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散文:初探云南

六月雪 2023-07-22 00:50:14

文/冯小宁我对云南的向往,来自于电影《五朵金花》。电影中那首动听的《蝴蝶泉边》情歌,象征着勤劳、勇敢、美丽的金花让我对云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梦想着有朝一日一定要去看看。2006年,大学里最亲密的同学阿雪打来电话说,她工作压力大,辞职了,想出去转转,邀请我陪同前往云南,正合我意。 我定制了简单的旅行路线:昆明-石林-大理-丽江-泸沽湖-香格里拉-梅里雪山。这一路上的风景、文化、历史、美食,深深震撼和感动着我们俩。我们游走在四季如春的昆明,观飞鸥,步滇池。近看波光粼粼,湖面上沙鸥任意飞翔;远观隐没在浩瀚烟波,高楼青山,体验着一碧万里、烟波如水的温柔。走进云南大学,恍如进行了一场历史的穿越。这里既有中西合璧的法式建筑“会泽院”,又有中国古老的科举考场“云南贡院”。原来建于1922年的云南大学前身叫做“私立东陆大学”,是当年云南都督唐继尧在旧时“云南贡院”的基础上,扩建成西南边陲第一座现代大学。此外,我们流连琳琅满目的鲜花市场,真正明白了什么叫“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繁花似锦”;闲逛翠湖公园,不仅一睹文人墨客笔下如翡翠般翠绿的湖水,还一饱口福,尝到了有一百多年历史、云南第一名小吃之称的“翠湖金汤银线过桥米线”,鲜美清香,让人回味无穷。这载满美誉的昆明城,果然不负诗句“波光潋滟三千顷,莽莽群山抱古城。四季看花花不老,一江春月是昆明”。我们参观了具有“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馆”之称的大小石林。在这片据说达400多平方公里喀斯特地貌里,我们只能观光4.5平方公里的核心景区。没有想到,这些孤峰突起的石峰、石笋居然是经历了3亿年的风霜,才长成今天的模样。正如郭沫若在打油诗里写道:“远看石头大,近看大石头;果然石头大,石头果然大”,生动有趣地概括了石林的特点。景区内,一路都能听到阿黑哥的歌声,可惜没有遇见想象中的阿黑哥,却遇上了2位怀揣500元钱的煤矿大叔,靠走路,骑自行车,坐汽车、火车,一路风尘扑扑,从遥远的山西来到云南石林,只为寻找电影中美丽的阿诗玛;在景区附近,有幸吃到最鲜美可口的鸡油菌,并且得知它原来是混合了菜籽油烧熟后,汤汁变成黄灿灿的液汁,如鸡油一般,故获此名。我们沉醉在风花雪月的大理,第一次坐双层旅游火车,有幸与一对以色列小情人同一个包厢,简单的几句问候之后,小情人开始无视我们的存在,隔着上、下铺展开无数次的激吻,见识了什么叫火辣辣的恋情;在大理,轻吻着上关的花香,悠悠然地来到神秘、圣洁的“崇圣寺三塔”。三塔以苍山为背景、洱海为前景,犹如擎天柱般耸立在云霄,异常高冷。难怪金庸老先生用“法眼云门五派灵源通性海,垂柽枯木千秋胜迹镇名山”来形容眼前的崇圣寺。蝴蝶泉边,没有找到美丽的蝴蝶,只找到那口清泉汩汩的古井。在那里,我俩穿上美丽的白族服饰,转身变成金花姑娘,摆着各种造型留影,玩得不亦乐乎;可惜名声在外的“洱海明月”终究没有等来,但“洱海落日”却永留心中。那静穆与辉煌的落日,是太阳洒尽最后一丝余晖、烧尽最后一朵云彩、吐尽最后一口浊气的一幕,是太阳在漫天通红的火烧云陪伴下,快速坠入海平面之下,留下的一缕淡淡的青烟;在喜洲“三坊一照壁”的白族民居里,安静地品尝着白族人的“三道茶”。饮毕,方知人生如茶,一苦、二甜、三回味。我们纵情在“高原姑苏”的丽江,在具有八百年人文历史的四方街上寻找纳西人曾经的气息;在气势恢宏、美轮美奂的木府,倾听木氏土司曾经的辉煌;在古镇小桥杨柳边上,静静地凝视着一碧潺潺的溪水流经每家每户后,不停地奔向远方;漫步古城,寻找旧时马帮的喧哗;他们当时,是躲在一扇扇漆黑的木门后面,亦或是藏在铺满脚印的青石板下 我们还打卡了驴友口中艳遇率极高的酒吧——一米阳光,阿雪却点了一盘恶心的蜂蛹,让我吐得花容失色。夜晚,游荡在弯弯曲曲小巷中,随着鳞次栉比的小商店,慢慢观赏纳西人精美的铜器、银饰,闲坐音乐吧看窗外人来人往,真可谓“古城夜空茶酒香,游人如织赛马帮”。