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散文精选:榆叶梅赋

佩兰 2023-07-22 00:44:45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傲雪斗霜、默默吐露芬芳的腊梅为多少人所赞颂、景仰呢 从这首中国小学生必读的古诗——《梅》便可见一斑了。然而,聪明的你,一看到标题,已经知道我所欣赏的是在北方承冬启夏、衔接季节的榆叶梅了吧。虽然这大西北有漫漫雪季,她也是凌寒而吐芳的,然而她却是孕育在融雪残冰之中,于春末夏初燕子将要北归之时绽放枝头的啊。在西北边陲的小城——哈巴河呆久了,我喜欢这里亭亭玉立、修长秀颀的白桦林,可是白桦林远在河沿,非家居所宜;我钟爱蝴蝶兰,仙客来,倒挂金钟,可是它们毕竟只限于在斗室里才能争奇斗艳,而它们在南方的家庭、温室中也是常见的,显然不足为奇了。所以,在这独处一隅的偏远小镇,我热烈地独独喜爱榆叶梅了。榆叶梅,顾名思义,因其叶似榆,花如梅而得名;又因其花色,故名"小桃红",是北方园林常见花木。也许她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也没有故乡荷塘中荷花的高洁脱俗,可是她却自有她的美丽,别有她的一番天地。经过漫长一冬将近半年的煎熬,对春的企盼,看她枝头含苞吐蕾,那是一份怎样的欣喜和快乐 文化广场、街心公园、楼房片区、屋角墙头,我像孩子似的,从积雪消融就常常每日依着她,围着她,悄悄地晨跑过她身旁,看她铁青色*的树干如何恢复生机,长出芽苞......犹记去年四月到地区去,进入阿勒泰市,满眼的榆叶梅红红的、粉粉的,扑面而来,真是榆叶梅开满金山呵。可是如果不是对阿勒泰人文地理、传说故事颇感兴趣、略知一二,初来北方的人,恐怕难改对它穷山恶水的印象吧。你看那骆驼峰、将军山经年累月难见些许的绿色*,更别说什么迎客松了,初来乍到的人,有谁会喜欢这山呢 而克兰河,虽说上游有亭亭白桦,到底数得清三五十处,不能多见。而老是裸露着满是各种嶙峋怪石的河床,即使有水吧,常常也是冰消雪融、山洪暴发之后,泥沙俱下、混浊不堪矣,难见其清洌秀美之时。可是因了这榆叶梅的盛开,似乎一夜之间,晨光中满枝缀花的她的美感染了春天,斜风细雨里花枝招展的她的笑舞动了春天。一座四季荒山秃岭、灰蒙蒙的城市,忽然之间,端庄而不失妩媚、凝重而不失灵秀了。粉红的,或浅或深的榆叶梅,唤醒了懵懂的北方的季节,随着榆叶梅的渐次盛开,各种的草、各色的树争先恐后抽红吐绿了。北方的城市很快进入花红草绿、花团锦簇的盛夏期,园林工人巧手培育的各色花卉摆上街头,装饰着各个城市和乡镇,而大自然更以她的大手笔,泼红点绿,装点着整个世界。各地的游客,也大都此时云集而来。我想,"塞外江南"的美誉,也大多因为季节的关系吧,如果是零下三、四十度的寒冬,谁会有这样的怀想呢 榆叶梅那玫瑰紫、深红、浅红、粉白、粉红的柔柔的娇美的花瓣呵,托起我五彩的梦了。那重重叠叠、高高低低、深深浅浅的美丽的色彩斑斓的记忆呵,就像童年七彩的时光。粉红的桃花、白白的李花、金黄的油菜,漫山遍野或浓或淡的野杜鹃呵,把山都映红了,而上面还点缀着片片金黄,那是黄黄的大朵的老虎花;还有点点白金,白得透着青玉光泽的百合呵,开在高高的山谷里;婀娜的新竹呵,与其父母兄妹一同唱着春风化雨的成长的忧伤而甜蜜的歌谣。最美是采些小毛竹,抽出其新发的穗,插上粉白的浅红的绛紫的野蔷薇花,用一双小手擎着,沿着山泉儿叮咚的小河沿或快跑或慢行,摇曳生姿的花树,捧花的小姑娘,你岂不是那播撒花种的春天里的花神么 红红的、粉粉的榆叶梅,你的美,到底使我惦着江南了。缤纷绚丽的榆叶梅呵,花期虽短,韵味却长。几时,我能回到故乡,回到我纯真浪漫童话般梦境似的故乡里去呢 记录生活扩展阅读诗词朗诵:别赋 江淹原创散文:来中国谈判的日本商人疫情盛行,他却不愿带口罩,别人劝说也不听,自我麻痹了考拉的战争,苦累半小时原创聊斋:聊斋志异—卷十二原创散文精选:晓论小姐啊。。。。。这该死的洗发水它,

