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惊蛰(11-20)

过山龙 2023-07-20 01:35:52

*底部

11.

“你要是后悔,现在就可以回去。”

左手握上宽4公分的木戒尺端部,另一手将戒尺往外抽出,木头打磨得很细腻,根本不可能出现毛刺,但她还是下意识得去检查了一把。

“你要是现在不回去,那今后你在我这,可就没有话语权了。”

杨聿绮咬咬牙,最后还是转过身,背对着万蓼弯下腰去。

戒尺没有随预期落下,就在杨聿绮快忍不住回头看的前一刻,万蓼握着木戒尺挑开杨聿绮的衣服下摆,从后而入,贴上她下体。

她又转了下手腕,戒尺一角挤开花瓣,抵在洞口上。

“衣服不要让我帮你撩。”

杨聿绮吸了口气,伸手把衣服下摆提了上来攥在小腹处。

“是,对不起,下次不会了。”

将东西撤走的时候杨聿绮又倒吸了一口气。

12

杨聿绮你摊上事了你!

搅着被攥得皱巴巴的衣服,她觉得腿都开始打颤了。

身后的人拿着她的拍子对着杨聿绮比划了一下,冰凉的木板贴上皮肤,她被激得一抖,紧接着腿根结结实实的挨了一拍。

“唔”

万蓼力使得很匀。

不疼。

但她紧张。

“从现在开始,把你那口无遮拦的习惯改一下。”叠着刚才的位置又拍了一下。

“是...”杨聿绮开始感觉到腿根发烫,有点麻。

万蓼照着红印又是一下,力度一下拔高了好几个梯度,打得她浑身一抖叫出了声。

“不会叫人 ”

“对不起主/人。”杨聿绮暗自咬住了下唇,止住了想去揉发麻的腿根的想法。

“嗯。”万蓼伸手揉了揉被她抽得发红发肿的肌肤。

突如其来的温柔让她吸了吸鼻子,万蓼又突然手一撤,对着那块红肿连抽了三下,把刚刚还有些沉溺的人直接打得红了眼眶。

艹!S都她妈大屁眼子!

13

“疼吗 ”

“嗯..”她已经带上了哭腔。

“嗯 ”

“疼,主/人。”

万蓼有些哭笑不得,把她拉了起来,看见她眼圈都红了,伸手给她揉着。

“这么怕疼 ”

后面火辣辣的痛感被那只手抚平了,随之而来的是酥酥麻麻的触感,看见她眼底丝毫不加掩饰的笑意,杨聿绮突然觉得难为情起来,却也没敢多扭捏,吞了下口水回答道:“主人,绮绮怕疼。”

杨聿绮看见她眼里笑意更浓了,顺势就靠进了她怀里。

果然你们闷骚就吃这一套!

然后万蓼拥着她轻轻拍了拍她臀部,带着笑说:“你刚刚第3下躲了,我的规矩,躲一下罚十下。”

怀里的人瞬间僵硬了。

草泥马s果然都是大屁眼子!!!

14

万蓼把人从自己怀里捞出来,看着她嘟着嘴被自己按到窗边,虽然苦着一张脸,却也乖乖的撑着窗撅起屁股,没有什么反抗情绪。

盯着她红了一片的腿根看了一会又伸手给她揉了一会儿,本来臀下方的皮肤就比一般地区更容易受到伤害,也更敏感,一个痛觉敏感的m,被自己刚刚那么几下拍下来,也挺够呛的。

于是她手往上挪,捏了捏那轻微颤抖着的臀尖。

“可别再躲了。”

“是,主人。”尽管明明是她下的手,但是那语气中夹着的心疼明显让杨聿绮的抵触情绪降了下去。

万蓼保持三秒一下的节奏,迅速的结束了这次的惩戒。

杨聿绮臀部已经一片绯红,她撑着窗户,看着外面风吹过树林把叶子吹得一抖一抖的,她清楚万蓼已经很收着力了,不然以刚刚第三下那个力度,把自己打得吱哇乱叫然后再找茬继续打个即使下完全不是问题。

身后人不发话,杨聿绮也不敢动,静静的等待着指示,只听到万蓼将戒尺挂了回去,挤了洗手液在手上揉搓着,然后就欺身压了过来。

“唔...”

