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春水初生》作者:前方春水初生,园林内、日长天暖。
望尽处、枝肥绿瘦,繁花迷眼。
几处海棠红似火,引来蜂蝶新为伴。
惜春客、却岁岁年年,伤春短。
枫湖畔,闲云淡。层层浪,残阳染。
环湖畔杨柳,枝秀轻软。
乐起低平和激进,飞泉高下随音变。
念故人、风景似从前,人不见。
《满江红 岸边十里红花藕》作者:大宋(宋春琐)风送春光,百花艳,流莺鸣偶。
观两岸,燕儿飞舞,绕杨穿柳。
明月清风争羡慕,红桃青杏香田亩。
笙歌起,扬九派风光,似曾有。
逢新雨,频饮酒。听鸟语,携亲友。
望桃园春色,最将人诱。
堤上一番新气象,岸边十里红花藕。
欲回眸,花色沁人脾,芳香久。
《满江红 别海南》作者:不易吟者记得初来,今欲去、光阴何速
椰试问:此间非好,水清山绿
气润风甜心倍畅,云天碧海鸥怡目。
待闲来、野坐数群芳,金芒熟。
山多翠,城似玉。行海角,天涯逐。
访黎乡苗寨,雨林溪谷。
浪涌万泉情不舍,山攀五指方知福。
便暂离、还恋鹿回头,思相续。
《满江红 无题》作者:鸿雁连日无晴,潮湿重、浑身无力。
浑噩噩、被亲呼起,怅然若失。
烟雨霏霏新绿翠,香风阵阵花香溢。
望江流,雁字荡长空,归飞急。
轩窗坐,垂泪滴。知节气,将寒食。
想祠堂宗祖,得知消息。
叶落归根游子梦,此时恨不生双翼。
默哀中,祈祷见双亲,襟怀湿。
《满江红 春思》作者:元宝细雨和风,春送暖、催开桃绽。
烟雾起、锁山遮涧,落飘花瓣。
带翠柳枝轻摆曳,伴随弯竹低头叹。
气向变,檐下洒银珠,飞丝乱
心沉静、前事返。签证慢、儿妻伴。
到天坛祭奠,老城宫殿。
先敬中华传统美,再言祖国明天灿。
忽来报、馆驿有公函,双思念。
《满江红 笑对余年》作者:那兰笑对余年,静观那,云舒云卷。
有道是,闲庭信步,吟诗书撰。
世事不闻荒岭去,伺菊独与秋风转。
看繁星,陪月弄瑶弦,琴声颤。
时寂寞,亲离远,常眺望,频思念。
幸亏有微群,挚友相伴。
侃起天南说海北,温馨同度晨和晚。
多聚欢,乐享好光阴,休空叹!
《满江红 思乡》作者:Lily久住他乡,今又是、一年春蘖。
对佳景、百花簇簇,满园如雪。
待问东风何处起,只将思念家乡叠。
叹羁客、半日偷闲时,心难惬。
曾落寞,亲远别,肠欲断,情难绝。
引壶杯中满,日日纠结。
别怨离愁浑似梦,酸滋苦味一人说。
看几番,水岸泛孤舟,吟愁阙。
《满江红 伤离别》作者:陈昌国放眼红尘,人生恨、最伤离别。
多少事、欲言先止,泪凝声咽。
忍看娇花飞瘦柳,悲闻鹃鸟啼殷血。
为前程、忍痛割亲情,千千结。
朔风冷,寒雨冽,秦岭雾,蓝关雪。
乱鸦鸣老树,晓风残月。
望断飞鸿怜紫燕,思穷红豆期佳节。
几回能、梦遇诉衷肠,情怀烈。
《满江红 秋雨旧苑》作者:无形水,田秋雨缠绵,听淅沥,长空望断。
风瑟瑟,怅然不见,北来去雁。
草树间黄湿叶冷,染出几处离情怨。
叹归去,金桂影蟾宫,愁丝乱。
思旧苑,漪波岸,荷香退,谁相伴
露凉阴石径,画廊莺倦。
一点红痕桃绢浥,两弯青黛菱花漫。
待霁时,流水唱高山,黄菊艳。
《满江红 春盼》作者:云水禅心细雨柔风,东君醉、春梅有约。
山水秀、坡青野碧,繁花无数。
十里长亭空等待,绪飞心乱情低落。
望归雁、绕柳语呢喃,愁离索。
何曾忘,城南陌。桃蕊笑,花姿灼。
牵手上高台,赏日西落。
暮鼓晨钟琴瑟共,西窗同剪相承诺。
新酒醅、日日盼君来,杯同酌。
诗咏“归雁”,雁是候鸟,深秋飞到南方过冬,春暖又飞回北方。古人认为鸿雁南飞不过衡阳,衡阳以北,正是潇湘一带。诗人抓住这一点,却有撇开春暖北归的候鸟习性,仿佛要探究深层原因,一开头便突发奇问:潇湘下游,水碧沙明,风景秀丽,食物丰美,你为什么随便离开这么好的地方,回到北方来呢?