不仅仅是一个码

关于洛阳的不长不短的散文或诗文

我爱你 洛阳

午夜醒来,暗香袭人,推开窗扇,春风正从这座城市吹过。夜色中,小区路灯的光晕里翻卷着落絮和飞花……

二十年前,也是春四月,因为工作需要,我调到这个称为“洛阳”的陌生城市,迎接我这个伴着黄河风沙长大之人的,是那“接天花朵无穷碧”的一城繁花。

在当时的市委大院,我第一次看到了被誉为“万万花中第一流”的牡丹。说句不讨好的话,这种被誉为“国色天香”的花给我的印象是:惟其太美,所以它显得比小时候家里一块被面上印的牡丹花更假。无数次在花海和落红中游走,我认识了樱花和棠棣,认识了紫荆和碧桃,认识了丁香和木芙蓉,认识了榆叶梅和海棠,更看到了无论是色彩还是花朵都比别处要鲜艳和漂亮得多的月季、百日红、大丽花。我诧异,这座城市怎么会有这么多、这么美的花?!真真是“四色变而为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

在一次次花开花落中,这座城市、这些繁花,对于我似乎有了某种特殊的韵味:我赞颂“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繁盛,犹能体味“断肠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的哀婉。

洛阳,因地脉而生花,因花香而多情。洛阳人之爱花,可谓根深蒂固,这是一种风气。一个城市若沾染了一种风气,住在这里的人会不可抗拒,以至于每年花期,我打长途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来看花吧!”语气中透着反客为主的随意。

做为这座城市的移民,我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新奇。二十年前的一个春夜,我第一次坐着人力三轮车从东花坛顺着这座城市最有名的中州路一直走到谷水时的情景清晰如昨,当时恍惚觉得自己是顺着这座城市的主动脉在流动、前行……永无止境,但一闭眼似乎睫毛又能触碰到时空的尽头。那时的城市远没有现在这般嘈杂,定定神就能感觉到它的心跳和律动。

无论是城东的穆斯林建筑,老城的仿古建筑,西工的现代化建筑,还是涧西的俄式建筑,中州路两侧无疑一个建筑博物馆,它们形态各异,都在诉说着同一个话题:岁月的变迁和时代的更迭。

刚到洛阳那几年,我喜欢一个人在涧西的建设路、中州路、西苑路之间横亘着的那一条条大大小小的街道上漫步,尤其是飘雪的冬夜和细雨的春晚。一行行浓密的行道树、一排排整齐的俄式建筑簇围着这座新兴工业城市的心脏。厂区到生活区之间有绿化带相接,神脉贯通,开朗舒展,错落有致,这种布局连绵数公里,气势壮观。注视着这些出自俄罗斯设计者之手的三、四层红砖楼,你似乎能看到从偶而一个街角透出的那一丝异国情调,似乎能听到从楼宇深处传来《三套车》和《喀秋莎》那令人遐思和伤感的旋律。

这里的大街小巷串起来一个个明显是泊来品的“街坊”,在这里工作和居住的大多是那个火热年代到这个城市搞建设的移民,有上海人、广州人、江浙人,也有来自哈尔滨、沈阳、长春等城市的东北人,这些移民在这座城市曾经占据了不小的比例,曾几何时,各色方言充斥在市场和街头……。虽然他们已经死心塌地的居住在这里了,但当骨子里有一些东西终不能被同化,当一切都不足以解开“思乡”这个“结”时,涧西便有了以广州市场和上海市场命名的百货大楼,有了江西路、武汉路、南昌路这些明显带有地域特色的路名。

