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落幕,北大才女陈更夺冠

凌泉 2023-07-20 06:19:09

“ ”昨天晚上,

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落幕,

经过数轮精彩的对决,

来自北京大学的陈更摘得桂冠。

说起陈更,喜欢诗词的人一定不陌生。

陈更是《中国诗词大会》的明星选手。

诗词大会已经举办了四年,

每一年陈更都如约出现在百人团中。

陈更也是唯一一个连续四年参加诗词大会的选手,

14次登上诗词大会的主舞台。

在第四季时,陈更终于成为冠军。

四年坚持,终于开出最绚烂的花朵。

对于陈更在诗词大会的坚持

在场的所有人都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董卿说她:天道酬勤,水到渠成。

此次夺冠,陈更显得十分惊喜,

对于四年的坚持,她说:

很多诗友他们说,因为看到你在诗词大会的样子,我们也想来诗词大会。

很多小朋友、青少年朋友说,看到你念诗的样子,我们发现中国诗词真美好,我也愿意开始念诗。

如果我能在传统文化的路上,多做了那么一点点事,让更多的人看到,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好,我觉得都是值得的。

有一句话说得好,

所有的成功都是无数努力后的水到渠成。

回顾《中国诗词大会》的历届冠军,

莫不是如此 。

《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冠军

殷怡航

殷怡航(图片来源于百度)

作为一名19岁的大学生,

殷怡航击败5次登台4次赢得擂主的李子琳,

一举斩获《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冠军

武亦姝

来自上海的中学生、“00后”武亦姝,

击败强劲对手彭敏,夺得冠军。

武亦姝强大的实力淡定的气魄,

惊艳众人。

网友纷纷为她的才情所折服,

“这个00后美少女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冠军

雷海为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

最大的惊喜与感动来自于这个朴实的外卖小哥。

艰难的人生,困难的境况,

也没有浇灭他对诗词的热爱,

凭借着闲暇时间学习诗词,

雷海为战胜诸多强劲对手,

夺得冠军。

雷海为用行动告诉所有人: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冠军

陈更

在《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

陈更教会所有人,

喜欢的,就坚持吧!

一次不行,就再试一次,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无数的努力过后,胜利就在前方。

《中国诗词大会》结束了,

可属于每一个人诗词之路,

才刚刚开始。

祝福陈更,

祝福所有还在诗词之路上坚持的人。

相信你的努力,

也会如花朵一般,

在秋天结出甜美的果实。

新书出版征集令

弘扬诗词文化,谱写时代强音。

大赛不限新旧发布与否,不限题材,是纯诗比赛,经诗人自选,初复评委详细评点等层层筛选,最终获得400首左右优秀点评作品(400首左右包括大赛前300首,以及各初评5分6分但未入选大赛前300首的作品),网上阅读时效而方便,但不易于收藏和保存,组委会拟决定把 大赛入选作品结集出版,现就有关事宜征求大家意见。

《《 大赛》作品集2017 第一期》暂定名,暂定价58元/本。提前预订50元包邮。

《《 大赛》作品集2018第二期》暂定名,暂定价58元/本。提前预订50元包邮。

《邹路诗词》28元包邮

收藏:首届 大赛诗评及排行榜

《 》主编邹路的七言绝句选

《 》主编邹路诗词(词选)

大赛前300首作者出快递费10元免费获取。

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支持诗词事业,一次性赞助订购20本,我们另设诗词栏目,为您选登一首诗词作品,与大赛优秀作品同集出版。欢迎大家赞助出版!!!

(长按二维码添加微信)

【预订流程】加主编微信15367893786,红包或者微信转账,提交邮寄地址,不会微信红包或者微信转账的诗友与主编私信汇款方式。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写诗填词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有诗还有远方...

荐号1

李白杜甫的诗

简介:每天一首李白杜甫的诗,走近诗仙诗圣,体味李白杜甫的诗意人生!

荐号2

必读古诗词

简介:必读古诗词,中国最美古诗词,诗词必读,每天一首古诗词,从繁忙的世俗中找到一份宁静...

