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来过成都,参加李中莹老师的NLP课程。
上课地点记不确切了,应该是在离宽窄巷子很近一家酒店。
那次到蓉城,只在一个晚上匆匆逛了宽窄巷子。杜甫草堂啊武侯祠啊锦里啊……等有名有姓的景点一应不曾涉足,更别说都江堰了。
相当于没到过成都吧。
有人跟我说过,“到成都不到都江堰怎么行 ”
言下之意,好像是登泰山不到南天门玉皇顶不算数,登黄山不见迎客松不登光明顶不行似的。
这次到成都,第一站就安排了青城山和都江堰。
在到都江堰之前,我以为都江堰就修在青城山下边,看完都江堰上山,或者爬完山走都江堰下来。对没去过的地方,往往会有一个想象,那个想象往往因无知而跟现实有很大差距。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也适用于旅途。
本来想按攻略所介绍的行程:乘地铁2号线到犀浦站,再转乘至青城山的高铁。这样比较经济,但耗时太长,下高铁还要转公交或打车。
为了省时、省事,我们乘的是“景区直通车”。宽窄巷子就有发车点,8:30出发,到青城山约1个小时的车程。游完青城山再乘直通车去都江堰,行程半个多小时。
青城山都江堰一天玩下来,时间确实有点赶。上午青城山,下午都江堰,我们没走到天师洞就返回停车场了。感觉就好像到了泰山南天门而未登玉皇顶,去过北京N多次没登天安门,是个未了的心事。
离天师洞还有2800米,是个小遗憾。
有个导游说,去任何地方旅游不可能都游得完不留遗憾。青城山大大小小三十多个山头(也可能我记错了),一个月也不可能游得完。
张大千就曾在青城山上客居过十载。上清宫有张大千故居。这位大画家的创作灵感,也许与青城山幽绝的自然风光和空灵的山水密切相关吧。还有他的长寿。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生活在四川,要山有山,要水有水,智仁双全吧。
回程时,坐在电瓶车的最后一排。
青城山的幽幽森林气息越来越远,道路两边的树木、行人一幕幕退去,我一边拍视频,一边想:每次去某个地方,总以为下次还会再来,下次是哪次 是哪年哪月 还会再来青城山吗
也许吧。
感受“青城天下幽”
“上清宫”三个字系蒋中正所题
道不外求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山中》
在青城山,不经意间就能看到一幅对联——“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以为是哪个古人的金句,被景区用来做了广告语。
回程途中读余秋雨的《都江堰》,才晓得他在文中有记载,这篇文章收录在《文化苦旅》中,从前肯定是读过的,却没有了任何印象。
对都江堰的了解,除了历史课本上提到的“李冰父子”所建这一点,也就知道余秋雨曾写过的这篇著名的散文了。
当年,他“带着都江堰的浑身水气,在青城山的山路上慢慢攀登”,在一道观被道士认出,铺纸研墨,要他留下墨宝。余秋雨“当即写下了一副朴素的对子。”
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
越千年,这句对联也是千古绝句吧。晚上回到成都,在窄巷子里的三联书店,一眼看到《文化苦旅》,《都江堰》赫然其中。
《都江堰》据说被收录进了中学语文课本,不知最后这段是否被删减 我在网上搜到的文章,大多没有这一段,不知道为什么。也许以为是“闲笔”吧。但就是这闲笔,如今读来才最有趣。还有一点感慨,当年那道士能认出余秋雨,也可见他的作品当年有多畅销。(相关阅读20多年来我读到的最好的散文……)余秋雨笔下的都江堰有这样一段文字:脸面渐觉滋润,眼前愈显清朗,也没有谁指路,只向更滋润、更清朗的去处走,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常,一种隐隐然的骚动,一种还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趋附。不知是自己走去的还是被它吸去的,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伏龙观前,眼前,急流浩荡,大地震颤。五月的都江堰还不到丰水期。我没有感受到“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却也在远观宝瓶口时被那水流的湍急震憾了,被两千多年前的蜀守李冰所拥有的智慧折服了——李冰总结出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和八字真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直到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到都江堰亲眼目睹,才对这一伟大的工程有感性的认知。关于它如何巧妙地利用地势地貌,建“鱼嘴”分水,劈“离堆”引水,设“飞沙堰”溢流控水,使之至今仍在造福人类,使成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为纪念李冰父子,山上建有“二王庙”。如今,游客拜谒二王庙后,再登高“秦堰楼”俯瞰都江堰,真好似看到一个伟人,“死于两千年前,却明明还在指挥水流。”途中听不止一个导游这样讲:李冰没有儿子,历史学家考证过,他只有两个女儿。二王庙里李冰儿子名字是“李二郎”,是借用了“二郎神”之名。所以李冰是真,二郎可能是后世人们出于好意的杜撰 旅途中的八卦,听着新奇罢了。丝毫也不会影响人们对李冰父子的敬仰,对这一造福千年的伟大工程的膜拜之情。卧铁张松银杏猜余秋雨听闻水声处宝瓶口安澜索桥鱼嘴在雨中俯瞰都江堰如画更多原创文章,~~相关文章无知的游历:三清山记无知的游历:重庆记 2无知的游历:重庆记1无知的游历:篁岭记无知的游历:景德镇记无知的游历:南昌记无知的游历:涠洲岛记无知的游历:柳州记无知的游历:钦州记无知的游历:福州记无知的游历:奉化记无知的游历:泉州记无知的游历:潮州记无知的游历:宁波记无知的游历:南澳岛记无知的游历:汕头记
都江堰的故事:
1、诸葛亮设兵护堰:
蜀汉建兴六年,诸葛亮北征,以都江堰为农业之根本、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征集兵丁1200人加以守护,并设专职堰官进行经常性的管理维护,开以后历代设专职水利官员管理都江堰之先河。
2、张陵传道青城山:
东汉顺帝时,张陵从洛阳越秦岭到鹤鸣山修道,汉安二年七月一日,率弟子来青城山结茅传道。张陵在青城一带山区传道13年,汉桓帝永寿二年在青城山羽化,葬第三混元顶。
3、马可·波罗游历都江堰:
元世祖至元年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从陕西汉中骑马,行20余日抵成都,游览了都江堰。后在其《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说都江水系,川流甚急,川中多鱼,船舶往来甚众,运载商货,往来上下游。
4、李希霍芬考察都江堰:
清同治年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来都江堰考察,以行家的眼光,盛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美世界各地无与伦比。
李希霍芬是把都江堰详细介绍给世界的第一人。1872年,李希霍芬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
5、黄炎培都江堰办学:
1941年,黄炎培到都江堰选定城东郊丰都庙为校址。翌年暑假,委派重庆职业学校校长陆叔昂来灌县购置水田、耕牛、农具,为教学实习准备条件。
1944年2月,都江实用职业学校开学,由沈肃文任校长,黄炎培偕夫人姚维钧到灌县主持开学典礼,并亲为学校制定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的校训。
—都江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60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该死的垃圾箱
下一篇: 阿豪为什么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