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在《寻李白》中写到:“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唐朝诞生了许多著名的诗人:杜甫,李白,王维,李商隐,杜牧,白居易……舞台剧上有“压轴”的说法,意思是最精彩的往往临近最后才出现。读唐诗也会有这样的体验,初读时不知其味,结尾处却让人拍案叫绝,感慨万千。今天诗词君给大家推荐12首唯美唐诗,最后一句神来之笔,惊艳千年!最为孤寂的结局
《谢亭送别》唐·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友人乘舟离去,许浑唱歌送行,朋友走远后,诗人小憩了一会。一觉醒来,已是薄暮时分。暮色的苍茫黯淡,风雨的迷蒙凄清,酒醒后的朦胧,追忆别时情景所感到的怅惘空虚,顿时被凄黯孤寂包围,无法承受,于是默默无言地独自从风雨笼罩的西楼上走了下来。挚友的别离,像是身体被掏空了一样,你不在的日子,生活只剩对下次见面的期待和向往。最为悲哀的结局
《遣悲怀》唐·元稹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和韦丛一起度过了贫困的日子,当苦尽甘来时,妻子却已经去世了。夫妻死别,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是更为悲哀的。一句“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道尽元稹对亡妻韦丛的无限怀念,这样的感情,怎能不让人叹息。你陪我一起熬过最艰苦的岁月,本是该携手共看繁华的时候,却离我而去,你不在身边,一切的美景都丧失了意义。最为肝肠寸断的结局
《长相思》唐·李白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长安城中有我思念的人儿,天气寒凉,夜里更是想她想的肝肠寸断。我没日没夜地思念你,恨不得魂儿跨越万水千山。这样的执着,这样的相思难捱,这样直白又动容的话语,谁见了都为之悲恸。问世间什么最难解,乃是相思无解。相隔千里,风也带不去我的思念,雨也抹不掉我内心的忧愁。我深深的爱意,你又可知 最为鼓舞的结局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常常被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站的更高才能看得更远,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奋斗不分年龄,不论何时,都应该努力生活,过自己想要的人生。最得意的结局
《南陵别儿童入京》唐·李白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点击下方名片,和百万诗友一起读禅语,听禅意;共悟人生,净化心灵李白沉沦多年,当他收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时,内心激动不已,结尾处其得意的神态和踌躇满志的形象体现的淋漓尽致。心向阳光,看淡沉浮,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生活总会照进阳光。不必为了一时的失意闷闷不乐,宠辱不惊,才能过从容不迫的人生。最痛恨无奈的结局
《贫女》唐·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为他人作嫁衣裳”一句广为流传,是人所共称的佳句。其郁闷愁苦之情,不减江州夜月、商妇琵琶。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不管再怎么努力,终究是在给别人做嫁衣,与其苦闷不堪,不妨改变心态,坦然接受。要知道,你经历过的所有磨难,终将成为保护自己的坚硬盔甲。生活绝不会辜负一个认真努力的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或许惊喜就在来的路上。最广为传颂的结局
《省试湘灵鼓瑟》唐·钱起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点击上方关注【诗词天地视频号】这首诗是古代应试诗中屈指可数的佳作。在当时传诵一时,并奠定了钱起在诗坛的不朽声名。舜帝死后葬在苍梧山,其妃子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变成了湘水女神;她常常在江边鼓瑟,用瑟音表达自己的哀思。山河仍在,却不见当时故人。物是人非,徒留无尽伤感。再感天动地的爱情,终究沦为沧海一粟,细水长流的陪伴才最是动情。最为留恋的结局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友人去安西赴任,临别依依,心情复杂,不知从何说起,就让我们再饮了这杯酒吧,出了阳关,就再难遇到故人了。朋友,是一个眼神就能知晓你心意的人。有知己相伴的日子,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干了友谊的酒,往后即便两地相隔,也依旧互相挂念。山高水阔,希望下次见面时,我们都能遇见更好的自己。最为无力的结局
