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眼泪的世界
坚持什么
我们可以一次一次去撞南墙,我们不能一个一个失去理想。
高考40年,落榜17次的康连喜说了一句话,“我打算在2020年结束我的高考生涯。”
听了这话,多少有点感伤。他今年已经71岁了,追逐一生的大学梦还能够实现吗 没有人知道答案。
康连喜是一个能把π背到100位的读书人。但在村里人看来,他是想读书想疯了,人们要么对他冷嘲热讽,要么对他无奈摇头。
很多人不理解他,明明是半个身子踏进坟墓的人了,还守着一堆破书,天天惦记着高考.....
在大家的眼里,他没有妻儿,没有父母。有的只是一间黑漆漆的危房、满屋的垃圾和远离人群的孤寂。
从1978年到2018年,他参加十七次高考。最高是在2009年,文科总分303分;最低是2017年,总分128分。
高考决定命运一说根深蒂固,所谓“一分之差,决定上天入地。”上天是考上大学,进入城市,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入地是回到农村,下乡种田。
他瞧不起农民,正如瞧不起自己一样。他做过扫大街、泥瓦工、看门打更的工作,那颗进取的雄心一次又一次被现实摧毁。
他开始变得孤僻,2000年老康回到自己的家乡整日除了睡觉就是起来捡破烂,原本以为就这样度过晚年。
然而,2001年教育部出了新规,取消以往高考考生“未婚、年龄不超过25周岁”的限制。
而且在《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看到了80岁老人汪侠还在坚持参加高考,他的那股久违的力量又回来了。
2002年,55岁的老康参高考落榜。
2007年.....
2017年.....
老康说,2020年是最后一次追梦。因为除了高考,他一无所有。
在赞叹老康对高考的执着之外,我不禁要叩问一句,考上了又如何呢
71岁的老人,还可以谈理想吗 可能大多数人会觉得他好笑至极。是的,他失败了17次的高考,还继续撞南墙,实属老顽固。
没有人会同情一个失败者。这个社会也没有功夫去赞扬一个坚持不懈的失败者。
很多网友评论道:
(1)若考上,只怕成了范进,发疯而死。
(2)这是把高考当邪教,每年固定充值一次信仰。
(3)考了这么多年没有考上,我认为是他自己本身存在的问题。
.....
网民真是一群有意思的团体,可以站在道德的至高点来质疑别人的存在意义。
老康的身上真的找不出一点值得学习的地方 耳边不禁再响起那句,“除了高考,我一无所有。”
眼前闪现一个老人戴着老花镜、佝偻着身子、住在没有水电的老黑屋,苍老而颤抖的手做着高考卷。
突然觉得他的身影很高大。失败又怎样 失败者就不能有梦想
发自内心说一句公道话,71岁还有梦是一件多么值得高兴的事情,高考就是老康的梦。我不能保证我花甲之年还敢说,自己有理想。
老人就一定要跟认命、老人院、空巢、碰瓷的词汇相结合 我们是否已经狭隘到容不下一个有梦想的老人
自我记事以来,我就经常看见爷爷拿着一本破得不能再破的新华字典在读。
我问,爷爷这么大把年纪为什么还看书 而且还是字典。
爷爷眯起和蔼的眼睛对我笑了笑,谁规定年纪大了就不能读书的 而且汉语字典博大精深,每一个字的含义都是前人精挑细选放进去,为什么就不值得读
何必去定义梦想的年龄呢
小时候,老师让我们在空白的纸张写“长大后我要成为......人”,有小朋友写军人、科学家、设计师等等。
长大后,我们却没有成为心中的自己。在“求生存”的谎言下,大家连梦想都奢侈,只敢自己空虚的时候偷偷想一下。
既然我没有梦了,你又怎么可以有梦呢 一起倡导无梦的时代。
15岁之前没有学钢琴,之后不可能成为钢琴家。
10岁没有进武术学校,之后不可能成为一代宗师。
七八岁没有学舞蹈,之后就无法成为舞蹈家。
我们把梦想的年龄不断的压低,超过某个年纪是没有资格去找寻自己想要的。
这个社会教会我们为了生活而生活,可能大多数人忙了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被愚昧者而愚昧看起来本没有错,但细思极恐。
高考就是老康的生命,没有了高考他就形同躯壳。他和千千万万成功人士一样有梦想,玉皇大帝没有立下天条,美梦就一定要成真。所以有些成不了真的东西也是常态。毕竟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真正为心之所向而打拼过的人有多少呢 在人们看来,老康可笑。在老康看来,不敢做梦的人更可笑。
愿每一个人,无论贫富、年龄、身份都可以坦然接受内心的声音,敢想敢做,不问结果。
PS:
明天就要高考了,愿所有的考生都能实现心中所向,金榜题名。
生活,何止于美好
作者:少音
听从内心的声音
这也是一位52岁的成都市大爷,叫做梁实,2022年已经是第23次报名参加考试了。短视频材料中,梁大爷表明:前22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化,2022年争得考个“重点本科”。上年,也就是2018年,梁大爷高考分数为469分,尽管超出了二本线,但这离他的方向还远。梁大爷自称为:自身很多年从业建筑装饰材料领域,曾年入百万,坚持不懈高考考试这些年便是为圆名牌大学梦。50几岁了,人的大脑已经逐渐衰落,你觉得还能考的越变越好吗?即使能考入较为理想的高校,毕业后的情况下已经快60岁了,60岁是国家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人体已经突出的衰落,你觉得还能在科学研究上有所建树吗?
