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费去春光多半》作者:大宋(宋春锁)凭阑展望,暮春烟和雨,云集江岸。
浓雾飞时心欲唤,费去春光多半。
心志踟蹰,情怀难定,犹怕江天乱。
人生如戏,料知风物变换。
我自擎酒高歌,邀来明月,当咏声声慢。
梦里几多伤感事,醒悟低微惊叹。
一缕新愁,三分旧恨,可付云消散
细听花语,芦笙轻笛声断。
《念奴娇 燕归来》作者:元宝和风春暮,月光轻浅洒,华灯初上。
看夜空星光灿烂,翠竹影清徜漾。
乌雀无眠,鲤鱼探首,何事心欢畅
半年期待,喜迎玄鸟归巷。
回顾去岁晴祥,青山河畔,霄九骄姿爽。
敢力搏低云雨雾,展翅高空穹帐。
天地翩跹,捉虫养稚,绚丽金牌榜。
填词留忆,同存优好良况。
《念奴娇 赤壁抒怀》作者:陈昌国急流东逝,浪飞涛劲涌,奔腾不息。
千古英雄淘万里,谁颂芳名功绩。
三国争雄,孙刘联手,共抗曹强敌。
火烧船寨,借东风亮赤壁。
乱石卷雪崩云,惊涛裂岸,举世惊奇迹。
以弱胜强凭智慧,地利天时人激。
谈笑周郎,运筹帷幄,妙算雷霆魄。
骄兵何惧 剑锋初试凶吉!
《念奴娇 春暮夜读》作者:那兰残花繁草,且楊柳絮乱,苍灵趋远。
恋那簇花争艳色,缕缕芳香飘散。
南北风吹,几迎绵雨,初夏姗姗现。
光阴飞逝,叹惜难挽春绚。
回望桃李年华,恍如昨日,今却斜阳伴。
不误流年园旧梦,银发兴游文苑。
尽赏唐诗、宋词元曲,独醉逍遥岸,
携星陪月,倚孤灯捧书卷。
《念奴娇 暮春遣怀》作者:尚善若水春风梦里,想春风也怨,漫天飞雪。
只顾纵情天地外,不管人间凉热。
逆旅天涯,飘零词客,寂寞同谁说。
长亭烟柳,此时还在呜咽。
教我把酒狂歌,遣怀千古,情寄天边月。
醉到不知春夏也,赢得一身超脱。
可忘前尘,可忘风雨,不可忘痴绝。
瘞花心事,而今都付词阕。
《念奴娇 青春祭》作者:无形水,田青春何觅 问六合今古,星去云远。
已到雪飘双鬓季,方悟流光无返。
闲坐西窗,静心昏目,晨色犹徒羡。
不觉回首,忆中烟霭草乱。
堪叹少壮时节,忍别故里,无奈抛书卷。
一任朱颜随逝水,雪月风花空遣。
九载天涯,归来而立,独自曾嗟叹。
人曰无悔,吾说藏痛留憾。
《念奴娇 春去》作者:Lily红棉花尽,剩柳杨飞絮,叶深藏燕。
过雨几番香满路,黯黯流莺啼乱。
已过佳期,东君归去,俯仰声声叹。
奈何无计,唤回昨日片段。
应记桃李年华,寻诗觅景,粉萼琼娇面。
丽句清词难刻画,眷顾芳音痴念。
不屑揶揄,偏闻诡语,枉把青春恋。
心痕今叠,盈盈馨梦随断。
《念奴娇 蒲圻城墙怀古》作者:上善若水迎薰门外,见澄空万里,云无踪迹。
日暖香风花满树,条石城垣轻碧。
漫步城头,心潮澎湃,穿越三分国。
东吴儒将,御兵情景历历。
博雅羽扇纶巾,举杯邀月,宴饮隆中客。
揽古攀今曾几度,无论今宵何夕。
联手攻曹,军烽粮栈,猛虎添双翼。
醉游尘梦,谁人吹断横笛。
《念奴娇 无题》作者:董九登高望远,看长风万里,去留无意。
我自悠然豪醉后,椰树林中游戏。
华发苍头,东篱把酒,桀骜芳菲弃。
孤标高远,淡然心路痕记。
回首可笑多情,诗词憔悴,问仄平难睡。
半百沉浮人事去,谁伴西窗云髻。
大浪淘沙,风吹衣袖,总是扬帆起。
倚栏长啸,指尖飞墨谁洗。
《念奴娇 月季大观园》作者:韩君孝柳青滴翠,秀新园靓影,亭台楼阁。
路绕连廊花映水,才露小荷尖角。
万里晴空,云飞烟敛,城阙横阡陌。
如屏似画,大观园内惊鹊。
园内园外芬芳,如云出岫,燕舞莺飞掠。
萃取精华金叠玉,天外飞仙丛落。
梦幻神州,楚风汉韵,人在花中乐。
醉花风里,夜来星耀光烁。
《念奴娇 五四感怀》作者:青芝闲人初心勿忘 ,国耻家仇恨,暗无天日。
万万同胞均奋起,儿女从戎投笔。
昂首风云, 殉身日月,来把乾坤易。
垂名千古,遗留多少史迹。
祭祀先烈英魂,献杯酹酒,应敬姜犹绩。
五四精神传万代,世界和平唯一。
筑梦神州,振兴华夏,掘起新中国。
中流砥柱,协和还看今昔。
《念奴娇 暮春情》作者:晓汶时光迅驰,伴清风皓月,已成春暮。
落尽艳芳肠欲断,满腹念思凄苦。
柳绿依然,桃红何在,挥泪埋香处。
徘徊难返,感怀无法讲诉。
想那岁月缤纷,百花添彩,秀丽勾魂舞。
水墨迷离如画境,犹在梦中常驻。
大地新妆,婵娟挥袖,天下芬芳酷。
旅途愉快,乐将娇艳寻捕。
《念奴娇 榴花》作者:南京老树绿肥红瘦,又飘扬柳絮,洒落尘色。
赤练冰丝敲石鼓,香火红墙风笛。
一鹤冲天,二龙戏水,九鼎三吴脉。
宿云多韵,梵音缭绕大吉。
摇曳波影声声,越溪过岭,瑰橙撩骚客。
江岸停舟琴独抱,紫梦纤纤交织。
醉赏莲灯,清吟诗句,红烛蒙纱袭。
悠悠闲趣,层层翻浪潮夕。
多愁善感
【解释】善:容易。经常发愁和伤感。形容人思想空虚,感情脆弱。
【出处】唐·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难忘,只有风流共古长。”
百结愁肠
【解释】指愁绪如结无法解开。
【出处】宋·蒋兴祖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词:“飞鸿过也,百结愁肠无昼夜。”
穷愁潦倒
