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美国文明观察》:读懂美国的“自由-主义”!

溪黄草 2023-07-28 07:00:25

今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以拜登306票赢过特朗普的232票为结果最终落幕,不得不说,每一届的美国大选似乎都是全世界 的大事。而今年的美国受到的 更是空前的,毕竟这场大选进行的同时,美国的新冠疫情可也丝毫没有减弱,截止目前,美国累计确诊病例已经超过1100万例,疫情地图几乎全红,甚至连美国媒体都称美国疫情已经达巨大灾难级别。但或许美国人的灵魂里就长着“自由”两个字,即便是这样艰难的情况下,美国人民对大选的热情依旧高涨。也难怪这么多年来,美国能与“自由主义”这四个字牢牢绑定。作为超级大国,美国可以说是有着传奇色彩的。在四百年中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但却影响力巨大,而外界对于美国文明的好奇心也是无限放大。让不少人都发出疑问:美国到底如何建立 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才成为如今的超级大国 甚至说,针对现如今的时事,更多的人也想要了解:什么是美国大选 什么是美国梦 什么是年轻的美国文明 美国文明的的本质是什么 有人说是民主,有人说是自由,也有人说是霸权。从自由主义的角度看,在实行自由主义的国家中,美国最为典型。自由主义是美国文明的基石、核心与保障。换言之,自由根植于美国文明的基因之中。托克维尔说,美国人“天生自由”。路易·哈茨说,自由主义是美国历史上唯一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思想传统。二百多年来,美国总统迭经更迭,但美国政治制度、法治传统和自由精神却大致未变。美国的传统根植于美国的文明,扎根于美国的国民性,存在于美利坚民族的文化基因。“先有哈佛,后有美国。”

