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郑板桥】一枝一叶总关情!

佩兰 2023-07-19 22:42:15

学习十九大精神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摘选自《十九大报告》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习语:对各类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时刻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他们的疾苦,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郑板桥有一首诗写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更要有这样的情怀,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心,更多关注困难群众,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生活水平。

——《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

原典:郑板桥诗词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译文

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注释

⑴署:衙门。

⑵年伯:古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称“同年”的父辈为年伯。

⑶中丞:清代将巡抚称为中丞。

⑷衙斋: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

⑸萧萧:拟声词,形容草木摇动声。

⑹些小:很小,这里指官职卑微。

⑺关情:牵动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乾隆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郑板桥五十四岁时自范县调署潍县,这一年山东大饥,人相食。他开仓赈粮,招远近饥民就食赴工,籍邑中富贵人家开厂煮粥,轮流给百姓送饭,救活万余人,潍县饥民出关觅食的场景,板桥感叹系之,作此篇。

作者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作品鉴赏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郑板桥

名利竟如何岁月蹉跎,

几番风雨几晴和,

愁水愁风愁不尽,总是南柯。

——郑板桥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郑板桥

难得糊涂,吃亏是福。

——郑板桥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郑板桥

水流曲曲树重重,树里春山一两峰。

茅屋深藏人不见,数声鸡犬夕阳中。

——郑板桥

删繁就简三秋树,立异标新二月花。

——郑板桥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

——郑板桥

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

——郑板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877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