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今日,小暑悄然而来,
尽管它还没有到“大暑”的酷热,
也似乎没有“夏至”显得那么有韵味。
但是它昭示了两件大事
“入伏”、“出梅”
古代诗人又是怎样过小暑的呢
诗词君将带领大家一起穿越时光去感受。
你有哪些解暑方式,欢迎留言区分享~
1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唐·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石竹花颜色殷红,让人怀疑是朝霞所染;花朵精致,又好像用匣刀裁剪过。它不畏惧暑夏热风,欢快地在小暑节气绽放。美,无时不在。
2消 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面对暑热,心静自然凉,静坐也许是对抗暑热的最好办法,一直坐到“眼前无长物”,自然能感受到窗下吹来的凉风。
3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
时有微凉不是风。
夜晚像中午一样燥热,打开门出来,站在月光下,虫鸣声在密林竹丛中响起。偶尔有点凉快却不是风造成的,是这夏夜的静谧给人一点微凉的感觉。
4十八日小暑大雨
宋·韩淲
申祷山川便作霖,耘苗时候想田深。
且欣小暑能如此,更愿新秋得似今。
早稻欲花将就实,晚禾成叶未抽心。
天应不忍焦劳意,直自初栽已望阴。
反复向山川天神祈祷,终于大雨如甘霖降临。
禾田积了一定深度的水,就可以为禾苗除去杂草,而且值得欣慰是小暑的这场大雨带来了清凉,更加祝愿新秋时分能象现在一样,作物滋润生长获得丰收。
5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二首
宋·晁补之
一碗分来百越春,
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
能赋堂中偶坐身。
小暑时节,诗人正和友人烹茶,在这个天炎暑热的时节,一碗淡茶,两相对坐。即使在如此炎热的天气,诗人也觉得十分宜人。
6喜夏
金·庞铸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初荐枕,黄妳亦升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晚窗无一事,步屧到西厢。
青奴,又名竹夫人,是古人的纳凉神器。在庞铸的心里,有了竹夫了这些消暑神器,再听着窗外的鸟语,看着翠绿浓密的竹子,闻着淡雅清新的荷花香气,真是小暑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7夏日
清·乔远炳
薰风愠解引新凉,小暑神清夏日长。
断续蝉声传远树,呢喃燕语倚雕梁。
眠摊薤簟千纹滑,座接花茵一院香。
雪藕冰桃情自适,无烦珍重碧筒尝。
其实,在夏日,诗人们都挺会享受的。微风吹来,听着远方的蝉声,屋檐上的燕子还在不停地呢喃。
诗人躺在竹席上,闻着一院子的花香。吃着可口的雪藕冰桃,这夏天,真是太惬意了。
8安禅逢小暑
唐.李频
却接良宵坐,明河几转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静室闻玄理,深山可白头。
朝朝献林果,亦欲学猕猴。
在安静美好的夜晚静静打坐,月光下的河流蜿蜒曲折。修禅时正巧赶上小暑节气。每天早上猕猴会献上林中野果,这样闲适的生活让诗人也忍不住效仿。心静自然凉。9前调·野老家
《明词汇编》
小暑啜瓜瓤,粗葛衣裳,
炎蒸窗牖气初刚。
无计遣兹长昼也,茗碗炉香。
深院一垂杨,又闹鸣螀,
簿书堆案使人忙。
何不归与湖水上,做个渔郎。
吃瓜饮茶,消夏避暑;点上一炉香,安心静神。垂杨中蝉鸣声声,看看书案上的公文簿书,词人感叹,当官整日忙,不如做个打渔郎。
10纳 凉
宋·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
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
风定池莲自在香。
月明之夜,船家儿女吹着短笛,笛声参差而起,在水面萦绕不绝。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自在幽香不时散溢,沁人心脾。
诗人闲倚胡床,怡神闭目,不只感官上得到满足,连心境也分外舒适。
图文来源于诗词世界,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小暑是属于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小暑也形成了许多的文化,包括了习俗和古诗词等。下面是我整理的2022关于小暑的诗词精选十首,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小暑相关内容推荐↓↓↓
小暑的由来及气候特点
小暑节气的传统习俗介绍
小暑的节气简介是怎样的
小暑节气的农事介绍
关于小暑的诗词一
《小暑》(左河水)
地煮天蒸盼雨风,偶得雷暴半圆虹。
旱南涝北分天壤,却有荷塘色味同。
关于小暑的诗词二
《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唐·张说
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馀。
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助阳尝麦彘,顺节进龟鱼。
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
今日伤蛇意,衔珠遂阙如。
关于小暑的诗词三
《赠别王侍御赴上都》唐·韩翃
翩翩马上郎,执简佩银章。
西向洛阳归鄠杜,回头结念莲花府。
朝辞芳草万岁街,暮宿春山一泉坞。
青青树色傍行衣,乳燕流莺相间飞。
远过三峰临八水,幽寻佳赏偏如此。
残花片片细柳风,落日疏钟小槐雨。
相思掩泣复何如,公子门前人渐疏。
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关于小暑的诗词四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唐·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关于小暑的诗词五
《登沃州山》唐·耿湋
沃州初望海,携手尽时髦。小暑开鹏翼,新蓂长鹭涛。
月如芳草远,身比夕阳高。羊祜伤风景,谁云异我曹。
关于小暑的诗词六
《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龆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关于小暑的诗词七