【解释】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穷困愁苦,失意消沉。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
【出处】清·无名氏《都门竹枝词·教官十首》:“盘费全无怎去家,穷愁潦倒驻京华。”
愁眉苦脸
【解释】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形容愁苦的神色。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对人前巧语花言,背地里愁眉泪脸。”
鳌愤龙愁
【解释】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例句】这是一首~音乐,你想听吗?
愁肠寸断
【解释】愁肠:忧思萦绕的心肠。愁得肠子都断成一段段的。形容忧愁到了极点。
【出处】晋·傅玄《云歌》:“青山徘徊,为我愁肠。” 唐·张鷟《游仙窟》:“泪脸千行,愁肠寸断,端坐横琴,涕血流襟。”
愁眉不展
【解释】展:舒展。由于忧愁而双眉紧锁。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
【出处】唐·姚鹄《随州献李侍御》之二:“旧隐每杯空竟夕,愁眉不展几经春。”
万恨千愁
【解释】千、万:形容多。指忧愁怨恨很多。
【出处】宋·王诜《蝶恋花》:“钟送黄昏鸡报晓,昏晓相摧,世事何时了。万恨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酒病花愁
【解释】指因贪恋酒色而引起的烦愁。
【出处】元·乔吉《扬州梦》第二折:“今日心中闷倦,故来此翠云楼游玩。小官只为酒病花愁,何日是好也呵。”
远愁近虑
【解释】既发愁未来的命运,又忧虑眼前的处境。形容过多的忧虑。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六回:“他这远愁近虑,不抗不卑,他们奶奶就不是和咱们好,听他这一番话,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
愁眉泪眼
【解释】皱着眉头,含着眼泪。形容悲苦的样子。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对人前巧语花言,背地里愁眉泪脸。”
借酒浇愁
【解释】用喝酒来浇灭郁积在心中的气愤或愁闷。
【出处】明·李开先《后冈陈提学传》:“只恁以酒浇愁,愁不能遣,而且日增。”
愁肠百结
【解释】愁肠:忧愁的心肠。百结:极多的结头。忧愁苦闷的心肠好像凝结成了许多的疙瘩。形容愁绪郁结,难于排遣。
【出处】《敦煌变文集·王昭君变文》:“愁肠百结虚成着,口口口行没处论。”
悲愁垂涕
【解释】垂:垂下;涕:泪。因为悲哀、愁苦而落泪。
【出处】《列子·汤问》:“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
愁肠九回
【解释】指悲愁频频在腹中萦绕,难于排遣。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焦眉愁眼
【解释】形容忧虑愁苦的表情。
绿惨红愁
【解释】指妇女的种种愁恨。绿、红,指黑鬓红颜。
【出处】宋·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讲鬼怪令羽士心寒胆战;论闺怨遗佳人绿惨红愁。”
消愁释愦
【解释】指消除烦闷,愉快身心。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弹棋亦近世雅戏,消愁释愦,时可为之。”
鼍愤龙愁
【解释】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出处】宋 苏轼 《过江夜行武昌山上闻黄州鼓角》诗:“谁言万方声一概,鼉愤龙愁为余变。”
旧恨新愁
【解释】新的愁苦和以前未排解的苦闷。
【出处】宋·向滈《如梦令·道人书郡楼》词:“旧恨新愁无际,近水远山都是,西北有高楼,正好行藏独倚。”
愁潘病沈
【解释】泛指烦恼和疾病。
【出处】晋·潘岳因忧愁而早生白发,南朝·梁·沈约因病而瘦减腰围。
雨恨云愁
【解释】感觉上以为可以惹人愁怨的云和雨。
【出处】宋·王禹偁《点绛唇·感兴》词:“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遣愁索笑
【解释】消愁求乐。
【出处】清孙原湘《序》:“履园主人于灌园之暇,就耳目所睹闻,著《丛话》二十卷,间以示予曰:‘吾以是遣愁索笑也。’”
多愁善病
【解释】旧时形容才子佳人的娇弱。同“多愁多病”。
【出处】《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假使天下有这样一个人,又与我同生同死,小弟也不得这样多愁善病!”
