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舒婷· 朗读丨希尔
我如果爱你——绝不象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象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象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象刀,象剑,也象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象沉重的叹息,又象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丨相关丨
图片听暖暖读《致橡树》
读这首诗的时候内心要怀着美好的感情和向往,因为是首含蓄的爱情诗,所以要特别注意不要高声朗读,以免破坏了诗中的含蓄美和意境,最好是配上舒缓的音乐,这样效果会更好。
现代诗的朗读,主要以诗文中的标点或情感重音为依据,进行节奏划分。如《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划“/”的即是以情感重音为标志进行短顿,划“//”则是按标点进行的停顿。停顿是为了:一顺应语法需要;二突出段落层次;三强调和突出某些重要的信息和感情。
传统古典诗词的朗诵,其节奏处理有两种情况,一是按照话剧腔的方式进行律动均分地处理;二是按照传统吟诵的方式进行平仄交替的处理。下面分别简要说明。
一、话剧腔式的处理:
根据传统诗文的特点将诗词分成两字一节的基本节奏单位,不可拆分地则划分一字的独立节奏单位,如《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其节奏为:2-2-1式和2-1-2式两种。七言诗则在五言诗的基础上,在每句前增加一个两字节的节奏单位,其节奏为2-2-2-1式和2-2-1-2式,如“故人/西辞/黄鹤楼”(2-2-21),烟花/三月/下/扬州(2-2-1-2)”。
词的读法与之基本一致,所特别处在于词中存在一种领字句,如“残蝉渐绝。傍/碧砌/修梧,败叶/微脱。”(柳永《应天长》),“傍”字即为此两句之领字,实际上是“傍碧砌修梧”、“傍败叶微脱”。此种句式,领字后应有稍微停顿。
二、传统吟诵式的处理:
传统诗词的创作依据平仄相间的原则而成,故传统吟诵的时候也依据平仄相间的原则进行停顿,基本原则是:平长仄短。即两字一节中,以后字的平仄为据,遇平声则拖长,遇仄声则收短。仍以前诗为例。
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凡注“——”处即为拖长,标“/”处即为短促地稍顿)
再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词之处理亦如是,即按“平长仄短”之规律。
补充:
【抑扬、情绪】
一、话剧腔式的处理
话剧腔朗诵根据情感重音进行声调抑扬,情感重音不简单等于音量的大小,根据需要有起(扬)有伏(抑),有急(扬)有徐(抑)。
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再别康桥》)
其中“轻轻的”、“走了”都是情感表达的重音,但其情绪舒缓、沉郁,故而在处理上声音要低,速度要慢(抑)
再如:“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致橡树》)
其中“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都是情感表达的重音,但是情绪表达坚定、有力,故声音高昂(扬),但语速稳定(抑)。
二、传统吟诵式的处理
在朗读古诗词文的时候,可以以传统吟诵的方式对诗文进行处理,依据四声平仄抑扬声调,具体为:
北方方言中平声(阴平、阳平)声调较高,声音稳定;仄声(上声、去声、入声)声调较低,声音起伏变化明显。
南方方言中平声(阴平、阳平)声调较低,声音稳定;仄声(上声、去声、入声)声调较高,声音起伏变化明显。
传统诗词文赋在创作中也是依据汉语四声规律进行创作,故在朗诵时以四声高低进行抑扬处理,有利于还原作者情绪,是朗读古诗词的最好方法。
2018致橡树阅读答案诗歌
阅读 诗歌 《致橡树》,回答问题。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阅读习题】
1、诗人不像“凌霄花”,不学“痴情的鸟儿”,不似“泉流”“险峰”甚至“日光”“春雨”,这些意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从全诗来看,本诗可以分为两部分,可以作为切分点的诗句是:
3、试分析诗中所写的橡树、木棉的象征意义。
4、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跫音春帷窗扉
B.炫耀慰籍泉源
C.痴情威仪相融
D.红硕霹雳虹霓