《诗词大会》冠军陈更走红,北大博士6年未毕业,现状令人惋惜,你怎么看

高考,算是人生路上的一个转折点,考个好成绩,上个好学校,无疑就是大家眼中的“学霸”,是非常优秀的存在。

陈更便是这样一位学霸,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上海名牌学校,同济大学。学习成绩优异的她,还被保送进了北大直博生。

受家庭影响爱上诗词

她的父母都是文化人,家里面有非常多的藏书,算是典型的书香门第。

小时候的陈更就爱读书,对文字的喜爱,对诗词的痴迷,也是从小时候培养起来的,小小年纪的她,便满腹知识。

看到孩子对诗词有兴趣,妈妈便教孩子写诗词,陈更也会自发的写日记,日记内容也与诗词脱不了关系,积累了很多文学知识。

高中的她,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一直非常优秀,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每次考试都是全校前几名,高考还得了全校第一。

爱文学,却选择了理科专业

上大学后,本以为她会选择文学专业,不过她却选择了自动化,因为她觉得自己家境一般,有一技之长在手,会更好就业。

她不仅擅长文学,理科成绩也出乎意料的优秀,就这样被保送了北大,本以为会在北大顺利完成学业,继而毕业,但是现实却不是这样。

上了大学的陈更,也没有放弃对文学的喜爱,时常参加一些文学活动,还会选修诗歌鉴赏的课程。

学习之余,陈更还得到机会参加一些节目,像是《中国好诗词》这一类文化节目,对参加节目非常熟悉的陈更,还报名了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

4次参赛后,终夺冠军

这个节目非常有名,国民度也很高,文人的来回交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陈更在里面的表现也非常亮眼。

在诗词大会的第二季,陈更和武亦姝的对决,吸引了大量关注,虽然最后惜败,但是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这位才女。

也许是因为对文学的喜爱,她还连续参加了诗词大会的第三季、第四季,终于在4次参赛之后,拿到了诗词大会的冠军,这个过程是非常不容易的。

为何6年还未毕业?

凭借着才华,在诗词圈大展风采,随后,她便投身于各种节目录制中,醉心于各种活动,似乎忽略了自己的学业。

作为北大直博生,本来5年就可以完成硕博连读,但转眼已过去了6年,她还没有毕业,甚至传出了她的成绩一降再降,面临被退学的风险。

人们说,她参加各种节目,逐渐变得高调,收获了名气,但是却失去了初心,出名后的她,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兼顾功课。

如今还没有毕业,最大的原因就是频繁参加了太多的综艺节目。

被保送到北大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但是频繁参加综艺的陈更,似乎没有好好把握住这个机会。

许多对她有高期许的网友感到失望:

“陈更的现状让我觉得惋惜。既然诗词能够照亮人生路上的黑暗,陈庚为何把专业之路走成了没按时毕业的样子?也许以后不靠专业为生,但是否辜负同济的保送?”

““飞花令”,古诗词,什么也代替不了学业成绩,6年直博没毕业,抓紧补功课,切勿本末倒置,舍重就轻啊!”

也有网友觉得:

“延迟一点毕业也没什么,博士延期大有人在。”

“以她现在的发展,以后也不会从事本专业,何必浪费时间呢?不就是改行吗?没什么。”

大学生需要学好自己的专业课

陈更这种情况,毕竟是特殊,她也许可以靠自己的诗词才华,开辟一条新的人生路,但是绝大部分的学生,和她的境遇都不一样,我们需要学好自己的专业课。

我们经常看到这种情况,许多学生上了大学之后,开始四处玩乐,发展所谓的爱好,但是对爱好也只是三分钟热度,并没有让爱好成为自己的优势。

临近毕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专业功课没有学好,找不到心仪的工作,面临着毕业即失业,不得不接受社会的敲打,这个时候后悔就晚了。

《中国诗词大会》历届冠军都有谁?