《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武元衡
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欹枕见,暮雨闭门愁。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关于小暑的诗词八
《小暑六月节》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关于小暑的诗词九
《纳凉》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关于小暑的诗词十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2022关于小暑的诗词精选十首相关文章:
★2022年大暑是几月几日
★2022年二十四节气惊蛰的经典谚语
★关于2022小暑时间几年几分几秒
★2022关于小暑三候分别是什么
★2022小暑节气适宜做什么
★2022年小暑几月几日
★2022有关小暑的趣味民俗介绍
★2022年小暑是几月几号几点几分
★2022关于大暑习俗简介
★2022年小暑时节几天后是入伏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m.js?6732713c8049618d4dd9c9b08bf57682";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暑,热也,小暑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热到极点 ;“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正值初伏前后,空气溼度逐步加大,天气由干热转为闷热; 此时节,不宜赤膊,运动应避烈日,谨防“情绪中暑”。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意思是凉风已尽,热风来临,蟋蟀为避热离开田野,择院落墙荫而居,而鹰却更威猛了,飞上高空与暑热一搏。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十七首关于小暑的诗词:
《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三
【南朝】庾信
百川乃宗巨海。众星是仰北辰。
九州攸同禹迹。四海合德尧臣。
朝阳栖于鸣凤。灵畤牧于般麟。
云玉叶而五色。月金波而两轮。
凉风迎时北狩。小暑戒节南巡。
山无藏于紫玉。地不爱于黄银。
虽南征而北怨。实西畧而东宾。
既永清于四海。终有庆于一人。
《苦热》
【南宋】陆游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秋夜宿重本上人院》
【唐】李频
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
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唐】 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唐】武元衡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依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
【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韶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消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纳凉》
【北宋】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
画桥南畔倚胡牀。
月明船笛参差起,
风定池莲自在香。
有关小暑的古诗歌(十)
《夏夜追凉》
【南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 ,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 ,
时有微凉不是风。
《桑茶坑道中》
【南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
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
一牛吃过柳阴西。
《中伏日妙觉寺避暑》
【北宋】梅尧臣
绀宇迎凉日,方牀御绤衣。
清淡停玉麈,雅曲弄金徽。
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
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
【唐】张说
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
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余。
三殿褰珠箔,羣官上玉除。
助阳尝麦彘,顺节进龟鱼。
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
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
今日伤蛇意,衔珠遂阙如。
《赠别王侍御赴上都》
【唐】韩翃
翩翩马上郎,执简佩银章。
西向洛阳归鄠杜,回头结念莲花府。
朝辞芳草万岁街,暮宿春山一泉坞。
青青树色傍行衣,乳燕流莺相间飞。
远过三峯临八水,幽寻佳赏偏如此。
残花片片细柳风,落日疏钟小槐雨。
相思掩泣复何如,公子门前人渐疏。
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玉溪小暑却宜人》
【宋】晁补之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小暑才交雨渐晴》
【宋】方回
平陆莽为巨浸,晴空变作漏天。
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古代关于小暑节气的诗歌
2.十七首有关小暑的古诗歌
3.与小暑有关的诗词精选7首
4.精选关于小暑节气的古诗文
5.节气小暑的现代诗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32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