《回眸哈佛:美国文明观察笔记》382年来,维持了三百多年清一色白人男生的贵族学校哈佛迎来了寒门子弟,迎来了黑人学生,最终完全平等地接纳了女生,唯一不变的大概就是它作为美国精英文化的象征。它的光辉历史、高标准的教学科研、无可争议的富裕、领军美国各界的知名校友、全世界供其挑选的生源,都是地位不可轻易摇动的保证。想要了解美国,我建议你从这本《回眸哈佛:美国文明观察笔记》开始。作为关于美国文明的入门级别读物,《回眸哈佛:美国文明观察笔记》兼顾了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全书有情节,有说理,可读性非常高,读者不仅可以跟随美国文明研究大家钱满素老师的娓娓道来“近距离看哈佛”,更可以“近距离看美国”。关于钱满素老师,1984至1992年,她曽在哈佛大学攻读“美国文明史”博士长达8年,也是中国文革后首批赴美留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学者之一。而本书就以这段经历为切入口,实录下改革开放之初一个中国留学生对美国社会文化的观察和感受。由于作者所学正是美国文明史专业,因此叙述中常从感性转向理性,探析现象背后的历史因素。这本书是对整体美国文明的观察,作为了解美国的入门级读物,绝对是不二的选择,。美国自由主义的本质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在费城通过《独立宣言》,美国作为一个独立国家,正式走上历史舞台。这一标志性事件,不仅是美国文明兴起的开端,也是人类追求自由与平等的里程碑,因为《独立宣言》开宗明义:“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在此后的242年,上述信念不仅成为了美国精神的源头,而且传遍全世界,逐渐成为现代文明坚如磐石的根基。1787年制定的美国宪法,将约束权力作为宪政的根本。他们相信人性本恶,因而绝不信任政府和官员,不相信“君权神授”。他们制定规则,严防政府和官员滥用权力的可能性。他们认为人权来自上帝,而非来自政府,政府只是公民立约保护自己权利的工具。美国政治传统的基础,是基于全民的基督教共识:相信原罪,强调秩序。美国的自由主义,是坚守传统的自由主义。因为担忧出现强大的中央政府,美国又有了《权利法案》;而因为对奴隶制的厌恶,对背离人类自由、平等的蓄奴制的深恶痛绝,又引发了历时四年的美国南北战争。随着罗斯福新政的登台,美国政治的自由主义则由进步主义步入了现代自由主义,由自由放任的古典时期过渡到国家有限干预的现代阶段。自由是美国文化的基石,但美国的自由主义是基于实用主义的自由主义。在自由主义的环境成长起来的美国公民,有其清醒的认识和判断,他们热爱自由,却不极端。因此社会主义虽为部分美国人所信奉,但他们并没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打算,也没有改造美国政治的欲望,而且部分社会主义者还坚决反对共产主义。后来新左派要求参与式民主,反对越战。他们反对西方文化,否定西方文明经典,用“霸权”、“压迫”、“控制”这些新概念,取代传统学术研究的“自由”、“民主”、“进步”等关键词。反抗,成了他们的旗帜。政治正确,多元文化主义,变成了压制不同思想的意识形态,甚至直接影响到当下的国会选举、总统选举,影响到美国的政治格局。在美国,自由主义的定义似乎一直都在改变,但唯一不变的,是美国人从始至终追崇自由的心,美国人对自由的崇拜如此根深蒂固,任何相反的口号都不会为民众所接受,而这正是美国自由主义的本质所在。如果你已经了解了美国的大况,想要深耕“美国的自由主义”,那这套《美国文明观察》中关于自由主义的部分更是不容错过,从《自由的阶梯》到《自由的基因》,再到《自由的刻度》,三本书各有千秋。《自由的阶梯》《自由的阶梯》为了解美国文明的入门级读物,贯穿全书的主线是对美国人政治理念和思维习惯的介绍,正是这些思想信念决定了美国人在历史关键时刻作出何种选择,并因此影响这个国家(甚至是世界)的发展方向。《自由的基因》《自由的基因》从美国自由主义变迁的角度来讲述美国史,也可以说是以美国的真实历史为例,来观察自由主义如何在一国实践中应时势而变迁。《自由的刻度》《自由的刻度》精选了40篇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缔造美国文明的经典文献,从《五月花公约》到奥巴马演讲,时间跨度388年,并配以评读辑录。本书专为中国非专业读者设计,每篇文后还附有两千字导读(提供历史背景),力求在有限的篇幅内呈现清晰的美国文明演化过程。钱满素1946年出生于上海,新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哈佛大学美国文明史博士,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主要从事美国文明的研究。钱满素老师可以说是目前美国文明研究的国内第一把交椅。名家推荐满素老师不但对美国历史如数家珍,而且对美国精神的理解入木三分。她说理清明,文笔生动,刻画了自由如何在秩序与抗争、精英主义与平等、法治与民主惊险的平衡中诞生。——刘瑜作者是一个认真的美国学研究者。她把自己广泛的美国阅读、独特视角的观察、学者的体会,和读者分享。我是这样的幸运读者中的一个。从她流畅的写作中,读者可以更深了解美国的不同方面和层面。——林达就美国文明历史之研究来说,中国大陆学者当中表现得最为严谨通俗的,应该首推钱满素女士的《美国文明三部曲》,即东方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第一册自由的刻度,第二册自由的阶梯,第三册自由的基因。——张耀杰另外,这次的《美国文明观察》套装还独家赠送钱满素老师亲自解读美国文明的音频课程,真正学会如何观察美国文明!▼《美国文明观察》共4册小编推荐:188元包邮,敬请放心购买。由于青海、海南、内蒙运费较贵,每套需补收25元运费差(新疆/西藏暂不能发)点击 下单,微信直接支付!

