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是在中部的小县城里,年收入约20-30万,在县城里还算能过上小康的生活。我们那个县城里有些矿产资源,因此暴发户很多,小学同学里有很多家里都做矿产相关的生意,家里特别有钱,记得那时候有个同学的家长来学校看他,给了他2千多当零花钱。那时候我就在想,可能我一辈子都比不过他们。我爸年轻的时候是在中铁局工作,跟着施工队全国到处跑,眼界和见识就是在这几年中开阔与积累的,之后因为家庭原因便一直呆在小县城了,甚至几乎都没再出过省。与县城里很多人不一样的是,他很重视我的教育,小学的时候就经常想把我往省会转,甚至还确实转过去一学期,因为自理能力的问题,也是当时确实还太小,就又把我转回县城了。初中就在省会上了,在学校旁边租个房子,初一初二我奶奶陪读,初三就换成我妈陪读。这在当时亲戚朋友里都是很难被理解的,很多人都会问“花这么大力气干嘛 !” 确实,费用高不说了,还把家拆成两半。我也很不理解,但是因为家里付出这么多,我只好闷头学,初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到高中的情况就变化了,我也开始觉得题主说的很对,我再努力,还是比不过小学同学,他们一直在县城上学,高中经常逃课,殴打老师也能被家里摆平,他们那时候就已经开上奥迪,宝马了,对,没有驾照,出了事家里也能摆平。这时候我已有些松懈,不再那么上进了,当然,不仅因为和他们对比,另一方面,我看到很多大学毕业生,一个月的收入也就2,3千,拿老师来讲,辛辛苦苦的挣3,4千的工资,我觉得上大学对于我的意义也没那么大,不如回家跟着我爸干。由于心理的波动,成绩也就下降了。后来我爸说让我出国读书,我就更不理解了!一年20多万的花销,基本上就是一年的收入了!我不出国,把这钱给我不好吗 出来上了两年学后,回到家里,和小学同学聚会,几十个人吧,读大学的,算上我在内,一共2个。当然,他们中也有混的很好的,其中一个已是我们那儿有名的房地产商了。因为煤矿改革,国进民退,很多原来从事矿产相关生意的都停了,他们家也是在这种情况下依靠之前的积累转行房地产的。但是很多人,没有如此雄厚的实力,更多的是坐吃山空,而我那些小学同学很多没有足够的实力去担当起家里的重任。这时候我就明白了,有效的读书与学习,是把学到的东西转换为自身的实力,以不变应万变。靠墙墙会倒,靠娘娘会老。如今社会发展之快超乎很多人意料,现在有个风气,老是说你一代人的积累怎么会比过别人几代人的积累呢 在我看来,这句话成立的前提是已经处于优势的人不犯错,如果他们不重视教育,后代不犯错的可能性很低吧。行业洗牌后,有多少富二代能担当重任呢 所以说,如果你想赶超别人,只有好好学习才有机会弯道超车。另一方面,他们的聊天内容在我看来非常低俗,无非是炫耀自己的财富,吹嘘自己的权力,又上了几个女人,消费过多么贵的小姐。当时很多同学都很羡慕那个别的成功者,阿谀奉承。但是我和另一个上大学的我们俩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呈现适当的表情。所以,我觉得读书和持续性的学习能让我们感知恶俗,通俗些,就是所谓的陶冶情操,提升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不断反思,我想我们都能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而不是随波逐流。这个世界上有比衡量输赢更重要的东西。半年前,在毕业以后的去向上,我爸又支持我读研,我问过他为什么,我更希望拿这笔钱去做生意,他说“做生意可能会赔钱,但是你的学历以后就是你的标签,不会丢的,如果你能学到真本事,还怕赚不到钱吗 ” 深以为然。
“读书的意义是什么,或许不读书的人比读书的人更了解”
因为不读书的人会看到读书的好,而读书的人会忘记读书的好。我们的家庭教育给我们灌输理念就是,人想出人头地就要“好好读书”。这是不读书的人,或者是没有好好读书的人眼中“读书”。读的是教科书,工具书。读这些书能让你毕业拿文凭拿学位拿证书。这是读书的一类意义。
对于好好读书的人来说,毕业拿文凭拿学位拿证书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此不再把它当回事儿。读的书慢慢变成了历史,科技,人文,哲学等等。读这类书的意义就有了截然的不同。
1.素质培养,一个人成为怎么样的人往往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感染出来的。这种感染可以社交,也可以通过阅读。你看一本开心的书,你就会获得开心,看一箱绅士的书,你就会成为绅士.....反之长期看小黄书,你就会变成猥琐男......所以当你问读书有什么意义的时候,你要去留意你都看了哪些书,因为那会影响你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