诗人问得奇,鸿雁答得更奇:潇湘一带风景秀丽,食物丰美,本来是可以常住下去的。可是,湘灵在月夜鼓瑟,从那二十五弦上弹出的音调,实在太凄清、太哀怨了!我的感情,简直承受不住,只好飞回北方。
钱起考进士,诗题是《湘灵鼓瑟》,他作的一首直流传到现在,算是应试诗中的佳作。中间写湘灵(传说是帝舜的妃子)因思念帝舜而鼓瑟,苦调清音,如怨如慕,结尾“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尤有余韵。这首七绝,则把“湘灵鼓瑟”说成鸿雁北归的原因。构思新奇,想象丰富,笔法灵动,抒情婉转,以雁拟人,相与问答,言外有意,耐人寻味,为咏物诗开无限法门。
钱起是吴兴(今属浙江)人,入任后,一直在长安和京畿作官。他看到秋雁南飞,曾作《送征雁》诗:“秋空万里静,嘹唳独南征……怅望遥天外,乡情满目生。”这首《归雁》,同样写于北方,所咏却是从南方归来的春雁。
古人认为,秋雁南飞,不越过湖南衡山的回雁峰,它们飞到峰北就栖息在湘江下游,过了冬天再飞回北方。作者依照这样的认识,从归雁想到了它们归来前的栖息地——湘江,又从湘江想到了湘江女神善于鼓瑟的神话,再根据瑟曲有《归雁操》进而把鼓瑟同大雁的归来相联系,这样就形成了诗中的奇思妙想。
根据这样的艺术构思,作者一反历代诗人把春雁北归视为理所当然的惯例,而故意对大雁的归来表示不解,一下笔就连用两个句子劈空设问:“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询问归雁为什么舍得离开那环境优美、水草丰盛的湘江而回来呢?这突兀的询问,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思路引上了诗人所安排的轨道——不理会大雁的习性,而另外探寻大雁归来的原因。
作者在第三、四句代雁作了回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湘江女神在月夜下鼓瑟(二十五弦),那瑟声凄凉哀怨,大雁不忍再听下去,才飞回北方的。
诗人就是这样借助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神话,为读者展现了湘神鼓瑟的凄清境界,着意塑造了多情善感而又通晓音乐的大雁形象。然而,诗人笔下的湘神鼓瑟为什么那样凄凉?大雁又是为什么那样“不胜清怨”呢?为了弄清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无妨看看他考进士的成名之作《湘灵鼓瑟》。在那首诗中,作者用“苍梧来怨慕”的诗句指出,湘水江神鼓瑟之所以哀怨,是由于她在乐声中寄托了对死于苍梧的丈夫——舜的思念。同时,诗中还有“楚客不堪听”的诗句,表现了贬迁于湘江的“楚客”对瑟声哀怨之情的不堪忍受。
拿《湘灵鼓瑟》同《归雁》相对照,使我们领会到:《归雁》中的“不胜清怨却飞来”一句,原来是从“楚客不堪听”敷演而来,作者是按照贬迁异地的“楚客”来塑造客居湘江的旅雁的形象的。故而,他使旅雁听到湘灵的充满思亲之悲的瑟声,便乡愁郁怀,羁思难耐,而毅然离开优美富足的湘江,向北方飞回。“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建安文学家王粲《登楼赋》中的这两句揭示羁客情怀的名言,正可借来说明《归雁》诗中旅雁听瑟飞回时的“心情”,而诗人正是借写充满客愁的旅雁,婉转地表露了宦游他乡的羁旅之思。这首诗构思新颖,想象丰富,笔法空灵,抒情婉转,意趣含蕴。它以独特的艺术特色,而成为引人注目的咏雁名篇之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49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碧水悠悠天杳杳。浮生梦里长年少。
下一篇: 柳绿无诗意,桃红少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