外惊喜的是:这口清凉气中,果然又有了欢鱼活水的精灵之气,有了樟柳相接草木交替的沁脾之香!
却原来,这几十里之长的环城河边,夜花如燃,草地如毡,茂茂密密的大树三步一岗;亭台楼阁旁,那盏盏高悬的红灯笼,更与酒挑子一起招摇出绍兴老酒的芬芳。
灯影中下了船,虽然觉得游艇比之小小乌篷船,似乎少了点古意,但是,如若"换乘",更会教人着急--不管怎么说,紧接着是绕城而行的几十里水路呀,这一颗急欲探源寻踪的心,可怎生耐得?
灯影中,游艇波起浪伏地前进,只见这既是蓬勃发展的浙江要地、又保留了古老风貌的历史都城,那古今交溶的"双重"景致,在烟雨迷离中越发妩媚;而张置在曲曲弯弯河畔的一处又一处的桥堍、再现古战场风貌的"水寨"、"城门",也都在夜色掩映中倍添神秘。
灯影中,逶逶行过一程又一程,蜿蜒三十里的绿荫水路,只教人觉得不仅"乌篷事船"只能作为仅供观看的"历史道具",而原先那句"白玉长堤",再也不足形容现在的动人光景!灯影中,忽儿是河,忽儿是岸,曲曲弯弯的河岸上,自然皆是一派幽幽的绿;灯影中,忽儿是黛瓦粉墙的城;忽儿是粉墙黛瓦的屋;在轻轻的乐声和水声中,城中的屋,屋中的人,俱在隐隐绰绰的朦胧诗意里……
灯影中,哦,如若一一说来,太漫长也太琐屑,一句话--夜游的感觉鲜明不过地告诉我:一个融合着历史和当今文明的新城绍兴,正以重新焕发的光彩,展示了一个鲜亮亮的现实--他们已经还给了世界一个更美更靓的"水上的城"!
那么,绍兴如今真的又像威尼斯?是非常像还是有点像?灯影中,这个问题也已在游程中被我抛在脑后。
于是,沐着一身夜露回来醉了似的我,只剩下一点对自己的不满:
为什么就不会写诗呢?像今晚这夜游绍兴,如果能将诗行和着心中的桨声,高高低低地落在这绵绵长长的环城河中,那该有多酷!
叶文玲散文精选【四】:如果你想倾听
骄阳似火的八月,我和妻子及她同事一行7人,结伴青甘大环线七日游。
途中,我们先后到了兰州、青海湖、祁连山、茶卡盐湖、张掖、七彩丹霞、嘉峪关、敦煌、鸣沙山月牙泉、莫高窟等城市和景区。来去匆匆中,我们享受宽敞舒适的住宿条件,品尝各种各样的风味小吃,领略风景优美的大好河山,观看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拍摄风景如画的心仪照片。期间,虽然时间紧迫,行程匆忙,身体疲惫,但是心情愉快,流年忘返,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所到之处,都让人看不够,玩不够,吃不够,拍不够,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悠久的敦煌文化。去的头天,导游在大巴车上就滔滔不绝地介绍了一番,我听得津津有味,急不可待。因为我是第一次去敦煌,之前,坦率地说,对敦煌文化了解甚少。因此,经导游一介绍,真想先睹为快。
听完对敦煌的介绍,我快速拿起手机搜索“敦煌”。
原来,敦煌的历史古老而久远。“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东汉应劭解释“敦,大也;煌,盛也”,取盛大辉煌之意。历史上的敦煌曾是中西交通的枢纽要道,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锁钥,对外交往上的国际都会,经营西域的军事重镇,在中华历史的长卷上占有光辉的篇章。
在西汉早期,敦煌为匈奴所占。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霍去病统帅万骑出赛西域,并设置了阳关和西门关。六年后,张骞再次出使西域,并开启了丝绸之路。此时,敦煌进入了鼎盛时期,并逐渐成为了西北方的军事、政治中心,也成为了西域各国人民进行文化贸易交流的紧密桥梁。公元366年,乐尊和尚首开石窟供佛,莫高窟从此衍生。之后,敦煌信奉佛教的官员延续了莫高窟的开窟造佛之举。
隋唐时期,当朝政府十分关注该区域,并派军驻扎维护该区域的和平。这些措施使得敦煌得以在一个祥和的环境里继续发展。而此时,敦煌也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成为了印度、西亚以及中亚的文化融合地。
宋朝,敦煌隶属于党项羌和蒙古。随着蒙元领土的扩张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敦煌作为贸易中心体现了它的重要地位。而莫高窟和丝绸之路也进入了没落时期。明朝时期,敦煌成为了一个游牧区域。
清朝光绪26年,敦煌藏经洞的发现终于再一次震惊了世界。许多西方的`探险家纷纷来到了敦煌瞻仰这一珍贵的历史遗迹。不幸的是,随着清朝的衰落,敦煌的许多珍贵的遗物纷纷流落到外国。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立敦煌市,也是第一批对外国游客开放的城市之一,等等。这些都是我快速搜索到的信息,提前做些功课,有助于我更好地走进敦煌,了解敦煌。
3日,烈日当空,我们兴奋地踏上了敦煌这片神奇的土地,匆匆吃过午饭后,马不停蹄地赶往敦煌剧场,排队等候观看《又见敦煌》大型情景体验剧。这个剧场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沙漠中的一滴水”,可谓别具一格。
