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赋闲在家,除了看书,还看了这些电影:《喜剧之王》,《罗曼蒂克消亡史》,《普罗旺斯的夏天》,《花样年华》,《2046》,《从心开始》,《大鱼》,《风柜来的人》。
杨德昌在《一一》中借胖子的话说过一句名言:“电影发明后,人类的生命至少了延长了三倍。”
曲解一下,看电影不是浪费时间,而是至少延长三倍生命的行为。
周星驰的电影我最熟悉的一部是《功夫》,好多台词能背下来的熟悉,不等演员张口就能替他说出台词的那种熟悉。
不是我多钟爱周星驰和他的《功夫》。而是,当年经常出差,来来回回坐大巴,每台大巴车上都有一个车载电视,很多次都碰到司机放这个碟。
有次一个司机放二人转,可把我烦透了。我一般不会提要求让司机换碟,实在受不了二人转,就喊“师傅,换个碟吧”。他换了张碟,还是《功夫》。
《喜剧之王》算是个老片了。拍摄于1999年。我竟然没看过!
感慨之一:星爷当年还很年轻啊,如今头发都白了。
感慨之二:张柏芝真是漂亮,青春貌美,身上还有学生气的单纯。
有对《功夫》印象打底,回看《喜剧之王》,感慨之三:嗯,是周星驰的味道。
所谓的无厘头,所谓的喜剧,很多台词貌似是戏谑的,调侃的,却让人辛酸。也许是太懂人生的悲苦、无奈,才会用喜剧的形式表现给观众看。
影片开场的镜头,是周星驰扮演的尹天仇在海边给自己打气,喊励志口号“努力!加油!”多么像营销类公司的营销人员。
他醉心戏剧,执着地想成为一名演员,在简陋的家徒四壁的只有一张小床的屋子里翻看《演员的修养》,可是,在片场他连跑龙套的资格都没有,一次次被赶出来,一次次被虐,就像打不死的小强。剧中还真有一场打小强的镜头……
当终于有机会做男主角,尹天仇问的问题是“有没有盒饭 ”让人辛酸的,不是他对张柏芝饰演的飘飘说“我养你啊”,而是为了生存、为了当演员的执着。
周星驰的片子,是拍给成年人看的,让人笑中带泪,让人看到他无厘头的镜头下面的伤痕累累。
《罗曼蒂克消亡史》故事发生在旧上海,淞沪战争前。开场就有点血腥,黑帮老大见面谈事情,把一个女人的玉手给剁下来,装在精美的礼品盒里恐吓一个北方客,那女人只是他的相好。
我还是习惯用“好人”“坏人”区分片中的角色,这是小时候在部队电影院养成的吧。得改。
葛优扮演的陆先生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他的原型是不是杜月笙 戴老板是不是指戴笠 章子怡扮演的不甘寂寥交际花是谁 袁泉扮演的吴小姐是胡蝶吗 ……
这部电影,人物众多,有正叙有倒叙有回忆。好好看,都不容易看懂,我看得稀里糊涂的。不过,片中吴小姐本身就是演员,在拍戏,她听王妈说看不懂自己拍的戏,就说自己也不懂,导演说是拍给下个世纪的人看的。
“这是艺术片,导演没打算让我们看懂。”这样标榜很自恋。
战乱年代,再多的罗曼蒂克也会消亡吧。
故事发生在上海,章子怡、袁泉、阎妮等演员在片里都讲上海话。上海话真是好听啊,让观众领会到吴侬软语的魅力。上一次觉得方言好,是在《无问西东》里,米雪讲一口闽南话还是粤语,我分不清,只是觉得温柔。
《罗曼蒂克消亡史》里,章子怡扮演的小六是个不怎么入流的演员,被大佬收了,却又很容易移情。大佬还是很在乎她的,安排人把她和情夫送走,还嘱咐送她一笔钱,别让她日子太难过。“你应该在北方”。
可是,在去北方的路上,负责送她的陆先生的妹夫、一个日本人兽性大发,杀了司机和章子怡的情人,把她带回自己家的密室,让她成了性奴。很心疼章子怡,觉得她不应该接性奴这个角色,拍大量食色的镜头。
葛优、章子怡、阎妮、袁泉、杜淳等人的演技真的是好。特别是章子怡,在收容所见到陆先生时,欣喜、愧疚、落寞、委屈……全写在脸上了。
不愧是“国际章”。
《罗曼蒂克消亡史》还是有点压抑的,必须看一部阳光灿烂的片子才能消解,所以我选了《普罗旺斯的夏天》。
仅这个片名,就让人想到大片的薰衣草,明媚的阳光,葡萄酒的香甜味道。
影片题材并不新颖,第三代人的到来帮助修复了前两代人关系,拧巴倔强的老头露出慈善的一面……他其实是深深地爱着女儿、关心着孩子们的。我想起了《海蒂和她的爷爷》。
