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散文看画展——走进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佩兰 2023-07-20 04:00:38

散文|看画展——走进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犹豫再三,周六上午还是去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让自己的周末过得充实一些,让自己的生活增添一抹亮色,自觉接受艺术的熏染。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的建筑是环形穹顶式的,就像西方的大教堂一样。地上4层,地下一层。每一层从开始到结束刚好绕一圈。你看到这一圈的最后一幅画时,再往前就看到你刚开始看的那一层的第一幅画。刚开始还以为画的排列是重复的呢,后来前看看、后看看,才回过神来,原来一圈已经转完了。这样的观赏甚好,让你不禁感觉到“开始就是结束,结束就是开始”的生命过程。圆环形的建筑格局就像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图一样流转不息,倒是很暗合中国人的生活哲学,会心一笑了。

我对绘画一窍不通,是个地地道道的门外汉,不过有时兴起也喜欢看一看,没办法,只好顺遂我的心意了。既然是看画展,自己也就不揣冒昧的对这些画做一些简略的评论,怕是要贻笑大方之家了,不过也顾不得了。

我是从下往上、顺圈或逆圈看,为什么呢 合着这次画展的题目“从高原到高原之上”,有种不断攀升的感觉,去寻访心灵深处的高地吧。顺圈或逆圈,是因为我这个人不喜欢重复,总要错落有致才好。就像人走路,顺着走腻了,也要偶尔倒着走走,快着走腻了,也要偶尔慢慢地走,这样才感觉走路有了些趣味。

第一幅看到的是《寒夜飘香》,画者是重庆的肖丹。这些画家我没有一个认识的,目前我也不认识任何画家,以后可能会认识一些。这幅画看起来色泽突出,整幅以淡墨色为底,梅花全用黄色铺染。这是他特别好的部分。明显不足的是那只飞鸟。首先,以题目看,那只鸟似乎是多余的,只画梅花倒更能显示梅花在墨色暗夜里的清幽。有一只飞鸟,我觉得可以起名为“黄梅飞鸟”。其次,这只飞鸟的位置太低,他张开翅膀俯首直下,应该是俯瞰世界的气象,怎么着也应该在画面二分之一以上才好,才能显出居高临下的威仪感。这只俯首鸟似乎是借鉴明代大画家八大山人的画法,但是在展开双翅飞翔时俯首则显得不伦不类,感觉这只鸟好像要掉落下来一样,也感觉这只鸟的姿势好难受。翅膀画得分明而清晰,属于工笔画的画法。在这次画展中,有不少的工笔画,那绘画的认真简直比拍出来的照片还要逼真,也更加感人,感动于绘画者们所下的深深的功夫,正是有滴水穿石、铁杵成针的意思。

我在一幅叫做《晨梦初醒》的画前驻足了一会儿,大约有20分钟左右的时间,作者是陕西的高坡。我在这幅画前是有一阵神入的,让思绪飞骋、驰游。

首先在这幅画前站了一阵子,觉得这幅画挺有感觉,就退到后面几米外的凳子上,坐下来,庄严地挺直地坐下来,去静静的观赏。慢慢的, 我进入到这幅画的场景中。我想到自己站在黄土高原的土地上,这时夜色苍茫,我只被风沙裹挟着。想到这样贫瘠的土地,世世代代依然有人坚持在这里生活着,这样贫瘠的土地,依然深刻的吸引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禁被黄土和黄土地以及黄土地上的人们的顽强的蓬勃的生命力而震撼。那黄土地上的点点灯光,虽然在暗夜里如萤火般微弱,可也点亮了小孩子们上学的蜿蜒虬曲的道路。你初看到的画面上的那个小小的红点,由初升的太阳变作了红色的旗子,在画面的顶端高高的飘扬。

在广大的黄土地上,那人、那窑洞是那样的渺小而远可以忽略不计。忽而又暗淡了,似乎只是浸在杂乱的淡蓝色的冰冷的墨的世界,乌黑而少明亮的光泽。一张苍茫巨大的脸隐隐的哭泣,了无生趣。那让流水磨蚀了的土地,一派的荒凉,星星点点的白杨树则显现出高原上不屈不挠的生命力。这里曾经是广袤繁盛的森林啊,若不是人类过度的开发,怎会是现在的这副模样 想到这里,不禁平添了几分悲哀的气色,充盈在我的脸上,回流在圆圆的展厅里。

我去的那两天,观看画展的人不多,每层的人数屈指可数,整个5层的展厅加起来拢共不超过100人(最底层也就是负一层是个小型报告厅)。现在的人哪都忙,有闲暇并喜欢来看画展的实在太少了,这真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大的悲哀之一。我们绝大部分人在获得了基本的温饱以后,并没有“仓廪实而知礼节”,而是在物质的追求上更加的贪婪和无度,并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温饱的满足并没有让我们生活得更轻松,而是生活的更加疲累、更加沉重,好像是被掏空了的空壳子,经不起什么重力。

所幸的是,有些大人是带着小孩子来的,这真是人类社会一幅美好的景象,我只希望这样的景象能够更多一些。我以为,从小就让小孩接受艺术的熏陶,是一种非常好的无言的教育。你只需要让自己的小孩儿在那样的氛围下常常呆着就行,他长大了自然就会成为一个有着内在精神追求的人,而不会轻易被所谓的时代洪流而裹挟而泥沙俱下了。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考虑到中国人似乎没有像西方人那样的自己的宗教,就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倡导。德国的哲学家叔本华也曾在著作中特别强调艺术对解除个人痛苦的重要作用。我不敢说美育可以替代宗教的作用,但至少对于教化人心而言是很好的途径。说到宗教,听人说西方现在的教堂正在一个又一个的倒闭,这当然是很受到人类科学不断进步的影响。不少人以人类用核武器可以毁灭地球而标榜人类的伟力,乍听起来挺有道理,可细想才知道是多么的愚不可及。可以确定的是,在未有人类之前地球就存在,在人类从地球上消失以后,恐怕地球依然会存在。所以毁灭地球一说实在没什么道理,地球依然还是地球。还可以确定的是,人类的科学确实在不断的进步,可人类的情感却在不断的退化和冰凉。这真是现在的人类一个巨大的问题。

还有啊,说到艺术欣赏,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的欣赏者,不论所谓懂与不懂,就像每个人都可以成佛成圣一样,没有门槛高低。当然,你要对一样东西有好的欣赏,肯花时间熟悉它,是必须的,不止绘画的。我想,每一个艺术门类都应该有高雅的,也必然应该有普众的。没有普众的艺术是没有出路的,它的道路必然会越走越窄,直到灭亡。阳春白雪兼得,自有强劲的力量在,便是通达无碍喽。

这些就是我两天来两次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看画展“从高原到高原之上”的一些想法,不能一一俱陈,见谅见谅。

最后,我附上一些图,以供诸位有缘人欣赏吧。

作者简介王龙娃,男,陕西西安人,教师、心理咨询师,文字爱好者,喜欢读书、书法、乒乓球,喜欢沉思。简书(山水屋)、微信公众号(音生、NewBirth)是我文字的家。失去半只右臂,长期的给我带来了一些忧郁和麻烦,不过还好。现在以及今后,我将逐渐的扭转颓势,让我的生命发出越来越夺目的神光。我要做自己生命的主人,我要无比精彩的活。我有一个感觉,那就是我必将让我的祖国因我的存在而感到无上荣光。 人生格言:总有路可走,去开辟我的道路,成为一个英雄。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scgf/890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