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他不是药神,而是癌症患者的救命稻草

祝由师 2023-07-20 23:32:48

一滴眼泪的世界

若能重来一回

这时,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艰难地站起来,步履缓慢地走近警察,紧紧握住他的手哽咽道:

我吃了这么多年药,都吃进去一栋房子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低价药,你把他抓了进去我们怎么办 我不想死,我想活,行吗

这场景出自还未上映,却被刷爆朋友圈,豆瓣评分9.0,预售票房过亿的电影——《我不是药神》。

电影的主人公程勇就是曾经轰动一时的“药侠”陆勇的原型。

陆勇34岁那年,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花完了所有积蓄,光是两年的抗癌药物格列卫就花费近60万(2017年格列卫在中国市场价格:23500元/盒)。

于是,他开始搜寻能够替代格列卫的仿制药,多次尝试服用后,陆勇在印度找到一种与正版药效相同的药,并向其他病友推荐,开启了代购之路。

2015年1月10日,陆勇在首都机场被捕,罪名是“涉嫌妨碍信用卡管理罪和销售假药罪”,但1月29日,陆勇无罪释放。

《对陆勇决定不起诉的释法说理书》中,我们似乎看到了医疗行业人性化的一面。然而“药神”并不止要告诉我们这些。揭开面纱,你会看到更多不为人知的阴暗面。

1.天价之下,众生安能好死好活

“谁的家里没有几个病人 ”

“有钱买药就活,没钱买药就死。”

真是一针见血,命中要害。尤其是得了癌症,对于大多数的中国家庭来说,不但最终要丧失亲人,还会因高昂的治疗费而倾家荡产丧失了未来的希望。

据《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显示,中国每年发病人数约为260万,死亡人数180万,每四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死于恶性肿瘤,癌症在中国已经成为了“第一杀手”。

对于患者来说,医院是最后的“救命稻草”。然而医院张开血盆大口向患者扑来,生还已经迷茫,还要挨三刀,精神上一刀,肉体上一刀,金钱上一刀。

医生最后来一句,“无能为力了。”这已经是屡见不鲜的事情。

正如《夜幕下的哈尔滨》这部电影中,那位老人在“平民医院”花了550万元,痛不欲生地走完了生命最后的67天。

550万元的医疗费用是这样的:

住院费39.7万元,平均每天两万多。最多两天交18万元。

在医生的建议下,买了400万元的药品作为抢救急用。总计550万元。

当家属举报并对医院进行调查时,医院开始向家属道歉并质疑,“天价医疗费用失实”,并纠缠于一些数字的差异。

如何查证“违法收费20万元”,“家属无法提供充分证据,包括自购药的数量、渠道、依据等,因此价值400万的自费药数量不能定论。”

医院妙语连珠,把当代的医学史和道德的法律置于三界之外。

一百年前,鲁迅觉得从医并非能救麻木的中国人,所以从文。一百年后,医生依然不能救活病床上的患者。所谓“天价之下”,芸芸众生安能好死好活

2.高价药的背后,谁拿走了暴利

医学行业雪崩之前,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医院的院长正是雪崩的中心,如果在网上输入“医院院长”、“贪污”等字眼,一下子就出现成千上万条医院院长因腐败而落马的消息。

最夸张的是,有的医院连续四任院长都是贪污腐败之人,真不愧是“前腐后继”。更有财务、药房、设备等科室相关人员参与,成了名副其实的窝案。

这些贪污受贿的手法单一,大概两种手段。

在药品、耗材、医疗设备采购中索贿;

在医院发展建设、大兴土木、基建工程中受贿。

普通医药卖到患者手中一百块一支药,在制药工厂那边可能才一二十块钱。即便是加上流通费用,顶多是五十块就够了。但是消费者却要多花一倍的价格才能买得到药。

普通医药是如此,更别说那些稀缺的进口药了。

在医药的生产流通中,有许多模糊地带。参与药品流通的人有药贩子、医院相关领导、医生,甚至是政府卫生行政等部门官员。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恰到好处验证郑板桥的那句名言“难得糊涂”。