保罗居住在法国南部乡村,暑假之际,他妻子突然接来三个不速之客——他们来自巴黎的外孙女和两个外孙。之前,因为矛盾和分歧,他跟女儿失和,多年不曾联系。普罗旺斯的夏天,无边的橄榄树林,保罗旧时朋友的到访,与外孙共处的摩擦冲突……不知不觉中,感情距离拉近了。
保罗说,“这是我度过的最快乐的夏天。”
影片最后,他跟女儿也和解了。
跟自己和解、跟父母和解,接受父母,是每个人的功课。
《花样年华》属于重温。已经忘记上一次是哪一年看的,只记得张曼玉每出场一次换一身旗袍,身姿妙曼妖娆婀娜多姿。
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风格,王家卫的电影更是有鲜明的色彩,令人震撼的背景音乐。他还特别喜欢拍演员的特写镜头,话说,梁朝伟、张曼玉这样极品的演员,也不怕大特写。
故事发生在60年代的香港。梁朝伟饰演的报社编辑周慕云和太太搬进一间住户多是上海人的公寓,跟在日企做贸易的陈先生和陈太太苏丽珍(张曼玉 饰)做了邻居。
狗血的是,周慕云的太太和苏丽珍的老公有了婚外情。他俩见面,起初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就事谈事,日复一日也生出了感情,苏丽珍坚持“我们不能像他们一样”,俩人刻意回避。周慕云想去新加坡发展,问:“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 ”
多年以后,苏丽珍又搬回那间公寓。周慕云也旧地重游旧梦重温,听新邻居说那房间住着个女人,还带着一个孩子。
那个孩子,是周慕云的吗 我想我还是没看懂。
看过《花样年华》,紧接着看《2046》,才知道王家卫在《花样年华》里埋下了一个彩蛋,片中有个房间号就是2046。
1966年,从新加坡返回香港想忘掉过去的周慕云住进酒店,本想住在他熟悉的2046房间,却因为装修等原因,住在了隔壁的2047号。
他生命中、生活中出现的一个个女人,巩俐、章子怡、王菲、张曼玉、刘嘉玲等,每个人都跟2046有关,令他有时空的疑惑。
他后来写了一部名为《2046》的小说,说只要搭上前往2046的列车,人们就能找回失去的记忆。
王家卫的电影,朦朦胧胧的,在绘画里大概可归到印象派吧。很多人喜欢他这个调调,我想我不太喜欢。
我还是喜欢“言之有物”的导演,能在电影里延长三倍的生命,能学习、受教育、感受到美。当然,王家卫的电影,美,还是美的,大腕云集,演员美,画面音乐,也都美。
灾难过后,遭遇了不幸的人如何走出来,《从心开始》这部影片给了我们一个视角。
同类题材的影片想到《唐山大地震》。但《唐山大地震》对灾难过后人们心理的疗愈显然是涉猎不够,倒是原著中对女主角在国外接受过心理辅导有提及。
查理是9 11的受害者,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儿、爱狗都在灾难中丧生。他从此一蹶不振,避人不见,严重自闭、抑郁。心灵巨大的创伤使他无法回归正常的生活。
他的老同学、牙医艾伦,表面上很幸福,但工作生活的压力之下,内心也一地鸡毛。俩人偶然重逢,艾伦下决心帮助查理,从心开始,最终俩人都走了出来。
《大鱼》这部影片经常出现在推荐榜单里,终于看了。
故事梗概是这样的:已经成年的儿子觉得父亲一辈子都在吹牛,认为他喋喋不休向人讲述的奇幻经历都是他胡编乱造的,包括他曾钓到过一条大鱼。儿子觉得很丢脸也深感厌倦,婚后,就中断了跟父亲的联系,不相来往。
得知父亲患病不久于人世,他决定去见父亲最后一面。相见之下,他才知道父亲一生的精彩,以及隐藏在故事背后的奥秘和真相。
我对这部影片的评价,仍然是借用的一句:接受自己的父母。接受父母,是子女的功课。
《风柜来的人》是一部很老的片子了,拍摄于1983年。我是冲着导演侯孝贤、编剧朱天文看的。李宗盛有首同名歌曲,不过并不在片中出现。他在歌中唱道:从风里走来就不想停下脚步如果欢笑可以骄傲我们要它响亮向风里走去就不能停下脚步如果年轻凝成泪水很快就会吹干青春正是长长的风来自无垠 去向无踪 ……风柜是澎湖列岛上的一个小镇,地名。这部影片可以看成台湾版《阳光灿烂的日子》,青春片。就不剧透了,想看的优酷、爱奇艺都能免费看。祝周末愉快呀!
