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公泽东选集第四卷》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一九四七年九月一日)
这是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党内的指示,当时他和中共中央住在陕北佳县朱官寨。这个指示规定,解放战争第二年的基本任务,是以主力打到国民党区域,由内线作战转入外线作战,也就是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人民解放军按照毛泽东所规定的战略计划,从一九四七年七月至九月,转入了全国规模的进攻。晋冀鲁豫野战军于六月三十日在鲁西南地区强渡黄河,八月上旬越过陇海线,挺进大别山。晋冀鲁豫野战军的太岳兵团,八月下旬由晋南强渡黄河,挺进豫西地区。华东野战军在打破敌人的重点进攻以后,其主力部队于八月初挺进鲁西南,九月下旬进入豫皖苏地区。华东野战军的内线兵团(一九四八年三月改称山东兵团),从十月初起向胶东地区之敌发起攻势作战。西北野战军八月下旬转入反攻。晋察冀野战军九月初对平汉线北段之敌发起攻势作战。东北野战军紧接着全东北范围的夏季攻势之后,从九月起,在长春、吉林、四平地区和北宁线锦西至义县地区发起大规模的秋季攻势。所有这些战场上的攻势,组成了人民解放军全面进攻的总形势。人民解放军的大举进攻,使解放战争达到了一个转折点,标志着战争形势的根本改变,参看本卷《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
(一)第一年作战(去年七月至今年六月),歼灭敌正规军九十七个半旅,七十八万人,伪军、保安队等杂部三十四万人,共计一百十二万人。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这一胜利,给了敌人以严重打击,在整个敌人营垒中引起了极端深刻的失败情绪,兴奋了全国人民,奠定了我军歼灭全部敌军、争取最后胜利的基础。
(二)第一年作战,敌人以二百四十八个正规旅中的二百十八个旅一百六十多万人,近百万的特种兵(海军、空军、炮兵、工兵、装甲兵),以及伪军、交通警察部队、保安部队等,向我解放区大举进攻。我军正确地采取战略上的内线作战方针,不惜付出三十余万人的伤亡,大块土地的被敌占领,使自己随时随地立于主动地位,因而争取了歼敌一百十二万人,分散了敌军,锻炼和壮大了我军,并且在东北、热河、冀东、晋南、豫北举行了战略性的反攻,收复和新解放了广大的土地⑴。
(三)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四)我军执行外线作战、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的方针,当然要遇到许多困难。因为到国民党区域创立新根据地需要时间,需要在多次往返机动的作战中大量歼灭敌人、发动群众、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建立人民武装之后,方能创立巩固的根据地。在这以前,困难将是不少的。但是,这种困难能够克服和必须克服。因为敌人将被迫更加分散,有广大地区作为我军机动作战的战场,可以求得运动战;那里的广大民众是痛恨国民党拥护我军的;虽然部分敌军仍然有较强的战斗力,但一般地敌军士气比一年前低落得多,其战斗力比一年前削弱得多了。
(五)到国民党区域作战争取胜利的关键:第一是在善于捕捉战机,勇敢坚决,多打胜仗;第二是在坚决执行争取群众的政策,使广大群众获得利益,站在我军方面。只要这两点做到了,我们就胜利了。
(六)敌军分布,到今年八月底止,连被歼灭和受歼灭性打击者都算在内,南线一百五十七个旅,北线七十个旅,国民党后方二十一个旅,全国总数仍是二百四十八个旅,实际人数约一百五十万人;特种部队、伪军、交通警察、保安部队等约一百二十万人;敌后方军事机关非战斗人员约一百万人。敌全军共约三百七十万人。南线各军中,顾祝同系统一百十七个旅,程潜系统和其他七个旅,胡宗南系统三十三个旅。顾军一百十七个旅中,被我歼灭和受歼灭性打击者有六十三个旅。其中一部尚未补充;一部虽已补充,但人数很少,战斗力很弱;另一部虽有较多人员武器补充,战斗力也恢复到某种程度,但仍然远不如前。尚未被歼和尚未受歼灭性打击者只有五十四个旅。全部顾军,使用于守备和仅能作地方性机动之用者占了八十二到八十五个旅,能用于战略性机动者只有三十二到三十五个旅。程潜系统和其他的七个旅大体均只能任守备,其中一个旅曾受歼灭性打击。胡宗南系统(包括兰州以东,宁夏榆林以南,临汾洛阳以西)之三十三个旅中,被歼灭和受歼灭性打击者有十二个旅,能用于战略性机动者只有七个旅,其余均任守备。北线敌军共有七十个旅。其中,东北系统二十六个旅,内有十六个旅被歼灭和受歼灭性打击;孙连仲系统十九个旅,内有八个旅被歼灭和受歼灭性打击;傅作义十个旅,内有二个旅受歼灭性打击;阎锡山十五个旅,内有九个旅被歼灭和受歼灭性打击。