美国的自由派是指啥。

美国的自由派指的是美国自由派神学,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自由派神学在美国得以继续发展。

1、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对西方影响最大的神学思潮是自由派神学,这种神学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永久性进行辩解,它乐观、自信,认为人们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和世界历史的进程。

2、在政治上,它宣称上帝之国通过社会改善、理性教育和消灭不义就能在世上建立。

3、在思想上,它否定传统教义的宇宙观和形而上学体系,相信理性的权威和能力,主张基督教信仰与现代科学和哲学的发展相适应。

4、在伦理上,它声称基督教的本质是对上帝之爱的依附,并认为耶稣基督正体现出上帝的父爱,构成信仰的核心。

5、美国不仅没有受到战争的摧残,其经济的发展反而受到了促进,政局也比较稳固,政治、经济的不同形势,使美国的自由派神学有着自身不同的特点。

它除了继承19世纪自由主义神学传统外,主要受当时美国流行的实在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潮影响,强调立足于现实经验的观察和认识,故被称为“现实主义自由派神学”或“经验主义和自然主义神学”。

扩展资料

1、美国自由派神学的主要成员多在芝加哥大学神学院,故称为“芝加哥学派”,其代表人物有史密斯(Gerald Birney Smith,1862年~1929年)、马修斯(Shailer Mathews,1863年~1941年)、魏曼(Henry Nelson Wieman,1884年~1975年)等。

但最著名的自由派经验主义神学家是麦金托什(Douglas Clyde Macintosh,1877年~1948年)。

麦金托什1877年生于加拿大,1909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16年至1932年任耶鲁大学教授,1920年至1938年任耶鲁大学研究生院宗教系主任,1933年至1942年任耶鲁大学神学院神学与宗教哲学教授。

其主要著作有:《交战世界中的上帝》(1918年)、《神学作为一种经验科学》(1919年)、《基督教的合理性》(1925年)、《宗教实在论》(1931年)、《社会宗教》(1939年)和《关于上帝的沉思》(1942年)等。

2、继麦金托什之后,魏曼等人继续发扬这种经验主义神学传统,形成美国自然主义神学特色。

魏曼著有《宗教经验与科学方法》(1926年)、《历史的指导者》(1949年)和《人的终极义务》(1958年)等神学著作。

他认为,在现代技术时代,只有科学探索才能形成人类生活的指导原则和发展能力。

为此,他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经验论的自然主义”(或“自然主义的经验论”)中吸收精神养分。

主张按照杜威《哲学的改造》之模式来彻底改造人们体验自然、人类和上帝的方式,通过经验主义的必由之路而获得神学认识。

-自由派神学



有关美国的自然主义……

分类:社会民生
问题描述:

这是我们英语作文的题目,

让我们分析美国的自然主义和Devine(神圣……?)

下的 Government,Love,people to enviorenment

的不同 (让我们对比……?)

请问有什么可写的呢……?

(没有头绪……)

解析:

美国自然主义文学思潮随着美国工业化进程以及后工业社会的形成而发生与传承,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研究以美国自然主义重要作家为研究对象,追溯美国工业化进程中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及其在20世纪的传承与塑型,揭示了现代美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深层次问题,探索了其工业化与后工业化进程中复杂的文化模式、社会心理及其个人行为方式的历史变迁。

一、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本土渊源与欧洲始源

美国农村题材文学是在工业化语境中逐渐展开的,经历了从浪漫情绪到现实情绪再到绝望情绪的历史变迁。以农业文明为基础所建构的美国民主理想和社会架构,在19世纪初中叶杰弗逊的“农业天然道德论”、泰勒的“田园共和主义”和爱默生的“自然超灵论”这些文化表征沉淀下成为美国大众最朴素的信仰和理想,也是当时社会价值观的典型代表。

随着美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原先平静和谐的农业文明被打破,由开始那种“远方小山村”的回忆转化为后来对农村生活的无奈和悲叹;田园化和理想化的“农村镀金主义”价值观念逐渐被冷漠与恐惧的“自然邪恶论”所代替,并逐渐引发了后来自然主义文学的决定论和悲观主义情绪。特别是19世纪中叶以后,美国社会的精神危机凸现出来,横扫全国的改革运动就是面对这种危机在社会生产、种族歧视、性别差异、个人生活习惯以及贫困化和城市化等层面上进行解决的尝试。在这些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中,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社会改革文学”,记录了人们面对工业化种种困惑所进行的艰难求索,而大多数改革的失败导致那些通过改革完善社会的认识论和价值观彻底破灭,并最终导致了19世纪末自然主义生存与暴力论的文学转型。

