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特殊的春节

槐米 2023-07-20 13:16:23

( )

2020年这个春节,你会忘记吗

“乙亥末,庚子春,一场特大的瘟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了中国……”将来的人会从文字中了解这段历史,而无数个体在这场灾难中的命运和轨迹将模糊在一起,成为几个数字和几行铅字。

作为灾难中的个体,我记下自己的感受。

2月8日,是传说中的疫情拐点。可是,拐点并没有出现,疫情的严重程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之前,我们的“囚禁”是有期限的,盼着2月8号快一点到来,疫情得到控制,便可刑满释放。可是,这一天我们失望了,钟南山院士沉重地说:“恐怕还要几天”。还能说什么呢 一个84岁的老人在前线指挥作战,无数医务工作者拼命阻击病毒,我们这些人宅在家里吃喝拉撒睡,不能抱怨啊!

往年正月,每天都记得:今天是正月初几正月十几。这个春节,我只关心是2月几号。

2月8号,冷冷清清的元宵节。

早上,吃了一个茶叶蛋一碗泡饭。儿子肚子疼,没吃。中午我做了几个菜:炒紫菜苔,炒青菜,蒜苗炒鸡蛋,肉圆山药汤(汤圆的兄弟)。冰箱里的肉虽还充裕,不敢让口腹奢侈,省着点吃,十天还行。这天当地最大的消息是庐江也封城了,用几百辆公交车把庐城周围的路口堵起来,只留下6个出口可以通行,路口设检查站,外地车辆和人不准入内。城里的人抢着囤积食品,同学提醒我赶快去买菜。我没敢出去,家里的小菜园有三样菜,虽然单调了点,凑合着吧。这几天,本镇已经查出了许多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有些人离我这里很近,说不怕是假的。

夜幕降临。零零散散的烟花爆竹声,提醒着心不在焉的人们:再黑暗的节日也是节日。我正在洗碗,透过窗户,不远处一串串烟花挟着尖锐的啸声呼叫着蹿进天幕,多姿多彩,绚烂了深邃的夜空。凝视着短暂的美丽,难得的一点喜气,或许被困于室内,羡慕烟花绽放的自由吧。

窗外,夜渐渐沉寂。

这个春节,在焦虑和恐慌里过去了。可是,焦虑和恐慌依然笼罩着我们。

这些日子,海量的信息铺天盖地。我像个强迫症患者,每天一睁眼就刷手机,大大小小的微信群,微信好友,还有朋友圈,一个一个浏览,所有的信息都是有关这场疫情,从科普冠状病毒到起底爆料黑幕,从前线救治到后方防疫,从阴谋论到人祸论,从“双黄连”到“瑞德西韦”…… 武汉牵动我们每个人的心,看着每天上涨的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数字,个人的担忧已经融入到全民忧患的大潮中,覆巢之下无完卵,全民战“疫”,人人裹挟其中。

这些日子,不由自主被情绪控制了,就像个牵线木偶。不是我一个人如此,群里弥漫着各种情绪。焦虑恐慌的压力下,人的情绪极易感染和爆发。2月7日,“吹哨人”李文亮的死激起的情绪尤为激烈。人们痛惜之余,就像飓风席卷海面,愤怒裹挟了一切。一些理性的声音发出,竭力遏制爆发的情绪潮,许多群里出现“开撕”或“撕裂”的局面,同事同学甚至好友亲戚之间,展开了论战。渐渐地,发酵的舆情得到控制——情绪的破坏力缓和了。然而,很多人不是心服口服,而是冷静下来,明白大局之下抗击疫情最要紧,意见可以保留,辩论以后再说。

武汉,已经成为风暴的中心。看着那些不幸的家庭在求助,为求一张就医床位四处奔波,看到他们在漩涡里苦苦挣扎,随时被浪卷走。我却无计可施,心痛和眼泪毫无价值,转发的时候只能祈祷:但愿有人能帮到他(她)。唉,个体何其渺小!像一粒微尘,一阵风刮来说没就没了。可他们不是微尘,是活生生的肉体,是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妻子丈夫,这些柔软的生命有多么丰富的情感,连接着多少家庭的喜怒哀乐哦!