他们可以任意抬价,“行话”就是:一回扣、二回扣、三回扣。最后所有的回扣全部丢在患者头上,一切顺理成章。为何医改总不见成效,大概心知肚明了。

3.“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缓解了吗

“看病贵的问题已经缓解,全国人民都笑了。”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上,卫生部部长陈竺侃侃而谈,在他眼里中国人看病的问题已经不成问题。

与此同时,一篇《广州人去年看病又贵了!每住院一次平均花费1.25万元,同比足足贵一成多!》在网上疯狂转载。陈竺的笑脸一下子僵住了。

“即便是遇见医保、报销之类,医院也有办法对付。到医院看病,医生或者护士会问是否报销,若是回答报销,医生开出的药会普遍高出30%-40%左右。”全国人大代表陈万志说。

而且许多药品是不给报销的,这样的医药报销也不过寥寥无几。

如今的社会,不管有钱没钱,不管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看病是越来越贵,花的钱也是越来越多。

从进医院排队挂号、划价、交费、看病、取药,甚至动不动就住院、手术、检查。我们对医院的体验和感受已经越来越差。

虽然医院里的设备不乏有空调、干净的环境、电视等等,但这些都无法安抚患者的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

我们熟知的医疗改革数十年如一日地进行,患者依然在呻吟,腐败现象依旧在蔓延。

4.《我不是药神》与现实中求医

这部还未上映却能够口碑爆棚的电影,不仅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缩影,就在你我之间。

“有病没药是天灾,有药买不起是人祸”我们不就是正处于这两者之间吗 一旦生了大病,于己于人都是天灾人祸。

在国内有近百个癌症村,数万人因污染致癌而无力救治。

“癌症村”地图的一角

陕西华县瓜坡镇龙岭村

1974年以来,该村民小组共非自然死亡57人,死于癌症29人,死于肺心病、脑血管病2人。

《北京青年周刊》报道

商洛市贺嘴头村

近五年来,不足700人的小村陆续发现10位癌症患者,而且这10户比邻而居,每两户之间距离不超100米。原因疑为炼铁厂污染。

《西安晚报》报道

广东韶关温源县新江镇

矿山开采产生大量废水流入上垻村、小镇村,曾经拥有“鱼米之乡”的小村,土壤变成棕红色,水质也养不了鱼虾、鸡鸭。而且该地的皮肤病、肝病、癌症患者越来越多。

《法制日报》报道

北京脚下死去的村落——夏垫村

距离天安门不到50公里的夏垫村冯军的女儿正是该村的癌症患者之一,死于白血病。

许多人这样说,“走不了的人,只能在这里等死。”由于钢铁制厂的祸水,这个村落慢慢死寂。

《北京青年周刊》报道

癌症的原因很多,但环境的污染引起的病因已是不争的事实。

生病是件常事,压垮人心的从来不是生病本身,而是被高昂的医疗费和看病所拖垮的生命之痛。

当我们不相信医德时,医院成了什么

希望有一天,医院能温柔地对待每一位生命。

文献节选:

1.《他不是药神,是被医药费拖垮的普通中国人》理想国

2.《身体怎么了 揭秘大陆医疗困局》(香港凤凰周刊杂志社)

3.《大国医改》朱幼棣

《我不是药神》背后的故事

《我不是药神》于2018年7月5日上映,该片是由文牧野执导,宁浩、徐峥共同监制,徐峥、周一围、王传君、谭卓、章宇、杨新鸣等主演的剧情片 。

该片主要讲述了一个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贩程勇,一跃成为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独家代理商,拯救了无数买不起天价进口药的家庭,让他们用上了平价药,有了生活下去的希望,被人们奉为“药神”。

这部片子刚一上映就获得了9分的超高好评,缔造了国产院线影片评分成绩的最强记录。这部片子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位主创人员辛勤付出,比如:王传君在血液科的病房里和病人们一起同住,为了体会虚弱的感觉,每天要完成8000次跳绳;谭卓为了仅仅20秒的舞蹈戏份苦练钢管舞,不幸造成了膝盖永久性的损伤;杨新鸣前辈从没学习过英语,为了电影一字一句的去学习背诵;周一围为了找到警察探案的感觉,深入警局去学习体验。所有人的辛勤汗水最终汇聚成了观众的好评如潮。

