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无知的游历:新疆记10——在新疆乘火车

金樱子 2023-07-28 09:58:52

鄯善的朝阳

结束新疆20天的行程,今天打道回府了。

打道回府肯定是用词不当。旧时的达官显贵们取道回程的文雅说法罢了,人家出行有专人开路,回府就是回官府或自己的府邸。

我一个普通百姓无府可回,又不能说打道回家。

本来没有乘火车的机会,户外俱乐部的大巴车会把我们从鄯善送到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

虽然鄯善到乌鲁木齐不过300公里,虽然全程高速,虽然我们的机票是下午一点多,但是,以我们这些日子对新疆高速公里的了解,为了保证不误机,还是毅然决定坐火车回乌鲁木齐。

这也是此次新疆行程中唯一的一次火车体验。

新疆的高速公路是什么情况呢

限速40、60都很正常。遇到一个检查站要停留半个小时还是更久,都难说。还有,司机连续驾驶三个小时必须停车休息20分钟。

前天晚上到吐鲁番,近酒店时遇到红绿灯,司机说还有6分钟就到时间了,GPS已经报警。

酒店门口的停车场有点堵,大车又难以调度,眼看就到时间了,领队就建议司机“不行你就先停路边,让大家先把行李拿下车。”

满三小时的最后一分钟里,大巴车司机终于停好了车。我坐在前排,也替他长舒了一口气。

鄯善到乌鲁木齐的火车是广州始发,已经穿越了大半个中国。余秀华有首著名的诗句,“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我第一次读到的时候,想象中的地理距离就是新疆。

鄯善到乌市途经吐鲁番,需要两个多小时。

我们怕打不到车,提前一个小时赶往鄯善北站。

为什么怕打不到车呢

一个原因是新疆不能用滴滴,用滴滴打不到车,只能在路边拦出租车;另一个原因是时差,早上五点半相当于口里的凌晨三点半。

没有滴滴可以预约,又那么早,鄯善又不是大城市,不能保证顺利打到车。

“口里(内)”是我后来听邻座的河南籍女子讲的,相当于东北人所言的“关内”。

口里口外,关内关外。嘉峪关被视为“口里(内)”和“口外”的边界,“口内”是内地,“口外”是边疆。

新疆人把除了新疆以外的祖国内地其他省份全部称为口内。

时间上打了那么多的提前量,还因为新疆对疫情的防控和安检,超乎以前所经历的严格。上次从乌鲁木齐飞喀什,安检要脱鞋子。

出酒店,比较顺利地打到了车。虽然车上已经有两名乘客,我们也不能再等了。

那两个维族小伙儿,居然是喝酒喝到早上五点多。其实,想想人家的夜生活是从十二点开始,五点只相当于我们口内的凌晨三点,也就释然了。

为什么三更半夜敢拼车 还是跟喝了酒的维族小青年。我之前写过,想到新疆旅游怕不安全的,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

新疆很安全很安全。“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团结在一起”。这是我在新疆看到过很多次的宣传标语。

有多安全呢

上次的文章写完之后我又想起一件事,在喀什老街的小巷,经常看到三三两两的小孩子在玩耍。五六岁的有,八九十几岁的也有,基本上没有大人看着。小孩子上学放学也不像有家长接送。很像“散养”。

图:

我刚到喀什的时候还想,在街上乱跑,也不怕被拐走

在我们口里,哪个小孩后面不跟着一个家长 就怕小孩跟陌生人说话,被坏人用一个棒棒糖骗走拐走。

当然,现在是天网,再加上打击力度,口里家长们普遍的不安全感焦虑状况可能早已大大缓解。

鄯善到乌鲁木齐的铁路线两边,风景就有点乏善可陈了。也可能是审美疲劳了,20天时间,南北疆的壮美风光尽收眼底。雪山,沙漠,戈壁,红石山谷,葡萄园……在窗外节节退去,那些美好的画面已留在了记忆里。