也有欣慰的消息不断传来:各地救援物资飞速抵达武汉,全国各地医疗队驰援湖北,救援力量很快在加强,从农民捐菜到企业捐资,民间的官方的,汇聚在一起涌向那里。感动的力量鼓舞着人们,东西南北,越来越多的人靠近了。

拍下几个普通人的背影吧。

一位律师组织捐款一百多万,为救援武汉出力。

2月6日,一位警察的微信运动记录:21635步。他说,今天执勤累垮了!

一位村干,整个春节忙着上门登记、排查武汉归来人员。他不知道病毒会在哪一刻朝他袭来。

还有一位村干,村里有确诊病例,他上门排查、组织隔离与病人密切接触者。他唯一的防护就是一只口罩。

一位一线医生为援鄂的同事们写下——

《卜算子. 赴鄂都》

冠毒施虐横,华夏人心聚。欲问匆匆去哪边 疫情深重处。

昨迎春风归,今解荆楚苦。待到江城无恙时,兄弟姐妹舞。

一位武汉人看到这首词,感动之余挥毫泼墨,情感溢于撇捺之间。

那位律师在兰州,他叫袁先高;那位警察叫吴义向,在六安;两位村干任职家乡,他们是罗春林和刘宝三;那位医生叫邢邦荣,广州某医院工作。 ——他们都是我的同学。

还有许许多多的名字,许许多多的普通人,他们的背影重重叠叠。

大灾之下,唯有合力。救人,也是救自己。

十几天前,我们这儿的大多数人还没把病毒当回事,拜年,聚会,走亲访友。感觉农村疫情防护没有得到人们重视,正月初二,我在自己的公众号发了一篇文字,再次提醒病毒传染的危险。是不是让人们警惕起来 能起多大作用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起一点作用是一点,多一个声音提醒,也许少一些人被传染。如今,防疫措施越来越严,没想到城市那些管控、隔离措施也用到这个小镇。乡镇路口被封堵,菜市场也封起来,凭出入证采购家庭物资,每户每三天使用一张出入证。

危险真的来临,反而不太慌了。我静下心,开始看书。昨晚,看完加缪的《鼠疫》,再观照眼下的疫情,觉得在灾难面前,人类的反应从来如此,人性从来如此。有人感慨,这场灾难就像放大镜,露出许多人的真面目——有些人是真善良,有些人真有本事,有些人真正在担当,有些人真不是一般的可耻!的确,灾难来了,多数人主动或被动地和灾难搏斗。当然,有人胆怯逃跑,有人浑水摸鱼,有人愚昧无知,有人奸诈贪财。善良和邪恶,公正和枉法,光明和黑暗,一直都在这世间。

也许,加缪在《鼠疫》里说的一段话能让我们明白点什么——

“编写的初衷是不做讳莫如深的人;是提供对鼠疫受害者有利的证词,使后世至少能记住那些人身受的暴行和不公正待遇;是实事求是地告诉大家,在灾难中能学到什么,人的内心里值得赞赏的东西总归比应该唾弃的东西多。”