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或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跫(qióng)音春帷(头发)窗扉(门)
B.炫(xuàn)耀 慰藉(jiè)归(回家)人
C.威仪(外貌仪表) 相融(róng) 向(对着)晚
D.红硕(大)霹雳(lì)虹霓(ní)
6、全是朦胧诗作者的一组是 ( )
A.舒婷 顾诚 北岛梁小斌
B.舒婷 顾诚白岛 郑愁予
C.海子 穆旦 顾诚郑愁予
D.海子 北岛 徐志摩 余光中
7、下列论述,不符合郑愁予诗歌创作特点的一项是( )
A.“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声籁华美,而且是绝对地现代的。”
B.贯穿着两种互补的气质神韵,一是豪放、爽快、豁达的“仁侠”精神,一则是曲折动人、情意绵绵、欲语还羞的婉约情韵。
C.把中国的传统意识和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技巧结合得浑然一体,使他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国的中国诗人”。
D.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审慎思索和批判。
8、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 )
A.郑愁予的《错误》在台湾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愁予风”之所以能长盛不衰,与这首诗有着很大的关系。
B.“美丽的错误”是《错误》的诗眼;心上人越来越近确实美丽,但不能相见则是一个错误;诗人把两个相互矛盾的词组合在一起,可谓妙笔生花。
C.舒婷的《致橡树》、《墙》与顾城的.《一代人》、《远和近》、梁小斌的《雪白的墙》,都是朦胧诗的代表作。
D.《致橡树》采用了先立后破的构思方式,扬弃了旧式的传统的爱情观,表达了理想的新型的爱情观。
9、《错误》开头说“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对这两句诗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
A.“季节”前面加限制词“等在”,表明“季节”漫长,女子等待亦漫长,突出了“闺怨”心绪。
B.“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日复一日,表明时间流淌,女子打扮了又打扮,“女为悦已者容”,等待心上人归来。
C.第一句是短句,恰好呈现出走过江南的匆匆情态;第二句与第一句相反,亦显露出等待的漫长 心理 。
D.如把第一句的“走过”换成“回来”,似乎可以说得通,但“等待”意义就此中断,且不能与结尾“过客”和谐。
10、下列比喻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错误》中“小小寂寞的城”“窗扉紧掩”比喻女子不愿见到男子的心理。
B.《致橡树》中“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语言”比喻男女内心深处彼此相知
C.《错误》中“三月的春帷不揭”比喻女子心绪不佳,不愿梳妆打扮。
D.《致橡树》中“沉重的叹息”“英勇的火炬”比喻和男子一样能承担重压与奋斗。
11、怎样理解《错误》中“美丽的错误”?
12、在《错误》一诗中,主人公无法成为一个“归人”,只能是一个“过客”。联系古代诗歌的抒情传统想想,其原因有哪些?
13、当代诗《错误》在用词上具有古典诗词的雅致,你能找出几个词语吗?
【阅读答案】
1、表达了诗人对旧的观念、旧的伦理的彻底否定的坚决反叛,以及争取女性尊严、独立地位和人格价值的思想感情。
2、“不,这些都还不够!”
3、橡树:是一种象征了伟岸、正直、刚强、坚定而又胸怀宽广的男性阳刚的形象。
4、B(慰藉)
5、C(向晚,接近夜晚)
6、A(B郑愁予不是,C穆旦与郑愁予不是,D徐志摩与余光中不是)
7、D(应是舒婷的特点)
8、D(应是先破后立)
9、B(“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分“开”与“落”两个方面,花“开”是女子听到马蹄声而绽开了笑脸,花“落”是马蹄声没有停下来而收敛了笑容)
10、A(女子因为见不到心上人而孤独寂寞)
11、下列两种理解,回答任何一种都可以:(1)女子听到过路人的马蹄声,误以为心上人归来,谁知道不是心上人,心情无比失望;(2)确实是女子心上人的马蹄声,但他过家门而不入,“归人”成了“过客”,让女子无比失望
12、他可能是一个军人,很可能在行军中路过家门而不入;他可能是一个商人,家很可能只相当于他的旅馆;他可能是一个书生,很可能没有考上不回家了,也有可能考上之后当了什么“驸马”
13、“容颜”“向晚”“跫音”“春帷”“窗扉”“归人”“过客”
致橡树?