15

“你也不是只是怕疼。”

万蓼却突然抽了手,从后亲了亲她耳根,然后就贴着她耳根哄她:“还不到时候,忍一忍。”

杨聿绮没忍住,喉咙里露出一声:“呜..”

16

杨聿绮从来没被人拒绝过,哪怕是在B/D/S/M关系中。

只要她一喘,对方就疯了。

然而万蓼,现在抱着她的这个女人,把她的欲/望挑到这种地步,然后拒绝了她。

从刚听说她的时候,杨聿绮就有种奇怪的直觉,她肯定她不一样,现在证明,确实不一样,她的身体从来没有那么兴奋过。

“好。”杨聿绮几乎是呜咽着哼出一声来。

“绮绮真乖。”

17

杨聿绮岔着腿跪趴在床上,后面万蓼轻柔的擦拭完全在起着相反的作用,她一抖,感觉又有什么流出来了。

“别弄了......”

万蓼一怔,把纸巾递到杨聿绮手上,起身往自己的工具墙走去。

在抽屉里翻找了一会,掏出一瓶白色的舒缓乳液回到床边,杨聿绮已经自己处理好了,抱着枕头趴在床上,万蓼挤出乳液揉散了往她臀尖抹去。

“晚上你就先趴着吧,这点儿明天就消了。”

乳液冰冰凉凉,舒缓了原本的痛感。

伸手扯过薄被给杨聿绮盖好,万蓼又拿来了空调遥控器放在床头。

“热的话自己把空调开开。”说着顺手把窗帘放了下来:“晚安。”

“晚安。”

18

万蓼、万蓼。

杨聿绮听着万蓼下楼梯的声音,跟着一遍一遍的默念着她的名字。

直到脚步声渐渐隐去,只剩楼下主卧的光透上来带来一丝轻微亮光的房间里时她张了张口,轻轻的呢喃出一声:“万蓼。”

“嗯 ”

杨聿绮猛一回头,万蓼拿着一个小黄鸡夜灯,站在楼梯口。

19

杨聿绮在床上趴了半小时,臀上的痛感已经差不多都散去了,她抱着被子翻了个身,扭头看了一眼床边的小鸡夜灯,散着微黄灯光,把她笼进暖色里。

杨聿绮伸手摸了摸自己下身。

还/湿/着。

20

第四次了。

万蓼睁开眼,看着楼梯口洒出来的微光。

她听力极好,在三楼甚至能听到一楼的手机震动声。所以此刻阁楼上衣物摩挲或者轻叹,统统一点不落的传进了她耳朵里。

她的状态,她的高/潮,她听得清清楚楚。

万蓼本没打算管她,谁想到她离了谱了,再继续下去肯定影响明天状态,于是她啪的一下把灯拍开了,鞋也没穿就上了阁楼。

杨聿绮看见楼下突然亮起的灯心里咯噔了一下,还没来得及细想,就听见了有人上来的声音。

装睡显然是没什么用了,破罐子破摔呗,大不了再挨一顿抽。

而她的大义凌然在看见对方的脸的一瞬间变成了可怜巴巴,然后就被人揪着衣领从床上拽了起来。

“错了错了错了错了!!!”

“闭嘴!”

没挨打。

杨聿绮被塞到主卧的大床上,万蓼关了灯掀开被子上床把她拽进了怀里,膝盖一抬把腿挤进她双腿之间,大腿顶着她的腿心。

“从现在开始,没我允许不准自己动手。”

聪明的小孩打不开会复制到浏/览/器

/482dk2mzut7etupf.md

十二节气表

一年十二个节气不是十二节气,应该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一年中的所有节气表二十四节气表
春季
立春2月3-5日 雨水2月18-20日 惊蛰3月5-7日 春分3月20-22日 清明4月4-6日
谷雨4月19-21日
夏季
立夏5月5-7日 小满5月20-27日 芒种6月5-7日 夏至6月21-22日 小暑7月6-8日
大暑7月22-24日
秋季
立秋8月7-9日 处暑8月22-24日 白露9月7-9日 秋分9月22-24日 寒露10月8-9日
霜降10月23-24日

