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有没有一首诗能代表冬天?这首唐诗堪称极品

金樱子 2023-07-19 21:25:14

“ ”冬天,在唐诗中是一个什么世界呢

易中天用现代化演绎方式,风格浓郁的易氏文字,解读心目中56首极品唐诗里的诗情画意,剖析诗里的笔法、格律、故事、画面感,及它成为经典好诗的原因。

江雪、边塞雪、天山雪、八月飞雪,一起来读读易中天眼中的唐诗冬天。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为心声。

这首诗传达的心声是什么 孤傲还是孤独

应该是孤独,尽管孤独之中也有高傲。

孤独是一种非常高级的心理状态,一般人体验不了,尤其是传统社会的中国人。

长期以来,我们民族就是农业民族,传统社会则是人情社会。普通人求团圆,喜欢四世同堂,天伦之乐;读书人求闻达(闻读如问),希望扬名立万,光宗耀祖。孤独,怎么可以

所以,孤独是没有的,只有孤单。

孤单很可怜,叫“孤苦伶仃”。

孤傲不可取,叫“孤芳自赏”。

能够体验孤独的,大约只有诗人。

诗人从来就是也永远都是单独的个体,集体写诗就像集体做梦一样荒唐可笑。

但,能不能体验是一回事,体验之后能不能表达却是另一回事,而且表达的重要性并不亚于体验。

不能或没有高超之表达的体验是没有艺术价值的,尽管仍然值得尊重。

可以说,正是表达,使诗人成其为诗人。

在这方面,柳宗元堪称高手,这首诗则堪称极品。

表面上看,这诗不过画了幅“寒江独钓图”而已:白雪皑皑的山间江上,一位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渔翁坐在小船上钓鱼,倒也是诗情画意。然而这诗这画的背景,却是千山无鸟鸣,万径无人迹的绝灭之境,便更显得那舟是孤舟,钓是独钓。

何况大雪天,鱼们都在水底冬眠,渔翁能做什么呢

也只能钓得寒江雪。

雪,洁白无瑕,晶莹剔透,正是高冷气质的象征。

所以,寒江独钓便既是享受孤独,也是证明自己。

没错,那正是诗人宁可孑然一身离群索居四顾茫然,也绝不肯同流合污的内心写照。

也许正因为此,柳宗元才用了“绝”“灭”“雪”这三个入声字来做这首诗的韵脚。

《塞上听吹笛》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高适这首诗,与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异曲同工。

没错,同样是边塞,也同样有月亮、音乐、军营和雪。

但,李益的雪其实是沙,高适却真是写雪。

而且非常洁净。

洁净是因为人迹罕至。事实上,也只是在那些空寂辽阔的北国旷野,才可能有那么纯粹的雪原,哪怕那雪仅有薄薄的一层,或者不过是冬去春来时的残雪。当然,也无论是在东北或者西域。

雪净胡天,其实是胡天雪净。

在这样洁净的雪野牧马而归,该是怎样的心情

何况皎洁的月光还有如水银泻地。

羌笛却在戍楼间响起来了,演奏的是《梅花落》。

这是笛曲的代表作,李白的《黄鹤楼闻笛》就说: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高适的“借问梅花何处落”也一样,都是巧妙地利用了《梅花落》的曲名,把笛声说成是漫天飞舞之落梅的花片。

只不过,李白是故意用惊诧的口吻表示对乐曲的欣赏:五月的江城怎么会有梅花落地呢 高适却要表现情感的传达和共鸣:风吹一夜满关山。

这跟李益的“一夜征人尽望乡”是同样的意境。

不同的是,高适诉诸听觉,李益更有画面感。

李益的是微电影,高适的是奏鸣曲。

实际上高适这首诗有不同的版本和标题,目前这个版本的问题是与七绝的格律不合。如果要合格律,应该改成这样:

月明羌笛戍楼间,雪净胡天牧马还。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其实,这样恐怕更好。

诗,是不一定要按照时间先后来叙事的。

但这是题外话。

此外,也有人把诗中的“雪净”理解为冰雪消融已尽。这当然也不是不可以。毕竟,春季正好放牧,天山则长年积雪。乍暖还寒时节,春寒料峭之中,牧歌或许会有羌笛的味道。

只不过,那是另一种感觉和情调。

《从军行》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跟王翰的《凉州词》一样,这首诗也是战士的歌。

不过,通篇不见他们的身影。

看得见的,只有莽莽大山,皑皑白雪,猎猎军旗。

听得见的,则只有北风呼啸,笛声嘹亮。

那是极为恶劣的气候条件。天山脚下寒风肆虐,吹裂了湖畔的冻土,吹折了梧桐的枝叶。这个时候,恐怕就连云也不能优哉游哉自由自在,要么被吹得无影无踪,要么就冻成冰块了。

然而笛声却在雪山响起。

寻声望去,又见杆杆红旗雄鹰般飞上冰峰。

战士的风采,战士的精神,已不言而喻。

红旗直上天山雪,其实是直上雪山。说成直上天山雪,应该有两个原因。首先,这首诗押的是仄声韵,而且是入声。入声的特点是短促急迫,铿锵有力。用来写边塞军情,更为悲壮凌厉。更何况红旗之所到,以及战士的脚下,不正是天山的雪吗