现代 ·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
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
紧握在地下;
叶,
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
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
风雷、
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
流岚、
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在《真水无香》一书中,她回忆了《致橡树》的原型和创作过程。
1975年,福建有位曾经在写作上给予她很大帮助的归侨老诗人蔡其矫,到鼓浪屿作客,那天晚上,舒婷陪他散步时,蔡其矫向她说起这辈子碰到的女孩。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公开谈喜欢女孩子是件大胆的事。蔡其矫说,有漂亮的女孩子,又没有才气;有才气的女孩子又不漂亮;又漂亮又有才气的女孩子,又很凶悍,他觉得找一个十全十美的女孩子很难。
舒婷说,当时她听了后很生气,觉得那是大男子主义思想,男性与女性应当是平等的,于是,当天晚上,她就写了首诗《橡树》交给蔡其矫,后来发表时,才改作《致橡树》。
二、作品赏析
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通过拟物化的艺术手法,用木棉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诚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
三、作者简介
舒婷,女,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舒婷,原名龚佩瑜,从小随父母定居于厦门,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致橡树
让我们逐字逐句地来把这篇关于爱情的经典诗作赏析一遍。 《致橡树》一诗,采取“木棉树”的独白口吻与“橡树”对话,在当时的诗歌创作上,这种手法是具有开拓性的。橡树是一种木质紧实而高大的用材树,而木棉树又叫英雄树,形象亦高大挺拔,是花树中最高大的一种。我们不得不承认诗人在选取诗歌创作材料时的精心设计:橡树是那样适合代表男性的阳刚之美,而木棉则又是那样贴切地代表了女性的自强自立以及与男性的平等要求。诗人通过拟物化的艺术手法,用木棉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城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这首诗一诞生,橡树和木棉,就成为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这组形象的树立,不仅否定了老旧的青藤缠树、花叶依风的旧的情爱描写模式,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偏重于给予的互爱原则,完美地体现出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性爱品格:真诚、高尚的互爱,建立在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的前提下。这种爱情观极有思想含量和艺术震撼力,显得无比的厚重。 诗篇一开始就用了两个假设和六个否定性比喻,表达出了自己的爱情观:“如果我爱你——/绝不象攀缘的灵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如果我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象源泉,/终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象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她既不想高攀对方,借对方的显赫来炫耀虚荣;也不一厢情愿地淹没在对方的冷漠浓荫下,独唱那单恋的歌曲。作为女性,她默认应该具有脉脉含情的体贴和温柔,但又认为不能停留在这种情意绵绵的状态,她承认铺垫和衬托能使对方的形象更加出众和威武,但又觉得这种作用仍然没有表达出爱情的全部力量。为了对方,自己应奉献出“日光”般的温暖,应倾泻出“春雨”般的情意;这都是爱情中的至理。但她并不满足于这些:“不,这些都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诗人鲜明地表示她不当附属品,只成为对方的陪衬和点缀,而必须和对方站在同等的位置——你是人我必须是人是具有相同精神气质的人,你是树我必须是树是同样高大挺拔的树,你站着我也必须站着平等地立于天地间。总之,两人形象必须一致。 但这一致既不意味着要凌逼和挤迫对方,也不意味着两者毫无区别,只是为了“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理想爱情中的男女,应该如并肩而立的橡树和木棉,用根的紧握,叶的相触,风中的互相致意传递、回报彼此的爱。真是并肩携手息息相通的情侣,那怕是一点微风掠过,都能引起共同的颤栗。他们心心相印,没有谁能听懂他们的话语。这木棉用一种为橡树自豪、为自己骄傲的口吻说道:“你有铜皮铁干,/象刀、象剑,/也象戟;/我有红硕的花朵,/象沉重的叹息,/又象英勇的火炬。”显然,木棉深深懂得她和橡树各自的特点和价值;他们双方不能互相取代,倒应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在这里,她毫不掩饰地颂赞橡树的男性美和阳刚气概,豪壮挺拔,锋芒毕露;也对自身女性的柔韧气质作了赞美:那丰硕的红花不正是青春美和女性美的标志?可是,木棉的朵朵红花为何又象“沉重的叹息”?我们可以从中感触这位女诗人那种独特的声音和情绪:这声音带着痛苦的伤痕,这情绪染着忧伤的色晕。这声音和情绪里融化了多少那个年代社会、亲友、个人的阵痛、艰辛和挣扎!这沉重的叹息是那么真实,以至把它掷之于地,便会溅出泪渍和血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8975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为你读诗丨在梦里,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