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吟清夜》作者:飛翔鳥时同蟾影吟清夜,间量不胜玲珑月。
取径向流萤,名花付五声。
玉阶风色浅,无际云千点。
心与暗香飞,情怀倚翠微。
《菩萨蛮 绿水青山》作者:郭德水游人尽赞兴安好,山花接续开奇巧。
松桦碧连天,芃芃无数山。
青山涵绿水,蓄水洇植被。
林海涌涛声,冷极晨雾浓。
《菩萨蛮 归时未可知》作者:大宋(宋春锁)情萦陌上风吟柳。西园黄菊东湖藕。
心志远风尘。便邀掌棹人。
群芳情惹妒。又怕春光误。
有意弄芳姿。归时未可知。
《菩萨蛮 春》作者:时空流转(杨达宏)蕉风清露流云碧,晴空逐燕成双去。
极目远山明,峰青郭水横。
留君开玉瓮,胜日春心动。
桂魄影徘徊,楝花襟上开。
《菩萨蛮 忆军营往事》作者:不易吟者夜观罗布泊前月,天山深处尝冰雪。
大漠日如焚,崖深鹰伴云。
矿危生死忘,惊世蘑菇状。
云厦落渔村,兵曾基建人。
《菩萨蛮 甘霖醉梦圆》作者:学信久逢大旱多愁怨。禾苗缺水望天变。
天上密云翻。雨降万户欢。
大河流水满。芳草绿河畔。
溪涧响潺潺,甘霖醉梦圆。
《菩萨蛮 秋忆》作者:元宝茹红情盛邀乌市,爱妻与我同车至。
先到老榆沟,再临烤鸭楼。
卅加三载短,翁媪寒秋暖。
忧叹问家邻,悲伤忆故人。
《菩萨蛮 昆玉河》作者:轸悠悠昆玉长河碧。御园水景风光丽。
画舫泛轻波。慕名游客多。
芰荷出水绿。菡萏溢香气。
杨柳舞婆娑。翩翩飞鸟歌。
《菩萨蛮 无题》作者:那兰蝉鸣断续吟初暑,雷传雨过凉风住。
荷叶伞撑圆,蜻蜓纤影偏。
品茗观夏趣,顿觉清爽意。
乘兴展红笺,乐书菩萨蛮。
《菩萨蛮 晚窗吟》作者:黎明-村姑晚窗杨柳莺声静。清塘波动浮花影。
夕照翠烟升,柔光千片情。
凭栏双燕舞,拂掠寻栖处。
昏晚尽怀思,残灯吟楚词。
《菩萨蛮 夜读梦悟》作者:老聃挑灯伏案文心对。月明中宿声嗥吠。
瘦影映墙峰。行文墨妙浓。
梦魂生晓悟。醒辄诵诗赋。
不是俗间言。云根镇绛轩。
《菩萨蛮 夏日荷塘》作者:Lily悄然欲睹蜻蜓趣。幽香一瓣深情舞。
荷扇绾清风,罗裙簇碧茸。
斜晖移远际,池畔氤氲积。
惬意怎能禁,尘心换净心。
《菩萨蛮 赏荷忆少年》作者:衔山斜阳荷塘十里芙蓉绽,熏风过处荷波乱。
红蕾立蜻蜓,碧盘摇玉琼。
花丛留倩影,人面花相映。
长忆少年时,问君知不知
《菩萨蛮 夏夜蝉躁闲吟》作者:尚善若水蝉声尽是无聊味。那还有梦眠诗睡。月色黯黄昏。倩谁能醉人。两三杯浊酒。八九成依旧。难涤旧烦愁。难消新闷忧。《菩萨蛮 游子吟》作者:华国平历经多少风和雨,今宵游子归何处。
倦鸟宿枝头,飞花逐水流。
依稀江上月,寂寞凭谁说。
酒醒莫思乡,思乡更断肠。
《菩萨蛮 雨》作者:游山玩水(尤海峰)炎炎夏日多虹雨,清凉惬意匆匆去。
湖水碧连天,白云环绕山。
雷惊飞鸟绝,汀满蒹葭雪。
近岸稚荷香,横舟还夕阳。
《菩萨蛮 时间宝贵》作者:陈昌国人生最是时间贵,风流潇洒青春蔚。
转眼白头翁,嗟乎何太匆!