推荐阅读——
闲着没进电影院的这半年,我看了60多部影片这两部新加坡电影,真的太好看了一部可能是任何人都不想再看第二遍的获奖影片今天推荐:
儿童逆商培养绘本全套12册这是一套帮助孩子认识挫折、直面挫折、战胜挫折的系统绘本点击 下单,感谢支持!谢谢你在看
当你没法儿坚持下去的时候,支撑你的应该是尊严与责任。这同时意味着你仍拥有一个名为“等待”的机会。
等待是漫长而煎熬的。
我并非告诉你原地等待,而是在坚持中等待,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等待。挫折与磨难并不会烟消云散,幸福也是。
那天阳光正好,每一个人似乎都在朝我微笑,而我最想见到的人是克里斯托弗,我的孩子,此刻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亲吻他。
《当幸福来敲门》
你认为电影的意义是什么?电影是一门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丰富了我们的眼中世界,电影不但给我们感官享受,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还让我们有自我认知的思考,看电影看出本质来,也就知道电影的意义了。
比如最近我看了一部电影《驴得水》, 演的是校长为了筹款而错上加错,把一头驴报成英语老师的闹剧,里面人物表演到位,面对大势力之下小人物的悲哀,其中一曼的表演最到位,把一个在城里不怎么好名声的女人,经过校长的搭救,有了容身之处,本来想好好的改过自新,却仍然逃脱不了自己的悲惨命运。
当看完以后,我沉浸在这些角色里面久久不能平静,校长一心为孩子们着想,为了教育不惜一错再错,这都是生活的缩影,不都是体现了生活的真善美吗!
这是一部闹剧,也是一部深刻尖锐的电影,面对现实无奈的写照,体现的淋淋尽致,看完冲击力很强,也有了新的认知感悟,也许这就是电影的意义所在吧!
电影的意义在于表达与接收。
其实电影的意义跟看书、看戏曲、听音乐都是一样的功能。创作者把他要表达的东西放在一部电影里面,让观众去感受它。
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俩在巴黎一家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放映了他们自己拍摄的《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等短片,自此电影便诞生了,人类也多了一种文学表达方式,能够用银幕来讲故事了。
现代人很少能静下心来仔细去读一本书。而电视剧由于市场因素,片方为了赚钱把本来30集能拍完的生生给拖到50集,剧情非常冗长拖沓。
一部电影一般就2个小时左右,然后在这短短的2个小时,我们就能看到别人也许一生的经历。如果我们看了10部好电影,也许我们相当于多活了10个不同的人生。
看了一部电影,你就跟里面的主人公产生了连接。你可以跟裘德洛谈一场恋爱,跟擎天柱打败霸天虎,跟摩根弗里曼演的老卡特去到金字塔思考人生,跟哈利波特骑着扫帚打败女巫 。
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平淡的,但是电影里面的情节却是跌宕起伏的。好的电影能充分调动你的感官,你的感知力、理解力、逻辑思维等脑力,能激发你的精神和 情感 。
我们在电影里面,往往能看到别人也看到自己。电影里面的片段也许是一些似曾相识的灵感或者归宿,电影里面的某句台词也许能深深的触碰我们的内心,里面的一些场景也许是我们曾梦想过但自己没去实现的,一些主张是我们一直想去表达的,一些压抑是我们想去诉说的。
电影可以说是导演造了一个梦,我们都是寻梦人。
我个人觉得,电影的意义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 娱乐 大众。
我觉得这是对一部电影最基本的要求,没什么很深远的意义,只需要能让人轻松一下,缓解一下生活压力,或者说是消磨一下时间,就已经足够了。不过现在的很多电影不仅没有能让人放松心情,反而看了就扎心,不是狗血淋漓,就是不知所云,简直了!