我一直为洛阳这座城市的大气和包容而感动和感激。不论你是何方人士,不论你是为了什么目的到这里来,不管你是工作、经商、定居还是偶尔路过,这座城市都会给你礼遇和款待,不像有些城市对待外来者天生一种带着距离的客气或者干脆予以排拒。这些,从一片片拔地而起的商住楼,从鳞次栉比的店铺,从一个个高速公路出入口,从邙山机场,从越建越宽敞、越建越漂亮的车站、广场都可以得到求证。

“没有水的城市,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城市。”对于洛阳人来说,洛河一直在他们心目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我曾不止一次长久地注视着穿城而过时而混浊、时而清澈的洛河水,真切地感觉着这座城市的灵魂在跃动。当它两岸的洛浦公园在一公里一公里延伸的时候,不仅给洛阳人提供了一个全国独一无二的休闲场所,也使我们这些客居他乡的流浪者和孤独者有了精神家园。

我喜欢到洛浦去,经常一个人散淡地坐在那里,有时自晨至夜、不吃不喝,无视晨练、散步或者高歌的人们,就这样一个人呆呆地坐着,看着洛河上架起一座座崭新的桥梁……

二十年来,我的交通工具一如既往的朴素简单:街心花径安步当车,林荫大道自在骑行,更多的时候是与这个城市普通居民一样乘坐公交车上下班、穿行于城区各处……正是这些平凡的生活经历,才使我有机会抚摸到这座城市的每一寸肌肤,也使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更多、更直观的了解。

我曾天真的猜想,这个城市的每一户人家和每一个外来的游客应该都到老城吃过水席,因为那些无论豪华还是简陋的店面总是一天到晚熙熙攘攘。不单为款待客人,不单为品尝汤汤水水的饭菜,单是到“真不同”坐坐,你就能感觉到洛阳饮食文化无处不在。

我曾对外地客人自豪地说:“西工饭庄是洛阳人的厨房”。这个简朴素洁的平民饭店,几十年来,无论节假日,无论下雨刮风,无论黑夜白昼,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从不歇业。我不止一次在午夜采访回来或凌晨下车后,来这里吃上一碗热乎乎的浆面条和两个热腾腾的包子,那种便当、随意和简侈由人,就跟在自己家里一样。

……

二十年的时光,在这些细节中倏忽地就过去了。看看眼前这座愈来愈繁华的城市,翻翻自己采写过的一篇篇琐碎文字,我为自己担当了这个城市二十年变迁的见证人而感到幸运,也感到一份责任。

二十年前,刚来这座城市时,我还是个20多岁的青年,如今已是年近半百的中年人了。为了生活,我依旧在这个城市奔忙着,并将还要再继续奔忙下去。闲暇时,我依然会去洛浦听风,去王城广场听戏,去涧西追忆昔日的繁华,去洛南体味现代文明的安逸,去廛河和老城看那一街两行的风情民俗……

我自诩是棵无根之木,也就无须叶落归根。

洛阳,你就是我的故乡!

我爱你,洛阳!