这部片子的成功不得不提这部剧的剧情取材。这是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现实生活中他名叫陆勇,是一家纺织厂的老板,家庭生活还算富裕,可是自从得了病之后,只能通过骨髓移植来治疗。可是骨髓的配型又哪有那么容易找到,只能靠药物来维持,当时进口药一瓶就要两万多,还只能维持一个月。陆勇前前后后两难共花费了70多万,任多么富裕的家庭也坚持不了多久,可以说一夜致贫了。

后来无意间看到一篇消息,外国患者在印度买到了仿制药但效果一样,但是价格才三千块,于是他托人买来试过之后去医院检查各项指标都正常。于是赶紧把这个消息分享到QQ群,其中有一位病友在刚刚收到平价药时,因为病情太重还是离开了。

于是陆勇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帮助病友代购的日子中,他不为别的只为的自己微薄之力能帮助更多的病友缓解病痛的折磨,让更多的人能用上平价药。后来药价降到了200元一盒,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这种药,但是这种药在国内没有专利,意义上就是属于假药,而代购假药是犯法的。陆勇没办法,他不忍看着和他一样的患者被疾病带走,所以便在网上了买了别人的银行卡信息用来收账。

可是没过多久便被警察给盯上了,说他犯了法,便将其带走了。随着陆勇帮白血病人买药的事儿也被发现了,警察了解了陆勇后,知道他是善良的人,但是法律就是法律,他们也很无奈。于是,陆勇被检察院以“ 妨害信用卡管理、销售假药罪”提起公诉。

当那些被他帮助过的病友们得知消息后,自发的组织起来,向司法机关递交了请愿书,请求判陆勇无罪。后来公安局查清陆勇并无从中谋取利益,甚至还帮助困难的家庭垫付药费,法院在几经考虑后,还是将其无罪释放了。

现实中的陆勇配得上“药神”这个称呼,法不容情,人有情。药也不分真假,能治病救人的就是好药,陆勇用自己的行动将无数在生死边缘徘徊的病友拉了回来,这是一位真英雄,这样的故事又怎能不让人感动!

高分电影看《我不是药神》500字影评

《我不是药神》看完我已经是泪流满面,是啊!我们只有一个病——穷病。我为大家带来几篇《我不是药神》观后感供大家阅读。下面是我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喜欢。

更多“我不是药神”的相关文章推荐【↓ ↓ ↓ 】

? 关于《我不是药神》的作文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600字

电影《我不是药神》800字影评

电影《我不是药神》400字观后感

电影《我不是药神》1000字5篇影评

电影《我不是药神》500字影评1

这个电影是个好电影,如果可以经常有这种揭露社会黑暗面的电影出现就好了。

这个故事是个已经发生之后的故事(希望未来多拍现在正在发生的黑事),这个电影是个佛教电影。

全篇贯穿“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和“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慈悲情怀。如果地藏王菩萨是个低保神仙,我就说这个情怀没毛病。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算啥?不就是学习道家长生不老的二次推导吗?“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是第一步推导道家三宝之“争”,第二步推导道家十八层地狱而得来的所谓“心学”。

道家只会说地狱是惩罚坏人的,好人想进也进不去,即便是地藏王菩萨打着救人的旗号,也进不去。

说到此处,强烈推荐大家去地府一夜游啊,所有的禅宗思维进了地府,就都想明白了,所有活在世间的人,只是缺乏了一部分的思考能力,这是老天故意如此安排啊。

徐峥拼了,进监狱了,病人最后的结果是,团灭,如果不是有现实支撑,国家最后接了底,那廉价仿制药消失,病人就全死掉了。徐峥仿佛是地藏王菩萨,舍己为人,但是结果不理想,团灭并不美。

里面的张长林仿佛是个道家,行善积德,特别爱挣钱,被警察抓住以后很讲义气,没说徐峥的下落。

而现实中真正的道家是这样的,一定指挥国内无数想发财的人成为一个又一个张长林,而且会通过至少十个八个药商在竞争之下拉低药价。道家不灭人,道家通过学习天地的道理活的很美。

里面徐峥打乱张长林,倒是有点像道家,谁拦着我发财,我就乱谁的道场。如果当时有十个八个道家把持真药,必灭假药啊!!!