冬季
立冬11月7-8日 小雪11 月22日-23日 大雪12月6日-8日 冬至12月21-23日
小寒1月5-7日 大寒1月20-21日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一年有几个节气二十四节气表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
春季
立春 太阳位于黄经315度,2月2-5日交节
雨水 太阳位于黄经330度,2月18-20日交节
惊蛰 太阳位于黄经345度,3月5-7日交节
春分 太阳位于黄经0度,3月20-22日交节
清明 太阳位于黄经15度,4月4-6日交节
谷雨 太阳位于黄经30度,4月19-21日交节
夏季
立夏 太阳位于黄经45度,5月5-7日交节
小满 太阳位于黄经60度,5月20-22日交节
芒种 太阳位于黄经75度,6月5-7日交节
夏至 太阳位于黄经90度,6月21-22日交节
小暑 太阳位于黄经105度,7月6-8日交节
大暑 太阳位于黄经120度,7月22-24日交节
秋季
立秋 太阳位于黄经135度,8月7-9日交节
处暑 太阳位于黄经150度,8月22-24日交节
白露 太阳位于黄经165度,9月7-9日交节
秋分 太阳位于黄经180度,9月22-24日交节
寒露 太阳位于黄经195度,10月8-9日交节
霜降 太阳位于黄经210度,10月23-24日交节
冬季
立冬 太阳位于黄经225度,11月7-8日交节
小雪 太阳位于黄经240度,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 太阳位于黄经255度,12月6-8日交节
冬至 太阳位于黄经270度,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 太阳位于黄经285度,1月5-7日交节
大寒 太阳位于黄经300度,1月20-21日交节

中国的十二节气及对应时间?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表?

2017年二十四节气表2017年立春时间(2017年2月3日 23:34 - 2017年2月18日 19:31)
阳历时刻:2017年2月3日 23:34:01
2017年雨水时间(2017年2月18日 19:31 - 2017年3月5日 17:32)
阳历时刻:2017年2月18日 19:31:16
2017年惊蛰时间(2017年3月5日 17:32 - 2017年3月20日 18:28)
阳历时刻:2017年3月5日 17:32:40
2017年春分时间(2017年3月20日 18:28 - 2017年4月4日 22:17)
阳历时刻:2017年3月20日 18:28:35
2017年清明时间(2017年4月4日 22:17 - 2017年4月20日 05:26)
阳历时刻:2017年4月4日 22:17:16
2017年谷雨时间(2017年4月20日 05:26 - 2017年5月5日 15:30)
阳历时刻:2017年4月20日 5:26:58
2017年立夏时间(2017年5月5日 15:30 - 2017年5月21日 04:30)
阳历时刻:2017年5月5日 15:30:59
2017年小满时间(2017年5月21日 04:30 - 2017年6月5日 19:36)
阳历时刻:2017年5月21日 4:30:53
2017年芒种时间(2017年6月5日 19:36 - 2017年6月21日 12:24)
阳历时刻:2017年6月5日 19:36:33
2017年夏至时间(2017年6月21日 12:24 - 2017年7月7日 05:50)
阳历时刻:2017年6月21日 12:24:06
2017年小暑时间(2017年7月7日 05:50 - 2017年7月22日 23:15)
阳历时刻:2017年7月7日 5:50:38
2017年大暑时间(2017年7月22日 23:15 - 2017年8月7日 15:39)
阳历时刻:2017年7月22日 23:15:18
2017年立秋时间(2017年8月7日 15:39 - 2017年8月23日 06:20)
阳历时刻:2017年8月7日 15:39:58
2017年处暑时间(2017年8月23日 06:20 - 2017年9月7日 18:38)
阳历时刻:2017年8月23日 6:20:09
2017年白露时间(2017年9月7日 18:38 - 2017年9月23日 04:01)
阳历时刻:2017年9月7日 18:38:34
2017年秋分时间(2017年9月23日 04:01 - 2017年10月8日 10:22)
阳历时刻:2017年9月23日 4:01:44
2017年寒露时间(2017年10月8日 10:22 - 2017年10月23日 13:26)
阳历时刻:2017年10月8日 10:22:05
2017年霜降时间(2017年10月23日 13:26 - 2017年11月7日 13:37)
阳历时刻:2017年10月23日 13:26:36
2017年立冬时间(2017年11月7日 13:37 - 2017年11月22日 11:04)
阳历时刻:2017年11月7日 13:37:45
2017年小雪时间(2017年11月22日 11:04 - 2017年12月7日 06:32)
阳历时刻:2017年11月22日 11:04:34
2017年大雪时间(2017年12月7日 06:32 - 2017年12月22日 00:27)
阳历时刻......>>