与社会改革文学一样,乡土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从美国的现实多样性以及文化多元性中来寻找美国工业社会价值的答案,试图从某种意识形态化的“民主进步现实”中获得建构美国新价值观念的理论基础。这些文学试图以传统农业文明的价值理想“整合”工业化所导致的“分裂性现实”,而这一整合的失败也迫使这些作家在后期创作中皈依自然主义,从而完全承认和认可自然主义作家所持有的社会价值观。另外,自然主义作为当时美国文化重塑过程中的一种文学思潮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不但是欧洲文化的传承者,也是世界文化的继承者。

总之,自然主义文学在美国19世纪末的兴起不是偶然的,是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工业化进程中文化转型时期的特定意识形态表现,是习惯于农业文明价值体系的美国人面对新的工业文明所产生的困惑和思索,更是美国农民逐步在适应工业文明过程中心理震荡和行为失范的正常表现。

二、自然主义文学重要作家的文学观念和审美转型

本成果通过分析诺里斯、克莱恩、德莱塞以及伦敦文学创作中“现实”和“真实”的意识形态内涵,解读了他们面对文学商业化的创作思考,梳理了当时社会文化转型与走向新世纪的美国精神建设之间的复杂关系。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农业文明语境下的大众理想和偶像受到普遍怀疑,那种坚定的宗教信仰与怀旧的国民心态随着工业化进程逐渐走向死亡。然而,旧的理想与偶像的消失需要新的理想和偶像的补充和替代。新的工业资本家取代了上帝或精神寄托者的位置,成为美国新文化中大众理想与偶像的代表。从社会层面上讲,传统小说中的和谐社会转化为残酷竞争社会,传统小说中的“父亲”与“家庭”则转化为竞争社会中的“老板”与“工厂”。资本主义经济生产所形成的社会分工代替了原来农业文明中的社会等级制度。这种等级制度不再是依据明显的家族或政治遗传权力形成的等级制度,而是一种按照经济生产和劳动分配形成的等级制度。它最大的特征就是原来依靠国家机器维持的统治体制逐渐转变成依靠经济机器维持的社会统治。随着经济垄断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统治自己的东西变成一种“无形的铁手”,人们在生存的斗争中会觉得有一种难以理解的力量总是在控制着他们,但又不知道这种力量到底是什么。自然主义所叙述的就是社会主体在生存中抗争、在注定的失败中堕落以及在悲剧性的结局中灭亡的故事。但是,这种悲剧化的叙述并不是自然主义作家故意追求艺术效果的产物,而是对当时美国现实的一种心理反映,暗含了作家意识形态和对社会的价值观念判断的转变。

三、自然主义文学作家认识现实和再现现实的物质基础

自然主义文学作家注重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表现主体对自然和社会的生理和心理反映,标志着社会文化意识从理想化到工具化的价值观转变。首先,通过解读诺里斯“小麦史诗”的第一部《章鱼》,挖掘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对主体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的制约,揭示了商业化意识向乡村小镇的渗透以及主体生存的社会悲剧。其次,通过阅读德莱塞的《嘉莉妹妹》,分析工业化进程中社会大众对城市空间的基本透视模式。城市是美国工业化文化的典型代表,是自然主义文学关注的现实焦点。作家把爱默生的“超灵”观念应用于对大都市的描述,试图在城市生活中寻求宇宙的法则和超灵的存在,但并没有发现超验主义所说的充满向善性的超灵,却遭遇到一个冷漠的城市灵魂。因此,德莱塞的作品可以被理解为一部关于城市生活的浪漫传奇,展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欲望和消费欲望”的社会文化转变。再次,通过阅读克莱恩《红色英勇勋章》中的情景投射与意义贯通的文化分析,叙述了战争作为工业化社会现实的隐喻模式,演示了工业化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体遏制和诱骗的文化生产过程,论证了战争或类似战争的社会对主体心理及其行为暴力化和野性化的塑造功能。最后,通过阅读伦敦的《野性的呼唤》,探索工业化文化的内涵。该作品虽然不是描述工业社会发生的具体事件,但伦敦却以动物寓言形式普遍化地描述了美国淘金者为了金钱梦想而进行的商业探险。这种商业探险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野性的呼唤》与其说是对巴克作为狗的生存环境的描写,倒不如说这是伦敦对工业化进程中人类生存环境的隐喻性反映。