愁云惨淡
【解释】惨淡:暗淡。原指阴沉沉的云层遮得天色暗淡无光。也用以形容使人感到忧愁、压抑的景象或气氛。
【出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闲愁万种
【解释】闲愁:说不出的烦恼。莫名的烦恼极多。形容思想空虚,多愁善感。也形容愁情满怀。
【出处】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真乃是消磨了闲愁万种。”
雨泣云愁
【解释】泪下如雨,愁多如云。形容忧愁深重。
【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虽然道姻缘不偶,我可一言难就,有多少雨泣云愁。”
破愁为笑
【解释】犹言转忧为喜。由忧愁转为欢喜。
红愁绿惨
【解释】比喻愁思满怀,容易伤感。
【出处】元·无名氏《村乐堂》第四折:“我则见绿惨红愁减了精神,为何因,背地里将啼痕来揾。”
独坐愁城
【解释】愁:忧愁。独自坐在忧愁的城中。比喻独自为忧愁所包围。
【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身之穷困,独坐愁苦。”
1《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宋代:辛弃疾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翻译】心想到高楼上观看美景躲避忧愁,忧愁还是跟着我上了高楼。
2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代: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翻译】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
3 《春愁》清代: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翻译】春愁难以排遣,强打起精神眺望远山,往事让人触目惊心热泪将流。
4 《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清代:纳兰性德
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
【翻译】这连绵不断的雨如同剪不断的哀愁,依稀记得去年我们到杏花园游玩。
5 《丑奴儿·近来愁似天来大》宋代:辛弃疾
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
【翻译】近来我的愁苦像天一样大,谁能够了解我同情我呢?正是没有谁能够了解我同情我,我又只好把愁闷痛楚比着天一样大。
6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五代:李煜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翻译】人生的愁恨怎能免得了?只有我伤心不已悲情无限!
7 《开愁歌》唐代:李贺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翻译】我年当二十仕途坎坷不得意,心中愁苦颓丧如衰枯的秋兰。
8 《踏莎行·细草愁烟》宋代:晏殊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
【翻译】纤细的小草在风中飘动好像一缕缕轻烟惹人发愁,独自开放的花朵害怕露珠的打扰。
9 《将进酒》唐代:李白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翻译】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10 《卜算子·咏梅》宋代: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翻译】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赠汪伦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留别】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这首诗体现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想落天外的诗歌特色。
静夜思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类别:【羁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
又作: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注解】:
1、举:抬。
【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
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
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评析】: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
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
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早发白帝城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羁旅】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注解】:
1、白帝:今四川省奉节
2、江陵:今湖北省江宁县。县。
3、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
【韵译】: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评析】: ?诗是写景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
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
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
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
雨而泣鬼神矣!”
客中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注释】
又题《客中作》
[注释](1)兰陵:地名。(2)但使:只要。
[译文]兰陵出产的美酒,透着醇浓的郁金香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犹如琥珀般晶莹。只要主人同我一道尽兴畅饮,一醉方休,我那管她这里是故乡还是异乡呢!
