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是一枚放大镜,你的或喜或悲,可以轻易地放在台面上讲。说者有意,听者倒需要无心才好。
我没有七大姑八大姨,但是那些从小看着我长大的邻居,也算半个亲人。
“哎呦喂,好多年没见都快变成大女人啦。”那嗓门好似要喊山似的,我耳朵又不聋。
我还来不及说一句,她又继续了。“我女儿像你那么大,孩子都有了。你有没有男朋友呀 ”
我低着头像做错事的孩子,“没.....没有。”
“鬼相信啊,要不我给你介绍。我当媒人呀,特别靠谱。你看人家像你那么大,孩子都抱両了。你再不嫁就没人要咯。”
只能笑而不语,喝闷茶。落个淑女的好名声。这样类似的关心再熟悉不过了。
小时候,常常有人仪式性地掉几颗眼里,这孩子真可伶,你妈妈不在身边......
读书时,同样是那帮人追问我学习如何 意味深长地告诉我,要好好读书呀,不可以早恋哦。
长大了,又关心交配问题。嗯哼,这可就有点过了。不要让你的孩子沦为繁殖工具,不要让你的孩子成为你再人前的虚荣谈资,要不孩子就和畜生没什么区别,因为不被赋予人性。他们可能还不知道这个理儿。
说到底,那些关心我的人,文明进化还不够呀。莫名有种羡慕,城里人真好。
除夕夜,五个男孩踏进我家,没有事前通知。
“思仪,在吗 ”
“我在~~”
我的小学同学,来了。
作为女主人要笑吟吟地泡茶,找乐子。
“你们最近过得好吗 ”我真诚地看着每个人的脸孔。
他们没有正眼看我,或看电视或看手机。
还好有一个人暖场,“还行吧,也就那样。”
“呃......水还在烧,那随便吃点甜品哈。”
粗略算了一下,全程我说话不超过二十句。他们更少,每个人平均不超过五句。
你来,多远我都去接你。
你去,多久我都愿意送你。
屁哦,这些人只有一个算是我的同学,其他人巴不得打马赛克。我是极不愿意卖笑的,尤其面对这些未能称之为朋友的人。可我还是装作很好客的样子。
其中两个听说是忠诚的追求者,从初中追到现在。看似深情,背地里却各种藐视,不就是个女人嘛,装什么清高。
我还知道他们,每天只做两件事。一个是吸烟、一个是爆粗口。对于这样的老同学,我会选择健忘。毕竟与他们没有半点情分可言。
过年的好处是,一切矛盾用“大过年的”四个字就可以很快平息。
大过年,不能去人家里讨债。这样是制造矛盾。所以还钱的人像大爷,借钱的人像孙子。
“那个......老李,过年我得周转一下,你看有没有钱还我 ”债主。
“我们也是穷得叮当响,你不知道呀,我也是省吃俭用才有这么点钱。大过年的,你要是拿去,我们如何过年呢....."
这是一个脸皮极厚的人,不还钱还有理。
三叔每次出去追债回来总是一脸苦逼样。回头还替人家说好话,他们也是不容易呀。他们哪里可怜,明明可恨。
家里五个孩子的哭声是轮流的。要么这里不爽,那里找茬。我最怕孩子哭了,一哭感觉世界都是灰色的。
小表弟是极调皮的孩子,拿着小刀在椅子上割啊割啊,然后哎呦一声,手指割一个洞,血流不止。
我看着都慌了,赶紧拿纸止血。三婶听到声音也急冲冲跑过来。
“怎么啦,噢,叫你不要玩刀你还玩,活该。”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你还不听。今天一定要用那个小刀割你的喉咙。”
小表弟哭得更大声了,一边哭一边手握着伤口跑。大家赶忙放下手里的活拦住三婶,这画面有点熟悉。”大过年的,打什么打,不像话。”
三婶经常打孩子,而且力度刚刚好。刚好淤青流不出血的那种。他一直相信棍棒出孝子,孩子是打出来的好。但大过年的,三婶要是真打孩子就里外不是人,生生忍下来。
大年初一,一个高高瘦瘦的男生骑着车子来载我。很是欢喜。
我们认识九年,而且都还在读大学,自然不需要尬聊这种操作。
我还在刷牙,来不及吃饭。他倒是很随和跟我家人聊得很好。吃完早餐,他就当了我一天的司机,带着我四处溜达。
去见了大师兄、二师兄、小侄子.....去他们家串门我笑得很开心,而且不小心笑抽了,脖子的神经绷得生疼。
在老家,除了两个好友是女的以外,其他人都是男的。到了这个尴尬的年龄是否要跟他们保持距离呢
思考了一下,好像不需要。因为我一年才见他们一次,毕竟八九年的友谊,总不能因为一两句闲话就打水漂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要对自己的男性朋友有一点点防备心理 2017年02月16日,叶子跟我说一定不能跟除家人以外的喝酒,这是原则问题。
爷爷也告诉过我,女孩子家家要矜持,别老是泡在男孩堆里。这点我没做到,但是我答应他晚上不出门,任何人约我都不行。
过年琐事不过如此,小时候的年味已经变了。变成一串串不合逻辑的谈资,人和人也是笑着笑着就陌生了。所以,过年要是可以去好友家串门,算是一大幸事。
来者,够胆
笔者,斗胆进步
人的一生是丰富多彩的,当自己回首往事时遗叹不要太多。
奋斗会美化你的人生。在刻骨铭心地领悟生活的时候,在心灵得以深层次净化的时候,有一种万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那就是美妙的两个字“奋斗”。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应正确对待自己人生旅途上的对与错成与败的转换。因此,作为收割成果的我们,不要让岁月流逝在不时地回头自己的成果之中,我们只顾一直朝前看,奋斗不止。崇高的理想,神色的毅志,只会在奋斗中形成,美好的愿望,甜蜜的憧憬,只能在追求,奋斗的韵味里展现,奋斗是力量之术。没有奋斗,生命之树怎样常青?一个哲学家曾这样说过;“人生两大悲剧,一是得不到一生中最想得到的,二是得到了一生中最想得到的。”