《金陵晚望》唐·高蟾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曾经的六朝古都金陵,如今却满是衰图残景之像。家国没落的趋势无法挽救,再妙手回春的丹青也无法描绘这一片伤心。家国情怀,是中国人的血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论身居高位还是平名百姓,为国忧心是永远的精神所向。最为心酸的结局
《渡汉江》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被贬岭南,逃回来的他越接近家乡却越害怕,久居在外,没有家人的消息,他害怕所有不幸的设想都变成了现实。自古以来,思乡诗千千万,而这句最令人动容。越是特殊的境遇下,家人最是牵动我们的心弦。这种时候,什么财富、名利,都没有一家人团圆,平平安安过日子来的实在。家,是入骨一般的软肋,也是钢铁一样的盔甲。不管你历尽千帆,家永远是包容你的港湾。最为雄伟的结局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突出表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生活常有不如意,雄鹰与野鸡同伍,自然无法翱翔于蓝天。人应该有格局,有眼界,才能创造更广阔的天地。最为豁达的结局
《酬乐天咏老见示》唐·刘禹锡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白居易感慨年老,消极感伤,刘禹锡写诗相赠,却充满豪情,气势磅礴,意境优美。衰老是任何人都躲不掉的话题,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对老的忧虑,就会心情畅快无挂也无牵。经历过青春年少,岁月的洗礼蜕变成从容的不迫。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即便老了却也精彩万分。12首巅峰之作的唐诗,12种百感交集的结局。谁说诗词一定要开篇即惊艳,在最后也能一鸣惊人。人生亦是如此。年龄只是一个数字,过怎样的生活,都取决于自己的心。“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心年轻,天天都是万里无云,心老则更催得容颜老。愿我们阅尽沧桑,都能有从容的心态!愿在生命最后的黄金时期,都能活出不一样的自我!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卓人月曾说:“我明诗让唐,词让宋,曲又让元。”对此,很多诗词爱好者就会认为,明代文学在创作质量上要稍逊于唐宋元。然而,文学的大花园里,群芳争艳。又何止诗词一家独秀?明代这些惊艳千年的写景佳句,相信您读了以后,一定也会深深折服。
这是来自明初大文学家宋景濂的一篇写景散文《环翠亭记》里的几句话。作为宋景濂的写景代表作,这篇文章并不是专门的写景之作,而是借描写一座园林的兴废来暗喻国家盛衰的变化,寄托自己对刚刚建立的明王朝政权的深切期望。
作为明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行文不急不缓,娓娓道来,颇有大家风范。 这篇《环翠亭记》虽然主要内容不是描写景色,然而其中写景的“66个字”却让这篇文章称为千古流传之作,堪称神来之笔。
这656个字描写的是环翠亭外大雨初停后的景色,历来都受到人们的赞赏。 早晨,一场大雨刚刚过去,竹林变得更绿了。阳光透过洒满雨珠的竹叶,照耀在空中,形成了一副如青色琉璃镶成的世界。光线在雨珠上浮动,晶莹美丽,就像要扑到人的身上一样。
短短66个字,给大家描绘了一副青色碧绿的世界,秀丽清新,形象生动,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该文出自明朝著名散文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张岱,字宗子,浙江绍兴人。他的散文题材非常广泛,举凡茶楼酒肆,歌馆妓院,斗鸡走狗,工艺书画,地方风俗,文物古迹,山水人物都可以被他写进文章里。
这篇《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全文不足200字,被称为古今描写西湖"最漂亮的文章"。 他是继"公安""竟陵"两派之后最著名的散文大家,既有公安的清新洒脱,又有竟陵的幽深冷峭,是晚明小品散文的集大成者。
这篇文章用笔清淡闲远,笔墨精炼,记叙了作者在大雪过后,独自一人到西湖看雪的经过,描绘了一副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大雪过后,一片洁白,作者只用了“11个字”就把雪后的世界描写了出来,不可谓不精炼。
在词语的运用上,作者特别善于运用“数量词”: 一痕、一点、一芥,三粒。简单几个词就雪后西湖上的安静写了出来:此时的西湖,好像就剩下作者一人,除了他之外,只有一道堤坝和它长长的影子,一座亭子,一艘停泊的小舟。远远望去,舟中的人在白雪映衬下,就像两三个小黑点。真是形象而精炼的神来之笔!