抒写离别之悲、他乡作客之愁,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个很普遍的主题。然而这首诗虽题为客中作,抒写的却是作者的另一种感受。“
独坐敬亭山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绝】 类别:【山水】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
[注释](1)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县北。
[译文]群鸟高飞,绝尽踪影,一片孤云独自悠闲地飘浮而去我伫立在山顶,注视着敬亭山,敬亭山也看着我,彼此久看不厌。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春望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律】 类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注解】:
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2、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
3、浑:简直。
4、不胜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
【韵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评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
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
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
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
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
流传千古之名言。
八阵图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绝】 类别:【怀古】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注释】
【注解】:
1、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
2、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
3、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
4、失吞吴:是吞吴失策的意思。
【韵译】:
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
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
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评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作者赞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
建树。三、四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
示惋惜。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
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月夜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律】 类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释】
漉州:今陕西省富县。
【简析】:
本诗于天宝十五年(756)八月写于长安。全诗别出心裁,言在彼而意在此,将诗人自身对妻子的思念之情通过想像妻子思念他的情景而更加深刻地表现出来,也寄托了对战乱平息后幸福团聚的渴望。
江南逢李龟年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绝】 类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
【注解】:
1、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2、歧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他被封为歧王。
3、崔九:就是崔涤,当时担任殿中监。
【韵译】: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
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
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评析】: ?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李龟年是开元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蘅塘退士评为:“少陵七绝,此为压卷。”
登高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律】 类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
【注解】:
1、渚:水中的小洲。
2、回:回旋。
3、百年:犹言一生。
4、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5、新停:这时杜甫正因病戒酒。
【简析】: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强烈的感情色彩。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
大林寺桃花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七绝】 类别:【山水】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注释】
人间①四月芳菲②尽?山寺③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④转入此中⑤来
①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②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③山寺:指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我国佛教胜地之一。
④不知:岂料、想不到。
⑤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这首七绝是一首纪游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初夏作于江州。是说初夏时节诗人来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开的桃花;原因惜春、恋春之情,怨恨春去无情,谁知是错怪了春,原来它并未归去,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山寺里来了。这首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立意新颖,构思灵巧,意境深邃,富于情趣,启人神思,惹人喜爱,是唐人绝句中又一珍品。
--引自李济洲编著之《全唐诗佳句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初夏,当时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任上。这是一首纪游诗,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关于他写这首诗的一点情况,本集有《游大林寺序》一文,可参考。
全诗短短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忆江南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词】 类别:【】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1]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2]
能不忆江南。
【注释】
①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
②谙(音安):熟悉。
③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品评】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暮江吟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七绝】 类别:【羁旅】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注释】
一道残阳①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②
可怜③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④月似弓⑤
①残阳:将落山的太阳光。
②瑟瑟:碧绿色。
③怜:爱。
④真珠:即珍珠。
⑤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七绝《暮江吟》是一首写景佳作。约长庆二年(公元822年)赴杭州刺史任途中所作。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这首诗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心情。前两句写太阳落山前的江上景色,斜阳照水,波光闪动,半江碧绿,半江红色,活像一幅油画。“铺”字用得妙,形象地表现了太阳的斜射;后两句写九月初三夜晚,新月初上,其弯如弓,露珠晶莹,如颗颗珍珠,薄暮时分风光,如一幅精描细绘的工笔画。这首诗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
花非花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词】 类别:【】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注释】
①花非花、雾非雾:说它是花么?不是花,说它是雾吗?又不是雾。
②来如句:来的时候像一场春梦,停留没有多时。
③去似句:去了以后,如早晨飘散的云彩,无处寻觅。
这是一首情诗。说花非花,说雾非雾,本不是花,本不是雾,花有所指,雾有所喻。欲言又止,但止不住又说出真情——夜半来,天明去,既非花,又非雾,说明确有人来。谁来谁去?隐而不吐。为什么来?春梦无多,回味无穷;朝云遽散,惋惜惆怅。春梦者,春情也;朝云者,“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事也。此诗由一连串的比喻构成,描述隐晦而又真实,于朦胧中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是情诗的一首佳作。后人曾谱为曲子,广为流传。
岁暮道情二首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七绝】 类别:【】
壮日苦曾惊岁月,长年都不惜光阴。
为学空门平等法,先齐老少死生心。
半旧青衫半白头,雪风吹面上江楼。
禅功自见无人觉,合是愁时亦不愁。
【注释】
为学空门①平等法②?先齐③老少死生心
①空门:指佛门。 ②平等法:平等,佛教名词,意谓无差别。法,佛教名词,意谓道理。 ③齐:辨明、明白之意。亦可作别解。此处似一字数意。
原诗是一首七绝,作于任江州司马时。这两句是说,你要知道佛门平等的道理,就要明白老死少生也是平等而没有差别的。诗人虔心研究佛门之法,以作精神寄托,隐含其内心的酸痛。
村夜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七绝】 类别:【】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注释】
这首诗没有惊人之笔,也不用艳词丽句,只以白描手法画出一个常见的乡村之夜。信手拈来,娓娓道出,却清新恬淡,诗意很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苍苍霜草,点出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的凄清。行人绝迹,万籁无声,两句诗鲜明勾画出村夜的特征。这里虽是纯然写景,却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萧萧凄凉的景物透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感情。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比直接抒情更富有韵味。
春晓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体裁:【五绝】 类别:【记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注释:
1.春晓:春天的早晨。
2.闻:听。
赏析:
诗歌从春鸟的啼鸣、春风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谢落等声音,让读者通过听觉,
然后运用想象的思维方法,转换到视觉,在眼前展开一夜风雨后的春天景色,构
思非常独到。诗歌语言自然朴素,通俗易懂,却又耐人寻味:不知不觉的又来到
了一个春天的早晨,不知不觉的又开始了一次花开花落。思想着这一年一度的春
色,人生的感慨便会油然而起,或淡或浓地萦回心头。
宿建德江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体裁:【五绝】 类别:【羁旅】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释】
【注解】:
1、建德江:在浙江省,新安江流径建德的一段。
2、移舟:靠岸。
3、烟渚:弥漫雾气的沙洲。
【韵译】:
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
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
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
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
【评析】: ?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
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
意境。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
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过故人庄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体裁:【五律】 类别:【田园】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释】
【注解】:
1、过:拜访。
2、具:准备。
3、场圃:农家的小院。
4、就:赴。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韵译】:
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
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
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
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平斜。
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
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
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
再一次来品尝菊花酒好啦!
