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砍柴

柳华 2023-07-20 12:26:32

有一个非常勤奋的青年,很想在各个方面都比别人强。可是,经过多年的努力,仍没有长进。他很苦恼,就向禅师请教。

禅师叫来三个弟子,嘱咐说:“你们带这个施主到五里山,各自打一些柴回来。”

青年和三个弟子沿着门前湍急的大河,直奔五里山。

等到他们返回的时候,禅师已经在原地迎接他们,他首先看到青年满头大汗地扛着两捆柴,蹒跚而来;接着两个弟子一前一后,前面的弟子用扁担左右各担着4捆柴,后面的弟子轻松地跟着。过了一会河面上漂来一个木筏,载着小弟子和很多柴,停在大家面前,大家一数竟然有8捆。

青年和两个先到的弟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沉默不语。禅师见状,问:“怎么啦 你们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 ”

“大师,让我们再砍一次柴吧。”青年请求道,“我一开始就砍了6捆,扛到半路就扛不动了,扔了两捆;又走了一会儿,还是感觉太沉,就又扔了两捆;最后,就剩下了两捆。可是,大师,我确实尽力了呀。”

“我们和他恰恰相反,”走在前面的弟子说,“刚开始,我们各砍两捆,各担各的觉得很吃力,于是,就把柴和在一块,两个轮流担,就轻松了许多。最后又把这位施主丢弃的柴也挑了回来……”

“我的个子矮,力气小。不走水路的话,别说两捆柴,就是一捆柴我也担不回来。”小弟子抢着说。

智者拍拍青年的肩膀:“一个人要走自己的路,本身没有错,但关键在于怎么走......”

本来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是非常小的,为什么走着走着就区别开来了呢 其实最关键的是选择!所谓“选择不对,努力白费”,讲的非常有道理。

青年砍柴全凭自己的力气,结果肯定落后;大弟子和二弟子懂得互助,自然担回的柴更多一些;小弟子会用脑子思考,明白“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选择了先做竹筏,再利用水的浮力将柴载回,肯定能够大获全胜!不得不佩服智慧的力量呀!

你是靠力气,还是靠人或者智慧在一路行走呢

放羊的,和砍柴的,是什么?

1、放羊的就是指放牧羊群的人

牧羊是人类最古老的生产活动之一,在农业系统中属于畜牧业的一种,其生产成品以羊毛或羊奶为主。一般而言,羊群非常依赖牧羊人的饲养和保护,或由牧羊人的带领下寻找新的草场觅食。而牧羊业仍旧是欧洲、美洲和大洋洲部分传统农业地区的主要产业和经济来源。

2、砍柴的就是指上山砍柴、劈柴的人,也称樵夫

樵夫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qiáofū,也可泛指从事林业的人。《儒林外史.第九回》:沿著大路去走有四里多路,遇著一个挑柴的樵夫。

扩展资料:

放牧羊只是人类最源远流长的职业之一,追溯至6,000年前的安那托利亚半岛(小亚细亚)就已经有人在牧羊。当时畜养羊只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它们非常保暖的厚羊毛,其次是可供食用的羊奶和羊肉。在随后的数千年里面,牧羊活动开始扩展到整个欧亚大陆之上。

初时虽然有些羊都是被固定地留在家庭农场之中,与其他动物例如鸡和猪一起养殖,但渐渐地人们了解到如果想维持庞大的族群数量,就必须把它们不断地由一个牧草地移到另一个牧草地生活以满足大量的食草需求由此就衍生出第一批专门放养羊群的农户——牧羊人。

牧羊人的最重要的职责是让他们的羊群完整,保护它们免受狼和其他食肉动物的袭击;另外也要监督羊群迁移,并确保他们准确无误地在指定的时间到达市场范围进行剪羊毛的工作 。在古代,牧羊人也常常用自己的羊来挤奶,并用这些羊奶来制作奶酪,时日只有少数的牧羊人仍然在这样做。

描写砍柴的诗句

描写砍柴的诗句
1、《渔歌子?樵夫四首》(元)?周巽
春山漠漠淡烟横。阴壑丁丁伐木声。啼鸟静版,权落花轻。看棋松下暮云。
2、《樵夫》(宋) 萧德藻
一担干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优游。
归来涧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
3、《樵夫》(宋)陆游
酸涩涧边果,青红巖际花。
贪随狙狖去,风雨未还家。
4、《樵夫行》(宋)徐侨
晨征已输行者早,纷来敛避樵夫道。樵夫辛苦刈樵归,昏莫结束更起炊。
夜半出门星月暗,崎岖露草寒濡衣。入市博得升合粮,归来分与妻儿尝。
依前剥剥上山去,不住朝朝莫莫忙。樵夫樵夫休懊恼,世路艰难勤亦好。
蝗虫四起米价高,怜汝饥劳我未饱。我苦闲愁雪满颠,烹葵煮藜过年年。
5、《樵夫词》(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09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