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诗词是中华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浩如烟海,优秀的作品数不胜数。
但百花争艳,总有高低。今天,就让诗词君带大家一起了解下中国历史上被公认水平最高的10首诗词吧!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
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
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
《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
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从这首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我们当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
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
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
《长恨歌》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很高的。古往今来,许多人都肯定这首诗的特殊的艺术魅力。
《长恨歌》宛转动人,缠绵悱恻,恐怕是它最大的艺术个性,也是它能吸住千百年来的读者,使他们受感染、被诱惑的力量。
该诗的特点是不讲究格律,任由诗人创作兴致所至。抒发感情,句数多少不限,可以说是句式整齐的“自由体”诗。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这首《念奴娇》,无疑是宋词中有数之作。立足点如此之高,写历史人物又如此精妙,不但词坛罕见,在诗国也是不可多得的。
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
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它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黄风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
这首《虞美人》充满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
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其四射的艺术魅力,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骚人才子。
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绝句妙景”(《人间词话》),又兼具宋词清隽疏朗之自然,历来被推崇为描写自然的佳作,堪称“秋思之祖”(《中原音韵》)。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张若虚在诗中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而在明净的诗境中,又融入了一层淡淡的忧伤。
诗人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形象,诗情与画意相结合,表明唐诗意境的创造已进入炉火纯青的阶段。
清末王闿运评价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足见其非同凡响的崇高地位和悠悠不尽之深远影响。
该诗中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和“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等皆是描摹细腻、情景交融的极佳之句。
《离骚》(节选)
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以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20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
从屈原在当时社会中的身份来说,他是一位政治家,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诗人”;但以他的巨大的创作成就来说,他又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离骚》是屈原被贬后写出来的。本诗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定地位,因此诗人也称“骚人”。
在诗歌形式上,屈原打破了《诗经》那种以整齐的四言句为主、简短朴素的体制,创造出句式可长可短、篇幅宏大、内涵丰富复杂的“骚体诗”,这也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
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
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这几位诗人的文思,才比皓月。看了这10首诗,你是不是也跟诗词君一样被深深折服了呢
新书出版征集令
弘扬诗词文化,谱写时代强音。
大赛不限新旧发布与否,不限题材,是纯诗比赛,经诗人自选,初复评委详细评点等层层筛选,最终获得400首左右优秀点评作品(400首左右包括大赛前300首,以及各初评5分6分但未入选大赛前300首的作品),网上阅读时效而方便,但不易于收藏和保存,组委会拟决定把 大赛入选作品结集出版,现就有关事宜征求大家意见。
《《 大赛》作品集2017 第一期》暂定名,暂定价58元/本。提前预订50元包邮。
《《 大赛》作品集2018第二期》暂定名,暂定价58元/本。提前预订50元包邮。
《邹路诗词》28元包邮
收藏:首届 大赛诗评及排行榜
《 》主编邹路的七言绝句选
《 》主编邹路诗词(词选)
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支持诗词事业,一次性赞助订购20本,我们另设诗词栏目,为您选登一首诗词作品,与大赛优秀作品同集出版。欢迎大家赞助出版!!!
(长按二维码添加微信)
【预订流程】加主编微信15367893786,红包或者微信转账,提交邮寄地址,不会微信红包或者微信转账的诗友与主编私信汇款方式。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
写诗填词
○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有诗还有远方...
荐号1
李白杜甫的诗
简介:每天一首李白杜甫的诗,走近诗仙诗圣,体味李白杜甫的诗意人生!
荐号2
唐诗宋词古诗三百首
简介:腹有诗书气自华,品质就用读诗开始...
中国最美古诗词 百度网盘免费下载
链接: /s/1FafQdlwx2USuF4z3X_9-MQ
提取码: ubdt? ? ?《中国最美古诗词》是2012年1月1日凤凰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黄毅、黄钰。选录了从《诗经》时代到清末历代优秀诗人的杰出作品,堪称中国古代最唯美、最缠绵、最精致伤的古诗词。
这一首《题三义塔》,就是鲁迅最经典诗词之一,水平极高。
作为新文学之父,提起鲁迅先生,人们最津津乐道的常常是他的小说、散文、杂文,《鲁迅日记》也是热门的谈资,学术性的专著《中国小说史略》也一直是学术界公认的成绩,众多文艺类成绩之中,唯独鲁迅诗歌知名度较低,长期为学界所忽视。尽管鲁迅诗歌诞生的名句不少,在今天的网络时代我们也经常听到或者引用,但相比鲁迅其他创作的广为人知,鲁迅诗歌还是比较冷门。
这些一方面当然是因为鲁迅先生其他方面的成绩过于辉煌,掩盖了诗人鲁迅的光芒,另一方面,跟鲁迅先生诗歌创作数量较少也很相关。最后,诗歌的质量也有些参差不齐。
鲁迅诗歌,现在能看到的,满打满算,连上现代诗,大概五六十首。这些诗歌当中,又以打油居多,仅有的几个现代诗都在打油,这就很容易给人们一些印象,鲁迅诗歌水平不高。
但作为一代文豪,诗人起码有十几首旧体诗展示了高超的艺术创造力,功力之深,笔触所及,显示出诗人深厚的国学修养。
比如这首《题三义塔》:
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残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乍一看,可能会一头雾水,尤其是诗歌前四句,是不是有点看天书感觉?
