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可能不是报在当下

佩兰 2023-07-28 07:07:50

有个读者看了我文章留言,问我真的相信因果报应吗 都说好人好报坏人坏报,可为什么就有恶人活得比自己善良的母亲还要长寿 为什么老天不惩罚恶人

我是相信因果报应的。如果连因果报应都不信,恶人可能更多。

不信头上三尺有神明,不怕鬼敲门,没有敬畏心,坏事做尽也心安理得,这样的社会才可怕。

有次我去扫街。不是拿扫帚当志愿者,不是体验环卫工人的工作真的去扫大街,是基于市场调查的一个活动。十多年前的事了吧。

那次在一个居民聚集区的水泥电线杆上,我看到黑色记号笔写着:“在此扔垃圾者,全家死光光。”我家以前住的小区外面是条小巷,创城之前也有卫生死角,经常有人扔垃圾,对面墙壁上就有人用白石灰刷过大字“乱扔垃圾者,断子绝孙。”

这都是很厉害的诅咒了,骂人的极致。

对从不乱扔垃圾的人来说,这诅咒不存在冒犯,虽然不文明;

对乱扔垃圾但心有顾忌的人来说,这是有震慑效果的;

对无所顾忌的人,对牛弹琴形同虚设。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对善者是一种安慰,对恶者是一种震慑。

法律当然有更大的震慑作用,但人间事很多还上升不到法的层面,只能用俗来约束。

佛教最愿意讲因果报应的故事。有救了小动物回来报恩的,有杀小动物招致灾害的,大体都是教人行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全世界的宗教都教人行善。教人作恶的,那是邪教。

朋友说起她婆婆,以前家里来客人,要杀一只鸡,老人家都会念念有词:“鸡,鸡,你别怪,你是人间一盘菜……”

我小时候,也会以为这是封建迷信,很可笑,应该破除;如今,我以为这是对生命的敬畏,哪怕是一只鸡。有这种敬畏心的人,通常不会有害人之心。

有位长辈曾跟我讲过她老家一位族人的故事。那人大概也九十高龄了,年轻时做过最基层的小官,可能没打瞎子骂哑巴,但挖绝户坟敲寡妇门整人害人的事没少干。

也就是那时候的人普遍老实,被欺侮了也忍着,搁现在,早就发生什么社会事件了也说不定。

那样一个公认的坏人,居然也活到了耄耋之年,眼看就成了村里最长寿的老人。是“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吗

“没报在他身上罢了。”这位长辈说,那人的小儿子三十多岁得病死了,他白发人送黑发人,前两年,他一个孙子刚结婚一个月,遭遇意外出车祸没了……也许是报应吧。

没报在他身上,没报在当下。

现在,那个人老也老了。当他回首往事,南墙根儿晒太阳打盹,有没有后悔过 后悔曾经作恶多端,让那些报应,发生在了子孙身上。

我不知道。

推荐文章你不管教好自己的孩子,真的会遭报应的!不管怎样,还是要做个善良的人啊我说“再也不去了”店……都倒闭了今日荐书《十年幸福》+《小舟》78元/套点击 下单,微信直接支付!谢谢你在看

虽然年轻人都潇洒自由,为何还是不能“活在当下”?

你完全是杞人忧天,而且,自己这一生的痛苦欢乐都系在他人身上,不是太可悲?为了一些很可能是莫须有的事情,把自己活的紧张兮兮的,不值得。

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时,我们也会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自己所爱与所长,这有助于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所以,单纯地做,或者单纯地想,似乎是不行的。比较好的方式应该是良性循环的,实践、思考、计划、实践、思考……

那么当资源没了,生态变恶了,有没有想过百年之后,千年之后。我们的子孙们该怎么办?难道那时候人就不是我们的子孙了吗?断然不是。

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有钱的人不需要为了生活的金钱而烦恼,可以畅谈未来的生活理想目标等等,木有钱的人当下的生活都过不好,谈未来能解决现在的状态吗?当然是不行的,如今社会有钱才是根本。

为了供孙子上学,已经退休的他不得不又回到了工地上。

他说,那时的他没有一天休息过,每天还会背回来很多工地不要的砖头。

他对着镜头说这些时,声音有些颤抖,能看出来,他能熬过来真的非常不容易。

有人说,不良生活习惯归根到底,只是风险增加而已,我不愿为了所谓健康而让自己活得那么累。这不能指责你错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但有个问题却是绕不开的:

当你细心描绘一笔一划时,你不敢走神,也不愿意走神,这个不走神的你,就在当下。因为走神意味着“重来”,没有人愿意反复重来。

不过,当你鬼画桃符的时候,可能早就神游太虚了。

这种快乐,就像是得到了“画饼充饥”的快乐,待你醒来那一刻,生活会感觉顿时沉入地狱,就像是被人高高举起,又重重摔在地上。所以,这种暂时麻痹自己的习惯并不是真的活在当下,因为它并没有给人一种踏实感和内心的富足感,而是一种虚无的活在当下。

傅首尔:活在当下也有可能是困在当下,你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吗?

最近《奇葩说》半决赛正式拉开帷幕,此次辩题为:

是否要看30年后自己给当下自己的人生建议。

此次傅首尔作为正方表述了自己观念,认为一定要看并说出了引起大众讨论的一句话:

活在当下,也可能是困在当下。

尽管30年前的建议能够让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及工作中获得更好更为重要的机会,但也可能让我们陷入更多困局,以此来提醒大众时刻谨记走出困局。

对此陈铭所给出的看法则是不会看,因为无论看与不看,30年后自己给予自己的人生建议都会成为一个锚,定在我们心中,对我们今后所做决定产生影响。

尽管最终傅首尔率领的正方获得胜利,但也有大量网友表示并不认可。

双方辩论都有其精彩之处,但在我看来导师刘擎教授给出的话更具有参考意义,刘擎教授表示:这个辩题选择正方存在悖论,因为如果当下自己收到了30年后自己的人生建议并看了,那就存在一个悖论,因为看了之后你将不再成为30年后的自己,也就不存在30年后自己给自己当下写信提出人生建议这一说法。因此站在哲学客观的角度上来说,并不存在正方看法。

辩论的魅力便在于每一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并且能够恰当展现出来。此次比赛傅首尔、小鹿、冉高鸣以及席瑞成功晋级4强并将最终角逐奇葩之王,而我们一直关注并且喜欢的陈铭则止步四强。

不知道大家对于这一结果是否认同呢? 毕竟一直以?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而被我们所熟知的陈铭,不仅逻辑思维、切入角度被大众所认可,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博学的知识面更是让他成为大众心中的?BBKing?。

无论结果如何,让我们共同期待此次BBKing的诞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56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