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流行观点是毒药

金樱子 2023-07-20 10:16:59

这时代的人,太需要一句现成的观点,最好朗朗上口,即学即用。于是,流行观点大行其道,它和流行服装、流行歌曲一起,像台风一样,每年变着花样登陆,风卷残云,左右大众言行。热闹过后再反思,其中多数经不起推敲。

我刚工作的时候,流行“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买房的故事”。我得说,文学的力量真是无穷的,这个故事成功地忽悠了一代中国人,让我们质疑自己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让我们感叹房价还不够高,还应该更高,才对得起我们的国际大都市地位。后来,房价果然高了,我们成了房奴,这才陆续醒过来:原来那只是一则故事,故事的背后是营销,是官商四手联弹,为我们演奏的一个催眠曲、幻想曲。如今是曲终人散,人去楼空。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该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一句流行观点了吧,小时候听家长老师讲,长大了再对着自己的孩子讲,俨然祖训、家学,要代代传下去。人生明明是一场长跑,非要搞成百米冲刺,在前一百米决出胜负;人生甚至根本不是一场跑步比赛,偏要划出跑道,只问输赢。这句话坑害了几代中国孩子,至今仍大有市场。它取消了中国人的童年,也为成年人的疯狂变态埋下伏笔,让家长间的“军备竞赛”层层升级,究其动机,仅仅是为了养肥几家学校和培训机构。这是教育界最大的谎言,是商家和专家勾兑出的弥天大谎,却能如此深入人心,不能不让人佩服流行的威力。

“婚姻需要经营”,女人们几乎张口就会说。毫不避讳地讲,我反感这句话,就像我反感网上所有打着小S名义传播的那些女人经一样,什么“女人要有心计”,“不会化妆的女人没前途”,这些在闺蜜间公开流传的“悄悄话”,背后逻辑惊人地一致:以商业规则揣摩婚姻,以功利目标订制家庭。问题是,女人们真的能从这些话中受益吗 殊不知,婚姻不幸的根源,恰恰是有些女人太会“经营”,把相亲对象当客户,把爱情当交易,把青春、婚姻与前途捆绑。

于是,“你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挣钱养家”便成为男人讨好女人的最好说辞,也是女人炫富炫老公的首选格言,据说很多婚礼上的新人都拿这句话来宣誓了。可是,新娘们,女人们,当你们陶醉在这句话里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句话背后的陷阱:迟早有一天,你不再貌美如花,到时候,可别怪他不再挣钱养家,也别怪他挣钱养她——另一个貌美如花的女人。因为你本来就是“负责”貌美如花的,如今你成明日黄花,是你自己失职。

好吧,你说这句话只是玩笑,但接下来你们有了孩子,立刻搬出另一套观点,“男孩穷养女孩富养”——这回可是当真了。这句话流传久远,我不知道它的始作俑者动机何在,相信初衷是好的,实践中也曾有大量案例佐证,但现在,这观点被迅速物质化庸俗化,富养出来的女孩(也包括男孩),眼界确实高了,不会轻易被两块糖哄骗了,却转身成为“婚姻要经营”的忠实拥趸,甚至将“富养”演变成“包养”,用姿色套现,成为最天经地义的选择。究其根源,是我们对“富”的理解太狭隘,我们终究是一群精神上的赤贫者。

这些年流行“国学”,推崇“讲坛”,名教授、名嘴大放光芒,我观察,活跃在各大讲坛上的名教授们有个共同点:都是段子高手,都是流行观点的大力传播者(甚至不是原创者)。我称他们为“说书艺人”,他们和周立波的区别仅在于:他们能给每一个流行的段子冠以一个学术名称。于是,好学的听众们蜂涌而来,听几个笑话,哈哈一乐,回到单位和同事一搬弄,好像得了什么真学问似的。

市面上的流行观点,多数也有正确的一面,关键看放在什么语境下理解。正如毒药也是药,有药效,但要对症下药,且不能过量,过了量,或吃错了药,就变成毒药,谋财害命,误国误民。

流行观点像流行性感冒,总有中招的一天。完全拒绝不现实,会显得太不合群,有一个办法:把流行观点当作流行歌曲,听过就算,实在忍不住,哼哼两句也无妨,只要别当真;骨子里,对所有流行的东西持警惕态度,流行观点袭来,要学“微信”精神:微微相信,万不可全信。以上都是治标,要治本,还是要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有立场,有成熟的价值观和稳定的信仰,任凭流行观点满天飞,我自岿然不动。