【评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诗由
“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
临洞庭上张丞相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体裁:【五律】 类别:【】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
【注解】:
1、张丞相:指张九龄。
2、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3、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4、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
5、济:渡。
6、端居:安居。
【韵译】: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浩渺无边,
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太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
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
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
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评析】: ?这是一首“干禄”诗。所谓“干禄”,即是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以求引荐录
用。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丞相,作者西游长安,以此诗献之,以
求录用。诗前半泛写洞庭波澜壮阔,景色宏大,象征开元的清明政治。后半即景生
情,抒发个人进身无路,闲居无聊的苦衷,表达了急于用世的决心。全诗颂对方,而
不过分;乞录用,而不自贬,不亢不卑,十分得体。
与诸子登岘山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体裁:【五律】 类别:【】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释】
又题"与诸子登岘首"
【注解】:
1、代谢:交替,轮换。
2、胜迹:指上述堕泪碑。
3、鱼梁:鱼梁洲,其地也在襄阳。
【韵译】:
人间世事不停地交替变换,
一代接一代永远今来古往。
江山保留着历代有名胜迹,
而今我们又重新登临观赏。
冬末水位降低了渔塘很浅,
天寒云梦泽更加深湛浩荡。
羊祜堕泪碑依然巍峨矗立,
读罢碑文泪沾襟无限感伤。
【评析】: ?诗意在吊古感今,开首二句揭题。第三句的“江山胜迹”照应“人事代谢”;第
四句的“我辈登临”照应“往来古今”极为粘合;五、六两句写登临所见;最后二句
扣实,真有“千里来龙,到此结穴”之妙。 ?诗的前半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后半描写景物,富有形象,充满激情。语言通俗易
懂,感情真挚动人。
夏日南亭怀辛大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体裁:【五古】 类别:【】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消响。
欲取鸣琴弹,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霄劳梦想。
【注释】
【简析】:
这首诗充满怀念故人的情绪,写出闲适自得的情趣,表达出无知音的感慨。文字行如流水,层递自然,极富韵味。
① :诗题一无“夏日”。
② 夕:一作“夜”。
【注解】:
1、山光:山上的日光。
2、池月:即池边月色。
3、轩:窗。
【韵译】:
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
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
披散头发今夕恰好乘凉,
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
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
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
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
感此良宵不免怀念故友,
只能在夜半里梦想一场。
【评析】: ?此诗写夏夜水亭纳凉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 ?诗的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为纳凉设景。三、四句写沐后纳凉,表现闲情
适意。五、六句由嗅觉继续写纳凉的真实感受。七、八句写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