原发药厂不是坏人,研发原始药治病救人好,为啥现在国家对印度药免税进国内,而没有“填补国际空白”,自己研发卖给病人呢?这是尊严知识产权。乱慈悲没有用,穷是个病,国家不包治,不兜底。

道家神仙要救人,要长寿,绝不可能如同地藏王菩萨,自己死了,他要救的人也全死了,这群人还要感谢他的努力,这种反转思维太恐怖,以死向生,太恐怖!!!

还有过度追求慈悲心有什么坏处,请问各位大德,慈悲心的反面是什么呢?猜对了,那就是厚黑心,正是因为见到了社会里太多的厚黑,才会想要用慈悲来灭厚黑。但是争炫敢为天下先是为了发财逍遥,厚黑是为了害人的,这点大家要分清楚。

里面黄毛点到了题,挣钱是邪恶的,这是禅宗大病,团灭的哲学基础,处处源于此!

电影《我不是药神》500字影评2

每一个被生活所逼迫的人,或许都藏有一个富足的灵魂,被贫穷困窘所填满的人格,在爆发的的那段时日里,也足以让世间正义拜倒。

世人大多认为富有可以带来视野,经历上等生活见多识广才会拥有一个有趣的灵魂。但却往往忽略了,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们,被生活蒙上了一层灰尘,他们的经历会让他们在灰尘散去阳光普照时露出他们至死不渝坚持到底的底线——对情的坚守,他们的情感,才叫真情实意。

正是有了所谓“情”的出现,”法“才会顺理成章的诞生并铁面无私地约束情的泛滥。他们俩有过协调,但大多时候却是”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法理不负情“。一个是人类最本源的代代相传的人性的流露,一个是理智的代表,情与法,仿佛自古难以相容。

走私药物,确为法律条文明文禁止。仿制药品,确为中国市场所不容。但一条条金科玉律捋下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的生命,也被法律打入了十八层地狱,不见天日。一边是诚可贵的生命,一边是天价药品瑞士格列宁,中间夹着奄奄一息的生活,这样的现状,需要改变。

最初,纯为盈利的程勇的五人团队并不足以代表所谓的”情“。当然在印度仿制药有相同功效且价格相对而言更易于接受的条件下,他们的暴利确实不可厚非。甚至他们也曾非常正义地暴打张长林张院士——贩卖德国格列宁,坑钱害命。最终情法站队时,是在程勇重新拾起走私药时。三千元的进价,以五百元一瓶的价格售给病人,程勇说他在赎罪。恐怕不是帮自己赎罪,而是替这不公的世道赎罪。

但在这赎罪的过程中,吕受益被病魔掠去生命,黄毛替他掩护放弃自己二十多岁的大好年华,最终程勇亦被捕入法网。法庭上程勇说他希望自己这一案能让天价药有所收敛,能善待病人的社会早点到来。庭辩时,法的代表曹斌——程勇小舅子的若有所思,是不是情与理的磨合协商。

入狱,一路上沿街的曾被程勇所卖仿制药所救治过的病人纷纷摘下口罩,望着这个肯为情向法宣战的勇士。他或许不想让人称为药神,但却一直为自己祈祷,为病人祈祷,为社会祈祷——阿门。

法的约束,或许并不那么通情达理,但却让情,显得更为可贵。法、理一搏,终会迫使社会做出让步,却是愈加美好。

电影《我不是药神》500字影评3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部电影是暑假上映,那个时候闺蜜约着我一起去电影院看,但是我不知为何推掉了,结果一直拖着拖着没有去看,最后就下架了。好不容易等到爱奇艺全网首映,感慨万千。