第二种,娱教大众。
以一种很放松的方法,通过电影播放出来的效果,让观众在观看的同时,学习到一些电影中表现积极的东西,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言传身教,也不是打开你的脑子硬塞进去,而是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记在脑子里,从而影响自己的行为。不过像这种教育方式。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反正就是你懂了就懂了,你不懂也不会强迫你懂!
电影这种艺术可以很高尚,也可以很生活,这对于每一个观众都有不一样的看法,你可以怀着任何一种心态去看电影,你喜欢,就看完,你不喜欢,转身就走。
(互粉互赞,早日升级!)
电影的意义在于用镜头讲述故事,满足我们对于生活中的万千想象,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或者说是填补了我们生活中所欠缺的部分。
电影的类型很多,警匪片、武侠片、科幻片、爱情片、恐怖片、动画片等等,每个人的喜好不同。
但这些影片用丰富的视听语言,把故事呈现在荧幕上的时候,观众们所享受的不止是视听,也是一种放松。
观看影片的时候,除非遇见了超级糟糕的电影。不然的话,在观看电影的时候,人的精神注意力是很集中的。
在这个高度集中的时间段内,观众跟着电影里的情节跌宕起伏,跟着哭,跟着笑,跟着紧张。
这就是共鸣,看哭了不仅是演员表演得好,也是因为触动到观影者的内心了。看笑了,观影者也得到的欢快,而这些哭也好,笑也罢,是生活中,我们不一定可以说得出来的。
再比如,很多人都曾梦想着仗剑走天涯,可那毕竟只是梦。但是电影把这个梦丰富了,圆满了,用特效和打斗,还有美丽的画面,和谐的声音,一些脑洞大开的几维空间,简直太好了。
社会 的快速发展,生活压力很大,有时候真的需要一定的 娱乐 方式来发泄。比如,《泰囧》,徐峥与王宝强两人一路上的啼笑皆非,加上黄渤,三人遇见的囧事事儿,令人发笑。
说直白点,生活中的自己,或许没有碰到这样的事儿,但一定也有其他的囧事。在看电影的时候,是对那些事情的一种对比,自然也就好多了。
所 以说,电影填补了生活中很多空缺,它用视听语言讲述不同的故事,书写主人公不一样的故事。 或许,让很多人的想象或者相似的经历更实在了,电影也是用这样一种方式,定格了多少故事!
生活中的你,电影中的他,电影里的他,生活中的你。每一部影片看完以后,是不是也能有点想法呢?
电影是对生活的另类诠释,也是一种 娱乐 放松的方式,还能让你深思,或者勾起了你遥远的记忆,点燃了潜伏在生命力的奋斗热情!