这些大企业还能放弃20岁的年青人,聘请你不?梁大爷的好朋友与同学都感觉坚持不懈参与高考考试那么多次,有一些无法释怀、没必要。可是,执着的梁大爷无论好朋友怎么讲,自身的观念不许随便被上下,合称:坚持不懈要读大学,觉得大学学历很重要,读大学的历程也很重要。从凡俗的方面而言,读大学哪些也无法产生,可是从完成人生目标视角而言,觉得上假如能读大学内心的一块石头落地式了。高校里边得到的和时代上取得的肯定是不一样的物品,大学学历或是很重要。这张学历并不单单是一张文凭,
看见仿佛很虚情假意,好像是个读书人,但这一学历是堆积两年全过程之中得到了一定的物品,自然关键了。你说坚持梦想也好,说他有毅力也好,可是我认为,便是“执着”过重!好的学校的确可以更改一个人的一生,可是过去了三十而立,随后四十不惑,最终应该是半百了!人生道路的每一个时间范围都很重要,人生道路的三步曲便是学习培训,工作中,离休。而每一步曲中,都包括着人一生所负责的职责和勤奋。一但弹不对章节目录或乱掉音乐符号,对人生道路都是有非常大的危害,乃至便是一生的失败的人。
五十三岁已经是人生道路中老年的中后期,按常情应该是到了工作中抽出考试成绩结丰硕成果的时长,在和年轻人比青春年少,比理想化,那就是荡然不经意的,乃至是一种悲惨。年龄那么变大,假如真的是说想筑梦,我是感觉“孩子气了”.这一年纪,文凭已经达不上必备品的功效,假如如他说道所,专业知识可以改变人生,造飞机、货轮,是知识分子都建得出去的,那麼他应该是去涉足各式各样书籍,去“上学”而不是去“高考考试”
众所周知,高考是改变人生的一个重要途径。正巧昨天七月二十三日高考成绩放榜,考生们有喜有悲,有哭有笑。没想到来自四川的53岁大叔在今年的第24次高考再次落榜了,但大叔勇气可嘉,一直坚持自己想做的事情,宣布明年还继续参加高考,也就是他的第25次高考。有不少网友因为他连续参加了24次高考而调侃他,说他是高考钉子户,是中国第一铁脑门。
如果仔细听听这位53岁大叔的求学过程,可能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他为什么要坚持参加高考了。这位大叔,名叫梁实,出生在四川的教师家庭中,家中兄弟姐妹五个,但是一个考上大学的都没有。在梁实16岁时参加了第一次高考,结果成绩不理想落榜了。但是梁实不服输,在第二年他再次参加了高考,结果还是以失败告终。于是,他又复读参加了第三次高考,可惜还是名落孙山。经父母劝说后,上了一所中专学校,但他心有不甘,所以不顾父母劝说,退学离开学校,在校外边打工边复习,一直连续参加了五次高考。不知过了多少年,梁实已经成家立业,却依然没有忘记高考这个尝试很久的理想。
不论是在生活中经历了什么起起伏伏,梁实仍然坚持复习参加高考,这种执着和勇气是我们都无法比拟的。其实,在这二十多次高考中,已经有过两次突破二本线的分数了,但他仍想要再努力一把,考上四川大学这所自己理想的学校,所以他放弃了那两次机会。
如今,年已五十三岁的梁实表示已经放弃了考取四川大学这个目标,目前他的目标是能考一所好点的烹饪学校,以便学成归来能开一家餐馆。看来现实终究还是打败了理想,不过能坚持二十多年复习参加高考,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还是很值得我们敬佩与学习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39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有多少人成为性暴力的帮凶?
下一篇: 高考结束的那天,你最想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