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时,与几个同事一起去枞阳的山里走走。路过一个村庄,村边的一棵树样子很怪,将近有合围之粗,一看就是有年头,可惜只剩下半片身子,空心的树干,黑黢黢的,一条条纹理交错着;树心被岁月掏空,树皮上狭长的凸起和凹陷纠结在一起,如裸露着的筋骨。
这是一棵古树。那半片身子哪儿去了 今年春天一场雷击劈开了它,人们以为它寿数已尽,却不料那仅存的半片身子支撑着几根枝丫又活过来,就像一个固执的老人,与时光对抗着,展示生命的倔强与韧性。
我们这一路走来,偶尔见到几棵古树,它们悠闲地倚在村路旁,享用着村民们的虔诚和叩拜。这些树木活了几百年,历经风雨干旱、雷电战火,依然活着,活成了树精。而人们对世间的精灵总是敬畏,山有山神,树有树神。我看见树干上围着红布,树下有香灰和鞭炮屑,显然它们也像庙里的神灵一样被“挂红”,被祭拜。
“挂红”是我们这里的祭拜习俗。对着某位神灵祈愿,或求子求平安,或招财免灾祸,得偿所愿,便一定会给神灵挂红——三尺或一丈红布披在它身上,挂得越多,说明它越灵验,香火也就越加鼎盛。
这棵古树枝丫上一条条的红布还在,数天的秋雨,依然还能看见地上的残香,可见它很灵验,已在乡民们的心中成神。撇开愚昧不谈,人对天、地、山、神有所敬畏的地方,民风也还是淳朴的。
然后,我就听到一个很传奇的故事。
这棵树的旁边,很久以前有一座古桥,桥不大却陡。
有一年春天,桥头的大树枝繁叶茂,绿意仿佛从树上流淌到桥下的溪水里,春天的艳阳暖着苏醒的泥土,犁田的老农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老牛一边拉犁,一边偷吃青草,树下聚集着一群人,越聚越多。老农放下犁铧,也走到树下,顺着人们的指点,看到一个人趴在桥下的乱石里,听说死了。茂盛的树叶遮住了一些视线,好像还有木桶裂在一旁。
官府的人来时,已近中午。查问了周围,都说不清楚。卖油郎张三应该是昨天卖完了一担香油,天黑回家时从桥上失脚而亡,村民们这样推测。县府的王捕快说,是失足死亡还是他杀,只有这座桥知道,于是审桥——着人鞭打木桥。人们非常好奇,一传十十传百,四里八乡的人聚集于此。审了大半天,没有结果,木桥却被打坏了。王捕快吩咐在场的人凑钱修桥,桥头放着一个木盆,盆里清汪汪的半盆溪水,人们纷纷将铜钱扔进盆里,王捕快站在一旁,眼盯着盆里。
约莫半个时辰,两枚铜钱扔到盆里,水面上漾起了一圈油花,王捕快将扔钱之人带去,一番查审,承认张三系他所害。卖油郎的钱袋子还在他的腰间,里面的铜钱油润发亮,他没想到捕快审桥另有意图。其实,王捕快早就验出死者的致命伤是钝击,苦于没有破案线索,想到这个法子试一试,没承想破了案。
后来人们叫这座桥审桥。这地名原叫徐家湾,审桥名气太大,老百姓便把徐家湾叫做审桥湾。
这个故事的相似版本,好像是包公的破案故事。不过,审桥这个地名沿用至今,很可能这里才是故事的原产地。
审桥湾附近就是曾家湾。曾家湾有一位曾姓老人,是一位地星。我们这里称看风水的人为“地星”,这位老人无儿无女,生性孤僻,不容于族人。审桥湾的徐府老太太很有见地,将这位地星接到自家好生招待,别人不明就里,地星明白老太太的用意。
很久以前,这里就流传着一首民谣,“三里地,一座桥,两条鲤鱼追着跑,谁家葬了鲤鱼地,世世代代穿龙袍。”地星穿行于竹林溪水之间,走了一座座桥,爬了一座座山,一直在找那个传说中的地方。一年过去,老地星终于确定了哪里是龙脉。
地星在徐家,单独吃好酒好菜。徐家每天杀一只鸡款待,地星最喜欢吃鸡胗,可是从没有吃到。他心里就有了怨恨,有一天他告诉老太太龙脉的地点——当然是个假的,然后便告辞。临走时,老太太送给他一袋子干粮,走到半道他打开一看,里面是腌好的干鸡胗,数了一下,正好是一年的数目,一个也没少。老地星很感动,又回到徐家,重新指了地方,说“寅时葬卯时发”。
按照地星吩咐,徐家将停柩一年的老太爷棺材寅时(三点到五点)下葬。黑咕隆咚的夜晚,寅时一到,一队壮劳力抬上棺材出发,不发悲声,一些人头顶铁锅,一些人举着纸驴纸马,队伍的头尾打着灯笼火把,浩浩荡荡朝那个地方去。
话说那日,一队强盗正在一个秘密地点将多年来打劫储存的财宝分赃。忽然,手下报来,官兵正在朝这里追来。强盗首领感到很疑惑,这里山间密地,白天少有人来,何况夜里 他亲自去探,看到大队人马朝这边赶来,听到兵器碰撞的叮当声,慌忙带人弃财逃命。
人们在指定时间和地点葬好了棺材,正好寅时结束,卯时来到。此时东方既白,徐家人发现墓地不远处有十几口大箱子,里面装满了金银珠玉,明白地星的话应验了,悄无声息地抬回家。不久,徐家开始大兴土木,造九龙庭。既然得葬龙脉,后代肯定位列王侯,甚至穿龙袍,当然要早造龙庭。
徐家的暴富,引起了嫉恨。有人密报了官府,说徐家谋逆,九龙庭便是证据。官府中有人暗自给徐家报信,徐家惊骇异常,急寻对策。命人用大量松香熏黑庭屋,又捉来无数蜘蛛放置其中,同时买通官府有关人等。等到官府派员查验,看到的是一座废弃老屋,灰尘满地,蛛网遍布,一场大祸就此消弭。
据说,九龙庭的遗迹解放后还在,后来“扫四旧”的时候被清除。其后,徐家并没有出多少大官,倒是曾家世代出了许多的人才。有人就说,老地星还是留了一手,指给徐家的是“龙尾”——龙脉的尾部,留给曾家的是“龙头”——龙脉的头部。
这个故事有意思的不是情节,而是它反映了老百姓的心理期望——子孙后代,出人头地!故事人物没有谁对谁错,只有事情的结果让人反思,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立场和想法。合乎平头百姓的逻辑,才能够口口相传,这就是民间传说的魅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885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谁给我取的外号?
下一篇: 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