这些敌军现在大体均取守势,能机动作战的兵力只有一小部分。国民党后方任守备的兵力仅有二十一个旅。其中,新疆和甘西八个旅,川、康七个旅,云南两个旅,广东两个旅(即被歼灭的第六十九师),台湾两个旅,湖南、广西、贵州、福建、浙江、江西六省全无正规军。国民党在美国援助下,今年计划征兵一百万补充前线并训练若干新旅和若干补充团。但是,只要我军能如第一年作战平均每月歼敌八个旅,在第二年再歼敌九十六至一百个旅(七、八两月已歼敌十六个半旅),则敌军将进一步大受削弱,其战略性机动兵力将减少至极度,势将被迫在全国一切地方处于防御地位,到处受我攻击。国民党虽有征兵百万训练新旅和补充团之计划,也将无济于事。其征兵纯用捕捉和购买方法,必难达到百万,而且逃亡甚多。我军执行外线作战方针,又可缩小其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
(七)我军作战方针,仍如过去所确立者,先打分散孤立之敌(包括一次打几个旅的大规模歼灭性战役在内,例如今年二月莱芜战役⑵,七月鲁西南战役⑶),后打集中强大之敌。先取中、小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和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保守或夺取地方是歼敌有生力量的结果,往往须反复多次才能最后地保守或夺取之。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在特殊情况下,则采用给敌以歼灭性打击之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敌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以求达到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之目的,以便我军能够迅速转移兵力,歼击他部敌军。一方面,必须注意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上有胜利之把握;另方面,必须发扬勇敢战斗、不惜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短期内接连打几仗)的优良作风。必须力求调动敌人打运动战,但同时必须极大地注重学习阵地攻击战术,加强炮兵、工兵建设,以便广泛地夺取敌人据点和城市。一切守备薄弱之据点和城市则坚决攻取之,一切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又环境许可之据点和城市则相机攻取之,一切守备强固之据点和城市则暂时弃置之。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兵员(十分之八九的士兵和少数下级官佐)补充自己。主要向敌军和国民党区域求补充,只有一部分向老解放区求补充,特别是南线各军应当如此。在一切新老解放区必须坚决实行土地改革(这是支持长期战争取得全国胜利的最基本条件),发展生产,厉行节约,加强军事工业的建设,一切为了前线的胜利。只有这样做,才能支持长期战争,取得全国胜利。果然这样做了,就一定可以支持长期战争,取得全国胜利。
(八)以上是一年战争的总结和今后战争的方针。望各地领导同志传达给军队团级以上、地方地委和专署以上的各级干部,使大家明白自己的任务而坚决地毫不动摇地执行之。
注释
〔1〕本文所说我军在东北、热河(现分属河北、辽宁两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冀东的战略反攻,是指东北民主联军一九四七年的夏季攻势。自五月十三日开始,东北民主联军在东北和热河、冀东各个战场上同时展开进攻,到七月一日止,歼灭国民党军八万二千余人,收复和一度攻克城镇四十二座,打通了南满、北满的联系,迫使敌军收缩于长春至大石桥、沈阳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转为防御,从而改变了东北整个局势。本文所说我军在晋南、豫北的战略性反攻,是指晋冀鲁豫野战军一九四七年三、四、五月间在豫北和晋南同蒲路两侧所展开的攻势。豫北攻势于三月二十三日发起,在接连攻克延津、阳武(今并入原阳)、濮阳、封丘后向北扩张战果,四月三日挥师北上,至五月二十八日止又攻克淇县、浚县、滑县、汤阴等城,歼敌四万余人。晋南攻势于四月四日发起,至五月十一日,连克曲沃、新绛、永济等二十二座县城和黄河渡口的禹门口、风陵渡要点,歼敌一万四千余人。