1、殷怡航

殷怡航可能是最幸运,也是最具争议的争议的冠军。其实诗词大会第一季有很多高手,例如李四维、石继航,王泽南等等,他们曾经都是中华好诗词的选手。

而且原本在第一季表现最抢眼的是来自北师大二附中的李子琳。殷怡航是在第十场的时候冲出百人团,并击败了五次登台,四次夺得擂主宝座的李子琳,是那一季当之无愧的黑马。

很多人都质疑她的实力,但一直觉得是赛制问题,她本身是有一定的实力的。在她答题之前,主持人董卿就说过她是第九场百人团中答题最快,准确率最高的,也就是说她当时是以百人团第一名的成绩站在了舞台上。

而且后来她也是一连答对了10道题,才获得了冠军争夺赛的资格。所以说她本身是具备了争夺冠军的实力,只是因为赛制问题,让她一直饱受争议。

2、武亦姝

武亦姝应该算是最当之无愧的冠军了,当时她还只是个高中生。她在总决赛的时候是连续击败了陈更、张淼淼、李宜幸三大高手,最后又战胜了彭敏,获得总冠军。

单看武亦姝击败的这几个人,就足以看出她的实力是有多强劲了。而且不像殷怡航是在最后一场才脱颖而出,武亦姝在第四场、第五场,第八场的时候都曾上场。她和陈思婷的那场飞花令对决至今令我印象深刻。当时她们飞的是“月”字,她不小心说了两次“把酒问青天”。

看过很多场飞花令,大多选手在不小心重复后,心态都崩了,但是她却淡定地吟出了《诗经》中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连对手陈思婷都懵了。这段视频一经播出,就引发热议,甚至掀起了一股追崇“传统文化”的热潮,她成了许多老师眼中的楷模。

如今她已是清华大学的学生,即使过去多年,许多观众仍然关注着她。

3、雷海为

雷海为应该算是最励志的冠军了。他是个草根选手,做过很多工作,包括电工、餐厅服务员、推销员,后来在快递行业兴起的时候,成了一名快递员。

他原本只有中专学历,后来通过成人考试,被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录取。他在2004年的时候被李白的《侠客行》所吸引,从此开始利用零碎的时间开始读诗背诗。

而他夺冠后,也改变了他的人生,曾经有很多公司高薪聘请他,但他都拒绝了,最后他成为了心田花开学校全职教研教师。雷海为没有耀眼的学历,工作也十分繁忙,可是他却能在利用有限的时间学诗,所以他的故事一直激励着那些和他一样平凡,却热爱诗词的普通人。

4、陈更

陈更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冠军,喜欢她的人不少,同样喷她的人也有很多。从诗词大会第一期开始,便一直有她的身影,是妥妥的“四朝元老”。

她是北大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研究方向是机器人,也就是说她是一个理科生。左手文科,右手理科,如今文理兼备的人才确实是不多了。

而且从第一期到第四期的比赛,我们可以看到陈更其实是在不断进步的,“学无止境”当是如此。不过因为频繁地参加节目,陈更读博六年却仍未毕业,甚至传闻面临退学,所以很多人认为她是“不务正业”。也许在她心中,她所钟爱的诗词才是她的正业吧。

5、彭敏

和陈更一样,彭敏因为多次出现在诗词大会的舞台上,遭受了很多的非议。彭敏的诗词底蕴是有目共睹的,他原来是第二季第三季的亚军。在第二季的时候,他败给了武亦姝,输得心服口服;在第三季的时候,他在前几场一直很稳,但是最后一场却败给了外卖小哥雷海为。

赛后他甚至失声痛哭,在第五季的时候,他提起当年痛哭的自己,忍不住自我调侃“这次我一定做到胜固欣然,败亦不哭”。

其实很佩服他的勇气,明知再次参赛会遭来非议,却还是站在了舞台上。幸而这次他终于圆梦了,不然“三连亚”真的是太尴尬了。

北大才女陈更生平简介

生平简介:陈更高中时就读于秦都区育才中学,2009年高考时,以全校第一名成绩被上海同济大学录取,大学毕业后,又被保送为北京大学直博生。 2013年参加第一季《中华好诗词》,2016年登上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擂台,代表作《几生修得到梅花》。

