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分给本、静、安每人一颗古老的莲花种子:
"这是几千年前的莲花种子,非常珍贵,你们去把它种出来吧。”
拿到种子后……
"我要第一个种出来!"本想。
"怎样才能种出来呢 "静想。
"我有一颗种子了。"安想。
本跑去寻找锄头。
静想要挑出最好的花盆。
安把种子装进小布袋里,挂在自己的胸前。
本把种子埋在雪地里。
静去查找种植莲花的书籍。
安去集市为寺院买东西。
等了很久,本的种子也没有发芽。
等不到种子发芽的本愤怒地刨开了地,摔断了锄头,不再干了。
我一定会种出千年莲花的。静想。
静将选好的金花盆搬来,放在最温暖的房间里。
安接着清扫院子中的积雪。
静用了最名贵的药水和花土,
小心地种下了种子。
安和以前一样做着斋饭。
静的种子发芽了。
静把它当成宝贝,
用金罩子罩住它。
清晨,安又早早地去挑水了。
静的小幼芽因为得不到阳光和氧气,
没过几天就枯死了。
晚饭后,安像往常一样去散步。
春天来了……
在池塘的一角,
安种下了种子。
不久,
种子发芽了。
安欣喜地看着 眼前的绿叶。
盛夏的清晨,
在温暖的阳光下,
古老的千年莲花轻轻地盛开了。
......
我们日夜都在马不停蹄地追逐一些“珍贵”的东西呢,仿佛所有的人都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各种各样的目的。这时候,大自然的规律往往被撇在一边,我们甚至不会思考冬天是不是可以种花,只一味想着“我要第一个种出来”、“怎样才能种出来呢”。生活的主题仿佛只是追逐,我们不知道有多久没有去散步了。
在这急功近利的社会中,安的那份平和的心境,宛如一潭清澈平静的水,是多么难得。你总有一天也会得到“千年莲花的种子”,会为了各种“珍贵”的东西日以继夜、马不停蹄。可是,无论如何,希望你记得安----这个你听过的故事里的小和尚,记得他感激地把种子装进小布袋里、挂在胸前;记得他从容地去买东西、扫雪、做斋饭、挑水;记得他悠悠然散步的样子。他告诉你,要怀着希望、有所追求,但一定要淡定、顺其自然;同时,享受生活的过程,享受那些平凡琐碎的小事、享受等待。
有的,那就是我国的古莲子。这是1951年在辽宁省普兰店泡子屯村的泥炭层里发现的。人们推断它们已在地下静静的睡了一千年左右,但是它们并没有死亡。我国科学工作者用锉刀轻轻地把古莲子外面的硬壳锉破,然后泡在水里,古莲子不久就抽出嫩绿的幼芽来了。北京植物园1953年栽种的古莲子,在1955年夏天就开出了粉红色的荷花,沉睡千年的古莲子被人们唤醒了。不少国家的植物园从我国要去了这种莲花种子,并已栽种成活。
安的种子,它以这个本、静、安三个小和尚为叙述的线索,讲述了一个关于大自然规律的寓言故事。
本书绘者:黄丽,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1998年创办太阳娃插画设计有限公司至今,现任《少年科普世界》杂志社美术总监。代表作品《安的种子》《卡诺小镇的新居民》。《安的种子》获丰子恺优秀儿童图画书奖,获台湾2011年中国时报“开卷”童书奖。作品版权输出到韩国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地。
这是一本非常有中国特色的绘本,它蕴含着很多禅的道理。我们在这个封面的时候,其实它已经给出了今天就是本静安,他们种这个种子的一个结果。我们的环衬页上,已经看到了,这个绘本呢是什么季节呢?是冬天,那冬天呢,适合种子发芽吗?适合种种子吗?
