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蛋他们相爱了,无话不谈,形影不离并且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然而随着时间的累积,他们各自破壳而出,原来一只是小鸟一只是鳄鱼,慢慢的他们越来越玩不到一起,也没了共同话题,最后他去了他的未来,她去了她的远方。你看,感情破裂不一定非要有什么理由,可能只是因为:岁月在变迁,彼此在成长。
去年参加了一次微型同学聚会。餐桌上觥筹交错,怀旧与吹牛齐飞,勾搭共试探一色。一个女人说:“当年我们玩得那么好,你还记得吗 ”她坐在对面,肉球球的手指着我。我看了她一会儿,没有太大印象,只记得曾经同学一年,交情多深,真的忘了,但依稀仿佛应该是吧。我说,嗯,对。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没有工作,在镇子里终年串门打麻将,与人交谈时,言语里总夹杂着N种生殖器名称。“那时候,我和你和XX是玩得最好的,吃饭在一起,睡觉在一起......”记忆的毛玻璃渐渐拂去浮尘,我看到了往昔。夏天的夜,我们下了晚自习,走了十里山路,到村落里的她家,拿了点物什,吃了点红薯,又原路返回来。月光照得路面清清白白,四野寂静,萤虫起伏,我们想到一生。“一辈子都要做好朋友!”“嗯,一辈子。”一辈子的尽头,原来就是毕业。从此,她扑入她的花花世界,我跌入我的滚滚红尘,她关心她的柴米油盐,我在意我的喜乐悲欢。道不同不相为谋,而疏离就此开始。在《亲爱的安德烈》里,龙应台对儿子说: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僚深情,在人的一生之中也只有少年期有。人变得成熟、自觉以后,逐渐会意识到自己是谁,余生想获得什么,并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哪些朋友值得全力关注,哪些只是在消耗精力。这种筛选过程有个学名,叫社会情绪选择理论。你将一个朋友拉入黑名单,必然也将另一个人“通过好友申请”。你被一个朋友圈“好走,不送”,也代表着被另一个朋友圈“欢迎光临”。生活的不同,环境的差异,思想观念与生活态度的天壤之别,都会让故友作鸟兽四散。这一点,看似残酷,但避无可避,也无需避。张爱玲在香港大学与炎樱结识,后来要好,几乎要被怀疑同性恋。 张爱玲的书中插画,多由炎樱创作着色,照片拍摄者,亦多为她。和平年代,她们谈学业、服装、食物、气短情长以及乱七八糟,战争来临时,则一起避战火。1944年8月,胡兰成与第二任妻子离婚,与张爱玲结婚。炎樱是证婚人。可惜,青春的水花冲开以后,湍急的时间里,只看得到有去无回的人。年长后,她们逐渐疏离,后来断交,几乎老死不相往来。一个在美国孤独度日,一个在日本快意人生。炎樱曾在信里问,为什么莫名其妙不再理我 张爱玲说:我不喜欢一个人和我老是聊几十年前的事,好像我是个死人一样。这使我想到一个专栏作家,他说,有一回,他被拉入一个初中同学群,发现完全适应不了,那些熟悉又陌生的人,终日在群里转发谣言、养生文、《十招让男人彻底爱上你》……以及对mao的狂热吹捧。他试图告诉大家,谣言何以为谣言,中医养生不可全信,十招让男人爱上一个女人只是可笑的花招,而信mao者最好看一下某书、某文以及某纪录片。如是几天,他收到提示:你被踢出群聊。他无奈,感叹说,年少时的朋友,只适合怀念。推此及彼。因恩情而结缘的人,也只适合报恩;一起喝酒、K歌、泡吧、约P的人,也只适合享乐偷欢。真正的朋友,资源、地位、见识一定相当。即便有些友谊,看起来超越阶级,但观念的水位,也一定是相近的。朋友是分享观点的人,而不仅仅是交换感情。后来,张爱玲与邝文美结为至交。邝文美是翻译家,也是作家、评论家宋淇的夫人,学识过人,德行亦然。宋美龄曾邀邝文美当她的私人秘书,被邝文美婉拒。张爱玲说,“我向来见到有才德的女人总拿Mae比一比,没一个有点及得上她的。”1995年,张爱玲在洛杉矶去世,死前留下简单的遗嘱,只有三条,第一就是:我去世后,我将我拥有的所有一切都留给宋淇夫妇。情义之笃,信任之切,堪称友情的模范教本。