〔2〕莱芜战役,是华东野战军在山东莱芜(位于济南东南)地区所进行的运动战。一九四七年一月底,国民党军队分南北两线进攻山东解放区。南线国民党军以八个整编师,分三路沿沂河、沭河北犯临沂,北线国民党军李仙洲集团三个军由明水(今章丘)、淄川、博山等地南下莱芜、新泰策应,同时从冀南、豫北抽调一个军及三个整编师集结在鲁西南地区,阻止华东野战军西撤和晋冀鲁豫野战军东援,企图同华东野战军主力在临沂地区决战。华东野战军以一部阻击南线之敌,佯作决战模样,主力则隐蔽兼程北上莱芜歼击李仙洲集团。战斗自二月二十日开始至二十三日下午结束,歼灭该敌五万六千余人,生俘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副司令官李仙洲。
〔3〕鲁西南战役,是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山东省西南部菏泽、郓城、巨野、定陶、金乡、曹县地区所进行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于一九四七年六月三十日夜发起,至七月二十八日结束,先后歼灭国民党军四个整编师师部和九个半旅,共六万余人。
解答如下:
战略方针:1947年9月1日 中共中央发出《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明确规定:“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指示着重地提出了全军在新的战略阶段的努力方向:“必须力求调动敌人打运动战,但同时必须极大地注重学习阵地攻击战术,加强炮兵、工兵建设,以便广泛地夺取敌人据点和城市。”
主要依据:
这是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党内的指示,当时他和中共中央住在陕北佳县朱官寨。这个指示规定,解放战争第二年的基本任务,是以主力打到国民党区域,由内线作战转入外线作战,也就是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人民解放军按照毛泽东所规定的战略计划,从一九四七年七月至九月,转入了全国规模的进攻。晋冀鲁豫野战军于六月三十日在鲁西南地区强渡黄河,八月上旬越过陇海线,挺进大别山。晋冀鲁豫野战军的太岳兵团,八月下旬由晋南强渡黄河,挺进豫西地区。华东野战军在打破敌人的重点进攻以后,其主力部队于八月初挺进鲁西南,九月下旬进入豫皖苏地区。华东野战军的内线兵团(一九四八年三月改称山东兵团),从十月初起向胶东地区之敌发起攻势作战。西北野战军八月下旬转入反攻。晋察冀野战军九月初对平汉线北段之敌发起攻势作战。东北野战军紧接着全东北范围的夏季攻势之后,从九月起,在长春、吉林、四平地区和北宁线锦西至义县地区发起大规模的秋季攻势。所有这些战场上的攻势,组成了人民解放军全面进攻的总形势。人民解放军的大举进攻,使解放战争达到了一个转折点,标志着战争形势的根本改变。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它和孙子兵法不同,更注重实战性;毛主席的《论持久战》,也是结合当时国内形势背景所分析得出的战争理论…如果想更好的了解,建议看一些战史,东西方,古近代的都可以看看,如古罗马的《高卢征战记》描写凯撒对高卢作战的很多细节,还有《拿破仑战争艺术》,讲述了拿破仑的机动作战战术,及充分发挥炮兵、骑兵战术的战争方法等等。
1947年就是解放战争的第2年
在这一年主要是解放军从1947年2月的莱芜战役和同年5月的孟良崮战役开始执行
军委的 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的这种战术 而且采取了将战争引入蒋管区的战略,由于蒋军采用了重点进攻的战略攻击陕北和山东的解放军,导致中原兵力空虚,
刘邓大军直接挺进大别战,这一战略突破打乱了蒋军的部署。
而且在47年2月山东战场,解放军歼灭了蒋军3个军的兵力 在5月歼灭蒋军王牌主力军 整编74师
也就是说,在47年解放军已经具备了在歼灭战中能够一次歼灭完整的蒋军半美械军或是师的能力。
1947年,解放军就是以主力打到国民党军控制的区域,由内线作战转入外线作战,也就是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进攻阶段。
这个战略进攻就是消灭蒋军主力,在运动战中大量歼敌。
我这里需要提一下在47年 东北战场 解放军通过几次大的歼灭战和围点打援和攻坚战等战役
导致东北形势整个有利于解放军
国民党军最大的据点沈阳 已经“没有过多的机动兵力”
只能龟缩于锦州 沈阳 长春 这3个据点内 。
在东北战场我军已经转入反攻阶段 将于48年展开决战
那么47年 刘邓大军挺进中原,让整个蒋管区直接受到了威胁。也是为48年中原决战奠定基础。
47年华东我军从2月莱芜战役和5月孟良崮战役就已经赢得了战场主动权
大量主力部队被解放军歼灭
导致山东地区蒋军最大的据点 济南,已经没有更多的机动兵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892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