晚年方大悟,诗酒庭园顾。
珍惜好时光,梦乡归阮郎。
《菩萨蛮 骤雨》作者:上善若水横空十里乌云卷,苍烟起处雷声乱。
一阵疾风歌,珠帘天地和。
平川贪醁酒,翠绿织林岫。
玉镜碎玲珑,芙蕖娇态浓。
《菩萨蛮 桃堤春半》作者:无形水,田桃堤又是春将半,茅檐无觅前时燕。
独自倚阑干,渔舟天水蓝。
浅绯生远路,风景却如故。
野径客游稀,暖晖闲照衣。
《菩萨蛮 归》作者:云水禅心荷花十里幽香漫。兰舟桂棹青山远。
翔雁旋蓝天。笛飞云水间。
沐风迎浪渡。难阻归乡路。
明月照长亭。红颜笑泪迎。
《菩萨蛮 境过时迁恋情长》作者:宋力凭栏谁又观湖水,桃花倒映今憔悴。
曾忆往年时,描情研墨迟
秋莺谁去语 学唱诗中趣。
诗赋恋情长,可知梅暗香。
中秋节经典对联1 泛渚怀袁子;登楼学庾公。
清光同会合;秋色正平分。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国强家富人寿;花好月圆年丰。
二仪含皎洁;四海尽澄清。
天上一轮满;人间万家明。
天上一轮月;人间万里明。
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
尘中人自老;天际月常明。
尘中人自老;天际月常圆。
冰壶含雪魄;银汉漾金辉。
冰壶含雪魄;银汉漾金波。
日射晚霞新世界;月临天宇玉乾坤。
月静池塘桐叶影;风摇庭幕桂花香。
月满一轮辉宇宙;花香千里到门庭。
占得清秋一半好;算来明月十分圆。
占得清秋一半好;应推明月十分圆。
叶脱疏桐秋正半;花开丛挂树齐香。
金鸡啼明天破晓;嫦娥起舞月高悬。
鱼戏平湖穿远岫;雁鸣秋月写长天。
叫月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
明月清风景物秀;神州春色画图新。
笙歌曲中千家月;红藕香里万颗珠。
喜得天开清旷域;宛然人在广寒宫。
霓裳舞起终宵朗;玉女歌扬彻夜辉。
爆竹声中千家月;红藕香里万颗珠。
一曲霓裳传玉笛;四围云锦拥金徽。
一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光辉增。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玉镜明。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光辉增。
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箫管乐中秋。
三五良宵开玉宇;大千世界涌冰轮。
三五良宵澄银汉;大千世界光玉轮。
天上则琼楼玉宇;人间亦贝阙珠宫。
中天皓月明世界;遍地笙歌乐团圆。
玉轮光满大千界;银汉秋澄三五宵。
亭空千霜月;水续万古流。
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
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无。
薄帷鉴明月;高情属云天。
白人随鹤舞;明月逐人归。
明月本无价;高山皆有情。
皓月无幽意;清风有激情。
中秋节经典对联2 上联:日送千家信
下联:时通万户情
上联:当攻关闯将
下联:做改革尖兵
上联:钢花喷四海
下联:铁水映三江
上联:跨光辉岁月
下联:奔锦乡前程
上联:乌金出百井
下联:温暖进千家
上联:聚来千顷雪
下联:化作万家春
上联:天孙曾授巧
下联:国手得称奇
上联:天上一轮满
下联:人间万家明
上联:中天一轮满
下联:秋野万里香
上联:白人随鹤舞
下联:明月逐人归
上联:冰壶含雪魄
下联:银汉漾金辉
上联:亭空千霜月
下联:水续万古流
上联:绿窗明月在
下联:青史古人无
上联:薄帷鉴明月
下联:高情属云天
上联:明月本无价
下联:高山皆有情
上联:皓月无幽意
下联:清风有激情
上联:泛渚怀袁子
下联:登楼学庾公
上联:清光同会合
下联:秋色正平分
上联:露从今夜白
下联:月是故乡明
上联:国强家富人寿
下联:花好月圆年丰
中秋节经典对联3 天上一轮满;人间万里明
清光同普照;秋色正平分
天开清旷域;人在大明宫
两仪皆皎洁;四海倍澄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素风
冰壶明雪魄;银汉漾金波
人逢大治无穷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海上蟾生情共寄;天边鸟倦念当归
几处笙歌邀月老;万家糕饼乐中秋
海畔骊龙珠复得;天心玉兔镜初磨
三五良宵开玉宇;大千世界拱冰轮
皓月丹霞明上下;狂歌劲舞乐团圆
占得清秋一半好;趁将明月十分圆
霓裳舞劲通明殿;玉女歌酣不夜城
笙歌声里千家月;饵饼香中百岁心
人影欢移花树下;蟾光高挂玉楼头
叶落疏桐秋正丰;花开丛桂夜来香
百年眷念波千叠;一片冰心月九垓
月下有楼皆博饼;天涯无客不思家
心随皓月同升起;血与沧波共漫流
最是蟾精无贵贱;平分秋色到蓬瀛
三五良宵秋澄银汉;大千世界光满玉轮
桂花开际香云成海;月轮高处玉窟为宫
银汉无尘水天一色;金商应律风月双清
月兔霜娥上方拱照;琼楼玉宇到处沾光
中秋节经典对联4 天上一轮满,人间万家合。
国强家富人寿;花好月圆年丰。
庄梦化蝶秋月醉;桂花对影故乡亲。
月圆花好中秋夜;民富国强赤子心!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玉镜明
中天皓月明世界;遍地笙歌乐团圆。
膝下堂前,合家之美;
人间天上,是日以圆。
月殿三秋,浩气一轮满
人间九域,清风万里香
今秋闻香桂,香桂八月香;
明朝奔圆月,圆月中秋圆
情满意满酒斟满,祝福满满;
梦圆心圆月臻圆,愿景圆圆。
一轮中秋,处处团团圆圆夜;
万家灯火,人人美美满满时。
故土亲朋,团聚共斟香万盏;
他乡羁旅,相思遥寄月一轮。
九万里山河朗照,无分贵贱;
三千杯美酒高擎,只为团圆。
游子盼团圆,心随皓月同升起;
异乡思聚首,梦逐秋风共归来。
风递故园情,丹桂花香潜入梦;
雁传游子意,中天月朗倍思亲。
月满星空,万家灯火举杯邀明月;
秋浓故里,千里乡音把酒祝中秋。
一轮山月,几耳乡音,足慰三千惦念;
满座亲情,两头白发,能馨十万红尘。
黄花开处,丹桂香时,绿树白楼游子梦;
明月临窗,金樽在手,良宵佳节合家欢。