我们终于有了这一类的电影。

我向来就喜欢看很贴近现实人物的影片,所以对这部影片也期待了很久。这部片子很能引起我的共鸣,因为我的爷爷和外公都是因得了肺癌而离世,所以很能感同身受王传君和他的妻子那种渴望活下去的希望和念头,生命原本无所谓生死,但是因为有了爱和传承,生命因此而有了温度。我想如果那时候爷爷和外公患病的时候有有效的靶向药,我们无论如何都会花尽一切力气将这份爱延续下去吧。

这部影片的立意很高,涉及到了很有深度的话题,尤其是人对于死亡的态度,对于疾病的痛苦,对于法律和情义的相容,但是很难得的是他没有把这个立意放在台面上来讲,而是通过整个影片的起承转合,通过演员和故事来告诉我们,让观众自己体会自己领悟。之前我也很喜欢看这一类社会焦点的电影,可惜国内关于这种题材的片子并不是很多,我看的比如有黄渤的《亲爱的》,王迅的《外乡人》,黄渤的《疯狂的赛车》等,更多的是看韩国的片子,《素媛》,《熔炉》,《哭声》等等,韩国在这一题材的片子很多,拍的也很真实,然而徐峥的这部影片将这类题材诠释得很好,很让人惊喜,同时又很心酸。

看完这部片子给我的最大的感受就是三个字,不容易。人活在世,各有各的不容易,就像我们普通人,也许没有那么多大喜大悲,但是苦也忍着,疼也笑着,然后继续在生活的洪流中摸爬滚打。影片到这里就真正感受到,这是属于我们中国人的电影,这就是中国拍的电影,从头到尾无不在传播着我们的处世哲学,生活不容易,什么都不容易啊,但是那又怎么样呢,还是得往下走下去啊,不能轻易就放弃呢。未来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一起慢慢度过去,度过去,日子就会好的。

回味无穷。

最后还是希望能够多一些这类关于现实题材的电影,更多的反应大众真实的生活,真实的苦痛,而不是让我们正在成长得这一代和未来的一代成日沉浸在毫无营养的偶像剧和青春剧中,而是应该传播一种正能量。有欢笑,但是更应该有值得深入思考的东西。

未来会更好吧。

会再一次回味这部电影的。

电影《我不是药神》500字影评4

在重大疾病面前,生命如此脆弱,不堪一击。无论是主角程勇的塑造,还是各个配角的塑造,都有丰满之处。这里主要详细分析一下程勇的人物变化过程。

程勇,一个胆小怕事的印度精油贩子,偶尔走点私,典型的小人物。迫于父亲病重、店租赊债、儿子要被前妻移民的多重压力,他选择铤而走险走私印度格列宁——一种治疗白血病的廉价药物。一开始他只为赚钱,也享受着暴富带来的快乐,却又因害怕坐牢而放弃走私,直到目睹曾一起共事的白血病患者吕受益因没钱吃廉价药物放弃生命的悲剧,以及万千患者的绝望无助之后,他才良心发现,重操旧业,选择零利润为患者走私药物。这样的救世举措的背后,是悲悯,也是歉疚。

而他在目睹黄毛小子思慧为替自己背锅而车祸身亡的一幕之后,人物进一步升华,观众仿佛能听到他面对思慧尸体时的坚定心声:我会继续坚持贩药。这一刻,他也知道自己迟早要被抓的命运,但他无惧了,所以他很快放弃和前妻的争执,送儿子出国,以断后顾之忧。

当程勇被抓,第一时间不是自己跑路,而是替兄弟挡下警察,为他们赢得跑路的时间。这一幕是不是似曾相识,这就是思慧救程勇的翻版啊。

观众可以看到程勇细腻的人物变化,并与之产生共鸣。这时候,程勇已经不是“本我”和“自我”了,他达到了“超我”的境界,他已然是“药神”。神没有被信徒背叛,他已经跑路的兄弟们又奔了回来,一如之前众多被约谈的买药患者、假药贩子张长林,以及前小舅子警官,都没有背叛他。很感激编剧和导演在这一点上的处理,事实上我们相信,约谈患者、假药贩子,以及前小舅子警官,这些人之中的任何一个,都有可能出卖程勇。然而影片中,最后举报程勇的是被媒体欺骗的普通市民,这样的处理既讽刺无良媒体,又使观众感到一丝“还好背叛的不是他们”的人性温暖。