我们经常读绘本,一般我们给孩子读绘本都是从读封面开始的,那封面呢,它有两个作用,第一个就是故事的开始,第二个呢就是揭示主题,那我们读绘本的时候呢,可以通过绘本的封面猜测这个方式引起孩子的兴趣,这个绘本我们看到它的封面是一个小和尚,手里呢,捧着一粒黑色的小种子,身上呢,还挂着一个黄色的小袋子,天上下着雪,那我们就知道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了。
之后呢,就出现了师父分给本静安每人一颗古老的千年莲花种子,我们看到三个小和尚坐在那里请老师傅的训话,在这个图画中,还有很多的细节,我们仔细观察一下,除了我们图画中有一些木鱼香烛,还有我们三个小和尚,还看到了小狗。
而这三个小和尚,拿到种子之后有不同的反应,第一个本就想我要先种出来,静呢想,我怎么才能种出来呢?安想,我有了一颗种子,不同的人呢,就有不同的想法,这也预示了这三颗种子会有不同的命运。
我们看到这个本,他是大步流星的奔向了锄头,静呢,他想找一个最好的花盆儿把它种在花盆儿里面,最后呢,他是选择了一个他自认为最好的瓷花瓶,那我们看到现在呢,已经是天空下起了满天的飞雪,大树上呢,还有两个鸟窝,然后我们可以看到冬天干枯的树枝上面有大大小小的鸟窝儿,但是这些鸟窝呢,会让我们感到冬天也会给我们带来温暖,这个绘本它对我们现实的还原度还是很高的。
而安呢,他把种子,装进了一个小布袋儿挂定了,挂在了自己的胸前,他看这个种子的眼神呢,是充满了怜爱,喜悦,还有期待,而且呢,对这个种子呢,也充满了尊重,我想妈妈们是不是有这种感觉,想想我们宝贝出生的时候,那种喜悦是不是跟安刚刚得到这个种子的心情一样。
本静安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大家都觉得安是特别能沉得住气的人,那我们说本呢,其实本,他也有他的好处,他是一个执行力特别强的人,老师傅一说,谁能种出来他立刻就去做了,而且他是第一个把这个种子埋到土里的,也是最希望早点儿发芽的那个人。本的好胜心强,好奇心也强,他希望自己的种子呢,第一个被种出来,可是这些是谁的需求呢?这些是本的内心的需求还是种子的需求呢,我们再思,反思一下,我们在教养我们孩子的过程中,是不是也有这种情况?静呢,他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孩子,也很聪明,她知道去寻找各种种植莲花的书籍,而不是盲目的瞎种。
我们看这个图中安,他在干什么?他背着小背篓里面已经装满了为寺庙买的各种各样的食物啊用品啊,可是他手里拿着有什么呢?他手里面捧着这颗莲花的种子,他在干什么?他好像向别人在询问着什么,这个时候都看到这里呢,我们好像稍稍有点儿明白了,为什么别人都在忙乎着种莲花种子的时候,安依旧能够安静的打坐,从容的打扫庭院里面的积雪,又像往常一样去做斋饭,清晨的时候又去挑水,晚课的时候呢,他又很平静的去散步了。
这个画面上呢,我们看一下本,他等了很久不见莲花发芽破土,所以他气急败坏地摔了这个锄头他不干了,他就放弃了,而静呢,抱着书,心里呢,又暗暗的发誓,小心翼翼地种下了这个种子,等这个种子一发芽呢,他又把他视为宝贝,小心的呵护着,还用这个金罩子罩住了罩住了,结果呢,因为这个精心保护的幼芽得不到阳光和空气,所以呢,也枯萎夭折了,我们可以看出静和本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那我们再想一下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家长,就是我们首先对孩子过度的保护,不给他任何机会去尝试,去体验失败,所以说,现在为什么有一些孩子一失败呢,就会大发雷霆,大发脾气,那我们再想一下,我们拥有什么样的心态心态才是正常的呢,那静呢,他是非常的伤心沮丧,压抑,我们看一下那个图画上的静,整个身体拱着他弯着腰。
本和静,其实他们两个是一个非常鲜明鲜明的对比,我们想一下这个本失败了,他就把那个事锄头呢一扔就走了但是静呢,整个人这个情绪压抑没有发泄出来。我们在这里反思,如果我们的孩子或者是我们有了情绪,到底是压抑着把它堆积到内心的深处,还是发泄出来好呢?
