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把换下的床品塞进洗衣机,把家俱表面用半干的抹布擦拭完,把木地板用用浸泡过地板清洁剂的抹布拖了两遍,把阳台上几盆花的枯枝枯叶清理一番,把垃圾扔进垃圾站……
算不算劳动
曾经我以为的劳动是田间地头的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工厂车间里的机器轰鸣埋头苦干,是泰山上的挑夫汗滴十八盘摔成十八瓣,是长江边上的纤夫裸着脊背喊着号子“嗨嗬,嗨嗬,嗨嗬嗬”行进……都是偏体力的活动。
现在我以为的劳动是人只要活着就在做的事。
生而为人,活着就要劳动。
这是铺天盖地向劳动者致敬的一天,我最喜欢的一句,是“劳动着是美丽的”。
当年把这句不知是谁原创的标语写在POP纸上张贴在公司宣传栏,有同事提醒我是不是写了错别字,应该是“劳动者”而非“劳动着”。我说都对,没错。
劳动着是美丽的,劳动者是美丽的。
怀着美丽的心情看“劳动”这件事,“劳动”才值得歌颂。
不然,劳动者阶层就会是“人人都歌颂,但人人都想逃离”的阶层。
在三清山乘金沙索道上山,一路遇到很多轿夫。他们两两结对把滑杆停靠在路边,向游客招揽生意。
我可能永远都不会是坐轿子游客。也许在我受的教育里以为这是“剥削”,也许是看他们艰难地一步一个台阶,假想自己坐在轿子上会失了看风景的心情,会忐忑不安,如坐针毡;可是,如果人人都不坐,他们没有生意,没有收入,何以为生
有对轿夫抬了一位七十九岁的老太太上山。很大年纪还能去爬山的老人年龄不是秘密,路上一定有人问他们的高寿,然后啧啧称赞一番,佩服那么一大把年纪还去爬山的勇气。
老太太开始是拒绝坐轿子的。“旧社会”过来的人,比我们这一代更熟悉“剥削”、“压迫”这种词汇,我猜老太太开始不愿坐,有很多原因,这是其一。在陪同爬山的女儿的坚持下,老太太才坐上两抬小轿。
我们几乎一路同行,不经意在山道上遇到两三次,几乎目睹了抬轿的全过程。
到目的地歇息时,听游客跟轿夫闲聊,问他们的收入,一天能走几趟,年纪大点的一边抹着汗,一边笑着回应,末了说了句“要不是为了钱,啦(哪)个愿意下这个力气 !”
玉皇顶下来回程途中,路边也有停靠的轿夫招揽生意,我随口问多少钱。200。
我也就随口一问,暂时不会是坐轿子的游客。待我七老八十也可能会体力不支,想登山而力不足,届时若所登之山仍有轿夫这种职业存在,大概也许很可能会体验一下吧。
三清山上的轿夫,是不是在劳动 答案肯定是的吧。
要不要歌颂轿夫 我不确定。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我边劳动边想了想关于“劳动”的话题。
值得歌颂的是劳动本身,未必是具体的哪个群体哪个人。
歌颂无意义。
除非歌颂者本身本人愿意成为被歌颂者,除非被歌颂者无论是否被歌颂都真心喜欢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所进行的劳动、所过的生活。
我是不愿意当轿夫的。给三倍四倍甚至百倍千倍的钱也未必愿意,太辛苦了,也没有做轿夫的能力。
十八岁爬泰山看到泰山挑夫也会歌颂赞美他们,还写过一首诗。啊,挑起一座山之类的。
现在,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种种的生活,我无意歌颂,只有尊重。
曾经我是个工人,以为“咱们工人有力量”。几十年过去,工人老大哥,工人老大姐,看看自己每月的退休金账户,是不是觉得必须再积聚起力量,继续劳动(工作)才能过上理想的生活
那泰山上的挑夫,三清山上的黄山上的轿夫,有没有退休金 谁给他们养老 如果没有,歌颂无意义。
如果自己不愿过996,007的生活,就别歌颂加班加点、带病坚持工作、轻伤不下火线光荣了。
我劳动我光荣,谁也别歌颂我。
除非作为劳动者的我,自己想放声唱歌。
祝 五一快乐!
多运动,少劳动!
相关文章
成为乐观者疫情教给我们的洗脑别在职场找公平实习生,给老板拿个外卖又怎么了 每个人都会老的,你与中年只差一个保温杯而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60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无知的游历:重庆记2
下一篇: 无知的游历:三清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