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一个“三八”的“三八”手记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2023-07-20 02:41:06

繁忙的工作中,偶尔出去玩一下,是个不错的放松方式。也不在山有多奇水有多秀,择一清幽之处,三五老友同行,极佳。人不必多,多则少了韵味。

我们选了个好日子,“三八”节,又恰逢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连绵一月之久的阴雨停了,心情也晴朗起来。虽然太阳有点感冒的样子,那云缝里洒下的阳光还是有春天的味道。去大别山风情谷,本是随性之举,没想着有多大惊喜。看庐江户外网的报名帖,短暂的一天,只选它了。

呵呵,风情谷!一看这名字,就觉得人为的痕迹太重。去就去吧,毕竟一年只有一个三月八日。

虽说三八妇女节如今叫做“女神节”抑或“女王节”,我相信大多数的已婚女同胞和我一样,很少享受到女神女王的待遇,锅碗瓢盆,柴米油盐,老人孩子,再加上工作种种,虽不至手忙脚乱,却叹分身乏术。好不容易有正大光明抛家舍子的理由,还不逃跑更待何时

大别山风情谷,坐落在六安县境内,实际上是大别山的余脉。风情谷,倒也没有惊艳之处。不过,比我意料中的要好很多。有几点惊喜值得一提。

上午,我们去了大别山石窟群。大大小小的石窟遍布在山体上,小的仅卧孩童,大的可容千人,远观,颇有趣味。如果这山是顽童手里的一坨泥巴,那我有理由相信,这些石窟是那孩子的顽皮之作。最大的岩洞敞岩据说有一亿六千年历史,呈半月形,走到里面去看,可惜被一排排木椅占据,还有店家。前方的围栏挂了歪歪扭扭的一排红灯笼,很煞风景。古拙沧桑之地,最好保留原貌,临其境让人有岁月穿梭之感,顿觉人的渺小大自然的威严,却如此涂抹了,真是败笔!

缘山而上,山不甚高,无雄奇之处。杂树其中,不甚茂密。山峡之间建一玻璃天桥,像是给农妇脸上抹了胭脂。下山,穿行于峡谷,石阶在两壁之间蜿蜒而下。所谓石阶,其实是石梯,黑幽幽的深涧在脚下可见,能听见流水声;手扶潮湿的石壁,青苔扑面而来,山风从谷底穿过,有一份探险,三分野趣。

吃过中饭,车行约十分钟,来到大别山地质公园。一如上午所见,门楼庙宇,全是簇新的应景之物。正在昏昏入睡之间,走过一门,眼前豁然一亮。飞瀑直挂岩上,珠帘垂落,一泓绿水与之相依。这份惊喜,源自伏笔,就好比你对要吃的菜了然于心,忽然还有一道菜名没告诉你,呈现在你眼前时,让你胃口大开。就是这感觉!这和写文章的“标题党”相反,一则显巧,一则藏巧。

山若无水,便涩了许多。此处水流绵长,逶迤于山脚。悠然于板桥,虽无特别景致,悦目悦心。水止处,沿山路攀援,左曲右拐,一路过若干景点,名称已不记得。爬过狭窄的“一线天”,庆幸这个春节没有吃得太好,手脚并用,勉强通过。有一片竹海,算不得大气势;泥棺,乃黄泥砌成,此黄泥非自本地,年代不可考,也不知谁人沉睡于此间,与山同眠,有鸟雀之鸣,无凡人聒噪。只是如今,游人纷纷,扰了古人,实在不该。路过泥棺,我双手合十,心中默念“有扰清净,抱歉!抱歉!”

下山,又自飞瀑前过,新奇之感虽无,但是泠泠水声,也算是送我一程。

出门,有一花戏楼,戏台高居。有景点的演员在唱戏,也有游客自告奋勇去台上小露一手。一路走来,腿酸,正好在此小憩,躺在木椅上,看看台上的表演。有八九位游客(当然是女的)在表演凤阳花鼓的舞蹈,伴奏是凤阳花鼓小曲,轻松欢快。表演者年龄不一,大多是中年,虽不是专业演员,节奏感很好。尤其是其中一年纪稍大的妇女,一招一式有舞者风范,身段婀娜,全不似广场舞大妈。

舞毕,全场掌声。

本意多呆一会,一游客(当然又是女的)登台展示歌喉,唱的好像是《女儿情》,也不知是麦的缘故,还是她太激动,一缕缕颤音左冲右突,像变形夸张的铁丝。我一直以为自己心脏还行,却也经不住考验。于是,和两位老友顾不得老腿,赶紧逃。

回程的车上,我固然没呕吐,又一惊喜。

晚上,窝在床上刷朋友圈。正在台湾旅行的大白推图附文,说台湾人不过三八节,甚至很多人不知道这个节日。他们听大白说起大陆妇女过三八节的情形,觉得稀奇。其实,人家不过妇女节,妇女地位不比你差。

咱们如今的妇女地位,和我们的母亲、祖母辈相比,那是翻了不止一个跟头。当然,这其中有社会和政府的功劳,提倡男女平等;也有我们自身的崛起,还有一部分天下是“蛮不讲理”的女人打出来的(哈哈,砖头砸来了!)

甭管是怎样,女人有一个节日是好事。男人不需要这种节日,睥睨一切的雄性,世界悬于掌中,区区小节,不足挂齿。女人好哄,一天的高兴,足以提高一月的干活效率。

女人有很多别称,因为这个节日,还落了一个称呼“三八”。戏谑也好,不屑也罢,三月八日没有错。

2019年的三月八日,已成为一个段落。记之于此,以待他日在文字中再见。

有谁能告诉我“三八”明明是指一个节日,可为什么有人用这两个字来骂人呢?

三八”是标准的台湾“省骂,所谓“三八”,应该是专门用来骂女性的,意思是“这个女人举止轻浮,做事鲁莽、疯疯癫癫、不够庄重”

闽南一带有一句俗语“三八”。这是一句骂人的话,意思是指那些不正经或者行为、语言等方面不符合礼仪、道德规范的人。“三八”这句俗语是怎么来的呢?
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腐败的清政府慑于八国联军的压力,被迫与八国联军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并开放宁波、上海、青岛、厦门、广州等五个港口为通商口岸。从此,外国侵略者肆意在中国土地上横行霸道。那时,厦门、泉州等地也驻有许多外国鬼子,每逢三、八的日子,外国鬼子就成群结队到处横行,有的开着汽车在路上横冲直撞,有的拦劫妇女施以强暴,有的拿中国人作为靶子练习射击,有的借酒疯殴打行人……真是无恶不作。中国人民对此行径非常痛恨,所以一见外国鬼子就说“三八鬼子又来了”,赶快逃避。
后来,“三八鬼子”这句话一直流传下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为了简便,就缩为“三八”。凡是遇到那些行为不端,语言粗鲁、不遵礼仪的人,人们就说:“这个人真‘三八’“三八妇女节”,这五个字的由来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她是一个神圣的节日,她打破了中国几千年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历史的进步,是文明的代言词。但是居然有这么一群人的出现,玷污了“三八妇女节”这个神圣的节日,他们凭借所谓骂人的专业素质,去创造了“三八”这个词,然后借助某些传播方式从而达到了广为流传。如果有人在追寻“三八”二字词源的时候,他们会站出来说,你看我们多么有智慧,多么具有想象力,能够创造如此雅的骂人词。在这里,我想对那些骂人文学说:请尊重妇女,请尊重“三八妇女节”,不要为了炫耀自己会用文字骂人而遭全国人民的谴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886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