人生最大的意义价值就是欢乐,幸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让我们一起奋斗,创造亮丽的人生一个人如果没有奋斗目标,那么他不会成功,美丽亮丽的人生将离他远去。奋斗是意志的坚实脚步。所有成功者的足迹都洒满了勤奋的血汗,多么聪明的人,信心再大,信心再大,意志再坚强。若没有勤奋的实际行动,一切都是空。奋斗是长期的艰苦劳动。奋斗成为我们青年求知的优良品德和习惯。那种见异思迁的人,畏缩不前的人,不愿出力流汗的人,永远尝不到勤奋的甘甜。我们两个说不定还是同名啊你姓什么?人是从动物进化、分离提升出来的。因而人作为人存在时,已不是纯粹的自然存在物,而是双重的存在物,既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物,又是一种社会的族类存在物。人作为一种族类存在物,显然与纯粹自然物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我们始终不可忘记人类的老祖宗始于动物、源于动物,一定的动物遗传基因将跟随人类终身。人类与动物有着千丝万缕割不断、理还乱的联系和共通的特征。人类从动物向人的进化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艰难岁月,人类从野蛮人向文明人、向真正的人过渡同样也必将经历漫长的无数代人的艰难而痛苦的进化过程。因而以人为本,我们只能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现实的人为本。不仅要看到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也要看到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不仅要看到两者之间的相异性,也要看到两者之间的相通性;不仅要看到我们人类有强大的理性与自觉,也要看到人类也常会出现动物的疯狂与茫茫然。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1](P24)有生命的个人生物体是人的一切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活动的现实载体,这是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现代生物科学研究已充分证实了一点:绝大部份人类性状(如身高、体重、智力等)和行为都是由多个不同的人类基因所控制并且是可遗传的。环境因素会对基因表达产生强大的影响,环境可以放大或阻碍基因的效应,但环境不能取代或排除基因的作用。不具备人类基因的动物肉体组织再怎么生活在人的环境中也不能变为人。经过科学家的长期努力,人类终于打开了自己生命的天书:人有23对染色体,每对染色本包含数千个基因,每个基因又是由不同排列组合的化合物碱基组成,人类基因组共有30亿个核苷酸的序列------虽然人类要真正读懂这本天书也许还要几百年或上千年,不过一些大体的概念我们已经了解了,例如人与黑猩猩的差异在基因,种族的差异在基因,疾病的生成在基因,甚至肥胖与否、自杀等行为也在基因,而作为人的性格的秘密也大部份埋藏在基因之中。当然人类基因的先天影响是和人类后天的“文化基因”交织在一起共同发生作用的。前不久发生的马加爵残杀四同学案中所透视出的问题,显然不仅是一般社会经济和教育问题,更反映了我们有必要加强对人类生命体的研究,加强对人类基因作用的研究以及对基因缺陷所致的人格障碍的研究与针对性防治。这样才能坚持人本唯物论。什么是人类本性?什么是人的本质?这是长期存在着争议的敏感话题。一种看法是将两者割裂开来:人的本性就是指人的动物本能,人的本质则是指人超越于动物性所应该成为的样子。还有一种看法,则将两者看成完全是一回事:人性就是人的本质。其中有一部分人只对人性或人的本质只作抽象认识(如性本善、性本恶);而另有一部分人只是坚持对人性和人的本质只作具体的理解(如只强调人的阶级性、社会历史性等)。以上看法都没有分清两者应有的联系与区别。马克思的独到之处正在于: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人类本性与人的本质之间的关系,将两者视为既有联系又相区别的辩证统一体。严格说,马克思并没有对人类本性或人的本质作明确地定义性表述,但字里行间对这两大基本概念所作的意思表达还是很清楚的,尤其是马克思原著中经常在“合乎人性”“适合人类本性”与“占有人的本质”“实现我的人的本质”等不同语境中使用人类本性和人的本质两大概念,以明确揭示两者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联系表现为,人类本性与人的本质都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属性,其中前者决定后者,后者是前者的集中表现与个性展开;区别在于,人类本性,是对人类客观存在的类特性即基本共性的概括与抽象。人的本质,则主要是指个体对人类本性的自我体认与个性展开,是对人的个性差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社会交往、社会关系之本质差异的分析与归纳。所谓人类本性,一般地说,是指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基本属性。马克思所认为的人类本性主要包含三个基本点:(1)人类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因与内在意向,是求生存求发展的自我实现欲。