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万帅
朗读:少华
BGM:楚歌
危崖之间
面壁人
敲打木鱼
收纳晚凉的闲思
恍惚昨夜
荏苒一秋
胶着的龟,随
炉火跳跃
by:楊光,原名蔡万帅,温州平阳人,现蹇居杭州。少时习过几年书法,未有所成。好读诗文,慕废名所谓“唐人写绝句”笔法,尚古龙意气
丨相关丨
图片听少华读蔡万帅《到来》
上大学的时候,一到同学们打电话的时间,就会上演全国各地方言秀,这个经历想必大家都有。不同的地方,尤其是地理位置相距甚远的,方言差异也非常大。
幸好国家推广了普通话,要不然,同为中国人,说起话来鸡同鸭讲,以后大家不得不笔谈了。
那么在遥远的古代,教育、交通、传媒都近乎原始,推广普通话更是无从谈起,那时候的人怎么交流呢?
历史学家说,古代官方也推普通话,比如雅言、官话。进京的仕子必须学会讲官话,要不然皇上听不懂你说的话,一腔才华何处施展?
于是我们可以脑补这样的画面,李白操着一口四川口音高歌“黄河之水天上来”,杜甫则用河南话吟诵“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真相确实如此吗?当然不是,唐代的四川话跟现在的四川话完全不一样。
古人是怎样讲普通话的,国人对此有很多误解,我来为大家一一解读。
我们以唐代的中古汉语为例,中古即从三国到宋代,元代以后,广大北方地区的发音就与现代汉语比较近了。
问题一,古代不推广普通话,如果老百姓没学过官话,那不同地方的人岂不是没法交流了?
不用担心。
唐代中国主要区域是从黄河中游地区向四面辐射。现在中国很多地方的人,其祖先都是从中原地区迁居而来,比如福建的大姓林姓、陈姓,根源都在中原。
人口的迁移也自然带着语言的迁移。但唐代汉语的分化没有现在这么大,汉语顶多到了江南或塞北才有点方言偏差。现在的河南话和陕西话、山东话相差就不太大,唐代亦然,所以大家交流起来并不困难。
也就是说,唐代中国人没那么多,也就一千万,地方没那么大,方言也就没有太多差别。
那么问题二来了,既然唐代汉语分化还不大,为什么现代汉语里各方言差别这么大?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疆域太大,同一种语言随着人口迁移到了不同的地方,肯定会有不同的变化。
这个变化主要的因素有地理、文化传播交流、人口流动等等。
现代各地的方言和古代汉语有什么关系?当然是祖宗与后代的关系。就像同一个祖先,他的后代到了不同的地方生活,又经过很多代人的繁衍。后代当然保留了祖先的一些特征,但也演变出一些自己独特的东西。
我老家某地的方言里,鱼读成"nv",而且鼻音很重。其实在中古汉语中,鱼的发音是"nyo",古时候鱼与余是不同音的。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的方言里,某些字发音与普通话差别很大,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方言难懂的另一个原因,方言词汇中用的字与现代汉语本就不一样。
港剧中把警察叫"chai yan",我猜实际上是“差人”,就是古代衙门里当差的吧。再比如湖北、江西一带的方言把上午、下午叫做“sang zu”、“ha zu”,一般人就不懂了。其实它们对应的字是“上昼”,“下昼”,大家一看,不但秒懂,是不是还觉得充满文化气息?
现代的语言学家把中国的汉语方言划为北方话、吴语、粤语、闽语、湘语等等,甚至同一类方言里还要细分次方言,比如广东话里就包括广府话、潮汕话、客家话。其实这些方言都是继承自中古汉语,但又经过了历史的演变。
中古汉语里的很多特点,在有些方言里保留了,在有些方言里又丢掉了。
用一个通俗的例子解释这句话。
大家的印象中,北方人说话区分平卷舌音,而南方人则平卷不分,比如“滋瓷”、“发骚”。
据语言学家的考证,中古汉语里是有平翘舌之分的,翘舌音在南方方言中退化得很厉害,但也没有完全绝迹。南方方言还保留了中古汉语的另一大特征:入声韵尾,而入声早在明朝末年就在北方消失了。
所谓入声,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字说完,还会留有一声,类似英语里的put,get后面的t,说快了或者连着其它词时,就只剩一口气。如果跟广东人说话,让他将“国家”二字分开说,慢一点,就会明显发现这种现象。
问题三,现在中国有没有哪种方言就是古代汉语,或者极其近似古代汉语?