花谐桂韵尤香,看野外庭前,心同时醉;
月是今宵最满,乐人间天上,?我黄鹪病?
明月耀中天,佐桂酒香浓,千家灯火清欢里;
素秋多胜概,更民生殷实,万里江山佳气中。
把酒聚高朋,共浅酌低吟,时值中秋邀桂影;
寻春来雅境,弄红泥绿蚁,客期暮雪报梅花。
碧空如洗,明月如盘,叹无数襟怀,古来唯有中秋月;
佳梦相期,华年相就,怅几多聚散,别后何堪小饼圆。
桂花流韵,菊蕊飞香,不必酒相倾,入目秋光犹醉客;
鸿雁传声,红枫捎信,幸能情共寄,当头圆月正撩人。
良宵美景此相同,问花月明时,谁在花前,谁于月下;
海角天涯情各异,想心眉挽处,喜生心底,喜上眉端。
中秋节经典对联5 上联:秋心一点寄明月;
下联:白发千声唤小儿。
上联:儿行万里娘牵挂;
下联:词诵三章我构思。
上联:思亲欲望天边月;
下联:落魄犹怜雨后花。
上联:花开月满秋风爽;
下联:雨住潮平夏夜凉。
上联:凉台赏月樨香伴;
下联:东圃寻诗菊影随。
上联:随心素月千秋转;
下联:着意薰风万象裁。
上联:裁诗剪韵填秋色;
下联:洗盏更杯盛月光。
上联:光阴不语韶华去。
下联:日月同歌盛世留。
上联:留待吴刚长酹酒;
下联:休观后羿总弯弓。
上联:弓满月圆人矍铄;
下联:风轻云淡我从容。
上联:容颜易老归无处;
下联:月晕难明应有时。
上联:时值中秋人月满;
下联:心随孤雁海天空。
上联:空枝竟隐玲珑月;
下联:满月轻筛烂漫枝。
上联:枝摇遍撒金银钿;
下联:梅落合吹龙凤箫。
上联:箫管弦歌窗外月;
下联:丹青笔会意中人。
上联:人约中秋同赏月;
下联:誓盟半夏并齐眉。
上联:眉眼传情思月满;
下联:稻粱结耔喜秋分。
上联:分明日月秋禾火;
下联:惦念今心梦夕林。
上联:林前生火焚膏作;
下联:人后娱言信讹传。
上联:传媒几比千秋月;
下联:题叶何堪一剪梅。
1.纳兰性德荷花的诗句1.一丛花·咏并蒂莲阑珊玉佩罢霓裳,相对绾红妆。
藕丝风送凌波去,又低头、软语商量。一种情深,十分心苦,脉脉背斜阳。
色香空尽转生香,明月小银塘。桃根桃叶终相守,伴殷勤、双宿鸳鸯。
菰米漂残,沈云乍黑,同梦寄潇湘。借用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等,不唯勾画出并蒂莲之神韵,并使诗人之性情深蕴其中,意含要眇,耐人寻味。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
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
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2.纳兰性德关于“荷花”的诗句有哪些1.一丛花·咏并蒂莲
阑珊玉佩罢霓裳,相对绾红妆。藕丝风送凌波去,又低头、软语商量。一种情深,十分心苦,脉脉背斜阳。
色香空尽转生香,明月小银塘。桃根桃叶终相守,伴殷勤、双宿鸳鸯。菰米漂残,沈云乍黑,同梦寄潇湘。
借用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等,不唯勾画出并蒂莲之神韵,并使诗人之性情深蕴其中,意含要眇,耐人寻味。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3.求:纳兰性德描写荷花的词纳兰性德的诗词中,对荷花的吟咏,描述很多。
以荷花来比兴纳兰公子的高洁品格,是再恰当不过的。出污泥而不染是文人雅士们崇尚的境界。
它起始于佛教的有关教义,把荷花作为超凡脱俗的象征。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把梅、竹、兰、菊“四君子”和松柏、荷花等人格化,赋予人的性格、情感、志趣,使其具有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意蕴。
郑板桥的竹、金农的梅、曹雪芹的石,都成了寄托文人心态、情感的文化图腾。而纳兰性德却认定了荷花。
他的号为楞伽山人,有禅缘者,看重荷花,更在情理之中。纳兰性德所居,所乐之处均有水存在,水中的荷花更陶冶诗人的性情。
瓮山泊畔有芙蓉十里,玉泉山下有芙蓉殿,渌水亭边碧水菱荷,皂甲屯明珠花园西花园遗址仍残留水沼,出土莲花纹汉白玉栏板……这无不说明它与纳兰性德的生活、创作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与词人的精神始终同在。最著名的是:一丛花 咏并蒂莲 清·纳兰性德 阑珊玉佩罢霓裳,相对绾红妆。
藕丝风送凌波去,又低头、软语商量。一种情深,十分心苦,脉脉背斜阳。
色香空尽转生香,明月小银塘。桃根桃叶终相守,伴殷勤、双宿鸳鸯。
菰米漂残,沉云乍黑,同梦寄潇湘。
4.求:纳兰性德描写荷花的词纳兰性德的诗词中,对荷花的吟咏,描述很多。以荷花来比兴纳兰公子的高洁品格,是再恰当不过的。出污泥而不染是文人雅士们崇尚的境界。它起始于佛教的有关教义,把荷花作为超凡脱俗的象征。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把梅、竹、兰、菊“四君子”和松柏、荷花等人格化,赋予人的性格、情感、志趣,使其具有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意蕴。郑板桥的竹、金农的梅、曹雪芹的石,都成了寄托文人心态、情感的文化图腾。而纳兰性德却认定了荷花。他的号为楞伽山人,有禅缘者,看重荷花,更在情理之中。纳兰性德所居,所乐之处均有水存在,水中的荷花更陶冶诗人的性情。瓮山泊畔有芙蓉十里,玉泉山下有芙蓉殿,渌水亭边碧水菱荷,皂甲屯明珠花园西花园遗址仍残留水沼,出土莲花纹汉白玉栏板……这无不说明它与纳兰性德的生活、创作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与词人的精神始终同在。
最著名的是:
一丛花 咏并蒂莲 清·纳兰性德
阑珊玉佩罢霓裳,相对绾红妆。藕丝风送凌波去,又低头、软语商量。一种情深,十分心苦,脉脉背斜阳。
色香空尽转生香,明月小银塘。桃根桃叶终相守,伴殷勤、双宿鸳鸯。菰米漂残,沉云乍黑,同梦寄潇湘。