本这个人呢,他一失败了,是大声的嚷嚷是吧,其实这种呢,只要是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不造成伤害,大声大叫的就是大喊大叫发泄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包括我们家长或者是我们的孩子,有的时候因为工作也好,生活也好,学习也好,如果有一些情绪真的不需要压抑。
安,这个孩子呢,他的心态呢,非常的平和,不骄不躁,那他也非常的清楚,也非常的明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同时呢安也是一个非常善良随和的孩子。
我们通常会比较书里面的三个小和尚就觉得这三个小和尚里面呢,就是安就是最棒的一个孩子,因为只有他种出了莲花。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也各自有各自的优缺点,所以说我们也不能说一概而论的说哪一个孩子是好的,哪一个孩子是不好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我们说孩子身上的问题多半要从父母身上去找根源。
本呢,他是一个执行力和行动力都非常强的孩子,静呢,他是一个聪明的知道寻求方法的孩子,他知道查阅资料虽然说没有成功,但是静的这种勤奋和探知也是值得被肯定的,那静的缺点呢,就是,他有点儿过于自我,沉浸在这个种种子上,失败了就完全否定自己,过于自责。
对于孩子呢,每个孩子是独一无二的,其实呢,就是从我们孩子一出生,他们先天的性格已经有不同了,有的孩子可能就是豪放的,她喜欢花哇哇大哭是吧,大喊大叫可是有的呢,有的孩子天生呢,她喜欢这个内敛含蓄,一点儿哭的时候呢,就比较小声,有的孩子性子急,有的喜欢安静,其实我们说孩子呢,他就是一颗幼苗,它是否能长成这个参天大树?它是长直还是长弯呢?都是需要我们家长精心的浇灌和及时的引导。
不管我们的孩子长成什么样,真的是没有参考,也没有统一标准的,所以说这本书他能给到家长最大的触动是什么,图画中的莲花种子其实像我们的孩子,每一颗孩子都是一颗最珍贵的种子,而本静安呢,就像三类不同的家长,很多家长可能可能看到,看到之后呢,也会对号入座是吧,然后不三种不同的人,就像我们成长过程中三种不同的状态。
很多父母在对于孩子的养育过程中真的有点儿着急了,就觉得我孩子几岁了,就必须认识几百个字儿,然后会背多少唐诗,一二年级必须考多少分儿排多少名?当孩子没有如父母所愿的时候,父母可能就会对孩子大发雷劈呀加以指责,因为孩子因为父母可能只只盯着这个孩子的成绩和分数,而忽略了孩子成长当中所需要的时间和过程。包括我们管,也是很多家长就说你看谁家的孩子这么爱读书,认识那么多字儿,你看我家孩子根本坐不住,不爱读书,他根本都不读书不会读书,大家试想一下,不是所有的孩子生下来都是读书学习的料的,那我们想一下,你付出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去陪你的孩子,而不是一味的去埋怨指责自己的孩子。
我们在绘本中也看到了静,他看似特别热爱学习,通过查阅这个书籍去了解养育的方法,他选了最好的花盆,用了最名贵的药水,还用了金罩子把这个种子给盖住,这显然太刻意了,他根本不是这个莲花生长最需要最重要的东西,最后呢,这个莲花因为得不到阳光和氧气枯死了,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他自己想要进行的,也非常像我们一些父母凭着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以我要的方式去爱孩子,而不是孩子真正需求的方式。
所以,我们爱孩子,不是把父母的理想和意愿加在孩子的身上,而是遵循我们孩子的天性和兴趣,有一句话呢,我觉得也是非常喜欢分享给大家,就是爱孩子,就要如他所是,而非我所愿。
当莲花盛开,我们每个人都去欣赏和分享喜悦~那一刻也是一个体验,对于安来顺,还是对于本和静,都是下一个阶段的开始,我们都还有时间,不断学习调整、停下彼此欣赏、继续学习调整、彼此欣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882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你的人生是在挑水还是在挖井?
下一篇: 有一种失败叫瞎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