也许,这就叫传神。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还是要读岑参。

岑参是长期生活在西北边塞的诗人,与高适并为唐代边塞诗的绝代双骄,文学史上甚至有这样一种说法:

李白是诗仙。

杜甫是诗圣。

王维是诗佛。

岑参是诗雄。

的确,岑参的边塞诗总是雄奇。比如写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号称热海的伊塞克湖,就是这样说的: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又如写安西四镇的北庭: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相比之下,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要算温婉。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是实言相告。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鼓舞欢欣。

没错,八月飞雪已经让人惊奇,风摧白草更是让人恐惧。我们知道,白草就是芨芨草。作为西北的植物,它原本坚忍不拔,却被卷地而来的北风吹折,可见风势之猛,之烈,之强劲。

诗人却满心欢喜。他说,没想到啊没想到,入秋季节忽然春风浩荡,一夜之间就吹开了千树万树的梨花。

梨花或者雪花在怒吼的狂风之中上下翻腾,纷纷扬扬零零散散地穿过珠帘,进入帐内打湿了罗幕。

结果是什么呢 对不起,狐皮大衣也不暖和,丝绵被子也嫌单薄,将军的角弓拉不开弦,都护的铁甲冰冷难着。

武判官却要启程回京了。

军令如山倒,顾不上天气好坏,能做的只有饯行。这时,茫茫瀚海千里冰封,浩浩长空密布阴云。雪倒是停了,因为就连蕴含着雨雪的云都被冻结,凝成一团,结果更显得压抑和惨淡。

酒宴也简单,所奏之乐亦不过胡琴、琵琶与羌笛。这羌笛应该并不怨杨柳,那琵琶也不在马上相催。反倒是散席的时候,凝固的浓云开始解冻,又纷纷扬扬地下起雪来,落满辕门。

此刻正是日暮时分。辕门外,风掣红旗冻不翻。

很难确定这时风力的大小。实际上在平时,即便微风也能卷起那旗帜。相反,皑皑白雪的背景下一杆红旗巍然不动,鹅毛大雪在几乎凝固的空气中静悄悄纷纷飘落,可能更有画面感。

远行人真正动身应该在第二天早晨。经过日夜大雪,哪怕放晴也是雪满天山路。送别到东门的人们,看到的则是这样的景象: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如果拍电影,这是一个空镜头。

既然是空镜头,那就尽在不言中。

新书出版征集令

弘扬诗词文化,谱写时代强音。

大赛不限新旧发布与否,不限题材,是纯诗比赛,经诗人自选,初复评委详细评点等层层筛选,最终获得400首左右优秀点评作品(400首左右包括大赛前300首,以及各初评5分6分但未入选大赛前300首的作品),网上阅读时效而方便,但不易于收藏和保存,组委会拟决定把 大赛入选作品结集出版,现就有关事宜征求大家意见。

《《 大赛》作品集2017 第一期》暂定名,暂定价58元/本。提前预订50元包邮。

《《 大赛》作品集2018第二期》暂定名,暂定价58元/本。提前预订50元包邮。

《邹路诗词》28元包邮

收藏:首届 大赛诗评及排行榜

《 》主编邹路的七言绝句选

《 》主编邹路诗词(词选)

大赛前300首作者出快递费10元免费获取。

首届大赛前300首实际294首,第二届 大赛前300首正在整理中,征集完后与第一期同步出版。欢迎大家提前预订!!!

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支持诗词事业,一次性赞助订购20本,我们另设诗词栏目,为您选登一首诗词作品,与大赛优秀作品同集出版。欢迎大家赞助出版!!!

(长按二维码添加微信)

【预订流程】加主编微信15367893786,红包或者微信转账,提交邮寄地址,不会微信红包或者微信转账的诗友与主编私信汇款方式。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写诗填词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有诗还有远方...

荐号1

李白杜甫的诗

简介:每天一首李白杜甫的诗,走近诗仙诗圣,体味李白杜甫的诗意人生!