2.灵感储备,我目前从事的工作是比较需要创意的,有时候会坐在办公室的冥思苦想,但如果没有灵感,真的是会想疯掉。后来慢慢明白了,灵感不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灵感是把1变成l。它真的需要有东西撞到你,让你在那一瞬间开了窍。所以有的人说,如果你没有灵感就出去走走,或许工作效率更高。我觉得这个没毛病,灵感就是你的经历。老鼠脑子里的外星人或许就比老鼠少根尾巴,而人脑子里的外星人或许就比人多根尾巴,就是这个道理。书本身就是创意的集合,读书能让你看到很多,但前提是你真的读了,而不是翻了。这是两个概念,读过忘了,该想起来的时候你能想起来;就翻了翻没记,那是真不记得了。
3.生活状态,一个读书人的生活往往比平常人更规律,因为读书本身就是一种自律。自律是很难得的,目前的社会是一个很快节奏的社会,新鲜好玩的东西太多了,很多人经不起诱惑,把自己的生活节奏弄得一团糟。我身边有很多爱读书的朋友,他们不熬夜,他们会早起,他们会去散步,他们会打扫卫生;我身边也有很多不爱读书的朋友,他们常常熬夜,他们睡到中午,他们点外卖,他们喜欢刷微博......这都是真事。原则上讲两种生活状态的根本原因不是读书。但从数据上观察,爱读书的人往往生活得更健康。
4.思维认知,看得多的人往往懂的多,当然我也支持经历得多的人往往懂得多这种观点。但读什么书是有选择性的,经历什么事是没有选择性的,你只能被选择。所以我认为读书的人是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经历过的人是被成为什么样的人。讲这么多是想把唯心唯物的前提说清楚,下面说说思维认知,想必大家之前都曾看过一个段子:
我多读书的原因是因为,在傍晚看到大雁从天空飞过时,我能脱口而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张口一句卧槽这大鸟。
这是阅读带给你的现象级认知。另外还有一点,我觉得是价值观认知。目前在很多的社交网络上存在各种各样的舆论。吃瓜群众比比皆是,键盘侠也是一捞一大把。其中一部分是带节奏的,一部分是被带节奏的。目前的网民是很极端的,相比去理解,他们更愿意站队。要么好,要么坏,然后开始对喷,Balabala。那些有自己价值观评判标准,不被水军带节奏,理性去认识事件真相的人少之又少。那些人我相信要么经历过相似的故事,要么读到过类似的人性。这是读书对资深思维模型的影响,知道的多了,想到的自然也就多了。
我是一只羊
一只胡思乱想的羊
读书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1、我这辈子遇到的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每天阅读的,一个都没有。——查理菩格
2、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基一个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出色。读书是可以给人以力量的,它更能给人快乐。——董卿
3、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书中未必有黄金屋,但一定有更好的自己。别抱怨读书苦,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书或许不能解决眼下的难题,但它会给你冲破困难的力量。——人民日报
4、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5、一个人但凡有了读书的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种特别眼光,甚至有了一个属于他的羊富多彩的世界。——周国平
6、当才华撑不起野心的时候,只能安静读书。——中国合伙人
7、书籍是最有耐心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赫尔岑
8、一个人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云烟,不负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淡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三毛
9、你会遇到很多烦恼的事情,苦难会折磨人不过书读多了读出智慧,总可以好好地,正确地去面对各种各样突如其来的苦难。——白岩松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881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愿你学会,笑着低下头。
下一篇: 你有勇气更正自己的错误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