是啊!人的内心里值得赞赏的东西总归比应该唾弃的东西多——人类能够前行,正在于此。

可是,这场灾难我们学到了什么 恐怕,更多的是教训。面对大自然,我们的敬畏有吗 面对病毒,我们的诚实在哪 面对疫情,实事求是又在哪里

一个春节毁了,还会有春节。但很多生命毁了,他们再也没有了节日。

今年春节有何特殊之处?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最大最隆重的节日。在食物贫乏的年代,许多人辛辛苦苦一年,为的就是过个大年,所以有“宁穷一年,不穷一天”的说法。
到过年这一天,不管回家的路有多远,都要赶回家和家人团聚;为了过年,不管穷富,都要准备年货。
到了春节这一天,家家户户贴春联,垒旺火,放鞭炮,祭鬼神。还记得小时候过年,都是自己写对联,自己剪窗花,爸爸从集上买回猪羊肉,大公鸡,门扇大的黄河大鲤鱼,还有各种麻炮,鞭炮,糖果瓜籽。爷爷则自己垒旺火,并叮嘱我们千万不能戳翻旺火。在大门口还要挂两盏大红灯笼。
春节从腊八就开始筹备过了。腊八吃腊八粥,淹腊八蒜。进入腊月二十人们就开始掰起指头算了离年多久。二十三是小年,祭灶神,吃麻糖,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守完年夜是初一,出门迎财神喜神,到亲戚家拜年。初二嫁出去的姑娘回娘家,一直到十五闹花灯,吃元宵。
大同的风俗,从初一到十五都有闹红火的节目,高跷,旱船,小车灯,花鼓队都要上街,大街上人山人海都是逛街看热闹的,一座古城都沸腾了。
今年春节恰逢疫情,许多人不备年货了,有啥吃啥。商店新衣卖不出去了,猪牛羊肉都减价了,买的人不多了,有点够吃就行了,一切从简,年味没了。上边又禁放焰花鞭炮,临近年全城静悄悄。
往年电视里的春节晚会最吸引人,今年人们已不关注了,这个年过得有点伤心。

有谁能罗列一下我国各地过春节的特殊风俗习惯吗

各地的春节习俗
〔北京〕
北京市初五开市时,掌柜的要带领所有伙计们祭神,祭拜后将神禡、纸钱请到门口,放在芝麻秸,松木枝架上一焚,称为「送神」。伙计们还要去租借各种敲击乐器,外头一放起鞭炮,里头就开始敲锣打鼓、摇算盘,热热闹闹的开张,说是「响响当当,大吉大利」。正月初八称为「顺星」。据说每人每年的运道如何,完全操在他个人值年星宿的手里,而每年正月初八正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在这天到庙里烧香祭星,可以获得星宿的垂佑。若在家中「顺星」,是在初八晚上等星星出齐后,在庭院里摆上香案,供上「星神禡」,以元宵为供品,再以五色灯花纸,捻成一百零八个灯花儿,用油泡在粗磁做的小灯盏里,燃起来散放于庭院各处,就可以去灾了。

〔山东〕
宁阳县元旦吃馄饨,称为「填仓」,黄县、蓬莱一带,元旦早起要照虚耗。由女主人手持红烛,把家中各个角落照一遍,意思是以光明驱逐黑暗,然后将年前以面粉做成的各种窗花放在窗台上。小孩子起床后,要攀着门拴打三个秋千,据说可以长得快。有些地区煮饺子时要用芝麻秸烧火,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升,饭后在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味有「余头」。胶东的新媳妇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拜年,称为「札根」。据说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札下,不会有离婚和早年丧偶之事。旧时还有初五「送穷」的习俗。当天祭拜年,要放鞭炮以示「赶五穷」。曲阜则在初五办「文曲星会」,初五晚上,学生要到老师家,向孔子神像拈香祭拜。再由老师出题做一篇文章,完成后由老师它焚掉,叫做「文曲星会」。

〔河南〕
陈留县元旦在天井中以青石压横木,称为「压千觔」。荥阳县天未亮时就设祭品在庭院祭天,并燃烧柏柴以逐疫。孟津县元旦蒸面茧以祈求蚕业有好的收成。郲县元旦五鼓时,每户门前都插一支路灯,例同元宵。沘源县以初三为「谷子生日」,是日不食米饭。初七为火神生日,夜间必放花炮。

