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纳兰心雨】醉杭州

过山龙 2023-07-20 22:44:32

那年借着出差的机会,有幸到去往了小时候去过的杭州。其实因为曾经去过,所以这次的旅途并不期待。到达那天已经是晚上,天空又下着下雨,向来不喜潮湿环境的我在那一瞬间对这里的陌生感又增加了几分。

身上的黏腻,内心的间隙,让我对这里没有了任何期待。出差的晚上,同事拉着我去附近的接到转了转,几日的天气都是阴雨天气,倒是难得的凉快。然而我仍是没有太多惊喜,抱着赶紧结束工作赶紧回家的心态。

时间过得也真是快,眼看着工作就快结束了,有一天我莫名突然有了想去西湖边走走的想法,说不上是为何,就是突然钻进内心的冲动。于是我借着工作间隙,偷偷打车独自去了西湖。

这是我小时候曾来过的地方,它几乎没有怎么变,依然是曾经的模样。这是文明于世界的地方吧,是天堂一样的地方。当我的双脚接近西湖边上时,内心竟然开始激动。

我大步行走着,走过很多青石的路,路边是成排的柳树,那柳条就像是南方女子的长发,深深的根植在西湖两边,倒映在湖水里。婀娜多姿,在风中摇摆身姿,尽显妩媚姿态。雷峰塔似乎在很远的地方,像是缠绕在云雾和山水之中,我伸出手好像能够触摸到它,却又是那般遥不可及。

我在路边的小摊位上买了一把代表南方的油纸伞,和一把扇子,我煽着西湖的风,轻轻的呼吸。我走在湖畔的青石路上,撑起油纸伞,似乎已经融入了这温柔的场景里。踏在这样的石路上,站在断桥边上,我真的想要永远沉醉于其中。

这西湖的水就像是美人的泪。在这样美好的时节里,百花盛开着,湖边有孩童、青年、老人,十分的热闹,桃花树上绣着无数粉色的桃花,像是美人的面,水中的荷花又像是一艘一艘的船只,自由的漂泊在湖水上面。

湖面有人在划船,坐在船上,隔着窗户向外望去,这清澈的湖水就像是巨大的镜子,湖水里的鱼儿游来游去像做着一场游戏,时不时的就会跳出水面,和人们互动。

我呼吸着这里自由的空气,美好的空气,就像回到了小时候,此时我的内心已经掀起阵阵波澜,我似乎慢慢的融入这里,也似乎慢慢爱上这里。

返程的路上,我选择了坐公交慢慢的在路上徘徊,感受这座古城的魅力。所到之处都是古迹的氛围,巨大的历史文化氛围瞬间冲破我内心的防线,我爱上了那些青色的砖瓦。

那些厚重的文化底蕴,那些势不可挡的文化魅力带给我的冲击,让我的内心久久难以平静。我沉醉在了杭州,就像白居易也曾沉醉于江南。

谁能不爱这里呢 想必没有人能够阻挡这从古延续至今的独特美好的洪流。你只能心动。

当我站在苏堤时,他与朝云的深情互动便回荡于我内心。离别也不会打扰你内心的波澜。杭州,愿我们没有别离。

往期精彩回顾【纳兰心语】风雨面前一起扛,河南挺住!【纳兰心语】如果爱不曾来过【纳兰心语】馒头的味道【纳兰心语】惟愿相伴【纳兰心语】爱情里,一定要丢掉的三个东西【纳兰心语】海南之行,无关风月【纳兰心语】等待【纳兰心语】游厦

纳兰容若《虞美人》

悼念的是他死去的妻子卢氏。

写作背景:康熙十三年(1674年),纳兰性德与卢氏结缡。三年后,卢氏去世。又六年,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纳兰性德写下这首词,以寄托哀思。

原文: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银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⑾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白话译文:

井边的梧桐在淅沥的秋风秋雨中渐渐老去,所爱之人的踪迹也在蟋蟀的呜叫中慢慢消失。所爱之人经行之处,如今已荒无人迹,布满了青苔。此时旧地重游,即便拾得美人遗下的翡翠头饰,也无法对人明言,只能徒自伤感。

回廊之处曾经留下了多少令人刻骨相思的痕迹,而今旧地重游,相思成灰。独倚回廊,只有天边落月孤独相伴。吹灭灯火,在月光下走近花阴,寻找过去的踪迹。

十年前的踪迹宛然犹在,十年前的那颗心还依然在胸膛跳动。时光流逝,岁月无情,埋藏在心里的那份情感历久旎新弥新,难以忘怀。

扩展资料:

文学赏析:

上片首先由秋雨梧桐、秋蛩哀鸣引发出对旧情的追怀,进而企图在旧地重游中寻觅芳踪。然而时过境殊,昔时采香之处已经杳非前日,何况情事隐秘,即使拾得旧情人的遗物,也只能徒增遗恨。

下片由“回廊”切入。“回廊”在纳兰的词中多次被提到,应和其早年的一段恋情有关。这个地方寄托着往日的甜蜜和此时的哀伤,是触发词人复杂情感的重要媒介。重游回廊,物是人非;相思入骨,心事成灰。

结句“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和首句“银床淅沥青梧老”在时间上遥相呼应,在直抒胸臆中包含着由于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而带来的无尽悲哀。末句虽自竹屋词化得,用在此处乃熨帖天然,全自肺腑流出。

全词抒情自然,采取的是触景伤情,抚今追昔的抒情方式。该词表面明白如话,水波不兴,实则用典绵密,潜流滚滚。

作者:

纳兰性德(1655-1685年),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大学士明珠长子,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出生于满州正黄旗。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讳,改名性德。

自幼天资聪颖,18岁考中举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年中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

纳兰性德善诗古文辞,尤工于词,后又潜心经史。其词风哀婉动人,直追五代,著有《纳兰词》、《通志堂集》。另编有读书札记《渌水亭杂识》四卷,《通志堂经解》等,并收入《四库总目》。

-《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纳兰醉天是谁

纳兰醉天是中国古代文学家纳兰性德的诗名。纳兰醉天(1624年-1676年),字醉天,号蘅塘退士,原籍文水,是中国明末清初的文学家、诗人。他是清代“两宋词派”的代表之一,也是文人骚客的典型形象之一。纳兰醉天的词作以豪放痛快、豪情逸兴著称,代表了晚明早清时期的文学风格。他的词作在现代被广泛传颂和赞赏,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35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