四、自然主义文学与美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心理、大众意识和个体行为

作为社会成员行为和动机的内驱力,大众深层意识的转变是社会价值观变迁的主要内容。自然主义文学作家聚焦人类的深层意识和欲望冲动以及未曾探测的阴暗角落,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文化怎样使人变成精神病人的主体性生产过程。

首先,通过分析诺里斯的《麦克提格》,探索这个历史时期的主体心理结构,考察了工业化和商业化语境下主体外貌的野性特征与欲望冲动的必然联系,揭示了资本主义商业心理中“ *** ”和“物欲”一体化的心理过程以及以“自残”与“ *** ”为典型特征的心理幻想和主体行为。诺里斯使用“镀金鸟笼”来表征美国商业文化中的主体心理模式是非常准确的,即金钱作为一种控制工具成为人的微型心理监狱,人们的所有欲望、情感、行为总是封锁在这种物质化的囚牢之中,难以跳出物质与 *** 的意识形态控制,即使主体受虐也成为一种心理 *** 形式。

其次,通过阅读德莱塞的自传体小说《“天才”》,探讨美国19-20世纪之交作家的自我心理塑型过程。该成果集中分析了德莱塞艺术审美的裂变与美国工业化社会转型时期作家自我形象塑造的关系,挖掘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作品表征模式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作品所蕴涵的大众意识从生产主义到具有消费主义性质的意识形态变迁以及从欲望机器到乌托邦的社会心理裂变。

再次,通过对克莱恩《街头女郎梅季》、《蓝色旅馆》和《海上扁舟》的阅读,阐释社会转型时期主体心理理性判断标准丧失的动因,揭示了社会现实的不稳定性与主体心理浮躁之间的必然联系,分析了印象化的社会主体心理所导致的社会认知偏差和行为越轨以及社会态度转向悲伤的根本原因。

最后,通过解读伦敦的《马丁·伊登》,挖掘资本主义文化霸权与暴力及其所导致的亚文化群体心理格式。该研究聚焦对当时知识合法化的解构,再现了以“知识”为中心的文学、艺术、科学、习性、礼仪以及日常生活等文化表征对社会主体心理的塑造及遏制方式和过程。

五、自然主义文学的社会价值观在20世纪的继承与发展

自然主义创作在美国20世纪文学历史不同时期的出现表明,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运动生存下来,并在20世纪美国文学中形成一个创作传统,反映了现代美国生活各个历史阶段的主题。作为在文化体系中最高层次的大众意识核心,它所蕴涵的社会价值观也并非美国19-20世纪之交的偶然社会文化现象,而且随着自然主义文学的传承贯穿于整个20世纪的美国大众意识之中。该成果分别以现代派作家多斯·帕索斯、黑色幽默作家冯尼古特、后现代作家德里罗论述了美国自然主义文学所继续与传承的这种“泛历史价值”。

通过上述分析,该成果研究认为:(1)美国自然主义作家是在对美国现实生活的文学阐释中发现了达尔文主义的正确性,并在农村文学、社会改革文学、乡土文学和现实主义等本土文学中找到了自己的“叙述始源”。(2)自然主义作家重塑文学观念、聚焦新的“真实”以及对于美国的重新阐释标志着美国社会价值观从理想化和人文化到物质化和工具化的变迁。(3)自然主义比以前的美国传统文学更具体地揭示了美国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心理本质,即生产过程作为“生产欲望和消费欲望”的社会化过程。(4)作家所再现的主体“动物本性”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最根本的“人性”。(5)自然主义文学创作在美国工业化结束之际作为美国民族精神建设的一部分,成为19世纪末重要的文化和价值观念。(6)自然主义文学观念在20世纪美国文学中形成了自身的文学传统,所标记的美国社会价值观变迁成为20世纪美国价值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56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