〔陕西〕
富平县各宗族皆为祖先画像,元日聚集子孙礼拜,祭后更醵金饮宴,称为「节坐」。初二各戚友间则以面食、猪肉相赠,称为「拜节」。高陵县元旦,一等到天亮即悬挂黄纸于竹竿上以祀天,称为「接天神」。又以木炭悬于门首,据说可以去瘟疫。石泉县以黄纸作钱,元旦结彩悬于门,名为「宝盖钱」。临潼县以初五为「送穷节」,家家剪纸人后,拿到门扔掉。当日每人必定饱食,称为「填五穷」。

〔安徽〕
安徽省自年三十中午十二点就开始拜年,一直拜到初一中午十二点为止。并互相较量谁家放的鞭炮纸最厚,就表示谁家过年最隆重。年青人则玩「打老窝」的游戏。拜年后,在地上挖洞,放进铜钱,各人用自己的铜板用力掷击,打出洞外的钱就归他所有。寿春于初四迎财神,商家必备鱼头、茨菇和芋艿等供品,谐音「余头」、「时至」、「运来」,以为发财的吉兆。

〔湖北〕
武昌以正月初四为「新婿贺年」,新女婿回岳家,必须忍受岳家人的戏弄而不得动怒。黄陂拜年的顺序为「初一拜本家、初二母舅、初三回岳家」。家有亲丧者,必以篮纸写一服字贴在门口,谢绝贺年。

〔湖南〕
新化元旦必定准备极丰盛的早餐,俗信新年的第一餐愈丰盛表示这一年愈丰收。长沙习俗,有客前来拜年,要放鞭炮迎接。入座后,送上两枚槟榔,称为元宝,祝其发财之意。

〔江苏〕
江宁县元旦贵家于房门口贴画雄鸡。吴县多于元旦至通元寺礼拜观音大士。苏州习俗:元旦一早开门要于三爆竹,叫做「高升三级」。清晨出门,要遵循黄历上所指定的方向,叫做「喜神方」。并到城隍、土地等庙去烧香,必历经十庙乃止,称为「烧十庙香」。自元旦至元宵,火炉中烧巨煤墼,称为「欢喜团」。准安人传说,吃汤团可以接财神,所以从大年初一清晨就开始下汤团,直到元宵,天天都有汤团吃。武进县妇女元旦剪松柏枝,绕以红丝,戴在发髻上,据说可以长寿。

〔浙江〕
乌程县元旦以长竿束草于上,点火燃烧,并敲锣打鼓,称为「庆田蚕」。又点天灯于竿上,直至三月三日止。宁波元旦祭祖后要吃豆粥。晚上要关门前,再于一次「关门炮」。绍兴新年以「茶碗茶」待客,里面还要加上橄榄和金桔,同时用茶叶蛋待客,称为「捧元宝」。

[福建]
厦门人元旦出门前,都得当空拜祷玉皇大帝,称为「祭神」。清晨祭神用鲜花素果,中午祭神则用牲醴,及一碗春饭。春饭就是在白饭上插上红纸做的春花。闽音「春」与「剩」谐音,春饭是取其「年年有余」的好口彩彩。漳州初四称为「接尪」,除了进庙烧香外,还要预备一个糖果糕饼盒,叫做「荐盒」、供上在厅上迎神下降。

〔广东〕
海丰一带,小辈向长辈贺年时,长辈会以红包或柑橘赏给晚辈。潮州春节节食有菜粿、腐圆、酵包、管煎、五果汤。初四夜里,家家要点一盏灯,准备一缸水,叫做「等神水」。东莞正月初一祭神,要供上糖上煮芋头,叫做「富贵有缘」。

〔四川〕
成都人元旦不吃饭,因为「饭」与「犯」,同音,为了避讳,则吃汤圆或挂面以祈求合家团圆,福寿绵长。刘阁等地于正月初七「人日」还要「过小年」,除了敬神、祭祖外,也吃团年饭。成都人则于人日游西郊的杜甫草堂。长寿县元旦于门外燃九支腊烛,称为「九品烛」,以敬天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11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