散文,作为文学形式的一个重要代表,虽然在普及度上没有诗词歌赋那样直易于记忆和传颂,但是它可长可短,题材多样,既可以洋洋洒洒如大江大河,也可以短小灵秀如山间溪流。
这些写景的明代散文就是它们中的杰出代表。其中那些写景的佳句更是文章中的神来之笔,让人惊艳!
您还知道那些著名的写景散文?对于其中的句子,您最喜欢的是那些话?
欢迎留言讨论!
原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作者】苏轼?【朝代】宋
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话译文:
其一
天色朦胧就去迎候远道而来的客人,晨曦渐渐地染红了群山。傍晚泛舟西湖,天上飘来了一阵阵雨,客人不胜酒力已渐入醉乡。
西湖晴雨皆宜,如此迷人,但客人并没有完全领略到。如要感受人间天堂的神奇美丽,还是应酌酒和西湖的守护神“水仙王”一同鉴赏。
其二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扩展资料: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赞美西湖美景的七绝,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其中第二首广为流传,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后二句,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
第一首一般选本不收录,其实这首诗也写得不错,其首句就把西湖晨曦的绚丽多姿形容得美不胜收。两首对照,能更好地把握作者写诗时的思想感情。
文学赏析:
其一
这组诗共二首,但许多选本只看中第二首,因而第一首已鲜为人知。其实第二首虽好,却是第一首的注脚。
第一首所说的“此意自佳君不会”的“此意”,正是指第二首所写的西湖晴雨咸宜,如美人之淡妆浓抹各尽其态。
不选第一首,题中的“饮”字也无着落。苏轼的意思是说,多数人游湖都喜欢晴天,殊不知雨中湖山也自有其佳处。湖上有水仙王庙,庙中的神灵是整天守在湖边,看遍了西湖的风风雨雨、晴波丽日的,一定会同意自己的审美观点,因而作者要请水仙王共同举杯了。
这一首的首句“艳”字下得十分精到,把晨曦的绚丽多姿形容得美不胜收。若只看第二首,则“浓抹”一层意思便失之抽象。
其二
第二首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第一首诗可知,这一天诗人陪着客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艳,后来转阴,入暮后下起雨来。
而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
上半首写的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
下半首诗里,诗人没有紧承前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
喻体和本体之间,除了从字面看,西湖与西子同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着眼点所在只是当前的西湖之美,在风神韵味上,与想象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相似之处。
而正因西湖与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
对这个比喻,存在有两种相反的解说: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妆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浓妆的西子”;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比浓妆,雨天比淡妆”。两说都各有所见,各有所据。
但就才情横溢的诗人而言,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诗思偶到的神来之笔,只是一时心与景会,从西湖的美景联想到作为美的化身的西子。
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象西子应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当其设喻之际、下笔之时,恐怕未必拘泥于晴与雨二者,何者指浓妆,何者指淡妆。
欣赏这首诗时,如果一定要使浓妆、淡妆分属晴、雨,可能反而有损于比喻的完整性、诗思的空灵美。?
五首最经典的古诗词,推荐给儿童背诵吧!唐诗是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诗人说,它是心中的理想的歌;乐师说,它是流动的音乐;画家说,它是一幅波澜壮阔,万水千山的山水画。我们说,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璀璨的明珠,是我们文化传承的精髓和烙印。有华人的地方,必有唐诗,那些源远流长,脍炙人口的诗词,总是闪现在我们的脑海里。本文节选最经典的诗词,供大家欣赏!
提到唐诗,必须不能略过那些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也不能略过王之涣的五言绝句。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语言,成了千古名句,夕阳西下,黄河东流入海是最平常不过的风景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站的高,你就望的远。生活不止有苟且,还有远方和诗,表现了诗人不凡的胸襟和抱负。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首诗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在日本已经成了国宝。入选了日本汉文教材,还特意为这首诗建造了?寒山寺?。?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前两句月亮、乌鸦、枫树、渔火渲染了一种抑郁的意境,后两句营造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
提起唐诗怎能略过诗仙李白!一首《静夜思》,短短二十字,不仅表现了浓浓的思乡之情,也衬托出了诗人孤苦凄凉落魄之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床前的月光一片雪亮,好像地上抹了一层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头望望天上的月亮,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天涯共此时,远在他乡的亲朋好友你们还好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30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岁月不饶人,惟愿尽其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