5.纳兰容若的诗词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围月?——纳兰性德2009-01-30 15:44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奈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纳兰性德仅活到三十一岁,这位才华绝代的人物,来到世间不过“惊鸿一瞥”,留下的雪泥鸿爪便是那《饮水词》。
读他的词,你会感受其中有那么个饱含挚意深情且十分凄惋动人的主旋律,久久地在你心上萦回,且听这首《蝶恋花》吧: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月光下的世界,有一种朦胧的美感,易惹人冥思遐想。离别的人们则更易逗起无限相思之情。
唐人诗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之类。纳兰性德继承前人却又自创新意,他仰望夜空一轮皓月,浮想联翩而至,情感勃郁而生。
他高声叹息:“明月呀明月,最可怜你一年到头东西流转,辛苦不息;最可惜你好景无多,一夕才圆,夕夕都缺。”那“环”和“玦”皆美玉制成的饰物,古人佩在身上。
“环”似满月,“玦”似缺月。纳兰性德词镂刻精工入妙,于此类比拟可见。
但其长处还在于写景亦处处有情,故其词抒情气氛特浓。此处以“辛苦最怜”四字领起,顿使天边那一泓寒碧,漾起许多情思。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随着情感的高涨,想象的飞腾,他进一步梦想起来,那一轮明月仿佛化为他日夜思念的爱人,用她那皎洁的光辉陪伴着他。
此时,词人也发出了自己的誓言:要不畏“辛苦”,不辞“冰雪”去到自己爱人身畔,以自己的身躯热血“为卿热”。无奈天路难通,一个天上,一个人间,遐想烟消云散之后,剩下的只是对往事的追怀和物在人亡的沉痛感慨。
纳兰性德本是一位在精神气质上颇似贾宝玉的贵胄公子,身居“华林”而独被“悲凉之雾”。当了康熙的侍卫,却深以为苦,“惴惴有临履之忧”。
他率真,性好自由,喜欢“闲云野鹤”式的生活:“仆亦本狂士,富贵轻鸿毛”,他爱书,爱友朋之乐,还很钟爱他的闺中伴侣。《饮水词》中有些篇章如初日芙蓉,晓风杨柳的姿影般明丽、娇嫩,又如出谷春莺,天边云雀的鸣声般曼妙、清新,它记录了词人的初欢,描绘了他的少年行乐图。
可惜这段时间很短促,大约才结婚两、三年后他就赋“悼亡”了。我们看到他在一首《沁园春》词前《自序》中道:“了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澹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
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
哦,原来他心中的明月,寄托了他如此深沉的哀思,自不同于一般。他们夫妻间只有“几年恩爱”,又还有别离,早知如此,真不该离别:“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围月?”他在词中常这么叹息。
“无奈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下半阙拉回到现实:室在人亡,双燕依然,一片凄清。小燕子也是很多情的,象王尔德笔下的“快乐王子”就有一只小燕子来陪伴。
如今一双燕子出现在纳兰性德的帘钩上,只有它们那儿娇小、轻盈才能够“软踏”,这“软”字下得多神!燕子呢喃、似絮语;它们在说什么?是说当年这室中曾有那“一生一代一双人”的事儿吧?于是我们从那“说”字里随之想象出此间曾有过的旖旎柔情的梦幻中的画面来了,随即,又都消逝了。眼前只有这帘间燕子。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一结是那样沉挚,又是纳兰性德式的爱情的表现。他是不甘心这样凄凉到底的,他又梦想起来了。
“唱罢秋坟”出自李贺诗中“秋坟鬼唱鲍家诗”一语。“鲍家诗”似乎指的就是鲍照的《蒿里吟》这类挽歌。
纳兰性德说:“在你的坟前我悲歌当哭,唱罢了挽歌,悲哀还不得解脱,我只有明春到此来认一认,花丛中可有一双栖香正稳的蝴蝶。”为什么要“认取”呢?想必是旧时曾见过的了。
于是我们从他自己描绘的年少风光里,看到了这样的镜头:“露下庭柯蝉响歇,沙碧如烟、烟里玲珑月。并着香肩无可说,樱桃暗吐丁香结。
笑卷轻衫鱼子缬,试扑流萤,惊起双栖蝶……。”这不就是那难得的“一昔如环”的花月良宵吗?在他心上萤飞蝶舞,时时闪过,他所以要时时去寻觅,以重温旧梦。
但这样的解释似嫌不足。我们反复吟咏全篇,感到其中热烈深沉的感情是一贯到底的。
“最怜”——“不辞”——“认取”这些字眼下得“字字沉响”,力量很大。应该容许他的想象继续飞腾起来,应该换一种理解:对着秋坟,他痴心地发愿“眼泪已流尽,悲歌已唱完,倒不如率性化去,和死去的爱人一起变作一双蝴蝶,到来年,春光如海万花丛中有对双栖蝶,这就是我们俩——永远地摆脱悲哀,永远地相依在一起——请旁人来‘认取吧。”
他的早逝的妻子,在他心中永久是一位娇憨情态的少女,他们相恋的时光在池心中是永久的纪念。他感到那时候他自己也很纯洁无邪,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而后来他便陷进许多烦恼中去了,所以他对一逝而不复返的人生这段美好时光无限依恋,格外追想。
他的“悼亡”篇章很多,其缘由也在此。 纳兰性德词中有一个理想境界,那就是希望青春和爱情得到永生。
青年词人。
6.纳兰容若所有的诗句纳兰性德词全集(《饮水词》) 忆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
心字已成灰。 赤枣子 惊晓漏,护春眠。
格外娇慵只自怜。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
忆王孙 西风一夜翦芭蕉。倦眼经秋耐寂寥?强把心情付浊醪。
读离骚。愁似湘江日夜潮。
玉连环影 (按此调谱律不载,或亦自度曲) 何处?几叶萧萧雨。湿尽檐花,花底人无语,掩屏山,玉炉寒。
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 诉衷情 冷落绣衾谁与伴?倚香篝。