这个问题已经在网上争论很长时间了,各地民间科学家们纷纷踊跃地证明,自己的母语就是古代汉语。比较典型的就是粤语(广府话,也叫广东白话)、闽南话、客家话,甚至还有湖南的“专家”也不甘示弱。
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可以想像,曹操、李世民这样的一代雄主操着广东口音指点江山,画面太美不敢看。
那么到底哪种方言更接近中古汉语呢?正确答案是,以上选项皆不正确。
语言本身就像人的生命一样,是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间和外界影响在不断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语言,汉语是这样,英语、日语也是这样。
比如说,人类为了追求表达的效率,势必会将单一复杂音节分化成多个简单音节。像古人在答应别人时会说:“诺”,一诺千金就是由此而来,现代人则说“好吧”,甚至是“ok”。
或者把复杂音节简单化,比如北方口语中大量的儿化音和简化音,北京方言里“贴儿门”,其实是说“天安门”,还有台湾口语中的“男票”、“你造吗”。
再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肯定有大量的新词出现。
所以今天的任何方言都与中古汉语相差很大。
有一种说法,北京话是胡语,因为历史上被少数民族政权侵占过。
这完全是偏见,一种语言会受人口迁移的影响,但也不能无限夸大。北京话与广大北方地区的方言并没有太大差别,难道少数民族语言能强大到同化整个北方?
问题四,为什么有的古诗用方言念会比普通话更押韵?
古人在创作诗词时,肯定是押韵的。用今天的普通话读古诗,的确可能出现不押韵的现象,这当然是因为普通话与中古汉语的差别所导致的。
比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中一段用普通话读就不押韵:
第一列音标是现代汉语拼音(后面数字为声调),第二列是中古汉语音标,后面的k表示入声,不发音即可。
说明在古代押韵的诗到了普通话里就不押韵了。
有人说用广东话说诗更押韵,这种现象也是存在的,因为广东话保留了很多古汉语的因素,比如入声。
但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这首中国人都熟读的《悯农》:
第一列音标是广东话,可见这首诗用广东话还不如用普通话念押韵。后一列则是中古汉语音标,看来对中古汉语的韵母继承,普通话有时候优于广东话。
同样的现象还存在于下面几个字,后面的音标是粤语。
而这几个字在普通话和中古汉语中都是以/an/收尾的。这说明什么呢?广东话在继承了中古汉语之后,却在一些语音上发生了变化。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问,古代又没有录音机,你怎么知道古汉语怎么发音呢?
关于这门学问,很多专家都做了深入的研究,像著名的古汉语学家王力,郑张尚芳等。
古人虽然没有录音机,但留下了大量的韵书,比如隋朝陆法言的编写的《切韵》,宋代陈彭年编著的《广韵》。今人可以根据韵书,还有各地方言中保留的古汉语音韵和不同语音的进化程度进行反推和似声。像南方的客家话就因为历史原因,保留了很多中古汉语的发音。
不敢说一定能推测得100%正确,能复原60%就很不错了。
类似的,国外专家也在尝试复原古希腊语,古埃及语,BBC拍摄的《古代埃及人》中就完全使用古埃及语对白。
有人会问,既然古汉语在现代已经消失了,那研究古汉语发音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有,简单举几例。
如果知道了古人如何说话,那么在鉴定古籍文献时就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古人在文章中经常用通假字。通假字只有在同音的时候才会使用,如果两个字在当时不同音,却被用作通假字,那么就有可能是被后人改过的,甚至是伪作。同样,一首唐诗以唐代的语音念发现不押韵或者不符合平仄规律,那也可能是后人的伪作。
大家在读历史的时候会发现一个好玩的现象,古人的名字都有奇怪,尤其是上古时代,比如比干、妲己,齐桓公名叫姜小白,越王勾践,吴王夫差,还有庆忌、要离什么的。不光意思难懂,发音也很别扭。
这正是因为古汉语发音与现代差别太大的原因,在古人读来,这些名字应该是朗朗上口的。用古汉语发音来鉴定古代的人名、地名就很有帮助。
再比如佛教用语有“浮屠”,“佛陀”,它们都是一个词。梵语中佛是buddah,而“佛陀”的中古汉语发音是byoda,很类似。所以一个外来词究竟是汉代的翻译还是唐代的翻译,熟悉中古汉语的话一看遍知。
古汉语发音不仅在国内有用,在国际上同样有益。
比如中国周边的日本、韩国、越南,由于历史原因,他们的语言中继承了大量古代汉语语汇,连发音都完整地保留了。学习过日语、韩语的人应该对此不陌生。
举个例子,在韩语里,护照一词是“”,标注为拼音是yeogwon,发音类似于yao guan。如果我告诉你,它就是汉语词“入关”的中古发音,是不是觉得很亲切?
不过,知道一点中古汉语后,相信大家对穿越剧再也不感兴趣了。
如果真回到古代,连基本的说话都成了问题。
现在我把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古诗用中古汉语读一遍,大家自己感受一下李白的诗情画意吧:
最后申明,古汉语语音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我只能粗浅地给大家介绍一些。肯定有很多错误不周之处,请大家不吝指教。
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在百度、优酷上搜“中古汉语”,有更多干货。
【我有话说】:爱情是那么的美好,又是那么的伤感, 以下 关于美好爱情的现代诗 ,供您欣赏。
1、《一棵开花的树》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2、《致橡树》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
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
紧握在地下,
叶,
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3、《当你老了》当你老了,
头白了,
睡思昏沉,
炉火旁打盹,
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
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
假意或者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
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4、《画廊里的美少女》有蔬菜的静物画和注视它的你,
那么地静。
那静物画中的种种色彩以其自身存在的强度震颤。
假如没有光它们又能怎样?