在客栈,我俩惬意地坐在庭院中,细品一杯普洱茶,静读一本丽江游记,伴随微风徐徐、阳光缕缕,感受一花一木的温馨;最让我懊悔不已的是,在客栈的卧室,我不小心把之前行程中所有的照片都删除了,心疼得惨叫一声,嚎啕大哭,把正在洗澡的阿雪吓得从洗澡房冲了出来营救,以为盗贼入屋。可惜了那些照片,只能永留脑海了。我们还坠入在如梦如幻、神秘莫测的泸沽湖,摇猪糟船,飘荡水面。忍不住才尽其穷地高声吟诵,记忆中最美的唐诗宋词,以配上眼前绝美的风景;了解摩梭人走婚习俗,方知母系氏族到今天为止,确实还真实存在着,《西游记》里的女儿国真的不是虚构;住在帅气的扎西家,第一次听说出家人可以自由还俗。扎西本人就是一位还俗的僧人,热情、率真,经常讲一些游人趣事让人开心不已。那天,心情大好的扎西自告奋勇开车带我俩去还没有开发好的草海采格桑花,第一次领略了草原上盛开的格桑花是多么的波澜壮阔、美艳惊人。扎西一路上放声高歌,他那高原特有的声音是多么的浑厚、嘹亮。他用采回来的格桑花把家装扮得满屋花香,恍如童话小屋;清晨漫步在里格岛,寒意浓浓,湖面上笼罩着如白纱般的浓雾。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在湖边数着水中如星星般盛开的“水性杨花”,小花儿娇美得让人怜爱不已。不一会儿,阳光穿透厚厚的云层,犹如仙女撩起尘世的珠帘,瞬间让一湖碧水披上了朝霞的彩衣。我们沉醉在充满异域风情的香格里拉。徒步虎跳峡,偶遇独行的英国友人,凭借一本英文版关于游走云南的书,闯中国云南,一路上不停地打听关于”tiger”的故事,阿雪用半桶水的英语指着滚滚金沙江水中那块老虎跳过的大石头,兴奋地说:“this is tiger”;走进独克宗古城,扑面而至的是色彩斑斓的藏族气息,各种彩绘、木雕、黑陶、石雕、藏刀、藏香让人眼花缭乱。原来,独克宗既是历史上著名的“铁桥东城”,又是今天外国人眼中的“月光城”。这古城之所以出名,更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它是茶马古道上,马帮进藏后的第一站。那些岁月久远的石板路上,多多少少还留着当年的马蹄印记;在松赞林寺,我们第一次了解到藏族人民是多么信奉佛教,竟然把捐奉所有财产给佛祖视为一生的荣耀;站在石鼓山顶,俯视万里长江第一湾:这180度的大拐弯究竟是经历什么样的惊天动地、鬼斧神工,才让一路奔腾咆哮的江水到此突然地安静下来,使得“江流到此成逆转,奔流中原入东海”啊!探秘在藏传佛教圣地---梅里雪山:路上经历了塌方、山体滑坡,虽然胆战心惊,但没有想过要退缩。勇敢地跟随着一步一磕头朝圣藏民的转山足迹,继续往前;在飞来寺第一次知道有一种美味叫松茸,因不忍心看到藏族大叔期盼赶紧回家的眼神,花了100大元买了一堆松茸,又花了80大元买了客栈老板养的一只鸡,亲自掌厨,一锅绝世美食“松茸炖鸡”就这样出炉,那股怎么也关不住的香气把全客栈的驴友都吸引过来了。那一夜,我们一起大快朵颐“松茸炖鸡”、畅饮青稞酒、跳起锅庄舞,那个快乐劲,把客栈老板70多岁的藏族老奶奶也感染了,情不自禁地加入我们的队伍一起“嗨”。那一顿,我俩还赚了。凌晨四点多被叫醒,披着棉被走出客栈,在黑暗的寒风中,守候着对面黛青色的梅里雪山群峰,期待着最美的日出。也许我俩与梅里雪山太有缘啦,非常幸运地目睹了最为壮观的“日照金山”。这张“日照金山”的照片,让我收获了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次摄影奖;克服高原反应,先骑骡马,后蹬山道,朝圣了我国纬度最南,冰舌下延最低的现代冰川---明永冰川。明永冰川宛如一条“银龙”般盘踞在“卡瓦格博峰“下,忠心耿耿地守候着神山。在景观台上仰望“银龙”,只见它浑身散发着一股幽蓝的冷光,让人不禁寒颤,难怪“瓦格博峰”至今仍无人登顶成功!几乎所有去过云南的旅行者都有“去了不想回,回了还想去”的情结,我也不例外,半个多月的云南之旅,已深深藏在我生命里,我一定还会再到云南,因为我永远也忘不了在云南撒下的那一路心情。—END—扩展阅读原创原创散文:瑾以此文纪念我们的父母原创散文:香甜的季节原创精选散文:相守一生的美丽原创散文:秋之语,秋之韵原创原创散文:把青春的颜色带回家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南岳衡山青城山上又没有白素贞原创原创散文:云端上的藏寨-天村原创散文:我想去雪域高原