社会医学高危险性观点包括

医学: 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及其规律,制订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 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社会医学的性质: 连接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 综合了生物医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成果,产生了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交叉学科。交叉性,综合性,实践性。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 2、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 3、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4、制订卫生策略和措施 5、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 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找出人群的危险因素及应对 2 、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应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产生的影响,为制定卫生政策做依据 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找出原因,制定策略与措施,提高人群健康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 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 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 3、生理、心理、社会积极健康的观点 4、关注高危险人群和高危因素 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 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高危险性的内涵: 包括高危人群,高危环境,高危因素。高危人群: 指容易受疾病侵扰的人群, 包括处于高危险环境的人群,对环境有高危反应的人群,以及有高危行为的人群。高危环境: 包括存在危险因素的自然,社会,心理环境。高危因素: 是指对健康构成威胁的因素,吸烟,酗酒,吸毒等不良行为。高危反应:机体对外界刺激缺乏适应,当刺激达到一定时间或程度可造成的疾病。医疗卫生事业的三次革命: 第一次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第二次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 第三次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社会医学的学****目的: 1 、使未来的卫生技术和卫生管理人员建立起社会医学的思维模式,树立整体医学和大卫生观念、以指导医疗卫生实践。 2、了解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作用,了解人群健康及医学面临的主要卫生问题 3 、学****研究人群健康状况,社会卫生状况的方法,研究评价卫生事业的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 4 、学****对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进行社会干预的手段,为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和改善人群健康水平提供有用的知识和技能。第二章医学模式 2 医学模式: 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 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医学模式的核心是健康的医学观。医学模式的演变阶段: 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巫术与医术结合,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是超自然的缺点: 忽略了自然病因更看不到社会病因。 2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具有朴素辩证的特点。四体液,阴阳五行。缺点: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只停留在经验观察上,还没进入试验阶段。希波克拉底 3 、机械论医学模式:以机械唯物主义的生命观和医学观,把医学引向实验医学时代,对医学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忽视了生命的生物复杂性及社会复杂性,产生对人体观察的片面性与机械性《动物是机器》《人是机器》笛卡尔 4 、生物医学模式:是建立在生物科学基础上,反映病因、宿主和自然环境变化规律的医学观和方法论。局限性:把人从社会的环境中孤立出来,只是生命活动在结构功能统一基础的生命整体。“流行病学三角模式”:建立在生物科学基础上, 反映病因、宿主和自然环境变化规律的医学观和方法论。克服了临床上的疼痛、感染和失血三大难关,在预防领域,采用了杀菌、预防接种和抗菌三个主要武器。巴斯德。 5 、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模式必须考虑到病人、病人生活在其中的环境以及由社会设计来对付疾病的破坏作用的补充系统,即医生的作用和卫生保健制度。 1977 年美国的恩格尔首先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的贡献于局限: 贡献:保证了第一次卫生革命的成功,奠定了现代医学的发展局限:忽略了社会,心理因素, 轻视了病人。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 1、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变化 2、健康需求的提高 3、医学的社会化:社会系统的参与,公共卫生 4.、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1、现代医学模式恢复了心理、社会因素在医学研究系统中应有的位置; 2、现代医学模式更加准确地肯定了生物因素的含义和生物医学的价值 3、现代医学模式全方位探求影响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4 、在医学实践中由以疾病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注重关心人,尊重人,进行人性化服务。现代医学模式的形式(生物-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的内容: 1、环境健康医学模式 2、综合健康医学模式 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实践的指导意义(即对卫生工作的影响): 1 、对临床工作的影响:不仅关注病人的疾病,还关注病人的社会背景和心理状态,改变过去“只见疾病,不见病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治疾病而不治病人”的倾向。 2、对预防工作的影响:要求预防医学从生物病因为主的预防保健扩大到以生物- 心理-社会综合的预防策略和措施,从而更全面、有效地提高预防效果。 3 、对卫生服务的影响:四个扩大,即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保健服务,从生物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从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 4 、对医学目的的影响:在生物医学模式下,医学以治疗为主,以治愈为目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医学优先战略是:确立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解除疼 3 痛和疾病;治疗疾病和对不治之症的照料;预防早死和提倡安详地死亡。 5 、对医学教育的影响:现代医学模式提供了弥合裂痕,改革医学教育的理论依据。建立以人为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贯通,人文科学与医学交叉的医学教育体系。现代医学模式下的健康观: 1、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定义 2、健康与疾病的定义观点健康疾病生理或生物观点身体的良好状态身体的某一部分、过程、系统在功能和结构上的反常。流行病学观点宿主对环境中的致病因素具有抵抗力的状态宿主对环境中的致病因素易感而形成的状态。生态学观点任何生态间协调关系的产物任何生态间关系不适应和不协调的结果。社会学观点个体在一群体中认为身体和(或)行为是正常的个体认为偏离了正常的身体和(或)行为状态。消费者观点一种商品、一种投资,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买到通过购买服务可以治疗及治愈的一种不正常状态。统计学观点测量结果在正常值范围以内测量结果在正常值范围以外 3、亚健康状态的概念 4、亚临床状态的概念健康: 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 Health: A state 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 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 亚健康状态 sub-health : 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 但呈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06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