拓展资料: 个人简介:陈更,1992年出生于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北京大学机器人女博士 ,中国诗词大会会造机器人的诗词才女。因在诗词大会上的精彩表现被选为共青团中央主办的"第二届中华学子青春国学荟"形象代言人 ,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书香飘万家'亲子阅读活动推广大使" 。

演艺经历:2013年参加第一季《中华好诗词》;2016年登上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擂台,凭借"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书卷气息,以及乐观自信、稳重果敢的气场,成为许多观众眼中的"学霸女神"。

人物评价:两条长长的麻花辫,再配上一身蓝布衫、黑长裙,陈更朴素简洁和淡雅的装扮,一亮相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舞台,便引起了观众的瞩目。加之"中国诗词讲究四素:气象、体面、血脉、韵度。气象浑厚、体面宏达、血脉贯通、韵度飘逸。"这段精彩开场白,令陈更获得了众多粉丝。

学生观看《中国诗词大会》心得体会2021

《中国诗词大会》如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季。千百年来,中国诗词一直生生不息。那么看了中国诗词大会你有什么感想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学生观看《中国诗词大会》 心得体会 2021,以供参考查阅! 学生观看《中国诗词大会》心得体会

最近看了几期的中国诗词大会,颇有感触。这个节目不错,至少在弘扬和推广中国诗词文化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和元曲、明清小说等文体一样,都曾经在中国历史上灿烂和辉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很多人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开始背唐诗宋词,在诗歌的熏陶和陪伴下长大,也吸引很多人加入到诗词创作的队伍中。

尽管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很多人写诗,甚至现在写诗的人都比读诗的人都多,但是,如同大唐盛世早已成为历史一样,一个朝代有一个朝代的文学样式,每一种文学体裁经历了辉煌之后,渐渐走向衰落,然后被另外一种体裁取代。诗歌的繁盛已经过去,不太可能出现像唐诗那样的诗歌盛世了,尽管现在有很多人写诗,但是已经写不出唐诗宋词的韵味和感觉了,读之只会让人觉得生涩干巴无味,无法吸引人读下去。好在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精品佳作,让千百年之后的我们读起来,仍然能感受到诗人营造的意境和表现出来的独特韵味。

中国诗词大会好多选手的水平相当不错,一些选手非常年轻,尤其是国学小才女才16岁,就这么谙熟中国古典诗词,张嘴就来,反应迅速,让人不得不佩服,真是后生可畏呀。本来我以为喜欢古典诗词的一般都是中文专业的人,至少是学文科的人吧,没想到选手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纯粹的理工科男、制造智能机器人的博士、警察、空姐、卖肉的大叔、学戏曲的人、玩游戏的小男孩,甚至几岁的孩子,而且人家对唐诗宋词那么熟悉,有些我们这些学古代文学专业的人未必能马上答出来的诗句,人家不假思索就张嘴而来,叫我们这些所谓的专业人士情何以堪,真是高手在人间呀!人家背诗是几千几千首的背,甚至有的人能背上万首诗,真是厉害之极。只怪自己读书时下的苦功不够,用力不够!

不过,感觉中国诗词大会上的诗不是特别难,有的甚至可以说相当简单、常见,而且好多题反复出现,经过一番训练答题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而且最不可理解的是即使有些非常简单的题,百 人团里出错率还比较高,不知道百人团的成员是怎么选出来的,参赛者中的确有好多非常厉害的选手,但是就百人团的出错率来看,有一些选手的水平也不是那么高,至少看来不太像专业水平的。而它的得分计算也比较有意思,你答对,对手出错,你才能得到分数,也就是敌人的失误就是你的得分,别人错得越多你得到的分数更多,别人不出错你就得不到分,当然前提是你也得对,否则你就自动出局了。

