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诗词原创:邹路的五言绝句与五言律诗

百薇 2023-07-20 05:27:06

等你点蓝字关注都等出蜘蛛网了

邹路

男,1983年生,湖南新化县人,现居长沙,酷爱诗词,2004年开始正式写作,出版诗集《邹路诗词》,参加2015年《中华诗词》青春诗会,《 》微刊主编并主持 大赛。主张现代人用现代语言写 ,写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切事物或者情感。

红豆(新韵)

不知红豆情,唯觉断肠疼。

辗转相思夜,如何过日中。

2004

农忙(新韵)

黎明才半分,微雨又山村。

试问遥堤上,谁挑一担春

2004

登山(新韵)

人笑青天外,云装衣袖中。

低头亲一下,大爱与山峰。

2004

新化龙溪水库首次泛舟便遇同学打水仗

错搭无赖船,弄水不知悬。

惊起一泓雨,频频欲过舷。

2005

赏花

以为花最好,还是要人痴。

顾得春风样,称名却不知。

2006

游中山陵登灵谷塔

意气心中发,金陵眼底收。

当时当趁势,最好最高楼。

2006

不至

交通虽有便,工作却无闲。

自限成今我,踌躇落万千。

20100419

钱钱钱 莫言他对错,莫笑子沉沦。

辛苦同时下,谁人不俗人。

20140822

中秋望月 虽是团圆日,分离多数人。

江南添一望,江北有双亲。

20140831

射日

射日三千里,何愁是个头。

假如春不落,追逐到深秋。

20141011

高铁

驱驰高铁啦,海角与天涯。

忐忑心还在,行程已到家。

20141228

古村 兴高探古村,惊诧有三分。

屋筑悬崖上,青春欲断魂。

20150121

送花 我用我花朵,束之她眼前。

送还应不送,捻在手中间。

20150124

同学群见发普洱茶图片有咏

或扁或圆轮,收藏不怕陈。

比如老同学,越久越情真。

20150411

忆同窗

何事今犹乐,同窗共读时。

先描书作画,再折纸为棋。

笔下山河止,胸中将帅齐。

可怜人辗转,不复旧相知。

2005

踏春

可将胜步开,山水不拘才。

草被春关注,风由树送来。

一枝花艳丽,数对鸟徘徊。

管下三千万,诗中任剪裁。

2006

自题(新韵)

生来村落里,厚厚一情痴。

坚守贫寒苦,常怀梦想时。

应该人曲折,不是我低迷。

赊得诗和酒,但邀明月知。

20100310

咏刺客 匣里剑铮铮,英雄久未名。

不愁生死决,鲜有异同声。 意气杀明月,腥风过上京。

至今观易水,缓缓道离情。

20100618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写诗填词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有诗还有远方...

荐号1

李白杜甫的诗

简介:每天一首李白杜甫的诗,走近诗仙诗圣,体味李白杜甫的诗意人生!

荐号2

必读古诗词

简介:必读古诗词,中国最美古诗词,诗词必读,每天一首古诗词,从繁忙的世俗中找到一份宁静...

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的区别?七言呢?

有人认为律诗与绝句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律诗是八句,绝句是四句.清代有人在解释绝句时也这样认为,绝句即截句,是截律诗之半而成. 其实绝句并不是截律诗之半而成,而是有它自身的特点的.一般说来律诗与绝句的区别有这样几点
/A-wjzl200520044.html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bbs/dispbbs.asp?boardid=60&id=123858

五言绝句:《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原文翻译及赏析

【 #诗词鉴赏#导语】五言绝句属于近体诗范畴。绝句,或称截句,断句,短句;或以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各家解释并不一致。绝句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而六言绝句较为少见。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叫做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五言绝句源于汉魏乐府古诗,风格上比较质朴古淡,崇尚自然真趣。绝句的名称可能来自六朝文人的“联句”。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五言绝句:《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 留别王维 / 送崔九
唐代: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译文
你若要归山无论深浅都要去看看;
山峦沟壑清净秀美要尽情地赏玩。
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
只在桃花源游了几天就匆匆出山。

注释
武陵人:指陶潜《桃花源记》的武陵渔人。

创作背景
崔九曾与王维,作者同隐于终南山,从作者这首送崔九归山的诗中看得出来,崔九大约不大愿意再隐居下去了,于是有了作者的这一番劝勉。

赏析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这两句是说这次回到山里之后,不论入山深浅,都要饱览山川之秀丽,林木之幽美。这当然是劝勉崔兴宗不要再留恋世俗的生活,把对山水的感情升华到一种与世俗生活相对立的高度,这与他们对现实的厌倦与反感有关。“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这两句是劝崔兴宗隐居丘壑,既然在山水间找到了生活的真趣,就不要再从那个境界里返回到现实中来了。这一方面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肯定,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作者为什么要人留恋那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呢?这是由于他们在现实中屡屡失败,一方面产生了对现实生活的反感,另一方面也更深刻地认识了现实生活。作者生活的时代大约属于唐玄宗和唐肃宗时期,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后期。那个时候由于唐玄宗任用*相李林甫,宠幸杨贵妃,政治十分黑暗,下层知识分子无法入仕,像裴迪、崔兴宗这样的寒士没有出路。所以他们宁愿隐居山林,过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因此作者劝他的朋友,既然在山水之间找到了真趣,找到了自己思想感情的寄托,就不要像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武陵人一样,找到了桃花源却轻易地放弃了。作者认为这是一个错误,因此他说:“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这首诗语言浅显易懂,但立意很深,不失为一首好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894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