作为主角,程勇是影片中塑造最为丰满的角色。他胆小,又胆大;他贪财,又无私;他是小人物,也是英雄。种.种刻画使得程勇十分接地气,变得有血有肉起来。

配角的安排也有可圈可点之处,比如思慧,一个穷困却义气的杀马特黄毛小子,比主角程勇更加边缘化。当听取程勇之前的建议终于剃了头的他说要回家探亲的时候,我便觉得怕是要大事不好,果然就出了事没能回家。这样戏剧性的悲剧固然令人扼腕,却更有震撼力,同时也体现了影片伏笔得当、前后呼应的结构美感。

总体而言,影片是相当不错的,周围的亲友无一不好评,希望这样既叫好又叫座的优秀国产电影越来越多,一洗某位冯姓导演曾经大放厥词的所谓“国产电影垃圾是因为观众垃圾”评价。

电影《我不是药神》500字影评5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交不起房租的保健品商贩程勇从印度带回了天价药的仿制药“印度格列宁”,并私自贩卖,引起警方调查。从自私走向无私,为病人的生存权而抗争,最终被抓,赢得了尊严,后经病人的求情,得以提前释放。

电影主人公程勇贩卖仿制药原本只是贪图钱财,大赚一笔,但在与同伴一起经历过风浪甚至直面同伴的死亡后,他却从最初牟取利润变为不惜赔本来帮助病人。这不仅是他对病人苦难中的关怀和救助,也是对自己的救赎。

电影剧情在情与法之间纠结,在小人物与大公司之间较量,但法律最后给予了走私犯应有的刑罚,同时也给予天价药以恰当的治理。中国是法治的国家,在公正无私的法律面前,对“情”绝对没有网开一面,所以“法”大于“情”,但“情”深于“法”。在病人的集体申请之下,程勇的犯罪情有可原,给予了减刑。

这是在“情”与“法”之间对决,然而这部《我不是药神》之所以能取得火爆的票房,获得极高的赞誉,像人民日报评《我不是药神》:很久没有这么经典的中国电影了!是因为它戳中的恰好是每个人的痛点——看病难,看病贵。是啊!谁能保证这一辈子自己和家人不生病呢?像剧中的那位老奶奶说的:“我吃了三年的药,吃掉了房子,吃垮了家人。可我还是想活。谁家还没个病人了?”

如果说生活的压力就像一座大山,逼得程勇贩卖“印度格列宁”,铤而走险;而生存的压力,便像一块巨石压断了白血病人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就像病人在抗议天价药的时候说的,“命都没了我们还怕报警?”

归根到底,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

穷病,连药神救不了,谁能治呢?国家能治,只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愈发愈完善,经济水平越来越高,那么根治穷病就不再神话。程勇在法庭上说的:“我犯了法,该怎么判,我都没话讲,但是看着这些病人,我心里难过,他们吃不起进口的天价药,他们就只能等死,甚至是自杀,不过,我相信今后会越来越好的,希望这一天能早点到来吧”。程勇凭借最后的发言机会,希望能将天价药纳入医保,给病人带来了生存下去的一缕灿烂阳光。这只是电影的冰山一角,在现实生活中“病”也难治。

希望穷病早日根治!

高分电影看《我不是药神》500字影评相关文章:

★高分电影看《我不是药神》500字5篇影评

★高分电影看《我不是药神》500字高中观后感范文

★高分电影看《我不是药神》500字观后感

★高分电影看《我不是药神》600字5篇影评

★高分电影看《我不是药神》500字观后感小学范文

★高分电影《我不是药神》800字5篇影评精选

★高分电影《我不是药神》1000字5篇影评精选

★高分电影看《我不是药神》600字观后感范文

★高分电影《我不是药神》800字5篇观后感

★高分电影《我不是药神》400字观后感5篇影评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m.js?fce392d37f1927da32ec8079e842a198";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我不是药神》中提到的印度仿制药、为什么会比国内药便宜那么多呀?