电影属于一门艺术,是一种表演艺术,将生活中的一些情节直接在电影里展现出来。有些电影能代表国家,也有些电影改变国家的命运,我们来分析一些哪些伟大的电影。
1、《摔跤吧!爸爸》改变了印度教育观念,改变印度重男轻女的习俗。
2、《印度合伙人》该影片改变了印度妇女对卫生巾使用的观念,也将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
3、《厕所英雄》在印度上厕所很难,该片也将改变印度人民对上厕所的习惯。
4、一部好的电影,不仅仅口碑好!也向人们展示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很荣幸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就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我认为观看影片的时候,除非遇见了超级糟糕的电影。不然的话,在观看电影的时候,人的精神注意力是很集中的。
下面我为大家分享,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我认为我觉得这是对一部电影最基本的要求,没什么很深远的意义,只需要能让人轻松一下,缓解一下生活压力,或者说是消磨一下时间,就已经足够了。
我认为电影这种艺术可以很高尚,也可以很生活,这对于每一个观众都有不一样的看法,你可以怀着任何一种心态去看电影,你喜欢,就看完,你不喜欢,转身就走。
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 健康 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不记得哪位作家曾经说过,自从有了电影,人类的生命就延长了三倍。这句话我深有感触。对于我来说,电影使我看到了另外一种人生,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很多情节取材于真实生活。可以让我通过电影了解不同的国家的风俗人情地貌,了解 历史 。看看别人都有着什么样的经历过着怎么样的生活,开拓了我的视野,增长见识,带给我更多的思考和感受。我会记得每次看到打动我的电影时都会感觉心灵受到一次洗涤和震荡,跟着电影中的人物或笑或哭或感同身受,这是层次之一。其次我会经常把电影作为一种 娱乐 减压的放松形式。难过的时候什么都不想,看一部喜剧电影哈哈哈的笑一笑心情就会好很多;受到挫败时看看励志电影也会被里面的人物所感动,会让我不至于变得太丧气。总之,电影带给我的体验和感受是非常多元化的,我爱这影音世界。
电影的意义是留白,电视的意义是填白。所以一般经典电影,都有电视剧版。一个电影是不是商业片,看它能编成的电视剧或者续集有多长,就知道了。纯商业片一般编不了电视剧。
好电影留白多,所以需要编电视剧来满足爱这部电影的人。过去的电影就不举例了。现在就来说说《三体》改编为电影如何改。三体的科幻特效元素倒不是很多,其实这也是翻拍难的‘原因’之一。真正难的,是将有较多人知道的故事,拍出有余味的感觉出来。
三体小说的故事大背景不好改,因此同样长度的改编方法,一本书改一部电影,恐怕请好莱坞导演也比较难。如果人人都可以对照着书来找漏洞,恐怕拍不出市场预期之上的作品。我认为半部书拍一部电影,或者两本书拍一部电影比较合理。第一种难度大,第二种难度小。但第一种容易出经典。或者是干脆拍成20集的电视剧,换一种剪法,剪成电影,也许效果不比直接拍电影差。电影的艺术,剪法占一半,怎么剪影响很大。电视则只占两成,或者说怎么剪都行。
电影要专门找时间看,电视则可以抽空半听半看,这也是源于两者的剪法不一样。电影如果自己漏掉一些东西,出来的感受就差很多。中国的电视剧发展比电影好,差的就是这里面的一些关系。如果不给静静看的人空间胡思乱想,电影就好不起来。比如唐人街探案系列,探案的设计比狄仁杰系列差太远,并不会如韩某某说的,可以成为漫威级别的稳定系列。就是一个喜剧片而已。。。。。。
理解的可能太浅薄,个人觉得,电影有四个意义:
第一,讲故事
一个好的电影,在于有精彩的故事。实际上,电影是非常难讲出好故事的,毕竟时间有限,但成功的电影无一例外都是能很好的讲故事的电影。
第二,满足想象
人生太艰难,人间不值得。太多人注定平凡。但在电影中,九十分钟或者一百多分钟里,跟随着剧情前进,其实满足了我们的想象力,让我们更接近我们渴望的场景和经历。
最重要的是,电影让我们的想象更完整。一部终了,我们陷入其中,回味悠长。
第三,分享观点,激发思考
电影会给我们思考,很多电影之所以一直经典继续流传,也在于电影让我们有思考,有启发。
第四,分享艺术,收获美感
虽然不多,但总会有这样的电影,也许没有故事,也许没有精彩的剧情。但电影还原和记录了令人震撼的美丽。
这是一部怎样的电影,使得它在1988年上映之初就已经引起轰动,不仅横扫世界各大电影节,还在1990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为什么很多影迷,都用“大师级导演”、“殿堂级配乐”、“传世经典”、“电影颂歌”、“影迷必看”,这些华丽的词语来形容这部跨越时空、为观众带来“永不散场”的观影体验的电影?
又是什么原因,时隔33年后当这部影片再次上映时,依旧以豆瓣9.2分占据Top250第48名,并成功到吸引大批的“后浪”们,成为他们的“心头好”?
......