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最后写希望友人能在身边共度良宵而生梦。 ?全诗感情细腻,语言流畅,层次分明,富于韵味。“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句,纳凉消暑之佳句。
1. 带愁的四字成语大全 愁眉苦脸、多愁善感、消愁解闷、借酒浇愁、愁眉不展、鳌愤龙愁、愁眉泪眼、干愁万斛、玉惨花愁、散闷消愁、万虑千愁、千愁万绪、愁云惨淡、愁山闷海、愁多夜长、献愁供恨、排愁破涕、愁潘病沈、愁眉啼妆、消愁释愦、遣愁索笑、云愁雨怨、消愁破闷、一怀愁绪、酒病花愁、雨恨云愁、悲愁垂涕、远愁近虑、云愁雨恨、泪眼愁眉愁眉锁眼、愁肠殢酒、愁绪冥冥、转愁为喜、独坐愁城、坐愁行叹、债多不愁、伯虑愁眠、闲愁万种、雨愁烟恨、鬼哭神愁、天愁地惨、千愁万恨、别恨离愁、凤愁鸾怨、新愁旧憾、梁愁隋恨、今愁古恨、愁颜不展、愁城难解、雨泣云愁、神愁鬼哭。
2. 含有愁字的四字词和人字和然字的 愁眉啼妆 鳌愤龙愁 百结愁肠 悲愁垂涕 惨绿愁红 愁长殢酒 愁肠百结 愁肠寸断 愁肠九回 愁肠九转 愁肠殢酒 愁多夜长 愁红惨绿 愁红怨绿 愁眉不展 愁眉蹙额 愁眉苦脸 愁眉苦眼 愁眉泪眼 愁眉锁眼 愁眉啼妆 愁潘病沈 愁山闷海 愁绪如麻 愁云惨淡 愁云惨雾 独坐愁城 多愁多病 多愁善病 多愁善感 凤愁鸾怨 鬼哭神愁 鬼哭天愁 红愁绿惨 今愁古恨 焦眉愁眼 借酒浇愁 酒病花愁 旧愁新恨 旧恨新愁 绿惨红愁 闷海愁山 破愁为笑 千愁万恨 千愁万绪 遣愁索笑 穷愁潦倒 不期而然 不期然而然 怅然若失 涣然冰释 孑然一身 悄然无声 潸然泪下 袖然举首 蔼然可亲 蔼然仁者 安然如故 安然无事 安然无恙 岸然道貌 黯然伤神 黯然神伤 黯然失色 黯然无色 黯然销魂 昂然直入 昂然自得 昂然自若 傲然挺立 傲然屹立 比比皆然 勃然变色 勃然大怒 勃然奋励 不期而然 不期然而然 不轻然诺 不以为然 惨然不乐 灿然一新 粲然可观 冁然而笑 怅然若失 怅然自失 超然不群 超然独处 超然独立 超然绝俗 超然迈伦 超然物外 超然象外 超然远举 超然远引 超然自得 超然自逸 超然自引 处之泰然 怆然涕下 春意盎然 大谬不然 大缪不然 嗒然若丧 怛然失色 大义凛然 淡然处之 淡然置之 荡然无存 道貌岸然 道貌凛然 道貌俨然 悍然不顾 幡然改途 幡然悔悟 翻然改进 翻然改图 翻然悔悟 防患未然 斐然成章 斐然乡风 斐然向风 废然而反 废然而返 忿然作色 怫然不悦 怫然作色 艴然不悦 故我依然 圭角岸然 果不其然 果然如此 酣然入梦 寒灰更然 浩气凛然 浩然之气 赫然而怒 戛然而止 环堵萧然 涣然冰释 焕然如新 焕然一新 恍然大悟 恍然若失 北道主人 婢作夫人 不齿于人 不省人事 不因人热 朝里无人莫做官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 成人之美 稠人广众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发人深省 姑射神人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 夹袋人物 嫁祸于人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 盲人把烛 杞人忧天 墙倒众人推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 人给家足 人迹罕至 人生如朝露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人心归向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 舍己救人 世道人心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 一鸣惊人 以力服人 尤物移人 知人之明 巴人下里 矮人观场 矮人看场 矮人看戏 爱人好士 爱人利物 爱人以德 暗锤打人 暗箭伤人 暗箭中人 百年树人 百世一人 百载树人 傍人篱壁 傍人篱落 傍人门户 傍若无人 悲天悯人 北道主人 逼人太甚 婢作夫人 避人耳目 避人眼目 别有人间 不可告人 步人后尘 才气过人 出人头地 出人望外 出人意表 出人意料 出人意外 出入人罪 薄寒中人 薄命佳人 不步人脚 不齿于人 不当人子 不得人心 不乏其人 不甘后人 不敢后人 不近人情 不省人事 不恤人言 不以人废言 不因人热 才识过人 才秀人微 才子佳人 惨绝人寰 惨无人道 惨无人理 仓卒主人 沧浪老人。
3. 表示愁的四字成语 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
忧愁而不悲伤。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愁肠百结:愁肠:忧愁的心肠。百结:极多的结头。
忧愁苦闷的心肠好象凝结成了许多的疙瘩。形容愁绪郁结,难于排遣。
愁肠寸断:愁肠:忧思萦绕的心肠。愁得肠子都断成一段段的。
形容忧愁到了极点。愁眉不展:展:舒展。
由于忧愁而双眉紧锁。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
愁云惨雾:形容暗淡无光的景象。多比喻令人忧愁苦闷的局面。
独坐愁城:愁:忧愁。独自坐在忧愁的城中。
比喻独自为忧愁所包围。怫然不悦:怫然:忧愁或愤怒的样子;悦:愉快,高兴。
愤怒,很不愉快。疚心疾首:疚:久病,忧虑。
因歉疚而内心不安。心中不安,头痛脑胀。
形容十分悲痛忧愁或不安。乐以忘忧: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慢易生忧:慢:疏慢;易:轻易;忧:忧愁。疏慢轻易必然坏事,因而产生忧愁。