二十四节气时间表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表顺口溜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冬季开始
小雪: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大雪: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冬至: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小寒:每年的1月5日或6日,此时气候开始寒冷。[1]
大寒: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数九严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表春季 日 期 夏季 日 期 秋季 日 期 冬季 日 期
立春 2月3-5日 立夏 5月5-7日 立秋 8月7-9日 立冬 11月7-8日
雨水 2月18-20日 小满 5月20-22日 处暑 8月22-24日 小雪 11月22-23日
惊蛰 3月5-7日 芒种 6月5-7日 白露 9月7-9日 大雪 12月6-8日
春分 3月20-22日 夏至 6月21-22日 秋分 9月22-24日 冬至 12月21-23日
清明 4月4-6日 小暑 7月6-8日 寒露 10月8-9日 小寒 1月5-7日
谷雨 4月19-21日 大暑 7月22日-24日 霜降 10月23-24日 大寒 1月20-21日

二十四节气表的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表取得什么成就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现在的农历既不是阴历也不是阳历,而是阴历与阳历结合的一种阴阳历.农历存在闰月,如按照正月初一至腊月除夕算作一年,则农历每一年的天数相差比很大(闰年13个月).为了规范年的天数,农历纪年(天干地支)每年的第一天并不是正月初一,而是立春.即农历的一年是从当年的立春到次年立春的前一天.例如2008年是农历戊子年,戊子年的第一天不是从公历2008年2月7日(农历正月初一),而是公历2008年2月4日.
二 十 四 节 气 表
(按公元月日计算)
七十二候
季节 月份 节 气 太阳到达黄经 第一候 第二候 第三候
春 孟春 立 春 315° 东风解冻 蛰虫始振 鱼上冰
2月3――5日
雨 水 330° 桃始花 仓庚鸣 鹰化为鸠
2月18――20日
仲春 惊 蛰 345° 獭祭鱼 鸿雁来 草木萌动
3月5――7日
春 分 0° 玄鸟至 雷乃发声 始电
3月20――21日
季春 清 明 15° 桐始华 田鼠化为 虹始见
4月4――6日
谷 雨 30° 萍始生 鸣鸠拂其羽 戴胜降于桑
4月19――21日
夏 孟夏 立 夏 45° 蝼蝈鸣 蚯蚓出 王瓜生
5月5――7日
小 满 60° 苦菜秀 靡草死 小暑至
5月20――22日
仲夏 芒 种 75° 螳螂生 V始鸣 反舌无声
6月5――7日
夏 至 90° 鹿角解 蜩始鸣 半夏生
6月21日――22日
季夏 小 暑 105° 温风至 蟋蟀居辟 鹰乃学习
7月6――8日
大 暑 120° 腐草化为萤 土润溽暑 大雨时行
7月22――24日
秋 孟秋 立 秋 135° 凉风至 白露降 寒蝉鸣
8月7――9日
处 暑 150° 鹰乃祭鸟 天地始肃 禾乃登
8月22――24日
仲秋 白 露 165° 鸿雁来 玄鸟归 群鸟养羞
9月7――9日
秋 分 180° 雷始收声 蛰虫培户 水始涸
9月22――24日
季秋 寒 露 195° 鸿雁来宾 雀攻大水为蛤 菊有黄花
10月8――9日
霜 降 210° 豺乃祭兽 草木黄落 蛰虫咸俯
10月23――24日
冬 孟冬 立 冬 225° 水始冰 地始冻 雉入大水为蜃
11月7――8日
小 雪 240° 虹藏不见 天气上腾 闭塞而成冬
11月22――23日 地气下降
仲冬 大 雪 255° }鸟不鸣 虎始交 荔挺生
12月6――8日
冬 至 270° 蚯蚓结 麋角解 水泉动
12月21――23日
季冬 小 寒 285° 雁北向 鹊始巢 雉始g
1月5――7日
大 寒 300° 鸡始乳 鸷鸟厉疾 水泽腹坚
1月20――21日
二十四节气的字面含义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四立”,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

关于惊蛰的诗词集锦11篇

【 #诗词鉴赏#导语】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接下来整理了关于惊蛰的诗词集锦,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1.关于惊蛰的诗词集锦


《秦楼月/忆秦娥》


年代:宋 作者: 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2.关于惊蛰的诗词集锦


观 田 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3.关于惊蛰的诗词集锦


春晴泛舟


作者:陆游 朝代:宋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袅袅柳丝摇曲尘。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4.关于惊蛰的诗词集锦