陌生人,
我喜欢你如此静静地站立在你携带着的光的强度里。
5、《插曲的尾声》我们再也不会沉浸在这段酸甜的过去的时光里;
爱情的光圈那时罩在你,
亲爱的,和我中间。
再也找不到当初让我们紧紧相依的地方,
当时看见我们相爱相聚的地方已经空空荡荡。
那些花朵和芬芳的空气,
他们此时会不会想起我们的来临?
那些夜鸟会不会尖声鸣叫,
发现我们曾经在这里流连?
虽然我们有过炽热的誓言虽然我们有过忘怀的欢乐,
可狂欢的极限之后苦难在今天判决。
深深的创伤;
没有呻吟:破声而笑;
但又倔强地忍耐;
这条爱情的道路,比顽石还要坚硬。
6、《因为爱情》桂花下,沁心的香味
蔷薇下,烈焰的颜色
百合下,洁净的气息
这个如花的年纪,
爱情飘散于任何一个韵律下徜徉
因为爱情
吮吸着清晨纯净的露珠,
为了吐出大大的气泡
那里装载着我们的愁与乐
向往着阳光,在天空,破裂
在此之前
蜷缩在黑暗阴潮的树底,
为了等待暖暖的阳光
那里镌刻着我们的爱与恨
伫立在河畔,在河底,滑流
因为爱情
远方就算再美
只因曾触碰面前的她
就再也看不见远方
也更看不见了美
停在曾有她的气息下
闭眼,凝神
思绪与花瓣一起滑落
跌落深深的渊薮
因为爱情
明白生活
理解岁月
从头寻找她,只有孤独在
笑靥如花的面容下,一层纱,遮闭
我却透过那层纱,只为了她半世的羞容
舞一曲,时空从此静止
揭开后匍匐的蜷伏
高傲的尊严,却拉着那动荡的心扉
一起沦丧
浩瀚的.生活
永久的岁月
你哭丧着她的无情
却不知
生活与岁月无情的折磨
让你明白,理解她
因为爱情
心与心的缴械
尊严与尊严的较量
最终,你认为胜利的一方
却是输得最惨
从输掉自己的那刻开始
便输掉了一切
心和尊严都输了
因为爱才会输
输了便才是爱
回头于薄雾中那扑朔迷离的她
是爱情和忘记的较量
在偶然的瞬间想起某个人
不会再有那种悸动
可以理解成忘记战胜了爱情吗?
可爱情从来就不屑去争斗
这只不过是你的一面之词
她在哪
走在桂花下,沾染香气的我
触碰蔷薇时,刺痛心脏的我
歌颂百合中,洗净肮脏的我
她不是我
可我会变成她
因为爱情
7、《爱情小丑》透过时光的镜头
静思你我之间的点点滴滴
心在纷扰外
可始终无法摆脱尘世给的无奈
是缘是劫又有谁能说清
碎落的角落
潜伏着不可磨灭的记忆
前世今生
谁的手触碰到不该相逢的流年
那些破碎的时光
搁浅了殇情的容颜
萦绕在胸口的执着
是爱情眷恋上添上的伤悲
磨灭不了心头的回忆
那温柔的眼神透露着的深情
足以倾国倾城
红尘相恋爱不相忘
留下的是满身悲伤
风华绝代的红颜易老
红尘的过往也终将成为回忆
爱情的遐想太过于天真还是迷恋
总想把幸福抓在手中
记忆中的美丽
注定一去不复返
说好幸福的幸福永远都只是昙花一现
没有永远只有瞬间
梦随风而去
几度深情触动心灵
眼神里透露出浅浅的忧伤
风吹皱了谁的思念
那点滴的温暖
早已驻入灵魂
道出无尽的哀伤
莫非爱情是谎言
太过投入
被痴情遮住了双眼
莫非爱情是圈套
深深陷入
却浑然不知的迷恋
莫非爱情是假如
太过幻想
最后发觉渐行渐远
莫非爱情是离去
难分难舍
始终无法改变命运
喧闹的城市
欢喜和悲伤已经过去多年
街头的落叶被风扫过
粘一缕柔情于指尖飞舞
没有你的世界
再美的风景都是空寂
刻在锁骨的誓言
落落忧伤
我始终以小丑的姿势
微笑流泪
用指间的温度
温暖一世苍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46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为你读诗丨愿阳光就像平时一样照进窗户
下一篇: 为你读诗丨我活成了我不曾想象过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