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慈母手中线

溪黄草 2023-07-20 03:15:24

分别的人,总是害怕转身。因为害怕, 转身后的消失,以及那如潮水般涌来的无助。而我,每次与你分别,总是有足够的自信来转身,因为我知道,你一直会在。

你总能在人群中一眼就找到我,呼唤声越过嘈杂的人群,落在我的耳畔,带着无限的温暖。你教会我热爱生活、寻找美,你陪着我传递温情、笑对人生。

我喜欢和你交谈,谈身边发生的大事小情,谈偶尔蹦出的怪点子,谈小小的世界里淡淡的烦恼……你很认真的听我讲着,跟着我一同感叹。我高呼“你怎么这么厉害”时,你捏捏我的小脸,说“你也很棒了”。我被一些怎么也做不好的事折磨时,你告诉我,别着急,慢慢来。我问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你说,我们要互相关爱。

我不知道自己是何时学会叛逆的,只是觉得被全世界束缚了手脚。

你以浪费时间为由停了我的舞蹈课,我嘴上不敢说什么,却赌气般的断绝了所有与舞蹈有关的活动。也许是察觉到了我的怨气,你终于同意让我学一门用时较少的乐器,并替我选了最简单的葫芦丝。我没有任何异议,那时感觉就像是被绑了很久,突然可以松松绑——至于方式,自然不会在意。我对葫芦丝的感情由平淡变为喜爱再到狂热,水平也越来越高。在我收到考级证书的时候,你说:快中考了,该收收心了。我气极了,大声质问你为什么管我那么多。你似乎未料到会这样,随即来了脾气:“不为什么,就因为我是你妈妈!”我无助地哭喊着:“妈妈你怎么变了!”变得独断专权,变得不通情理。你说过你会永远尊重我的梦想,却在我愈飞愈高时拉紧了手中的线。

那次我们彻夜长谈,我大着胆子控诉你的一切。我说:在别人还为分离痛苦的时候,我早已习惯了告别,习惯了被迫放弃。我没听你说过“别人家的孩子”,你要求我去做那个带着光环的人。一直记着你强迫我穿姥姥做的布鞋去上课,我站在主席台上,带着全校的人背《朱子家训》,恨不得把自己的脚扔掉。我永远忘不了那个顶着短发,穿着运动装,在公交车上会被人叫“哥哥”的孩子。你说知女莫若母,但你不给我喜欢的,你把我紧紧地束缚着,让我飞不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你沉默着听我说完,我准备迎接一场狂风暴雨。但你只是湿润着声音,娓娓道来,你说总有一天我要面对别离,面对失去,没有依仗的我,只能依靠自己。你说你让我穿着朴素是想让我学会做自己,懂得不虚荣,以后的路上会有很多流言蜚语,不在意才会快乐。你问我是否喜欢班里花枝招展的女生,我说不,她们一点儿也不大气……最后你说,风筝之所以飞的高,是因为有线在“束缚”它。有些事,总有一天我会懂。

我还是懂得太晚。高一入学不久,我就被老师“请”来了家长。我不记得具体说了些什么,走时你红了眼眶。周末是回家的日子。每一次迎接我的都是柔柔的暖暖的怀抱。这一次,没有。你病了,没有去医院。你说,检查,挺贵的。我不知所措的站在你面前,仿若断线的风筝,瞬间失了方向,只任泪水汹涌。你轻轻淡淡的说:青春,努力了才无悔,记着,妈妈会永远陪你一起努力。脑海中浮现出曾经的温馨画面:我突然想放风筝,你去找老师请假;你让我自己去打针,又不放心地悄悄跟着;灯下作业时你陪我奋笔疾书;我把少女心事细细诉说后你暖暖的关怀……我又想起那次声嘶力竭的争吵。原来,变的人,是我。你始终费尽心血、倾尽所有,而我,这只自以为是的风筝,却想挣脱那助我高飞的线,以为能自己到达远方。我无比地憎恨自己,却不知道怎样才能补偿十几年的幼稚。

那一次,桌上有你未收起的文字。你写道:其实我知道给了她很多压力,但我必须这样做。总有一天她要离开我的怀抱,走向属于自己的天地。我所能做的,便是让她学会更多,不要在一个人时委屈了自己……“母不慈,儿走他乡”,可是,母慈,能留得住那行走匆忙的身影吗 她终究要越飞越高,直到我再也望不见。也许,守望,是最大的幸福……我泣不成声,我才忽然把一切想起,你不给我零花钱,却为我精心选来一本本好书;你不给我买华丽的衣服,却毫不犹豫地买回篮球、滑板和舒适的鞋子;你身体不好,却尽量多出时间陪我运动……你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让我不至于一人时无所依仗,为了让我走得更远,笑得更自在张扬。而你,选择孤独地守望。

你一直站在那里望着我远去的身影,随时为我敞开着温暖的怀抱,让我在受伤疲惫时有家可回。

我不知道天地间的母亲是否都如此,我知道我的母亲默默地守在一个叫家的地方,压抑着不舍,用尽全力助我飞翔。她手中的线啊,不是牵绊,而是绵绵的牵挂和无尽的力量,告诉我,累了,便回到我的身旁。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全文是什么?