中考结束后的6月30日下午1点45分,被该片成功种草的影迷女儿,力邀我与她一起观影。
我想观看一部33年前上映的影片,应该是对往日情怀最好的一种回忆吧。
《天堂电影院》讲述了二战时期,在西西里岛的吉加利小镇,有一个叫做“天堂”的电影院,电影荧幕上流动的一场场盛宴,深深吸引着古灵精怪的小男孩托托,托托非常喜欢看电影。常常拿出妈妈让他买牛奶的钱去影院,为此挨了妈妈不少揍。
除了喜欢看电影,托托更喜欢看放映师阿尔弗雷多如何放映电影,他总是想尽各种办法和阿尔弗雷多套近乎交朋友只为学习放映技术。起初,阿尔弗雷多并不同意教托托如何放电影,因为在20世纪初,电影胶片属于易燃品。
渐渐地阿尔弗雷多发现托托每次都从废弃的胶片中拿走一小张,竟然积攒了满满的一个铁桶时,他知道托托并不是一时冲动想当放映员,他是发自内心的热爱电影。
一次放映时引发的意外火灾,让托托和阿尔弗雷多成为忘年之交,并决心将放映技术倾囊相授。
长大后,原本只想留在小镇当一名放映师的托托,在阿尔弗雷多的鼓励下,离开家乡的小镇,去罗马追寻心中的梦想,最终成为一名颇有成就的大导演。
和大部分电影不同的是,《天堂电影院》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有影迷说它不仅是一首给电影和影迷的颂歌,更是-部写给电影的情书。
生于1956年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国宝级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拍摄的影片数量不多,但都是经得起锤炼的精品。他的电影大多以家乡西西里岛为背景,题材也偏好孩童的憧憬希望和老人的回忆而构筑起浪漫的氛围。
他拍摄的《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被称之为“时空三部曲”,也被称之为“回家三部曲”。这三部电影都运用相同的叙事结构“回到”,让观众不断穿梭于“现在”与“过去”之间,获得异样的体验。
影片采用倒叙,从成名后名导演托托接到阿尔弗雷多去世的消息开始,到托托少年和膏年时期的小镇回忆,再到老年托托回乡参加阿尔弗雷多的葬礼,影片以小镇为背景,人物自然互动,线索相互交织,成长段落交替呈现,让整部影片的时间线显得更加灵活和简洁。
虽然影片的时间跨度很长,但导演在时空塑造上却充满巧思,通过镜头语言设计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时间流转和社会变迁。比如,放映师阿尔弗雷多一个捂脸的手势,托托便从孩置变成了青年,在影院工作的几年便不用赘述;再比如,青年托托离开小镇时,看了一眼路边的标识牌,而下一个镜头标识再次出现,归来的却已是满头白发的著名导演托托。
电影中涉及的人物众多,但没有一个人物是多余的,影片用托托和母亲、妹妹之间的感情、
托托和艾琳达的恋情、托托和阿尔弗雷多的忘年友谊这3组人物关系,把一个跨越多年时
空的故事讲述的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这些足以显示出这部影片的导演及所有制片人专业匠心的品味、精心编排的细节和缜密扎实的艺术功力。
1 可遇不可求的忘年之年
心地善良的放映师阿尔弗雷多,是改变托托人生命运的重要人物。为了让排队3小时的观众能看上电影,阿尔弗雷多将电影屏幕反射到城市广场上,谁曾想却因此导致了一场火灾的发生。大火发生时,所有的观众为了逃生都拼命的往外跑,只有托托想到要去放映间救阿尔弗雷多,少年托托凭一已之力将在火灾中窒息的阿尔弗雷多救出了火场。
逃出火灾的阿尔弗雷多,双目失明了,天堂电影院也烧毁了。
作为小镇居民情感寄托的电影院在烧毁不久之后,“新天堂电影院”落成了,托托成了接替阿尔弗雷多的小镇电影放映员。一个小小的放映间从此成为托托大大的精神乐园,作为小镇上唯一会操作放映机的人,在小男孩托托心里,放电影是世界上最神奇和最棒的职业。而不识字,工作是只能反反复复观看同一部电影的放映师阿尔弗雷多,认为放电影只是自己对小镇居民的一种责任,但如果托托的一生都被这小小的放映室困住显然是没有前途的。他坚定地认为,随着托托逐渐长大,放映室这一方空间会成为禁锢青年托托的梦想囚笼,托托必须要走出放映室,离开小镇,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去成就更美好的未来。
于是在海边,戴着厚厚眼镜的阿尔弗雷多,面对退伍回家又失恋的托托,他如父亲般对托托进行教诲说了一番话,成为整部电影中最令影迷唏嘘的段落。
阿尔弗雷多说:“你还年轻,世界是你的。而我老了,我不想再听你说了,我想听别人说关于你的事,“不管你最后要干什么,热爱它,就像小时候你热爱放映机一样。”
这不是阿尔弗雷多放映过的任何一部影片中的台词,而是阿尔弗雷多自己一生的感悟和对世
界的观察与体悟,这些出自忘年之交的话语成了托托终生受用的鼓励。
可以说正是阿尔弗雷多成就了托托和电影的不解之缘,看到这一幕,我满眼泪花,心情久久
不能平静,真应了那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
2 人生与电影不同,人生辛苦多了
影片中阿尔弗雷多在沟边对托托说过一句金句:“人生与电影不同,人生辛苦多了,“人生别底有多辛苦?
