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故乡的月亮并不明。因为我见到了他乡的风景。每次来到曲靖,我都有很深的感触。那笔直的大街仿佛条条都可以直通到北京;高耸的摩天大厦显示出城市人超级的生活水平;川流不息的车流浩浩荡荡;七彩的霓虹把它妆点得分外迷人。是城市的灯红酒绿让我感到他乡的月亮比咱的圆吗
不,不是的。在这里,我能感受到强烈的向上的生活气息。这里的人们心中都有个未来:怎样地发展自己,怎样地建设家园,他们的未来象十五的月亮在心中亮堂堂地,他们积极地活着,连我也时常被激起要干一番事业的豪情。
我的家乡不是这样的。我的家乡地处坝区,土地出产足以养其民,所以人们无忧无虑地活着,除了农忙时节大干一场,余暇便聚在一起侃大山:张家长、李家短、鸡毛蒜皮是人们最关心的事,甚而打麻将、赌钱……对于外界的飞速发展,人们是不闻不问的。我越来越感到:家乡是在自绝于全社会了。社会就象奔驰车驶入高速公路,家乡却还似一架老式破车任由老牛拉着慢慢地摇。我爱,我爱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我恨,我恨这些自甘落伍的人们。于是乎,故乡的月亮便黯然失色了。
从前故乡的月亮并不是这样的,身在异乡,我常常会哼起“当我躺在妈妈怀里的时候,常对着月亮,甜甜地笑……”这首歌;又总是会想起故乡的月亮。童年的时候,人们的生活并不富裕,他们总是天一发白就出山,要到晚上月亮升起才会收工回家。饭后便又坐于月下休息闲聊,既省了点灯,又有一种温柔朦胧的美感。虽然生活艰苦,但人们总是乐观积极向上的,那种月光是多么可人啊!这时候就少不了我们欢快的笑声。我们常常玩登高望月的游戏:看谁最先爬上村旁小山之巅看到月亮初升。大伙喊声“预备——跑!”就一齐争先恐后地往上爬,倘若胜利,便忙着自豪、炫耀、欢呼,反而无暇欣赏月亮了。
还好,堕落不是永久的,家乡的人们已经醒了,家乡变得人来人往——许多人外出学艺,又有许多人回乡搞建设。家乡的村镇建设经济发展都制定了规划,好多项目已在着手实施。看着别人在出钱出力,我就激动起来,于是我懊恼,我自责,家乡养育了我,我却不能回去建设家乡。
父亲很明白我的心事,他话不多,但是说个钉子管个眼,他送我一句话:“好男儿志在四方。”是啊,男子汉大丈夫以四海为家,不管落脚在哪里,我们头顶的都是同一轮明月。
“月是故乡明”作者是杜甫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作品原文: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白话译文
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又称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人,原籍湖北襄阳。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杜甫的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徘 pái(徘徊)、徊 huái(徘徊)、渺 miǎo(渺茫)(浩渺)、篝 gōu(篝火)、萌 méng(萌发)(萌动)、澄 chéng(澄澈)(澄净)、澈 chè(清澈)(澄澈)。
“月是故乡明”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原句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该句子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戍楼上的锣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在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888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陪伴
下一篇: 时光里的樱桃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