回归于当下。在各种社交媒体中,随处可见如何挽回友情的求助,故友不再的哀叹,一个个的 ,一个个的!,遍及视界。我理解这种失意,也尝过友尽的酸楚灰心,亦觉得,曾经亲密的人际关系之所以终结,究其根本,是我们都看清了,那条从前微弱但后来宽深的沟。观念的沟。只看真人秀与抗日神剧的人,与阅读阿伦特卡夫卡的人,自然难以走到一起;沉迷于麻将的人,与一个周游世界的人,自然不大可能成为朋友;在政府部门终年跪舔、作恶的人,与一个民主战士,自然没有共同语言。......所以,友谊走至末路的时候,不要强求,不要刻舟求剑,不要水中捞月,不要以旧日情意来挽回,不要口出恶言。只需坦然承认:它结束了。然后,麻友继续去寻觅牌友,嫖客去和渣男结盟,书迷与影迷成为至交,环游世界的驴友去遇见留学生,哈佛MBA去结交耶鲁法学院硕士,伯牙和子期惺惺相惜,谢耳朵与莱纳德互爆互炸,小S和范玮琪、阿雅、吴佩慈等女明星组成姐妹淘。如果你说,我还是没有朋友,怎么办呢 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中说过: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友人,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越是没有底线的人,“朋友”越多。“这是我朋友,那是我朋友,哦,他呀,我也认识,我朋友”。越是自我尊重的人,越慎重认领朋友。因为他知道,一来双方都要有这份情感认知,二来智识与德行一定相当。真正的知己可遇而不可求,或许终其一生,我们也遇见不了邝文美,遇见不了子期,遇见不了莱纳德。这真是遗憾。但在遗憾之前,你一定要问一句自己:那些明亮的人,如果与你相遇,你是否有与之相匹配的分量 不至于成为廉价的信徒(也必成为廉价的叛徒),而是终生的至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环境、人际关系、学识能力,大家都有自己的人生要去经历,如果真要总结一个和昔日好友慢慢疏远的原因,那大概就是成长了吧。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自身的成长,有些朋友在人生的分岔路口不再与我们结伴同行。但偶尔不妨多花点心思,想办法跟你珍惜的人,手挽手一起往前走,一起成长,一起变牛逼,一起奔赴未来。
无论时光怎样变迁,珍惜有人与你经过无数个岔路口依然还会相伴而行,有些朋友间的真还会留下,会历久弥香。
成长的过程中会和一些好友逐渐走散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距离远了,无法经常见面。再好的关系,只要长时间不见面,哪怕通过网络来保持联系,最多1、2年,也会慢慢疏远的。
想保持关系的最好方式,就是再忙也要找时间见面,吃饭聊聊天,一年最少一次。要不然就是好友,也会慢慢消失。
第二个重要因素就是环境和收入,上学时,大家都在同一环境这一点还不大,但等到上学、工作、出国等情况,双方的环境差异越来越大的时候,这一点特别明显。特别是收入有非常大的变化之后,聊天时就会发现双方的关注点会完全不同,开始找不到共同语言,然后就会发现价值观开始有些冲突。聊着聊着,一个人就慢慢消失了。比如上学时总在一起玩游戏,聊天的话题总是围绕着游戏。等到一个人工作后,会发现越来越忙或者结婚了,没时间玩了,有时聊天都不知道聊什么。
两个人收入特别大的特别明显,一个普通收入,每个月光是活着都要努力拼搏,每一分钱都在考虑性价比。另一个在互联网、金融公司,一年几十万或上百万,好不容易有点时间,买好的或者用钱来节省时间。这就两种人能聊着聊着就会慢慢消失的。更不说,家里条件好的,跟普通人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872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咬着牙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