影片中还有一条很有分量的线索是讲述托托与他的初恋女友艾琳达的故事,也许会引发你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他们的初恋始于托托对艾琳达的一次拍摄,青年托托对身材材高挑栗色头发,绿色眼睛的艾琳达一见钟情,为了追求到心上人,托托每天在放映完电影后,都去艾琳达的窗户下等待,他的痴情与坚持终于打开了艾琳达的心房,两个年经人深陷情网,不可自拔。
无奈甜蜜纯洁的初恋,遭到了艾琳达父亲的阻挠,在银行家父亲的棒打下,艾琳达去外地读
大学,查无音讯,这段无疾而终的感情留给托托无尽的伤感和刻骨的思念。
面对服完兵役,受失恋打击日渐消沉的托托,阿尔弗雷多说:“一直呆在这里,你会觉得这
就是世界的中心,你会相信世界一成不变。你必须要离开这个被诅咒的地方......"
时光荏苒岁月流转,凭借着对电影的热爱,托托成为一名颇有名气的导演。他的虽然身边一直有美女围绕,但真爱难觅。
时隔30年,托托再次踏上返乡的故土,回来参加阿尔弗雷多的葬礼,托托的妈妈对儿子说:“每次给你打电话,都是不同的女人来接听,可是从这些女人的声音中,就知道这些人并是真正的爱你。”
影片结尾处,在阿尔弗雷多的葬礼上,托托收到了阿尔弗雷多留给他的一份特殊的礼物-几盘老胶卷,放映机放映出托托青春年少时记录的一段艾琳达的影像。再次看到美丽的艾琳达时,托托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无比纯真的时代,只是,那个曾经让托托伤心流泪心痛的姑娘,早已不知身在何处。
我们都能从这部电影里的桥段中或多或少找到自己年少的影子,细细想来,看似漫长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部被审查员一段段剪掉的电影呢?年少时踏上南下的列车,远离故土,寻找属于自己的未来。当两鬓花白再次回到故乡,走过再熟悉不过的街道,看着再熟悉不过的街景,闻着再熟悉不过的气味,当年那个让你心碎过,失眠过,逃过课的TA早已不知去向。
难怪有人说:”电影是具有生命力的,不止存在于电影上映的那段时间,一部好的电影是可以随时随地陪伴我们。”
3 为什么人们喜欢看电影
有人说:“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长了至少3倍。“
更有人说:“电影是被认为继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之后的“第七艺术”,自从1895年发明后,电影给人们带来无数美好的回忆。
二战结束后,人们的精神生活极其贫瘠,看电影成为人们释放内心苦闷、焦虑与不安最好方式。犹如童年的托托,他得不到战死在沙场上父亲的爱,母亲对他也缺少关爱,他把所有的情感都寄托在看电影和放映室里,电影是托托疗愈孤独的一剂良药。
30年后,听说天堂电影院要被拆除改建成一座停车场时,返乡的托托和小镇的居民们都自发聚集在天堂电影院门口。他们说:“天堂电影院被拆除了,小镇的居民们从此没有了娱乐。
恰在此时,响起了由配乐大师莫里康内创作的片尾曲《Love Theme》,低沉悠扬的旋律为影片镀上了一层怀旧的余晖。
纵使电影落幕,斯人已逝,影院也无迹可寻,但那份哀而不伤的力量却可以带领人们继续前行。这种对电影的情感和眷恋,是现在整天手机不离身的年轻人很难理解和感同身受的。
坦率地说,电影开头缓慢的剧情节奏,略带抑郁的画风会让人有一点点沉闷的感觉,但不知从哪一段起,就觉得影片越来越有趣了。特别是看到在一个物质匮乏,信息闭塞的小镇,观看电影成为当地人们当时唯一的娱乐消遣时,自己的思绪一下子就被拉回到了童年时期。
记得儿时,看露天电影属于一种享受,一听说有露天电影放,早早的就跑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全家每个人,重点不是传递信息,而是要提醒妈妈晚饭最好早点吃,吃完饭去广场占位置。占好位置后,孩子们沉浸在电影放映前的欢乐之中,呼朋唤友地在广场上跑着、闹着、叫着。电影开始后,孩子们都坐着大人旁边聚精会神地看着,眨巴着的小眼睛像极了天上明亮的星星。