眉头不伸:形容忧愁烦闷的样子。迁客骚人:迁客:被贬谪到外地的官吏;骚人:诗人。
贬黜流放的官吏,多愁善感的诗人。泛指忧愁失意的文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
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日坐愁城:愁城:比喻为忧愁所包围。
整天沉浸在愁苦之中。虱多不痒:债欠多了反而不忧愁。
比喻困难成堆,认为反正一时解除不了,也就不去愁它了。视丹如绿:丹:红。
把红的看成绿的。形容因过分忧愁而目视昏花。
休戚相关: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悒悒不乐:悒悒:忧愁不安的样子。
心里郁闷,感到不快。忧心忡忡: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4. 关于忧愁的四字成语 愁眉锁眼 锁:紧皱。愁得紧皱眉头,眯起双眼。形容非常苦恼的样子。
愁眉啼妆 愁眉:使眉细而曲折;啼妆:轻轻地擦去目下的粉饰以作啼痕。形容妇女的妖态。
愁云惨雾 形容暗淡无光的景象。多比喻令人忧愁苦闷的局面。
独坐愁城 愁:忧愁。独自坐在忧愁的城中。比喻独自为忧愁所包围。
多愁多病 旧时形容才子佳人的娇弱。
多愁善感 善:容易。经常发愁和伤感。形容人思想空虚,感情脆弱。
红愁绿惨 比喻愁思满怀,容易伤感。
借酒浇愁 借助酒来排遗心中的积郁。
今愁古恨 古今的恨事。形容感慨极多。
旧愁新恨 指久积心头和新近产生的愁怨。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比喻只要基础或根本还存在,暂时遭受损失或挫折无伤大体。
日坐愁城 愁城:比喻为忧愁所包围。整天沉浸在愁苦之中。
上一页1
2
3
4
下一页
ITlearner ChengYu Dictionary
5. 关于愁和恨的四字成语 今愁古恨:【基本解释】:古今的恨事。形容感慨极多。
【拼音读法】:jīn chóu gǔ hèn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题灵岩寺》诗:“今愁古恨入丝竹,一曲凉州无限情。”
旧愁新恨:【基本解释】:指久积心头和新近产生的愁怨。
【拼音读法】:jiù chóu xīn hèn
【近义词组】:新愁旧恨
【反义词组】:重归于好
【使用方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形容不愉快的事情
【成语出处】:南唐·冯延巳《采桑子·二》词:“旧愁新恨知多少,目断遥天。”
6. 关于忧愁的四字成语 多愁善感【解释】善:容易。
经常发愁和伤感。形容人思想空虚,感情脆弱。
【出处】唐·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难忘,只有风流共古长。”百结愁肠【解释】指愁绪如结无法解开。
【出处】宋·蒋兴祖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词:“飞鸿过也,百结愁肠无昼夜。”穷愁潦倒【解释】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
穷困愁苦,失意消沉。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
【出处】清·无名氏《都门竹枝词·教官十首》:“盘费全无怎去家,穷愁潦倒驻京华。”愁眉苦脸【解释】皱着眉头,哭丧着脸。
形容愁苦的神色。【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对人前巧语花言,背地里愁眉泪脸。”
鳌愤龙愁【解释】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例句】这是一首~音乐,你想听吗?愁肠寸断【解释】愁肠:忧思萦绕的心肠。愁得肠子都断成一段段的。
形容忧愁到了极点。【出处】晋·傅玄《云歌》:“青山徘徊,为我愁肠。”
唐·张鷟《游仙窟》:“泪脸千行,愁肠寸断,端坐横琴,涕血流襟。”愁眉不展【解释】展:舒展。
由于忧愁而双眉紧锁。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
【出处】唐·姚鹄《随州献李侍御》之二:“旧隐每杯空竟夕,愁眉不展几经春。”万恨千愁【解释】千、万:形容多。
指忧愁怨恨很多。【出处】宋·王诜《蝶恋花》:“钟送黄昏鸡报晓,昏晓相摧,世事何时了。
万恨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酒病花愁【解释】指因贪恋酒色而引起的烦愁。
【出处】元·乔吉《扬州梦》第二折:“今日心中闷倦,故来此翠云楼游玩。小官只为酒病花愁,何日是好也呵。”
远愁近虑 【解释】既发愁未来的命运,又忧虑眼前的处境。形容过多的忧虑。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六回:“他这远愁近虑,不抗不卑,他们奶奶就不是和咱们好,听他这一番话,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愁眉泪眼【解释】皱着眉头,含着眼泪。
形容悲苦的样子。【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对人前巧语花言,背地里愁眉泪脸。”
借酒浇愁【解释】用喝酒来浇灭郁积在心中的气愤或愁闷。【出处】明·李开先《后冈陈提学传》:“只恁以酒浇愁,愁不能遣,而且日增。”
愁肠百结【解释】愁肠:忧愁的心肠。百结:极多的结头。
