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若无憾到天心

夏枯草 2023-07-20 14:20:36

佛经里说,有情才有生,有情不会老,有情才得病,有情才致死。

在人间,没有不老不死的人生,即便是能写出超脱人世间的文字,也难于幸免。

清玄大师,一路走好。

第一次看到你的文字是小学时期,那时候猜测能写出这么美的文字一定是个美丽动人的女作家。真想见上一见。

后来,在互联网看到你的真容,像极了周星驰电影《功夫》里的火云邪神,内心有点小失落。应了那句:相见不如怀念。

优美文字,一定会是美丽的皮囊写出来的吗

那篇《生命的化妆》给了我答案,这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的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一定是从内在里改革。

你是不需要在表相上下功夫的,你的文章是一流的,是生命的书写,那么心美的人何必在乎皮囊呢

正如王小波的外貌,当初李银河因为他的长相拒绝他的告白,他写了一封很长很长的回信,“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李银河看完泪流满面,接受了他。

清玄大师选择的皮囊,自然有其的道理......

大学时,在图书馆偶然看到你写的书,《所有遗憾都是成全》从此我的枕边书除了三毛就多了一个你。

后来在你的文字中才知道,你跟三毛是好朋友。三毛出国旅游想把自己的房子卖掉,你四处筹钱为了买她的房子,终于筹到钱了,三毛说,不卖了,因为家里的树开花了。

你不但不生气,反倒夸三毛是个极其浪漫的人。是啊,你们都好似吃着雨露长大的人,不食人间烟火,写出的文字真真往别人的心坎里钻。

一篇文章是不是一流的,看的不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作者的本心,也不是光芒万丈,博人眼球,而是作家的自然流露,让人读文章时不只是读文字,而是读一个生命。

在你的笔下,芒花、樱花、野姜花、桃花......所有花都有花魂,它们有了独一无二的生命。

你的文字里有很多平凡的东西,旁人可能看了也就看了,从未想过它们的感受。而你不同,你看出了一朵花存在的意义,夕阳西下的规律,万物在你眼中,都是有情有爱的。

我该为那些花儿、那些平凡的事物感谢你,因为你,它们不再是鲜为人知的普通,它们有了自己的正能量,在某个寂寞的深夜,给了无数人心灵的抚慰。

你的文字是有情的,而你亦是。

你八岁就知道自己将来是一个大作家,三百年才出一个那一种,如果有人为你写传记一定要标上“此人天赋异禀”。

当然,自从有了梦想,你就要受苦了。搬过砖、洗过碗、站过岗......你把大多数人会选择的工作都做了一遍,你说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梦想。你依然每天花两个小时写文章,小学写800字、初中写1000字、高中写3000字、出社会还写......

越写越多,图书馆、书店、咖啡店、电子书、听书都有你的散文。这样,你的梦实现了。千千万万的生命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一个人实现了梦想,也帮千千万万的生命完成生命的诠释,那么他是否度人度己,立地成佛了呢。

昨日(22日)上午9时32分,你的个人微博更新,写道: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

如此感慨,成了绝唱。

你说,永生是人间最大的妄念,但没有人愿意相信自己“不久于人世”。

人终有一天会死,是悲伤的真理。

即便是菩萨下了人间也是会经历生老病死的。当一切的美好都变灭,一切的因缘都成空。纵有千百般的爱恋,也会在时空中衰灭、流逝和虚无时,灵魂会去哪里

月到天心,你该是回到天上去了吧。

在世间里,你种了善果,留给后人无尽的善念。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你文字便是那无尽的峰青,千年不朽。

你无憾了,情若无憾,一世一世传下美丽的步履,纵使岁月如流,老而又老,心犹天青,保有下凡时的浪漫心情,你下凡时没有哭,是笑着来的,你走的时候,也一定是笑着走的。

天若有情天亦老,下一句是什么?