在闷热的等待中,我不禁自问:花二百九十八元站着看情景剧值得吗?两人可是近六百元啦!这是我首次看这么贵的情景剧。正在胡思乱想时,人流已在缓缓移动,开始检票了。14时18分,我们正式进入又见敦煌剧场。出于安全和观赏的考虑,场内每次观众控制在735人以内。
《又见敦煌》是王潮歌导演的,她被誉为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导演。这部情景剧共分为四部分,为我们呈现了敦煌千年的丝路文化,行五十步穿越百年;行百步穿越千年;行走中观看。回想当年,这里曾是《西游记》的拍摄地之一。
当我们走进黑暗的剧场后,发现空旷的地面只有观众不停地向前涌动,这才是真正巍然耸立的文化殿堂。此时,我和妻子的手不约而同地紧紧拽在一起,唯恐走散。当我们正在黑暗中遐想期待时,随着轰然而起的音乐,骤然亮起的灯光,历史的闸门陡然在我们眼前打开。舞台中央的幕布徐徐展开,正中间站着一个年轻帅气的讲解员,正微笑地向我们致意。他首先简要介绍了关于敦煌的历史人物。随后,在两边舞台,又有两名讲解员给大家讲解了一些关于敦煌的人物故事。他们个个声音洪亮,情绪饱满。
演出即将开始,工作人员把我们引到演出区,此时,我才明白为什么要站着看。因为剧场布局分散,观众们只有不停地变换位置转着看,才能看完整场演出。在第一演出区,我看到了:张骞、索靖、张议潮、张议潮夫人、王维、王圆箓、唐玄奘等等向我们走来,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第二演出区给我们呈现了王道士和乡民们送走经卷、佛像的故事。我知道了乡民们为什么要在脸上抹红,他们是善良的无辜的,他们当时不知道那些文物的价值。第三演出区把我们带入到了“洞窟”内与千百年前的莫高窟供养人对话。她们本来是美丽的,可是由于氧化她们变黑了。她们被画于壁画上时是美的,她们涂了香粉,画了妆,穿的是漂亮的华服。只有第四演出区是坐着看的,它呈现的是敦煌学研究人员与索靖、张议潮、王维穿越时空的对话以及惊艳表演。整场演出,让我进一步了解了敦煌的历史文化。剧中每个情景都栩栩如生,扣人心弦,真实感人,超乎想象,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是一部非常壮观,非常震撼的情景剧!
当室内的灯光亮起,观众们仍舍不得离开,“好看”“还想看”“值得”等声音不绝于耳。这无疑是对《又见敦煌》这部情景体验剧最大的褒奖,我为当初“花钱值不值”的想法感到羞愧。假如,错过良机,甚是遗憾。只有在现场观看,才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和在电视、电影里看,完全是两个不同的视觉效果。因买票紧张和费用偏高以及看不懂等原因,同行中也有不想看的,但最终都看了。我想,没人后悔。
然而,一部《又见敦煌》的情景体验剧,还不足以展现整个敦煌文化。于是,次日清早,我们便赶往下一个景点——莫高窟。莫高窟藏经洞的打开,不啻为我们打开了敦煌文化的视觉。在这里,由于我们买的是应急票,冒雨排队等候的时间占了三分之二以上。对正常开放的40个洞窟,我们仅看了94、100、148、138共4个洞窟,只是冰山一角。窟内分别为佛像、壁画、画像等。洞窟外形独特,富有美感。因游客太多,每个窟只能走马观花的看,不允许停留,一旦放慢脚步,工作人员就会催,也没解说员,实属有点遗憾。看完感受最深的是:历史传奇人物多,美的事物总逃不过种种磨难。
莫高窟,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一个神秘莫测的佛国世界,艺术魅力让世人叹为观止。转身洞窟,依依不舍,思绪万千。此时,我不顾绵绵细雨冲向斜对面的博物馆,有幸看见了对敦煌学专家段文杰的介绍,他对中国的敦煌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初见敦煌,再见敦煌。通过两个半天与敦煌亲密接触,对它的悠久历史文化有了空前的了解。通过观看学习,深感对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知之甚少。今后,要通过类似方式和书籍及网络知识的学习,多了解和弘扬我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从而,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加源远流长、万古流芳。
第一次听到敦煌是在那部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里,这是一部以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和敦煌壁画为素材创作的歌舞剧,剧中一个反弹琵琶的动作特别的耀眼,让我记忆尤为的深刻。这次到大西北将途经敦煌。当列车一路向西,那黄土高坡、戈壁滩、沙漠,一一出现在我的眼前的时候,真有一种如梦般的幻觉,不禁在心里问自己,这是真的吗?我的眼睛没有欺骗我,这的确是真的,因为,我已经来到了甘肃,前方目的地就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敦煌。