春睡起,斜日照梳头。欲写两眉愁,休休。
远山残翠收。莫登楼。
如梦令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
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又 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
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又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沈,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
一半西风吹去。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相见欢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又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昭君怨 深禁好春谁惜?薄暮瑶阶伫立。
别院管弦声,不分明。 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
寂寂锁朱门,梦承恩。 酒泉子 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
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
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 生查子 东风不解愁,偷展湘裙衩。
独夜背纱笼,影著纤腰画。 爇尽水沉烟,露滴鸳鸯瓦。
花骨冷宜香,小立樱桃下。 又 短焰剔残花,夜久边声寂。
倦舞却闻鸡,暗觉青绫湿。 天水接冥蒙,一角西南白。
欲渡浣花溪,远梦轻无力。 又 愁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
总是别时情,那得分明语。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
点绛唇 (咏风兰) 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
忒煞萧疏,怎耐秋如许?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雨。 又 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
庚郎未老,何事伤心早? 素壁斜辉,竹影横窗扫。空房悄,乌啼欲晓,又下西楼了。
又 (黄花城早望) 五夜光寒,照来积雪平于栈。西风何限,自起披衣看。
对此茫茫,不觉成长叹。何时旦,晓星欲散,飞起平沙雁。
又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
浣溪沙 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
人间何处问多情。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又 西郊冯氏园看海棠,因忆香严词有感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经年。
一片晕红才著雨,晚风吹掠鬓云偏。倩魂销尽夕阳前。
又 欲问江梅瘦几分,只看愁损翠罗裙,麝篝衾冷惜余熏。 可奈暮寒长倚竹,便教春好不开门。
枇杷花下校书人。 又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
倚栏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
见人羞涩却回头。 又 残雪凝辉冷画屏。
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又 微晕娇花湿欲流,簟纹灯影一生愁,梦回疑在远山楼。
残月暗窥金屈戍,软风徐荡玉帘钩。待听邻女唤梳头。
又 (北古口)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
又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 又 十八年来坠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 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边。
相看好处却无言。 又 (寄严荪友) 藕荡桥边理约筒,苎萝西去五湖东,笔床茶灶太从容。
况有短墙银杏雨,更兼高阁玉兰风。画眉闲了画芙蓉。
又 欲寄愁心朔雁边,西风浊酒惨离筵。黄花时节碧云天。
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不知征战几人还。
又 败叶填溪水已冰,夕阳犹照短长亭。行来废寺失题名。
驻马客临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劳劳尘世几时醒? 霜天晓角 重来丁酒,折尽风前柳。
若问看花情绪,似当日,怎能够? 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自古青蝇白璧,天已早安排就。
菩萨蛮 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
袖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袖。风翦一丝红,红丝一翦风。
又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又 (早春) 晓寒瘦著西南月,丁丁漏箭余香咽。春已十分宜,东风无是非。