七彩云南散文

云南人没有不仰头感叹头顶云朵的神奇壮美绮丽的。

若住云南,常常是这一头正激赏云出云没,那一边却只余一片轻羽,悠悠亘于蓝天。再一会儿,又见云飞雾涌,山岳潜形,连绵逶迤,而奇峰可数。观峰前,则鸢飞鱼跃,百鸟豗喧,兀豕以戏,亦梦亦幻。

我是爱极了观云,早起,择开阔处遥望星布的濛濛晨湖,只见云在山中间,山在水云间,以为世间美景,不过如此而已。

但未己,晨曦初扣,天渡奇彩,万物染金,远空似万丈轻纱、万丈红土地相浮,有红、黄、蓝、绿、青、紫、白诸色相杂而成山川云霞、动植物各形。

观之似凤凰摆尾,如老鹰远行,像山雀跃过树梢,若狮子出行,拟小犬撒泼;云涌阵阵,原来擎天白玉柱又成驾海紫金梁;霞飞徐徐,再看曳天轻纱衣瞬成披帛壮锦衫。终汇成翠羽丹霞满天,只余远处一线青天,嗟叹!嗟叹!嗟叹这龙之海鹤之天。

美到极致,总会慢慢淡了、散了的。然后迎来不同的一天。

最喜晴时,天空化为湛蓝,偶有一缕流云迈着凌波微步蹁跹而过,只觉心和天空都是宁静快乐到无边的,既有人生若此,心灵仿似也和晴空一样辽阔了。

也喜半晴时,常有一叶叶阔蕉轻摇于秋水长空,或有粼粼湖波满天静列,隙间透出万丈阳光,俗称“瓦丝云”。

还喜半阴时,云若山群、天化淡蓝,浮云白日微醺,仰观使人欲睡。

即便阴时,先一空烟炎张天、黄旗紫盖,渐渐云诡波谲,汇作五岳相压,织成蒙蒙的地网天罗,漫无边际,更会化为无尽黑穹而盖,有大漠之苍,亦有荒原之慨,仍然不得不爱。偏云南多晴,可说“晦明阴晴有时尽,七彩蓝天无穷多”。