一、意思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二、原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三、作者

唐代孟郊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游子吟》是孟郊在溧阳所写。作者早年漂泊无依,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饱尝了世态炎凉,更觉亲情可贵,于是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二、赏析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 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

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

三、作者简介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唐代著名诗人。

贞元七年(791年),孟郊四十一岁,才在故乡湖州举乡贡进士,于是往京应进士试。贞元八年(792年),下第。可能就是在这次应试期间,他结识了李观与韩愈。《旧唐书》本传说孟郊“性孤僻寡合,韩愈见以为忘形之”;两人的性格都异乎流俗,是他们订交的基石。

孟郊固然比韩愈年长十七,写诗笔力也足与韩为敌,但他命运坎坷,仕途多蹇(jiǎn),所以反倒是他因为得到韩愈的表扬推崇,才诗名大振,成为韩愈这一诗派的名士。贞元九年,孟郊应进士试,再下第。

(796年),孟郊四十六岁,奉母命第三次来应试,才得进士登第,随即东归,告慰母亲。贞元十三年,寄寓汴州。贞元十五年,在苏州与友人李翱相遇,嗣后又历游越中山水。贞元十六年(800年),孟郊为溧阳尉。元和初,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

贞元十七年(801年),孟郊五十一岁,又奉母命至洛阳应铨选,选为溧阳(在今江苏省)县尉。贞元十八年赴任,韩愈作《送孟东野序》说:“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去做县尉是与他的愿望很相违背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尽到一个县尉的职责。

溧阳城外不远有个地方叫投金濑(lài),又有故平陵城,林薄蒙翳(yì),下有积水,孟郊往往去游,坐于水旁,徘徊赋诗,以致曹务多废。于是县令报告上级,另外请个人来代他做县尉的事,同时把他薪俸的一半分给那人,因此孟郊穷困至极。

贞元二十年(804年),孟郊辞去溧阳尉一职。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河南尹郑馀庆任盂郊为水陆运从事,试协律郎。自此,孟郊定居于洛阳立德坊。他的生活是到这时候才富裕一点,可以免于冻饿了。然而不久他又遭到丧子之痛。 ·

元和九年(814年),郑馀庆为兴元尹,奏孟郊为兴元军参谋,试大理评事。孟郊闻命自洛阳往,八月二十五日(公元814年9月12日),以暴疾卒于河南阌乡县,终年六十四岁。

孟郊死后,韩愈与樊宗师为之经营后事,张籍提议私谥为贞曜先生,但不知为什么,却没有把他的作品编辑成集。宋代《崇文总目》著录《孟郊诗》五卷,不是完书;后经宋敏求搜集编缀,才成《盂东野诗集》十卷行世。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什么意思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孟郊所作的五言诗中《游子吟》的两句诗,主要是指孩子要出远门,离家一段时间。母亲害怕孩子离家之后,身上没有温暖的衣服穿,在外面生活的时候只能挨冷。所以,在孩子临走之前,母亲赶紧用针线缝补孩子身上的衣服,避免出现破烂或不保暖的情况。虽然母亲没办法与孩子一起出门在外打拼,但是母亲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意。

《游子吟》全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针线和衣服都是平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但是孟郊却巧妙地用这两件物品表达出了母亲对孩子的深深牵挂。即使母亲没有明确用话语表达对孩子的爱意,但是她却用她的行动证明了一个母亲伟大又无私的爱。

母亲将她全部的爱都倾注在那一针一线中,是一种默默无闻的爱。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比较好了,当我们要出远门时基本上不会出现母亲在缝补衣服的情况。

不过,母亲仍然在用另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爱。例如,临时前母亲的千叮万嘱和各种准备的事物,都是母亲爱意的化身。天下母亲对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即使孩子已经长大了,但是母亲仍然放不下对孩子的牵挂。

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首诗全诗?

游子吟
孟郊




线,




衣。




缝,




归。




心,




晖。
[注释]
1.
游子吟:游子,在外作客的人。吟,诗歌的一种名称。
2.
寸草:在这里象征子女。
3.
心:草木的基干叫做心。在这里“心”字双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888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