牡丹之美:洛阳徽章之美

一座城市的美就像一个人的美一样,美的东西如果丰富而宏大,那是他的全貌;美的东西如果醒目而小巧,那是他的徽章。
牡丹之美,美在可以佩戴,美在可以盈握,美在可以用手指轻轻一拈,就别在了我们的胸前——看!我来自洛阳!牡丹是我的徽章!所以说,自1983年我市开始举办牡丹花会以来,你外出坐在火车上,那些陌生的旅客一旦知道你是洛阳人,他(她)可不管三七二十一,大脑里“处理你”的第一信号,便是把你和牡丹放在一起!
原来,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在被外人认知时,对方参照我们的第一份背景材料,竟是一朵牡丹花!好浪漫,好新颖,好骄傲!
徽章的美学原理,首先是点名佩戴者的出处。洛阳的出处是古都,是花城。而且这个花城,是牡丹花城,是国色天香。古人曾说“洛阳人惯见奇葩, 桃李花开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这意思已经很明白了:惯见奇葩的洛阳人,根本不把杂花异卉当成花,洛阳人只认牡丹花,这是多么霸道又多么高贵的赏花标准啊。所以我想,几年前把洛阳的个性气质规范在“千年帝都,牡丹花城”8个字内,这是很准确的,因为单从赏花标准上看,京都洛阳人与那些蕞尔小邦的赏花标准完全迥异,洛阳人赏花确实具有贵族气质,“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白居易的这两句诗,说得再明白不过了。
所以徽章是一种炫耀,是一种品级确定,是一种摘不掉的荣誉。
怕是每一个从洛阳走出去的大学新生,入住高等学府时,都会被室友另眼相看,“将来去你们洛阳看花啊?!”要不了三天,怕是所有的来自洛阳的大学新生都听到了这句话。
到这时候,这些走向全国的洛阳后生们,才真正开始为这座城市骄傲。因为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并不经意身边的牡丹花,而且觉得牡丹与自己隔得很远,觉得那些牡丹,不过是在王城公园里,在牡丹公园里,在国色牡丹园里......却从来没有想到牡丹就在自己身上。到这时他们才明白,牡丹其实就是自己胸前的一枚徽章,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那些来自天南地北的同学们,就把你看成牡丹故乡人了,就死活约定要来洛阳看牡丹了。
想想,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又是多么自然的事情啊。牡丹能与洛阳结缘,真乃天工造化,厚赐洛阳。而洛阳能通过一届一届的花会,用20多年的光阴强调了这种缘分,也属毅力惊人,感动了上苍。而这牡丹花的形状,硕大而艳丽,芬芳而醒目,正好是做徽章的材料,但正所谓“牡丹画儿好,不上外人墙”,这牡丹也固执,偏记得“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这牡丹也争气,永远是“洛阳牡丹甲天下”,所以这枚徽章,只有洛阳最有资格佩戴,此独美也,乃最美也。
看看,这是多么机缘巧合!牡丹花的美学意象,就是富贵、兴盛、吉祥,这也正是我们华夏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望,也与这个时代的整体走向一致。富贵吉祥牡丹花,幸福日子万年长,试问谁不想佩戴如此灿烂的徽章呢?自古以来的祥瑞文化中,牡丹从来都是不卸妆的主角:金雕饰,银图案,皇宫的木雕,百姓的剪纸,都把牡丹当作祥瑞的标识。但这种对牡丹的喜爱,基本上以一种“泛爱”的形式彰显,星散于烂漫的文化星空中,而以一个城市为载体,把牡丹死死地焊在它的坐标上,唯有洛阳。
既是这样,洛阳也就当仁不让地要戴好这枚牡丹徽章了,而且要好好呵护牡丹徽章。不是佩戴上它就完事了,还须有佩戴它的精气神!得有配佩戴它的资格和资历。因为徽章的光荣和底气,都来自这个佩戴徽章的人,来自洛阳不断生长的经济总量和文化含量,来自这个城市高贵而又平实的魅力。
牡丹之美,徽章之美,也是珍惜之美啊。 

【现代】 散文诗 洛阳行

洛邑故郡,肴函帝宅。
八关都邑,十省通衢。
半城花雨启丝路,九曲运河带京杭。
鸟瞰兮六河归宗,俯仰兮日月玄黄。
河图洛书通天兆,八卦九畴示心房;
紫薇光耀环帝都,天罡遥指佑雒阳。

胭脂雪,秦汉月,
素瑾鸳鸯黯宫阙。
洛浦秋风吹皱起,铜驼暮雨点哀乐;
芍药朵朵暗香动,九微片片飞花琐。
瑰姿艳逸舞残阳,流风回雪柔瓣落;
芳泽无加动京洛,铅华弗御天下绝。
云翥日熙色益妖,草野苍黄衬华浓;
不比荣曜低秋菊,难言华茂艳青松。

贴花黄,朱唇启,
西窗烛剪眼离迷。
自古花重满城絮,汉魏文章半洛阳。
墨香馥郁湿层纸,砚磨渐瘦暖春华。
左思妙笔生珠花,三都鼎立绝纸笔。
叔宝客死难遂意,谁歌《玉树**花》?
君愁似春水,一江汪洋东流逝;
君貌似洛神,一朝天地难寻觅。

疏影横,春雨绵,
锦瑟韶光黛眉敛。
回廊转,露滴芭蕉残红乱;
月重霜,酌酒弄影凭朱栏。
湖心水动影双单,帘外牡丹色深浅;
墨染岁月起涟漪,弦断秋雨扑眼帘。
怎忆重城十二楼,泪湿青衫为谁留?
八音迭奏七弦断,鱼肚尺素长水游。