乘务员对新上车的乘客逐一测量体温,检查行程码、防疫健康信息码。我邻座的女人信息码不显示,拿了手机问我怎么回事。

我帮他弄好。问“河南的 ”

口音能听出来。一开口就有豫剧腔,常香玉的功劳。

她说是的。来新疆快20年了。老公在这里开车,就跟来了。在鄯善安了家。现在是给儿子看孩子。

跟我同龄,生了一女两男三个孩子。当奶奶了。

我说“你不是躲计划生育到新疆的吧 ”

她说不是。这边有亲戚,说新疆不错,就过来了。刚开始不习惯,现在也适应了。

我问她鄯善就在沙漠边上,春天有没有沙尘暴风沙大不大

昨天我们去库木塔格沙漠,发现就在城边,隔一条马路的样子。这边是漠漠黄沙,那边是主城区。

登上第一个沙脊,鄯善就尽收眼底。图:向阳山大齐

虽然资料介绍库木塔格“沙不进,城不退”,是“世界上少有的与城市零距离接触的沙漠”。我站在沙峰下面吃了不少沙子,下山时又遇到景区工作人员清理通道上的细沙,以为生活在沙漠边缘,不可能不受影响。

果然她说风大的时候“下沙”,一抹一层,她比划了一下擦桌子的动作。“反正不比咱口外(干净),桌子上总是一层。”

图:

还说鄯善的房子拆迁还建的,才二千多一平方。我问商品房均价多少,说不出个所以然。家庭主妇型的。自言“看完儿子看孙子,累死了。”

连去重庆看望小儿子,都是带着孙子去的。

“不给看咋弄 他爸爸妈妈(指儿子儿媳)都上班,哪有工夫看孩子哎 ”还说“小儿子要是结婚有孩子了,也得给看……”

都是她自己说的,很健谈。

我想,现在的小年轻们都自己抱着手机玩,鲜会这样在火车上跟陌生人搭讪聊天吧。

没有手机的时代,有首《列车员之歌》是这样唱的:

朋友啊朋友,

列车已经开动,

我将和你一路同行。

在这文明的车厢里,

装满了欢乐,装满了友情。

无论你是来自农村,

还是来自城镇,

我们都会和睦相处,亲如弟兄,

无论你是海外侨胞,

还是五洲宾朋,

你都会一切如意,一路顺风。

以前乘火车经常能听到这首歌。很熟悉了。

车近乌鲁木齐,列车员先是打扫了卫生,又通知都在座位上不要动,行李也不要拿,保证通道畅通,把行程码、信息码截图保存,等防疫部门的人检查完才能下车。

防疫部门人员在排查

还交代“穿厚衣服的脱去”,说“如果车厢里有一个人发热,整节车厢的人都走不了。”

空气很紧张的感觉。

我担心耽误时间,在列车员统计哪位乘客在乌鲁木齐转车赶时间,就说我赶飞机。她安慰“来得及,通常情况下很快。”

果然很快。

自新冠疫情爆发到现在一年半的时间,防疫工作显然已经有了标准化的管理流程。

列车进站,等候在站台的“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两两一组,进得各个车厢,一人给乘客测体温在前,另一人查验行程码信息码身份证,合格的发一个卡片以示“合格”。

卡片下车时回收

先测完体温的工作人员做得快,又去帮助那些用老年手机、没有行程码的乘客。

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配合默契,没有丝毫的拖沓延误。

下车后我才发现,防疫人员是按车厢顺序进行的,我出车厢的时候,前面所有车厢人已经走空了,后面车厢还没放行。

这样,就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人群在站台上被先后迅速地、有秩序地疏散,不扎堆不聚集。

为什么新疆防疫如此严格

因为边境线长,与八个国家接壤。其中就有疫情最严重的印度。一旦出现疫情,后果就不堪设想。

体验了一下新疆的火车,虽然只有短短两个多小时,我对新疆的印象更好了,对我们的大中国能管控住疫情的信心更大大加强了。

行走在祖国大地,不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保障安全回家,打道回得了府,是一种幸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60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