荐号2

必读古诗词

简介:必读古诗词,中国最美古诗词,诗词必读,每天一首古诗词,从繁忙的世俗中找到一份宁静...

《全唐诗》被称为最冰冷的诗,为什么无一冷字却写出寒冷最高境界?

中国古代有唐诗宋词元曲等宝贵的文学财富,而其中唐诗又特别多,高达5万首左右。因此在清朝康熙年间,《全唐诗》被整理了出来。而《全唐诗》不仅仅表达了唐朝诗人的最高水平,更多的是表达了诗人们当时的情境,因此有寒冷的气息。

大家都会想,唐朝是盛世,为何会有冰冷的感觉呢?在我们后世看来,《全唐诗》应该是以开心、欢快、的情绪为主,而不应该是以悲伤、哀思的情绪出现。可结果却背道而驰,《全唐诗》里面大多数诗都是以悲伤、离别、哀怨的情结来描写的。所以,诗歌从情绪上面反映了这些意境,自然会让你感受到寒冷的气息。就好像,没有直接和你说冰天雪地,但是,让你想象你衣着单薄的在冷极村的一个地方,你是不是感觉到寒冷?

另外,再仔细查看《全唐诗》之后会发现,诗人们最爱写的季节是春天和秋天,春天不少伤春、惜春的诗,而秋天万物开始萧条,又会引发无限的悲秋情绪。从颜色上面看,《全唐诗》里面绿色和白色特别多,绿色大多数是在描述春天季节的运用,用借物抒情的方式,用绿色代表的生机盎然,来反衬自己的惜春情节。而白色是冷色系,直接渲染出悲凉的气氛。

所以,有时候表面的汉字并不能让你感受到情绪,而是由表里透出的本相才会直入你的心底,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像网上的段子一样,如何在大热天避暑?想一下自己的银行卡、存款、工资,你的心就拔凉拔凉了。

短到极致,也美到极致的诗词有哪些?

文化博大精深,短到极致的诗同时美刀极致的诗有很多,我比较推荐冯唐的诗。

1. 世间草木皆美,人不是;中药很苦,你也是。——《中药》这句短诗是冯唐的代表作之一,世间皆美啊。

2.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秋风落叶,秋雨绵绵,愁心上秋,只为你。——《三十六大》这句短诗曾经很火,被改变过很多的版本,而我依旧是喜欢原版。

3. 生活没这么复杂,种豆子和相思或许都得瓜,你敢试,世界就敢回答。——《冯唐诗百首》

4. 这辈子我就喜欢上这么一个人,我要用尽我的万种风情,让他在将来不和我在一起的任何时候内心都无法安宁。——《万物生长》

5. 我不要天上的星星,我要尘世的幸福。——《万物生长》《万物生长》这部小说算是诗歌吧,其中还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6. 还是玉好,不朽不烂,不言不语,摸上去永远是光滑如十八岁姑娘的头发和皮肤,陪完你一生,才想起去陪别人。——《如何成为一个怪物》

同时还有唐诗也很美。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夏天的蝉叫声听起来非常的悠扬婉转,这首诗也很好描绘出了当时的场景。

《长干行》

崔颢

(一)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江南曲》

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江南的好风光,有好多诗人也写过,这首很短,也是我认为美到极致的一首诗。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描写冬天的诗同样是很美的,短短的十几个字就刻画出了冬天的特有的风采。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阳光冬有雪。这两句诗的出处?

这两句诗出自宋朝无门慧开禅师,录入其评释古代禅门公案的《无门关》一书。原句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原文: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译文

春天的时候百花齐放,秋天的时候皓月当空,即使在炎炎夏日也有凉风送爽,在寒冷的冬天也有皑皑白雪。心中若无闲事俗事所扰,便是人间最好的时节。

扩展资料:

本书卷首附有绍定元年习庵陈埙之序、绍定二年慧开之表文及自序。卷末有慧开后序,并附录禅箴、黄龙三关、绍定三年无量宗寿之跋、淳钓五年(1245)孟珙之跋、淳钓六年安晚居士之跋,以及无庵所追加的第四十九则。

本书与《碧岩录》、《从容录》同为禅门代表性的公案集。然《碧岩录》、《从容录》系以颂古为中心,《无门关》则以无门之“评唱”为中心,而“颂”则置于附属地位。又,相对于《碧岩录》之有强烈的文学化、哲学化性格,本书则有简明直截之实践性特征。较《碧岩》、《从容》二录更为简单实用。

本书初刊于绍定元年,淳钓五年重刊。日本另有应永二十八年(1421)、宽文六年(1666)、宝历六年(1756)等版本,流传颇盛。其注疏在日本有数十种之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874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