要理解这首七律,先要了解这首七律背后的相关。
说起来,这首诗的缘起还有个感人的故事。
1933年,正是日军侵华,日本有个生物学家西村,参与战争救援,在一片战乱的废墟,发现了一只快饿死鸽子,因地点是上海三义,便取名“三义”,为了表达中日友善,他决定带回日本精心照料。
并且“期待生下小鸽子后,作为日中友好象征送回上海”。
不幸鸽子意外死亡,博士悲痛掩埋,还为之专门立了坟。
这件事被鲁迅先生知道后,鲁迅先生很是感慨,写了这首诗。在诗的序言里,诗人对此有简略注明。
(原序: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西村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持归养之,初亦相安,而终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题咏,率成一律,聊答遐情云。)
我们来看这首诗。
知道了背后的来龙去脉,这首诗也还是不太好理解。无他,因为用典。用典多,还生僻。这正是鲁迅诗歌的一个特点。鲁迅诗歌存在感低,这也是一大原因。
但如果我们知道了“塔”是对鸽坟的美称,
鸠即指“鸽子”(日本人呼作“堂鸠”),
奔霆飞熛(biāo)指战火纷飞(霆:疾雷;熛:火焰),
“大心”、“火宅”、“高塔”、“劫波”,又都与佛教语有关——诗人显然是为了突显出西村先生的大慈大悲情怀——这首诗就比较好理解了。
(这里有必要插一句,鲁迅一生,与佛教颇有渊源,长期保有阅读佛学经典的习惯,早年一度痴迷,大量集中阅读,有过很深的钻研。 譬如1914年,他购买的佛学书籍多达七八十种,占全年购书量的二分之一,1915年,他又逐篇逐句校对高丽版本《百喻经》,还自费出版了100册,1916年又用13个晚上的时间抄录《法显传》,全文约一万三千来字。这些在《鲁迅日记》中都有记录。佛学浩瀚,势必影响到他的文艺创作,所以他的作品里常常会有生涩古奥的佛学典故或习语。这首七律《题三义塔》便是一证。)
通观全诗,前四句是对西村先生救鸽事件的回顾,既有对西村先生义举的高扬,又有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的极力控述,“奔霆飞熛”,诗人之愤慨无以复加,“饿鸠”显然一语双关,遍地饿殍才更是触目之殇。起首两句可谓力透纸背,字字血泪,表达出诗人强烈的爱憎。
颈联是对首联的呼应,面对侵略,我们会抗争到底,欢迎像西村先生这样的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反战人士,加入我们,并肩战斗。诗人用“精卫填海”的神话传说鼓舞斗志,彰显决心。最后,诗人以宽广的胸怀和超时代的气度喊出了绝唱式的共鸣: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这一句,没有读过鲁迅诗歌的人,也一定相当熟悉。诗句以其高度的概括,饱满的内涵,一经问世便成经典。是鲁迅诗歌最广为流传的名句之一。虽然原诗表达的是中日友好的展望,我们却更多拿来形容江湖上兄弟之间的恩恩怨怨,历经种种,最后握手言和,风轻云淡。
通观全诗,前四句追述本事与战场写实,五、六句言志,尾联抒情。诗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对日本人民善意的赞美。
艺术上多用典故、象征手法。本是一件小事,诗人却敏锐地发现了宝贵的闪光处,并加以开掘,特殊背景下,西村先生的人道行为,因之具有了更多崇高涵义。这些在诗里得到极大的升华。诗题三义塔,思想却超出国界。
面对侵略,诗人将残暴的侵略者和善良的日本人民区分开来,并对中日友好寄予殷切的期望。
诗人痛恨战争,但也保持理性。没有因为仇恨而跑偏,失去良善之心。这需要博大的胸怀。而这也并非鲁迅先生第一次如此流露情怀。早在作诗之前数月,恰逢日本无产阶级作家小林多喜二死难,在发给小林家属的唁电中,诗人热切表示:“中日两国人民亲如兄弟,资产阶级欺骗人民,用血在我们之间制造鸿沟,并且继续制造。但是无产阶级和它的先锋队正在用自己的血来消灭这道鸿沟。……”
诗人的眼光是超前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22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