义雀行和朱评事


(唐)贾岛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5.关于惊蛰的诗词集锦


游景仁东园


作者:苏辙 朝代:宋


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肩舆出东郊,轻裘试朝曦。百草招生意,乔松解寒姿,尺书招友生,冠盖溢通逵。人生瞬息间,幸此休暇时。浊酒论浮蚁,嘉蔬荐柔荑。春来莫嫌早,春去恐莫追。公卿多王事,田野遂我私。松筠自拥蔽,里巷得游嬉。邻家并侯伯,朱门掩芳菲。畦花被锦绣,庭桧森旌旗。华堂绚金碧,叠观凝烟霏。仿佛象宫禁,萧条远喧卑。徐行日一至,何异已有之。都城闭门早,众客纷将归。垂杨返照下,归骑红尘飞。但卜永日欢,未与清夜期。人散众嚣绝,庭空星斗垂。安眠万物外,高世良在兹。


6.关于惊蛰的诗词集锦


水龙吟 寿族父瑞 堂是日惊蛰


作者:吴存 朝代:元 体裁:词


今朝蛰户初开,一声雷唤苍龙起。吾宗仙猛,当年乘此,遨游人世。玉颊银须,胡麻饭饱,九霞觞醉。爱青青门外,万丝杨柳,都捻作,长生缕。七十三年闲眼,阅人间几多兴废。酸碱嚼破,如今翻觉,淡中有味。总把余年,载松长竹,种兰培桂。待与翁同看,上元甲子,太平春霁。


7.关于惊蛰的诗词集锦


《菩萨蛮·春愁一段来无影》


年代:宋 作者: 萧汉杰


春愁一段来无影。著人似醉昏难醒。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唾壶敲欲破。绝叫凭谁和。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8.关于惊蛰的诗词集锦


《奉和御制中和》


年代:宋作者:杨亿


佳节更春晦,长标令甲名。


天渊摇绿浪,仙杏吐丹荣。


连皷将惊蛰,高枝已变莺。


云谣传下土,汉曲被新声。


9.关于惊蛰的诗词集锦


《游玉泉》


年代:宋作者:朱翌


坡陀石上大绅垂,踞石跏趺世虑微。


奉引有春扶屐去,送归生月带星稀。


一时花木助欢笑,四雇风云入指挥。


是日乃书惊蛰节,鸣蛙已傍小池归。


10.关于惊蛰的诗词集锦


《闻蛙》


年代:宋作者:赵蕃


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


能如喜风月,不必问官私。


11.关于惊蛰的诗词集锦


《蚊雷》


年代:宋作者:赵时韶


朝来伏地悄无声,入夜轰轰屋底鸣。


堪笑不能惊蛰户,空将胡蝶梦魂惊。

二十四节气惊蛰诗句

二十四节气惊蛰诗句有:

1、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

2、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

3、春雷已惊蛰,犹以寒自疑。

4、划若震雷惊蛰户,烂如奎宿照云端。

5、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6、又如春雷动,初惊蛰龙蛇。

7、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8、雷雨还惊蛰,潜藏重发牙。

9、只恐挥毫惊蛰龙,金相玉质音玲珑。

10、为闻北人畏和暖,安得如今便惊蛰。

11、百虫误惊蛰,生理亦已亏。

12、连鼓将惊蛰,高枝已变莺。

13、迟日照高岭,新雷惊蛰龙。

14、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

15、堪笑不能惊蛰户,空将胡蝶梦魂惊。

16、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

17、杏花惊蛰寒,唾壶敲欲破。

18、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19、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20、春雷惊蛰户,海日浴鲸波。

21、新春一声雷未闻,何得龙蛇已惊蛰。

22、春柳卧生根,早雷惊蛰户。

23、恰似春雷未惊蛰,髯龙头角暂皤泥。

24、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25、雨催惊蛰候,风作勒花开。

26、君壮雷惊蛰,吾衰月阙团。

27、已过惊蛰日,未听候虫声。

28、冬月不启壁,深虑惊蛰虫。

29、冷泉二月富惊垫,烧尾金鳞化作龙。

30、州人岁入贡,雷霆未惊蛰。

31、是日乃书惊蛰节,鸣蛙已傍小池归。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883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