细品天空之美,你会发现同样的羽状云有丝羽、片羽、条羽、轻羽、叠羽、浮羽。。。同样的红云亦有绯红、淡红、亮紫、浅粉。。。童话中仙女出游、金宫玉阙、群仙聚会的故事都可以在天空中找到。

云是有形的,又是是变幻的,初学的画者可绘其形,资深的'画家难表其色,所以它可以带给我们无尽的幻想。看云会拥有闲适之心,云南人往往闲适,这和美丽的天空是分不开的。

怡在大自然,爱在彩云南。如果说云是七彩的,那么,云南也是七彩的。

云南的云散文

云南的云散文1 初到云南,我就醉了。

清晨下了火车,第一次看到云南的云,很低很低,霞光刺破云层,光芒四射,很柔和的感觉。云很白,看不见天际,只是白茫茫的一片,配上湛蓝的天空,好看极了。远处的房子,好似住进了云里,人也活在仙境里。朵朵白云悠悠然飘动,惬意极了,只要风用劲一吹,云就走得快一点,风要是静下来,云也懒得动了,如果可以,就找一个高点的地方,呆在屋子里安静地看云,也是生活的一件美事。

午间,太阳开始变得刺眼,从室内转到室外,眼睛都睁不开,太阳光再强,还是遮不住云的美。云被太阳照得透亮,显得十分可爱,偶尔有飞机飞过,抬起头就只想着伸手就能抓住飞机,等缓过神来,天上只剩下下长长的运动轨迹,有时会连接出现很多飞机,划出很多条轨迹,久久才散去。在洱海,风吹云动,却不现苍山,白云缭绕的苍山看不见山巅,只望得见水天相接,没有边际,就如人间仙境,那白云便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美女子,吸引着世人。

夕阳映衬下的白云最美,如火般的颜色染红了所有的云,五颜六色的玫瑰在一下子全变成红色的了,欢快地在风中摇曳,河里的鱼儿望见火红的云,忍不住跃出水面来欣赏,夕阳中牵着手散步的恋人羞红了脸。太阳钻进了云的怀里,光还是很耀眼,我放佛明白了飞蛾为什么扑火,即使结果是毁灭,过程是美好的。

晚上的云没了太阳,还有月亮,特别是九十点钟的云更好看,比白天的静美,更加湛蓝。月亮的荧光照在河两岸的树上,远远看去,只有几朵云,没有把月亮完全遮住,金碧辉煌的样子,好像天上的神仙在开蟠桃大会。夜渐渐深了,灯火熄去,云却毫无睡意,还在嘻戏。

最美云南,醉美是云。

云南的云散文2 云南地名有三个由来,一是“彩云南现”,二是“云山之南”,三是“武帝追梦”,但我觉着“彩云南现”最为贴切,也最合心意,沈从文先生写到:“云有云的地方性:中国北部的云厚重,人也同样那么厚重;南部的云活泼,人也同样那么活泼。”确实,云南的云如云南的人一般,好客、热情、豪气。我喜欢云南云的高、云南云的净,云南云的亮、云南云的彩、云南云的无所不在;喜欢看云卷云舒,看云浓云密,看云飞云驻,看云聚云散,看云静云闹,看云变云真,看云愁云喜,看云笑云哭……

观云南最壮观的云,需得到山边去,去哀牢山、玉龙雪山、梅里雪山、轿子雪山……那些地方拥有着磅礴的云海,浪涛汹涌的云海,变幻莫测的云海,给群山增添了神秘之感,也把群山变成了云蒸雾绕的仙山。

观云南高雅的云,遍天都是,高且贵,高贵的气韵,形如巨龙延长;飞快地流走,形如万马奔腾;层叠的威严,形如猛虎下山;活泼的风貌,形如小鹿蹦跳。一招手就飘到面前,如清泉落在石上,纯净而优雅;如花瓣落随风飘飞,美而自然。云南山多,云更多,蓝天、白云、青山,如一幅幅水墨画,即使是某一片游荡的云,也不会有孤独感,像足了一个浪漫之人,一个侠士,生在最美丽的地方,见过最美丽的风景,轻吻过最美丽的人儿。