选手答题阶段题目难易度还可以,有的相对简单,个别稍稍难一点点,比较精彩的是攻擂部分,紧张刺激,颇能见选手功力,能走到这一步的选手都相当不错,对唐诗宋词还是非常熟悉的,功力比较深厚,不得不佩服。这个节目,非常适合中小学生看,可以激发孩子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爱。

看了中国诗词大会,更激发读诗词的兴趣。大学研究生的时候背了不少诗歌,但有的现在已经忘了,决定以后还是把专业捡起来,否则人家理工科的人会的诗词比咱们学中文的人都要多,这有点说不过去。

学生观看《中国诗词大会》心得体会

从2016年春节期间开始,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连续四年主办了《中国诗词大会》,这是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的又一次文化大餐。特别是今年的十场比赛安排在大年初一至初十的黄金时间连续播出,收视率再创新高,再次点燃了人们热爱诗词、热爱中国古典文化的激情,?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一时成为时尚。

董卿,作为央视一姐享誉多年,主持风格端庄大气,在人们的认知中,来自央视的主持人必定是功底深厚,不同凡响。在中国诗词大会现场的董卿,如鱼得水,收放自如,拿捏有度,古典诗词张口就来,字字玑珠,气若幽兰,如沐春风,一颦一笑,一字一句都散发着文化的魅力!

由五人组成的点评嘉宾,阵容庞大,各怀绝技,不愧是名校名家名角。

康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绘画,样样在行。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博士、汉语言文学博士后,年富力强,学富五车。

王立群,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年过古稀,才识过人,仅仅是他的求学之道,就能感染无数学人。

蒙曼,北京大学教授,博闻强记,润物无声。

杨雨,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精通英语、法语等数门外国语言,学贯中西。

中国诗词大会每一季有十场比赛,其中前九场是个人擂主争霸赛,第十场是总决赛,由前八场成绩最好的四名选手和第十场的成绩最好的一名选手入围总决赛,向第九场的擂主发起挑战,胜者即是总冠军。

第一季总决赛参赛选手分别是殷怡航、王天博、朱文浩和夏昆,最终华东政法大学法学专业的殷怡航在个人追逐赛中胜出,在和上期擂主李子琳的擂主争霸赛中,殷怡航率先拿到5分成为总冠军。

第二季总决赛中,来自上海复旦附中的16岁选手武亦姝经过飞花令、超级飞花令、诗词接龙三个阶段的比拼,脱颖而出,取得攻擂资格,并最终战胜第九期擂主彭敏,获得总冠军。

第三季?外卖哥?雷海为心无旁骛,稳抓稳打,步步为营,本着?胜也不喜,败也欣然?的态度,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的精神,一举战胜素有?读卡器?之称彭敏,捧起了总冠军奖杯。北大硕士研究生彭敏曾经是《中国成语大赛》、《中国汉字听写大赛》的总冠军,也许他太在意《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这个奖杯了,导致发挥失常,两季总决赛屈居亚军,泪洒赛场。

第四季前四期擂主邓雅文、三期擂主靳舒馨以及成绩最好的陈更争夺决赛权,陈更以更优异的表现取得决赛资格,作为攻擂手向第九期擂主孙晓婧发起挑战,她以渊博的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比赛经验和沉稳的临场发挥一举夺魁,获得《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比赛的总冠军。作为北京大学工业管理系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的博士生,她博闻强记,文理兼容,知性温婉,侃侃而谈,落落大方,不失为现代女性的杰出楷模。

陈更夺冠的那一刻,使人想到了宋代诗人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让人想到了宋代诗人林逋的?众香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等名句名篇。连续四届参加擂台赛,14次上台攻擂,超人的付出终于梦圆赛场。正如董卿对她的评价一样:?天道酬勤,水到渠成!?

?中国诗词大会?以她特有的魅力呈现在人们面前,她会象含苞欲放的梅花点缀在白雪皑皑的大地,点缀在诗的国度,花的海洋,有这样的节目陪伴,春节的夜晚有了不一样的盼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896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