通往敦煌的是一条极不平坦的叫甘肃走廊的公路,因它位于黄河以西,所以也称之为河西走廊。它地处祁连山的山脚,正是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历代中国东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当年张骞出使西域,两次西去都是经过河西走廊。
汽车在行驰中,河西走廊海市蜃楼般的云海,又让我跌进了梦境。天空奇妙地变幻着。那一堆云层犹如大海,中间是蓝得有点发绿的海水,四周热浪滚滚,席卷而来。还有那高大的山川、整齐的楼房、奔腾的骏马……目光渐渐地由远至近,我又被茫茫戈壁滩上的`广袤和粗糙所震撼,它是如此地荒凉,漫无人烟,却是那么地博大与豪迈。漫漫的黄沙地里,偶尔也会见到一些低矮的绿色植物,它们艰难地、顽强地滋生着。当眼中的绿色渐渐繁茂起来的时候,我梦中的敦煌也即在眼前了。
敦煌市,是甘肃省酒泉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罗布泊,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我们在夜幕降临时到达到敦煌市区,霓虹闪烁下,环岛中心那敦煌标志的反弹琵琶雕像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也只能在夜色阑珊下一睹敦煌市的芳容。
我想,大凡到敦煌来的游客,都是冲着莫高窟壁画和鸣沙山的沙漠奇观而来的。莫高窟,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鸣沙山和月牙泉是一处独具风采的沙漠奇景。鸣沙山是流沙堆积的沙漠山,月牙泉是被鸣沙山包围着的一汪清泉,古往今来,它们山泉共处,沙水共生,成为塞外风光一绝。
翌日早上,天蒙蒙亮,我就骑上骆驼,从鸣沙山的山脚下出发,一队长长的沙漠驼铃队,迎着黎明前的曙光,向着山顶进军。温顺的骆驼迈着的稳健步伐,它的脚掌在沙漠中留下一行长长的印记,直到把我们送到了半山腰。
太阳藏在沙山的背后,但藏不住它耀眼的光芒,远处山顶的天空已经升腾起霞光一片。渐渐地,太阳像火球似的,一步一步地往上蹿,最后终于跃上山顶。太阳羞涩地涨红了脸,发出万丈光芒,洒在金黄色的沙山上。阳光下,细柔的沙砾晶莹闪烁,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色彩。
鸣沙山,顾名思义是会鸣叫的沙山。一般流沙只能堆积成的平缓的丘,而这里,整个山体全都是由油润细米粒状黄沙积聚而成,山面平滑,山峰陡峭,势如刀刃。在微风吹拂下,峰岗黄涛翻滚,一道道沙脊呈波纹状,层层叠叠,明间相间。我迈开大步向着山坡而上,温柔的沙子仿佛盘住了我的双脚,举步维艰,在沙里行一步,又被退回半步。我穿着的网鞋罐满了沙子,只好将鞋拿在手里,赤足向沙坡上奔跑,脚下的沙子发出轻微的鸣响声。
日出鸣沙山,晓澈月牙泉。看完日出,骆驼又把我们送到了鸣沙山中的月牙泉。你怎么会想到,在这风沙漫漫,沙砾成山的沙漠里,会有一弯清泉横卧山底。它被鸣沙山环抱,如裴翠般绿色的泉水,似一弯新月,它的周围被绿色的植物包围着,玉立的白杨,飘舞的垂柳,茂密的芦苇,馨香的沙枣,成为沙漠里的一点绿意。千百年来,沙不填泉,泉不涸竭。“睛空万里蔚蓝天,美绝人寰月牙泉,银山四面沙环抱,一池清水绿漪涟”。在茫茫大漠中有此一泉,在沙山环抱有此一水,是仙境?是梦幻?
如梦如幻中,我们又来到了莫高窟。它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三华里长的鸣沙山墙壁上,密密层层地建造了四百八十多个洞窟,布满了彩塑佛像和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人们把莫高窟称为甘肃省的一颗明珠,而在我眼里,它更像一个远古的梦幻世界。我被景区的导游带着在石窟里穿进穿出,边参观边听他讲解,囫囵吞枣,似懂非懂,神游在莫高窟的梦幻世界里。
莫高窟作为艺术景观,与鸣沙山和月牙泉这一自然奇观融为一体,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二绝。当我走近你的时候,你带给我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当我真真切切地站在你面前的时候,我知道,我已经走进了敦煌的梦幻仙境里;当我就要离开你的时候,我想,我还是走不出你梦境。敦煌于我,永远是一个梦中的敦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61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散文精选:《情书》
下一篇: 散文精选:凤凰花开的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