蜀魂羞顾影,玉照斜红冷。谁唱后庭花,新年忆旧家。
又 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
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
又 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减字木兰花 (新月) 晚妆欲罢,更把纤。
7.要纳兰容若的经典诗句希望对你有帮助:梦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菩萨蛮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又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又 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菩萨蛮 隔花才歇帘纤雨,一声弹指浑无语。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
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又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临江仙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
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
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又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
一钩新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小阑干外寂无声。
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虞美人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
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
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又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 又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
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
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又(秋夕信步)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鬓云松令 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
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 掩银屏,垂翠袖。
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青衫湿 悼亡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
沁园春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装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
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戏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
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
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
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于中好 七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 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
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 惟有恨,转无聊。
五更依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
南乡子 为亡妇题照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
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
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
泣尽风檐夜雨铃。 金缕曲 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
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
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
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
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
清泪尽,纸灰起。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蝶恋花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
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山花子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
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
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清平乐 凄凄切切,惨淡黄花节。
梦里砧声浑未歇,那更乱蛩悲咽。 尘生燕子空楼,抛残弦索床头。
一样晓风残月,而今触绪添愁。 又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
倦倚玉兰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 软风吹过窗纱,心期便隔天涯。
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如梦令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
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
从此簟纹灯影。 又 黄叶青苔归路,屧粉衣香何处。
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
又 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
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采桑子 彤霞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
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
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又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又 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笳。
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箜篌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涯。
暗。
8.纳兰容若的诗句纳兰性德(1655-1685),本名成德,为避太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乾清门侍卫。他是清大学士明珠的公子,文学成就以词为最。共存词三百四十二首,尤以小令见长,时人誉为“清代第一词人”。著有《通志堂集》、《饮水词》等。
梦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菩萨蛮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又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又
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蝶恋花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写德好德很多``迩还是去网上找吧`我列几首`
1、阴阳理论是广寒宫称呼的基础
深厚广大的传统文化中,有个流传数千年、举名闻名的理论:阴阳理论。其核心是世间万事万物,都按照阴阳原理运动。阴是背离阳光、晦暗和寒冷的;阳则相反,是光明、温热的,是积极向上的。因此阴主寒,阳主温;夜为阴、昼为阳;地为阴,天为阳。根据这个理论,古人认为月亮为阴,是清冷、晦暗的。是“太阴之精,上为月”;《易说》则称“月与星,至阴也,有形无光,日照之乃有光。”《五经通义》解读更有趣:“月中有兔与蟾蜍何?月阴也,蟾蜍阳也,而与兔并明,阴系于阳也。
2、广寒宫反映了古人对于色彩的认知
在“月为阴”的理论基础上,月光自然归属于阴。月光也是白光,而白光在古人对于色彩的认知上通常称为“寒光”。《木兰辞》中就有“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之句,类似的表述还有很多,比如下面这些:“玲珑月,寒光凌乱,照人愁绝”;“冰蟾驾月,荡寒光、不见层波层碧”;“低河耿秋色,落月抱寒光”;“吹箫人去。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东望鞭芙缥缈,寒光如注”……既然月亮之光是寒光,月宫自然也就是“寒宫”了。
3、嫦娥奔月的人文心理直接反映
说起月亮来,自然要提到嫦娥。最早对于嫦娥奔月故事进行记载的是两汉时期,嫦娥与后羿相亲相爱,受坏人陷害,误吞仙药飞升入月宫,夫妻天上地下分离难聚,“广寒寂寥,怅然有丧”……这也是最早关于“广寒”之宫的记载。在这个古老的爱情故事里,人们深深同情嫦娥与丈夫的分离之苦、相思之痛。由天及地,诸多人世间的爱恨离仇让人们感同身受,认为嫦娥内心一定是清冷寂寞的。在这种人文观念下,月宫当然是寒冷的,没有温暖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51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韶华不任时时有,恨蹉跎,流水西东。
下一篇: 霜染枫林遍野红。归鴻列队越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