(2)人类生命活动的性质,是自由自觉地活动。(3)人类生命活动的方式,是结成一定社会关系。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相对稳定的人类本性客观要件。那么其中谁是最具有决定意义的要件?有人认为是人的社会性,也有人认为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本文认为按照马克思的人本思想看:人类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因与意向——自我实现欲,应是人类本性之本源,也是人与动物之间本原性区别。所谓自我实现欲,即指人类与生俱来的内在的欲望潜力。从广义看,包括最低层的吃、喝、穿、住、行、安全和中层的感情、社交、尊重等需要的自我利益实现欲,也包括高层次自我能力展示、自我个性完善等自我价值实现欲。这种自我实现欲望力,客观潜存于人类心灵深处并随着人的生命周期及外部刺激而有规律地递增与发展。每个人的欲望值,虽然不同,但自我实现的潜在欲求却是一致的,共同的。马克思在分析人类本性时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一当人们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P32、P25、P35)新的需要,又将产生新的自我实现的历史活动,如此不断循环往复。这里马克思在分析中刻意在“创造历史”四个字上加上“引号”以说明这里的“创造历史”非主观的有意识的创造历史,而是指人类在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之前就具有“创造历史”展示自我力量(实现自我)的潜能、潜意识、潜在欲望,这种潜能是与生俱来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因此,人类是由与生俱来的创造历史、实现自我的潜在欲望力为驱动本源,而产生出自由自觉的社会生产等实践活动的,生产劳动又进一步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促进了人类的不断进化与多向度发展。顽强、非凡的自我实现欲望力是人类得以自由自觉创造社会历史的客观基础与内在动力,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与人的社会性都是由此而派生的。从我们祖先“肉体组织”的先天条件看,类人猿跑不如马快,力不比牛大,凶猛不及虎狼,智能也不比黑猩猩强很多。但为何最终是人类成为宇宙之王,万物之灵?为什么人类能不断进化发展而其它动物却始终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根源就在于:人类具有多层次、多向度和无限增长、永不满足的自我实现驱动力和欲望力,而一般动物的欲望力则是低层次、单向度和少变化的,它们很容易满足于“温饱”等本能需要,别无他求。现代科学研究已发现,人类的自我实现欲是打入人的基因之中的,这种欲望力,同人类潜在的体力、智力等客观存在一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极大地影响着人类诸多方面的发展。在洛克菲勒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实验室中,神经遗传学家分离出一种与人的欲望力密切相关的名叫VIRLI的基因,这种VIRLI欲望基因使得人类在外部世界的信息素刺激下,会产生积极自我意识与反应,生成具体目标与渴望,再由渴望转化为自我实现的行动,达成自我愿望的最大满足。一般动物缺少这种特殊的欲望基因,从而永远只能有低层次单向度的欲望力,无以充分进化和发展。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通过外因而起作用。因而,人类,也只有人类,才会拥有远大理想和社会规划,才能不断刷新和创造自已的历史。所谓自我实现,当然离不开自己。正如马克思所说,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已出发的”。“对于各个个人来说,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2](P86、P286)恩格斯也认为:“在我们能够为某一件事做些什么以前我们必须首先把它变成我们自己的事,利已的事,------”[3](p12)显然,马克思主义创史人认为,“从自己出发”做“利已的事”是人类从事一切活动与创造的最合乎人性的、最正常的内在动因与活力之源。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制度创新等,目的也正在于要建立调动人的一切积极因素(自我实现欲)的内在机制。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人类注定要生活在自私自利,极端个人主义阴影之中呢?并非如此。这就是人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60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情人节,听听三毛的声音
下一篇: 白菜被猪拱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