忧愁苦闷的心肠好像凝结成了许多的疙瘩。形容愁绪郁结,难于排遣。
【出处】《敦煌变文集·王昭君变文》:“愁肠百结虚成着,口口口行没处论。”悲愁垂涕【解释】垂:垂下;涕:泪。
因为悲哀、愁苦而落泪。【出处】《列子·汤问》:“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
愁肠九回 【解释】指悲愁频频在腹中萦绕,难于排遣。【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焦眉愁眼【解释】形容忧虑愁苦的表情。绿惨红愁【解释】指妇女的种种愁恨。
绿、红,指黑鬓红颜。【出处】宋·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讲鬼怪令羽士心寒胆战;论闺怨遗佳人绿惨红愁。”
消愁释愦【解释】指消除烦闷,愉快身心。【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弹棋亦近世雅戏,消愁释愦,时可为之。”
鼍愤龙愁【解释】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出处】宋 苏轼 《过江夜行武昌山上闻黄州鼓角》诗:“谁言万方声一概,鼍愤龙愁为余变。”旧恨新愁 【解释】新的愁苦和以前未排解的苦闷。
【出处】宋·向滈《如梦令·道人书郡楼》词:“旧恨新愁无际,近水远山都是,西北有高楼,正好行藏独倚。”愁潘病沈【解释】泛指烦恼和疾病。
【出处】晋·潘岳因忧愁而早生白发,南朝·梁·沈约因病而瘦减腰围。雨恨云愁【解释】感觉上以为可以惹人愁怨的云和雨。
【出处】宋·王禹偁《点绛唇·感兴》词:“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遣愁索笑【解释】消愁求乐。【出处】清孙原湘《序》:“履园主人于灌园之暇,就耳目所睹闻,著《丛话》二十卷,间以示予曰:‘吾以是遣愁索笑也。
’”多愁善病【解释】旧时形容才子佳人的娇弱。同“多愁多病”。
【出处】《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假使天下有这样一个人,又与我同生同死,小弟也不得这样多愁善病!”愁云惨淡 【解释】惨淡:暗淡。原指阴沉沉的云层遮得天色暗淡无光。
也用以形容使人感到忧愁、压抑的景象或气氛。【出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闲愁万种【解释】闲愁:说不出的烦恼。莫名的烦恼极多。
形容思想空虚,多愁善感。也形容愁情满怀。
【出处】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真乃是消磨了闲愁万种。”雨泣云愁【解释】泪下如雨,愁多如云。
形容忧愁深重。【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虽然道姻缘不偶,我可一言难就,有多少雨泣云愁。”
破愁为笑【解释】犹言转忧为喜。由忧愁转为欢喜。
红愁绿惨【解释】比喻愁思满怀,容易伤感。【出处】元·无名氏《村乐堂》第四折:“我则见绿惨红愁减了精神,为何因,背地里将啼痕来揾。”
独坐愁城【解释】愁:忧愁。独自坐在忧愁的城中。
比喻独自为忧愁所包围。
7. 表示愁的四字成语 1. 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2. 愁肠百结:愁肠:忧愁的心肠。百结:极多的结头。忧愁苦闷的心肠好象凝结成了许多的疙瘩。形容愁绪郁结,难于排遣。
3. 愁肠寸断:愁肠:忧思萦绕的心肠。愁得肠子都断成一段段的。形容忧愁到了极点。
4. 愁眉不展:展:舒展。由于忧愁而双眉紧锁。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
5. 愁云惨雾:形容暗淡无光的景象。多比喻令人忧愁苦闷的局面。
6. 独坐愁城:愁:忧愁。独自坐在忧愁的城中。比喻独自为忧愁所包围。
7. 怫然不悦:怫然:忧愁或愤怒的样子;悦:愉快,高兴。愤怒,很不愉快。
8. 疚心疾首:疚:久病,忧虑。因歉疚而内心不安。心中不安,头痛脑胀。形容十分悲痛忧愁或不安。
9. 乐以忘忧: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10. 慢易生忧:慢:疏慢;易:轻易;忧:忧愁。疏慢轻易必然坏事,因而产生忧愁。
11. 眉头不伸:形容忧愁烦闷的样子。
12. 迁客骚人:迁客:被贬谪到外地的官吏;骚人:诗人。贬黜流放的官吏,多愁善感的诗人。泛指忧愁失意的文人。
13.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14. 日坐愁城:愁城:比喻为忧愁所包围。整天沉浸在愁苦之中。
15. 虱多不痒:债欠多了反而不忧愁。比喻困难成堆,认为反正一时解除不了,也就不去愁它了。
16. 视丹如绿:丹:红。把红的看成绿的。形容因过分忧愁而目视昏花。
17. 休戚相关: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18. 悒悒不乐:悒悒:忧愁不安的样子。心里郁闷,感到不快。
19. 忧心忡忡: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scgf/950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风帆过尽遐思少,淡看人间乐与忧。
下一篇: 恋曲知音寻觅处,回首同谁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