1、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出处:

朝云集句诗七言律诗(十首) 明 · 孙蕡 零落残云倍黯然,一身憔悴对花眠。

南园绿草飞蝴蝶,落日空山怨杜鹃。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此声肠断非今日,风景依稀似去年。

2、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出处: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3、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说便说不了。 出处:

忆秦娥·千里草 [宋] 万俟咏 千里草,萋萋尽处遥山小。

遥山小,行人远似,此山多少?

天若有情天亦老,

此情说便说不了。

说不了,一声唤起,又惊春晓。

4、天若有情天亦老,且休教少年知道。 出处:

双调?寿阳曲 [元] 姚燧 酒可红双颊,愁能白二毛。

对樽前尽可开怀抱。

天若有情天亦老,且休教少年知道。

5、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出处:

蝶恋花·春到桃源人不到 元好问 〔金朝〕 春到桃源人不到。

白发刘郎,误入红云岛。

著意酬春还草草。东风一夜花如扫。

过眼风花人自恼。

已挫寻芳,更约明年早。

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6、天若有情天亦老,可怜孤负月团圞。 出处:

闺情集古 其二 黎瑜娘 〔明代〕 残妆满眼泪栏干,睹物伤情死一般。

三径冷香迷晓月,十分消瘦怯春寒。

黄花冷落不成艳,青鸟殷勤为探看。

天若有情天亦老,可怜孤负月团圞。

7、天若有情天亦老,人若无情自逍遥。

8、天若有情天亦老,人若无情人不殇。

9、天若有情天亦老,人若无心水成冰。

10、天若有情天亦老,地若有情地亦荒。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出自哪?

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出自毛泽东的诗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诗句直译是: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不断地变异、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诗句引申意是:表达的自然界四季变化,运行不息,使天地万物新陈代谢永不休止,这是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而不断的革命和改革,正是人类社会的正常规律。

【出处】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

【原文】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译文】

革命的暴风雨震荡着蒋家王朝都城南京,解放军以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险,直攻蒋军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南京城。

以雄奇险峻而著称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她比任何时候都美丽。这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

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不可学那贪图虚名,放纵敌人而造成自己失败的楚霸王项羽。

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不断地变异、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关键词注解】

钟山:即紫金山,南京市东。

苍黄:比喻大变化。

虎踞龙盘:《三国志》诸葛亮与孙权论金陵说,“钟阜龙蟠,石城虎踞。”

慨而慷:即慷慨。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追穷寇::指国民党残余的军事力量。《孙子兵法·军争篇》有“围师必阙(网开一面之意),穷寇勿迫”。

霸王:指西楚霸王项羽。鸿门宴上,他听了项伯的话,“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没有杀刘邦。后来刘邦项羽血战连年,终于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双方士兵为和平连呼万岁。项羽守约退兵,刘邦却立即背信弃义地围攻项羽于垓下,他的部下更把楚霸王分尸为五。事迹见《史记·项羽本纪》。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是李贺的诗句,见《采桑子·重阳》注释。

沧桑:沧海桑田的略语。比喻巨大变化。葛洪《神仙传·麻姑》里,麻姑对王方平说,“

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创作背景】

1949年4月20日,全面内战已进入尾声,国民党军队全线溃败,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令全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当夜,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一千余里的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23日晚,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后欢欣鼓舞,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作品鉴赏】

首联写解放军渡江解放南京。这两句是倒装,是”百万雄师过大江”才促成了“钟山风雨起苍黄”。它们是全诗的总起,形象地描绘了解放军强渡长江攻占南京的雄伟场面,既写出解放军渡江进军的神速,又写出渡江进军的勇猛气势。正当敌人还梦想卷土重来的时候,解放军已浩浩荡荡渡过了长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捣敌人巢穴。在解放军压境的隆隆炮火声中,南京反动政府犹如黄叶惊飞鸟兽走散。全诗开头异峰突起,气魄不凡,有如泰山压顶,雷霆万钧。语言简洁有力、形象鲜明。“苍黄”两字生动地表现了革命的暴风雨迅猛异常,“雄师”两字生动地刻画出强大的解放军威武雄壮锐不可当的英姿。“过大江”三字生动地描述了解放军强渡长江那种排山倒海的英雄气概和浩浩荡荡的生动场面。