云南的云很多时候更像一个花苞,骄阳似火的天气,不敢绽放,最可怜,也最可敬。可怜者蔚蓝的天空中只剩下数朵薄云;可敬者是它们的不屈精神,它们清楚地认识到如画卷般美丽的天,任何时候都不能没有云,没有云那还叫天么?所以云去了花枝之上,给青翠和嫣红遮阳,去怜香惜玉。

云南的云,有时莫名地会发很大的脾气,先似一个悍妇,又吵又闹,大声叨嚷,之后又像一个幽怨的女人,一不顺心就哭得稀里哗啦,心里的恨全部化作云里的雨,下得那么大,下个不停,但好在发泄之后,又热情起来,又给你个笑颜如花。别处的云和雨像是一个人,但云南的云和雨是两个人,更像一对知己,云南的云很多时候并不预兆着雨淋淋,但只要是云南的云下的雨,不论是春雨蒙蒙、夏雨淅淅、秋雨凉凉、冬雨冷冷;不论过路雨、及时雨、雷阵雨、缠绵细雨、滂沱大雨,我都欢喜,甚至雨过之后,绿叶上的露珠我也会情不自禁地尝尝、舔舔,看看绿叶上清晰的纹路,再看着雨后的云,像一双双哭肿了的眼,但却更加水灵,接着便是明媚的阳光……

云南的云像水,有时候曲折蜿蜒,环环弯弯;有时候湍急,川流不息。不信你抬头看看……云南的云像一位别具一格的姑娘,有时候撒野,有时候文静,有时候闹腾,不是天使云而是恶魔云,但是充满魅力……

晴天的云,淡淡的,轻轻的,尾随着人的心情,零零散散,懒懒地飘在天上。近年来,滇池的水逐渐清澈了,西山伴着池水,映衬着云朵,有望恢复昔日之胜景!昆明的云似乎继承了云南云的美,清淡而更显大方。近年来,鹭鸶又陆续飞回了昆明,建筑了安乐所,曾经稀罕的鹭鸶们,现在多处可见,外貌像郭沫若先生写的:“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由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依稀还记得小时候,某天大雨如瓢泼,一只大白鹭鸶不知怎地飞不起来似的,在不远处的田中乱步,我马上拉着兄弟迎着大雨下田去捉,可还是被它跑脱,鹭鸶没逮到,我们倒全身淋湿,一身泥水,归来还害了一顿打,如今想来记忆犹新,倒不遗憾没逮到鹭鸶,而是遗憾没机会再去追逐,遗憾时光荏苒……

云南的云,是有灵气的云,让我想起《西游记》里的筋斗云,日本的鸟山明把它画成一种能判断善恶的`云,金黄的外表下,惊人的速度,一日游遍三山五岳……我傍晚巡视了一番,我们云南就有很多这样的筋斗云。傍晚观云,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静静地看着金黄、火红、彩色的云畅游在天,变幻多端,心里的忧愁不觉中就藏匿了,仿佛回到了小时候,而云也回到了我小时候。每天观云,却从未厌倦,从不会产生审美疲劳。像大理的云是绝美的,风花雪月上的是纯净的天,天上是纯净的云“苍山白云天际间,一湖碧水洒玉盘。风花雪月两三事,不知人间已千年。”

闲来的日子,站着看云,坐着看云,躺着看云,原来寻觅了一辈子的美景,抬头便可以看见。云南的云更像一个自由者,到处飘,到处游,随心所欲;一个绚丽的魔术师,一会儿金黄高贵,一会儿红艳妖媚,一会儿纯白素雅;一只麒麟,青山后烧着火,日一落便钻进山洞中去;像一朵朵的浪花,在无边无际天空上追着打闹。扎堆棉花似的云,近处的像无人采摘的蘑菇,远处的像云南的山丘;近处的像一个伟岸的天神,远处的像一群乖巧的玉兔。躺在草地上,天上的云一朵朵恰似一只只形态各异的动物,永远在变幻,一会儿像羊,一会儿又变牛,有像怪物的,有像长蛇的,还有凤凰般的卷云,有的却让我想起奶奶花白的发。

