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丽水行札记——初见仙都

百薇 2023-07-20 02:34:28

(邮箱 )

丽水的景点较多,比较分散。我们去了仙都、云和梯田和古堰画乡。各有各的美,但是我最喜欢仙都。除了鼎湖峰奇特一些,仙都的单个景点也就寻常,个别景点不乏刻意,有牵强附会之感。

但是,这些看似平常的景点融合在一起,却是一幅极美的画卷。缘何如此 我也觉得奇怪。仔细一想,可能是此地山水如小家碧玉,无惊艳之处,却处处清秀可人。它实在是修身的好处所。

下榻之处,屋前一大片溪水,名白岩潭。有缓流吟唱,有飞流急湍,水底细石可见,溪边杂树倒映,石板桥横贯东西,从溪上逶迤而过。一老农立溪水中,淘洗刚拔出来的花生。一男人斜倚歪脖树,悠然垂钓。身处此境,钓的未必是鱼,是那份无所用心的随意。

峰峦聚于四围,无雄奇之处,亦无磅礴之势。然各具形态,清新秀美,抱溪而立,山水相映,自然成趣。滑落的巨石,与倾斜的山体相接,便为“合掌岩”——像是双手合十的佛掌;大肚岩侧面看,果如一大肚腩,憨憨可笑;小赤壁、仙榜岩、龙耕路、仙水洞,或以形肖,或以意胜,或因典故所传,或因尊师炼丹于此。

和名山不同,此处古人碑刻较少,看见了几块,字迹模糊,其中有南朝陶弘景所作《水仙赋》,还有唐朝陆龟蒙的诗刻及序。

我们寄宿的下洋是千年古村,有一祠堂,乃是此处大姓刘氏祖祠。自两宋年间,刘氏先祖入居此地近900年。走里面看,厅屋三进,古旧的原貌依然可见,修葺之处主要在正厅。厅旁置桌椅,四五村民闲适围坐,一二小儿嬉戏,见此悠然,恍如隔世。

下洋村居仙都景区西边的入口。车行不久,便至鼎湖峰。

到鼎湖峰一带,山水更为浑然一体。人工的痕迹却也明显了,风情街,长廊,庙宇,皆为旅游开发而置于景中。但是,鼎湖峰的巨石临湖而矗立,颇有气势。再加上此处溪流更为开阔,水势略急,一朵朵青萍浮游而下,岸边古树或卧或倚,或高大伟岸,或虬枝古朴,山拥水而灵气动,水抱山便风韵生。

电影《道士下山》取景于此。在一石壁之上,“道士下山”四个金字赫然,虽有广告效应,却破坏了此处景致的自然美。

仙都乃“九山半水半分田”之地。以前,当地人的生活应该很苦。耕地极少,风景虽美,却不能当饭吃。平地耕作,溪边筑屋,老屋子和新楼房交错,看得出这些楼房是开发旅游后建造。

浙商和徽商有历史上的辉煌,创造了庞大的商业帝国,直到今天仍然是重要的商届力量。古徽州有一句民谚“前生不修,生在徽州,十一二岁,往外一丢。”——这“一丢”便是丢出门,跟着别人经商,到山外面谋生,为自己也为家人讨生活。浙商也是如此,生活所逼,不得已离乡背井,有一天衣锦还乡,翻造老屋,重修祠堂,光宗耀祖便是这些在外闯荡的商人一生最完美的目标。

穷则思变,浙江人善经商,大抵是生活逼出来的。

穷山恶水,而今是金山银水。于我而言,仙都之美,在三:由于地处浙西南边远之地,游人较少,信步其中,惬意随心,正所谓“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没有过度开发,原生态尚存,有自然的质朴;不忸怩,不造作,商业的气氛不浓,除了一些民宿和农家乐,村民们还是耕作自给。虽有一些村民售卖本地土特产,却并不推销,眼里有期盼,人却很本分。

如果以美人比美景,仙都如美丽村姑,中意大家闺秀的人,未必肯欣赏她。若游客蜻蜓点水,匆匆而过,仙都之行未免乏味。

游仙都,须身入其景,心入其境,与山水相融。最好是小住数日,阴晴,晨昏,丽日,雨雾,各有其妙。

离开民宿时,向那位女老板要了一张名片,想着以后再来。名片上的名字是:刘初见。我一笑,问:这是你的本名吗 她懵了一下,答:从小我就叫这个名字啊!我爸取的。说完,她一指旁边的老者。

初见!这个名字此时此景真是贴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886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