喜欢看电影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每次妈妈都会从旁边卖零食的老太太那里给全家买一份炒瓜子,那时的炒瓜子是用旧的报纸或是废弃的作业本子,把瓜子包成粽子式的三角模型,全家就坐在露天广场,一边看电影一边嗑瓜子。瓜子嗑完了,看到我和姐姐的嘴巴有一点干,宠爱我们的爸爸妈妈会额外再给我们姐妹俩买一根5分钱的冰棍,那份挥之不去的甜蜜味道和永远刻在心底的童年印象,是电影带给我的。
人生很难,还好有电影陪伴,这句话道出了托托以及每一位电影爱好者的心声,生活中诸多的鸡零狗碎都可以在电影院的短短两小时内被暂时抛在脑后,感谢电影带给我们炽热的快乐,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电影恰如其分地扮演了天堂的角色。
人生几多苦难,唯愿你我都充满勇气,努力熬过艰难的等待,迎接来之不易的小圆满。
人生和电影不一样,人生辛苦多了。
离开这里,去罗马,你还年轻,世界是你的。
我老了,我不想再听你说了,我想听别人说关于你的事。
不管你最后要干什么,热爱它,就像小时候你热爱放映机一样。
日复一日地待在这里,你会以为这是世界的中心,但如果你离开一两年后再回来,每件事情都会有所改变,你会发现属于你的都会消失。越是煎熬,越刻骨铭心,爱了就要受苦没有结果。
不准想我们,不准回头,不准写信,想家时要熬住,忘了我们。
之前看到这么一句话,“进入社会后,如果放弃兴趣爱好的话简直是一种自杀行为”,当时还不以为意,现在才深刻体会。
沉重的生活压力压在身上,让人身心俱疲,往往在结束工作后回到家什么也不想做,慢慢的对生活失去兴趣,对拼命活着这件事感到疲惫,这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所以千万不能放弃自己的兴趣,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出去旅行用身体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感受当地的人文与历史,去吃喝玩乐。
在之前空闲的时候我经常会出去旅游,那是我最期待的事情,周末可以去郊区玩,节假日去周边省市玩,长假或者年假可以出国或者来趟国内长途旅行,放下一切烦恼,这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不能出去旅游,那就让灵魂代替自己体验别样的生活吧。
绘画、游戏、追剧、音乐、读书、写作、摄影、登山等等等等。
“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至少延长了三倍。”
我觉得这话一点没错,用2小时的时间看完一个故事,体会主角的人生,电影中的世界有真实和欺骗,有真挚的感情,有精彩的冒险,有离奇荒诞的故事,也有温情治愈的故事。我非常喜欢看电影,在那个世界里学习到的知识和三观必然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人,就像经常与人沟通时汲取他人的人生经验为己用。
我也很喜欢玩游戏,同电影一样,游戏中也能感受不一样的故事,不过不同的是通常游戏中我们操纵着主角前行,那么我们对这段冒险必然更深刻,更像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一般。
最近很爱看夕阳,在夕阳下很容易让人怀旧,也更能用过去的美好激励现在的奋斗。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结束一天的工作,回首一路走来,加油吧,每一个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56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