一卷云闲步在辽阔的蓝天,太阳的光让它更加洁白,当它路过我家院子看到院子里的孩子时,它留步俯瞰,孩子在独自玩着自己心爱的玩具,虽然玩具很普通,但那是爸爸买的,孩子格外珍惜,这一卷云来看孩子已有半月之久,孩子每天都在院子里自言自语地独自玩玩具,这一卷云也耐心地看护,渴望能和孩子一起玩,很想摸摸孩子的头发时,就唤来清风给孩子凉快。

我实在是爱这片土地,爱云南的云,所以决不离开,也庆幸出生在云南,生长在云南,生活在云南,这里是我的家,是我的起点与终点。我想即便远游也必会挂念云南的云,又想到不论去向何处,总是顶着同一片天,也许某一片北方的云就是南方飘来的一朵,只因为凉而添了衣裳,我竟没看出来。

云南云南散文

是你,我千里万里为你寻为你行。

行在路上,任窗外浮云岑岑。行在路上,在生命的里程和弦共鸣。

你在听吗?听琉璃瓦下丝雨淋漓,淅淅沥沥音声,听我脏腑之间怦咚作响。在这云海欲坠,山气氤氲的天底,我想嘶喊,来平息颤颤的心。

这人海泛滥的一座城,花红柳绿的调调早已是迷乱了我的双眼。然而望穿了古街,也不见你。你在何地?你在万屋交叉的巷里。

小桥流水辗转不息,柳色青青像梦回初春一般。教人怎能不触情?听吧,那一瞬间的谐音,是酒吧的歌手在温习着时光里的尘土,致使驻足的路人痴痴地歇停赶路的脚伐。

纵然人声哗然,也无法湮没这座城的一声渭然轻叹,在岁月里静静地绽放着生命的茕音。

斑驳的石壁间透着三尺深的沧桑,任谁能拾起?雨夜里摇曳的灯像独行的浪子走向深深的院,满城都是交错朦胧的影。

何时,我曾在此间栖息?那年代似早已是记忆里的纸。

时光在奔流,记忆里的纸不觉翻过了千卷万卷。

奔吧!在这碾平的隧道。放空自我,幻为风中飘絮,任尔东南西北。环繁交绕的山路可能让你神昏目眩,也能让你飘无所止。我卸下倦了的形体,在每一个拐角处守候着每一个契机,冰藏与你最初遇见的浅回忆。

遇见你时,你清澈如一面玉壁,你浅浅的纹理朗朗的曲线像是天空之城下舞女的嫁衣。遇见你时,你奔放的如一出长衫叠旋的折子戏,你的哀诉满载我眼底。

遇见你,你的光华你的妩媚飘飘洒洒,我的眼吻着你的眉,那是藏酒的眉,我早已如痴如醉。

记忆里,你也曾咆哮。

怎样才能止住你的怒息?你叱咤在峡水间激起万层涟漪也不消停。怎样才能挽留你奔腾的'足迹?你永不减热情地踏岩而飞又瞬息幻灭。

你在我胸腔淘起一重接一重的暗涌却了无牵绊地在我眼前繁华、消融,教我怎能屏住呼吸隐忍心房的空洞?

我面壁,凭风削着我的发,让我的罪赎在你千年的岩上。

你不住地流浪,你是无住的岁月墙,剥落了我心墙上泥泞的尘垢。从今往后,我要同你一起流浪在长江的肩,同你一起住定在遗忘岁月的峰桩。

你我在同行的路上,哪怕边荒。

你,玉立在马鞍上。你说,你要向第三国度,我手中青色的缰绳连着你斑斓的醴梦。

漫天的雪峭上,你我行的如此洒脱。渐行渐远的身影点燃了这片白色沙漠,遥望故地绵绵的白波哗流在石板湛蓝如许的清水倘佯在石谷。我们轻轻地挥着衫袖,作别昔日眷恋的土地。

我们相挽着世间最倾城的情愫,跨过了第三国界。

那里涨着千年的冰川却不寒,那里总生着一种无色花,你说,那是爱神坠下的泪朵!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405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