如果你看过《我不是药神》的话,你就知道一件事情,就是在剧中徐峥饰演的程勇靠着倒卖仿制药发家致富了,尽管,电影里面没有过多去描述,但是,我们可以赤裸裸看出来药品在价格上面的差距,一瓶正版药要3万多,仿制药零售价才2000多,更何况如果去厂商拿货的话,只需要500块,简直用便宜到死来形容。

影片《我不是药神》中提到的格列宁,真实名字叫格列卫,是诺华制药公司(Novartis)研发出来的一种抗癌一线用药,对某类癌症有效率高达95%。格列卫在治疗CML与GIST上的巨大成功,引起了医学界和科学界的极大关注。但是,和电影里一样,现实中它的价格也死贵死贵。据说在国内的每盒价格近两万,而每盒只能吃一个月。印度仿制药的价格是一盒两百左右,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印度的仿制药就是救命的神药。

在民间有:活不起、病不起、死不起一说。如今感冒花个一二千不是稀奇事,要是运气不佳得个什么大病的话,那么会给普通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像《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里面,那些患者一样,面对昂贵的药品措手无策,只有等死。可有很多观众和我一样心中有个疑惑,影片里国内四万一瓶的药,而印度生产的、药效相同的药、只需要两千,进价只需伍佰元。为什么印度的药比国内便宜那么多?可能许多人都不知道,印度有“世界药厂”之称。

“印度抗癌药代购第一人”有原型该影片讲述了徐峥饰演的程勇最初因家庭压力渴望发财,开始违法代购印度“假药”格列宁——一种治疗慢粒白血病的抗癌药物,但是他赚取差价获得钱财后就金盆洗手了。但当看到昔日好友惨遭病痛折磨最终离世,看到众多病友无力支付正版药物哀叹痛苦时,他重新走上贩卖假药之路,只不过这次,他抛却物质利益,仅以成本价售卖药物来挽救患病群体的生命。该影片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电影原型是有“印度抗癌药代购第一人”之称的陆勇,他的故事建立在格列卫的仿制药之上。


新药的研发投入

我们都知道,药是救命的,容不得半点差池,所以一款新药在面市前需要做相当多的工作。既然是研发,首先就是制定研究计划,就是要知道研究什么,怎么研究。所以这一阶段分析市场和行业动态、查找海量文献、甚至在实验室里制备新的化合物都是必不可少,但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是新药的临床前研究,这包括药物的合成工艺、剂型选择、检验方法、质量标准、稳定性、药理、毒理、动物药代动力学等研究,这些东西是外行一脸懵逼,内行殚精竭虑。

然后进入药物的临床研究阶段。新药的临床研究分为I、Ⅱ、Ⅲ、Ⅳ期临床,这4期临床研究就不展开来说了。总之你只需要知道这临床临的是病人的床,就是这个阶段已经把药试用在病人身上了。我还记得前段时间我们的一个客户——某加拿大制药公司,因为Ⅲ期临床失败,导致一天之内股价爆跌!注意红圈处,说了这么久的新药研发过程,其实我想告诉大家的就是一款新药的研发投入是巨大的,时间上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花费几亿甚至十几亿美元都是很正常的,而且这些付出还不一定能够换来最终的研发成功。

而印度的制药公司简化了,甚至是省去了这些过程,就相当于在成本上至少降低了几亿美元,所以人家即使卖的特效药便宜也不至于亏本。

印度的仿制药,譬如影片中的印度格列宁等物美价廉,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病人的救命稻草,一些发达国家的患者也选择使用印度的仿制药,甚至是到印度就医或治疗。比如在印度,约有550个实验室为药物市场利润丰厚的美国市场进行供药,还占领了90%的市场份额


恰恰是因为仿制药没有这方面的成本,使得药品的价格会远比正版药低廉很多,当然,有人可能会说,为什么我们国内不能向印度那样,也搞一个专利双轨制呢?其实,如果搞了,那对于辛苦研究新药的企业来说,无异于是重击,这样的话,药企就没有动力去研发新药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381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