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认知刷新

柳华 2023-07-28 08:28:05

我在 增加了个栏目,叫《小丁读书:好词好句》。分享个人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值得玩味的文字,也记录最近在读的书目。

虽然现在有教成年人写作的老师强调“积累好词好句对写作是无用的”,但是,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正是小学时代的语文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摘抄好词好句,使我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写作的习惯。

我们这代人,读小学的时代没有当今如此多的书籍、课外读物,想在课本之外找到点可读的书,除了红宝书和毛选,还真是不容易找到。

为了完成作业,我们不得不到处搜罗书籍和文章,所以也才有我的小学同学用“越……越”造句,“毛主席的书,我越读越爱读。”所以《少年文艺》复刊后,有同学交作业是抄了整篇的小说。

“好词好句”之列,除了个人高度认同的文字,最近的阅读中体会到:那些能够刷新认知、甚至是颠覆认知的内容,更能令人生发思考,富有价值,令自己成长。

刀尔登有本书叫《亦摇亦点头》。

他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在石家庄工作,是个很低调的读书人。已经出版的作品有《玻璃屋顶》《中国好人》《不必读书目》《七日谈》《旧山河》等。

《亦摇亦点头》是一本披露刀尔登个人读书经验的散文随笔作品集。可以想象,对自己读过的书,重读少年时代读过的书,他一边摇头否定,一边又点头嘉许。

他认为,“每读一本书,只意味着我们有义务传递经验。每读一本书,我们便多了一些‘已知的未知’——将精神世界的边际向前推进一寸,未知世界的规模便扩大了一尺。”

阅读,一方面是寻找知音以求心灵的共鸣,另一方面是探寻未知以刷新认知。

阅读,让人检视自己,拥有开放的心态。知道这世界上很多事,真的不是“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不然,就成了井中之蛙,以为天就是井口那么大,就会“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

我第一次有认知需要刷新和颠覆的意识,来自龙应台。

她在一次演讲中提醒青年学生,如果你看到、听到别人对某一件事有跟你不同的见解,请先不要急于否定,不要对抗,也许,以后你就会了解并且认同了呢

后来看《天长地久》,知道这是她人生的心路历程,在大学毕业之际,有个美国教授写了推荐信推荐她出国留学,使她得以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天长地久》是龙应台“给美君的信”,美君是她年迈失智的母亲。

一个人要想成长,就需要不断的颠覆现有认知,刷新升级认知水平。

前不久86岁的钢琴家傅聪因新冠去世,饱老师写了两篇文章谈傅雷的性格、命运。虽然不能用现在的价值观评判半个多世界以前的事,但他文章里的认知,对今天的家长才是有启发的。

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新的事物,更好的商品,不要急于否定。要学会接受。

也许有一天,自己的认知就提高到更高的水平了呢。像龙应台演讲中提到的那样。

莫言讲过一个故事。

三十多年前,我还在部队工作。有一天晚上,我在办公室看书,有一位老长官推门进来,看了一眼我对面的位置,自言自语道:"噢,没有人 "我随即站起来,高声说:"难道我不是人吗 "那位老长官被我顶得面红耳赤,尴尬而退。为此事,我洋洋得意了许久,以为自己是个英勇的斗士,但事过多年后,我却为此深感内疚。

我们自己,是不是也有这种多年后回想起来深感内疚的事情 那时以为的对,现在知道的错 我自己最近就常常有这种深刻的反省。是认知被刷新了,是心智更成熟了一点。前两天看到懂懂老师在朋友圈分享的一段话,可能不是他的原创。“勤劳是被华人过高评价的美德,仿佛一勤劳万事都可以解决,我觉得这似乎是古代帝王的洗脑术……”我能认同这段话,多年前看过一篇文章,标题是《中国人为什么勤劳却不富裕》。现在中国人比过去富裕了,是比过去更勤劳所致吗 显然不是。但一定有人不认同,认为“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一定会“苦其心智”……却不想“什么是大任” 是家里有皇位要继续还是有矿 人生的绝大多数困扰都是认知问题造成的,人际关系中的很多矛盾也是认知造成的。当矛盾存在,我提醒自己:是不是认知需要刷新一下 推荐阅读送与给

文人未必相轻

你的固执里,藏着低水平的认知

谢谢你 在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58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