霜晨露,鸢尾束,
波心荡摇笛声促。
丝弦弄音焦尾弹,都邑歌飞广陵散;
满目玉树亦青葱,盈耳曲调声声慢。
泪洒归途悲炎凉,七步成诗若临崖;
金樽歌罢空对月,任它烟柳好韶华。
花落无期水无意,空余痴心,絮尽衷肠话;
岁月无端情始乱,谁在叹息,几寸相思发。

尘如水,夕影阑,
月华拂袖冷华满。
洛阳雨飘飒飒残,长安雪落寂寂寒;
望断秋水解情殇,一朝怎断相思难。
黄泉碧落两峥嵘,
故国难望, 蓦然回首,一场浮华若春风。
红尘紫陌多情劫,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一次情殇轮回梦。

花语大全:榆叶梅的花语及象征意义?

每当一个季节来临的时候都会有一些花儿开放,为世界增添上一笔色彩艳丽的彩色世界!而,在这艳丽彩色的花世界里也有着许多的多彩世界,如同现实社会一般多姿多彩。除此外,各种花的花语也是有着许多的彩色世界,那么,在这花语世界里,榆叶梅的花语又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本期花语为你整理榆叶梅的花语,为你打开榆叶梅的彩色世界。

榆叶梅的花语:春光明媚、花团锦簇和欣欣向荣的意思。
榆叶梅,又名榆梅、小桃红、榆叶鸾枝。因其叶似榆,花如梅,故名“榆叶梅”。又因其变种枝短花密,满枝缀花,故又名“鸾枝”。榆叶梅枝叶茂密,花繁色艳,是我国北方地区普遍栽培的早春观花树种,以反映春光明媚、花团锦簇的欣欣向荣景象。呈半球形的植株全部布满色彩艳丽的花朵,十分美丽且壮观。
榆叶梅有较强的抗盐碱能力,北京园林中最宜大量应用,以反映春光明媚、花团锦簇的欣欣向荣景象。宜植于公园草地、路边,或庭园中的墙角、池畔等。如将榆叶梅植于常绿树前,或配植于山石处,则能产生良好的观赏效果。与连翘搭配种植,盛开时红黄相映更显春意盎然。在园林或庭院中宜苍松翠柏丛植,或宜连翘配植,孤植、丛植或列植为花篱,景观极佳,也可盆栽或作切花。
榆叶梅的特征榆叶梅落叶灌木,直立,高2-5米。小枝紫褐色无毛或具微毛。花单生或两朵并生,径约2厘米,先于叶开放;花梗长约3毫米或近无梗,无毛;萼筒广钟状,长2-3毫米,无毛,萼裂片三角状卵形或卵形,约与萼筒等长,边缘具细小锯齿,两面无毛,花后反折;花瓣倒卵圆形,先端圆钝或微凹,粉红色。
榆叶梅因叶似榆叶而得名,是我国北方地区普遍栽培的早春观花树种。落叶灌木,高2-5m,小枝细,无毛或幼时稍有柔毛。叶椭圆形至倒卵形。呈半球形的植株全部布满色彩艳丽的花朵,十分美丽且壮观。榆叶梅品种极为丰富,据调查,北京具有40多个品种,且有花瓣达到100枚以上者,还有长梗等类型。花期4月;果熟期8月。
榆叶梅株高2米左右,枝细小光滑,于红褐色,主干树皮剥裂。叶呈椭圆形,长3-6厘米,单叶互生,其基部呈广楔形,端部三裂,边缘有粗锯齿。花单生或按生,花梗短,紧贴生在枝条上,花径2-3.5厘米,初开多为深红,渐渐变为粉红色,最后变为粉白色。花有单瓣、重瓣和半重瓣之分;花期4月。8月结果,红色,球形,也很美观。单瓣花品种的格叶梅结果,重瓣或半重瓣的一般不结果,因这两个品种花的雄蕊与雌蕊退化,不好传粉所致。
榆叶梅,在中国北方春季园林中是一种重要的观花灌木。具有较强的抗盐碱能力,北京园林中最宜大量应用,以反映春光明媚、花团锦簇的欣欣向荣景象。与柳树间植或配植山石间, 更显春色油然。
你可能也还喜欢:女贞的花语和象征意义百日草花语:想念远方朋友,天长地久长春花的花语是什么及象征意义天目琼花的花语:洁白与红艳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xz/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40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