颔联讴歌南京的解放。这里的“今胜昔”三字,凝结着爱与恨的深邃感情,想着过去百孔千疮的“帝王州”,人们对反动统治极端的仇恨;南京在军事上自古就是形势险要,今天已经掌握在人民解放军的手里,更加显得雄伟壮丽;在政治上,过去这里是反动统治者统治根深蒂固的地方,今天它成为人民的英雄城市,换了人间,出现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真正显示出其雄姿秀色,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雄伟,英姿勃发。南京的解放,标志着中国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渴望胜利的全国军民都在为这旋转乾坤的巨大变化和空前伟大的历史事件而慷慨激昂、鼓舞振奋。“天翻地覆”这成语既写出变化的巨大,又显出事件意义的伟大。“慨而慷”一方面赞扬了人民解放军的壮志和英勇,一方面表达举旧欢腾闻风而起的豪情。这些语言刚健有力,豪情奔放。

上面四句是历史纪实,着重叙述,写得有声有色,气势雄壮,凝聚着赞美歌颂的深情。

颈联指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两句是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战略思想的集中表现,是全诗的灵魂。毛泽东一反《孙子》中所提“穷寇勿追”的旧说,进一步吹响"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号角,一个“宜”字,显得洞察古今,果敢英武、坚决。用“剩勇”而不用”余勇”,不仅造语新鲜,更表明中国解放军尚有足够的力量去追歼“穷寇”。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艺术化表述。接着又从反面总结了历史上悲剧人物项羽的惨痛教训,给读者以明鉴:“不可沽名学霸王”。一个“不"字,显得烛照幽深,清配理智、彻底。这一联从历史到现实,一反一正,饱含哲理,巧用典故,生动形象,告诫及时,教诲深远。

尾联揭示不断革命、不断改革、不断前进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规律。“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毛泽东借用它写在这首诗里赋予了新的意义:自然界四季变化,运行不息,使天地万物新陈代谢永不休止,这是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而不断向前发展,不断的革命和改革,正是人类社会的正常规律。这里清楚指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即国民党的覆灭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的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不仅这佯,而且也指明了前面所提出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论点是完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真理。革命人民响应毛泽东的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正是行天下之“正道”,是完全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后面这四句是议论说理,但不是概念的理论,而是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和语言来表达。

这首诗风格豪放,笔意雄奇,在艺术上值得称道的有两点:一是叙事与议论、诗情与哲理的完美结合,是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与诗人的多方智慧相结合的艺术结晶;二是典故运用生动贴切、深刻到位,是历史典故和现实斗争结合得恰到好处。全诗运用了七个典故,这首诗也是毛泽东诗词中运用典故最为绵密的诗作之一。?

近代文学家郭沫若《“百万雄师过大江”——读毛主席新发表的诗词之一》:这一首诗是纪念南京解放、庆祝革命胜利的万古不磨的丰碑。?

现代小说家刘白羽《创造新世界的颂歌——读〈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七律,是毛主席一组战争题材诗词中最后一篇,也是寓意十分深远、气象十分宏伟、格调十分崇高的珍贵的诗篇。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年),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著有《毛泽东诗词》《毛泽东文集》等。

天若有情天亦老后半句

1、“天若有情天亦老”的下一句是“人间正道是沧桑”

2、此诗的原文是: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3、这首诗,题目里说的是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当夜,解放军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迄江西湖口的千里长江上,分三路强行渡江。二十三日晚,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

4、此外唐代诗人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这首诗也有“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话,诗中是这样写的: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这首诗表达的主要是亡国之恸。此诗所抒发的是一种交织着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的凝重感情。“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在诗中的意思是说:枯衰的兰草为远客送别,在通向咸阳的古道。上天如果有感情,也会因为悲伤而变得衰老。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scgf/914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