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企业工作,先是国企,后在私企。在过去30多年所谓的职业生涯过程中,鲜有假期。
单休,没有;双休,没见过;带薪假,听说过。
假期是人家的,跟我(们)无关。
们,是说不止我一个人,是我所在企业里的大家,都没有假期。
人家单休,我们无休。就是连星期天也没有的那种。
人家双休,我们过了好多年,才终于有了单休。偶尔休一天,也好像对不起谁的那种。
特别记得有一年春节都没放假。全体上班,大年初一那天食堂专门包了水饺送到车间……其实,那天中午吃完水饺,就全体放假回家了,初六才又开工。
只是营造了一种“春节还在加班加点”的氛围,显得在“大干快上”罢了。
我后来觉得,一个人如果经历过假期方面的匮乏,心理上也会有匮乏感。我称之为“时间匮乏综合症”——
偶尔才能休一次班的人,很容易在休假时产生负疚感,不配获得感;闲着的时候,会觉得是在浪费生命;偶尔睡一回午觉,会一觉睡到天黄昏地黑暗,醒来后常会谴责自己:你,竟然,午睡 又自我安慰:终于,把一年欠下的午觉都睡足了。
有时间匮乏综合症的人,需要很长时间的心理重建,才能适应闲着的状态。
我现在就闲着。
这个长长的双节假期,更是闲了八九十几天。
没出去玩,没写文,早餐都没晒过。
闲在家里,看影视剧,看书,去游了几次泳,聚了三次餐,买了两次菜,烤了一炉鲜肉月饼,一炉紫薯面包……还大吵了一架。
很多年前我就发现,不放假也有个好处,不容易引发矛盾。假期太长,俩人都闲在家里,很容易磨枪擦火,陈芝麻烂谷子,万年前的小事都能抖落出来,一言不合就会吵。
刚才,对面楼上也传来了吵架声。我正在看《小森林》冬春篇,按下暂停键,到阳台站了一会,我家跟对面楼中间还隔了一排两层小洋房,根本听不清楚一男一女吵的是什么,只听得俩人声都很高,像吵架的样子。
我就私下觉得是假期太长,都在家闲着,闲的。
要是天天上班,没有假期,连周六日都没有,忙得屁不在腚里(好像形容忙的一种),哪有闲功夫吵架
吵架的事暂且不表。
主要说说这几天看的影视剧。
《沉默的真相》
原著作者是紫金陈,也是前期很火的电视剧《隐秘的角落》的原创作者。
《沉默的真相》共12集,豆瓣评分9.1。
一起看似简单的地铁发现死尸案, 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为了揭示真相,一个前政法大学教授、著名律师,一个刑警队副大队,一个前法医,一个报社女记者,一个前检察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虽然结局不错,恶有了恶报,正义得到伸张,但还是很压抑。替本来有着大好前程的检察官江阳惋惜,不值;替冤死的侯贵平可惜,扼腕。
难免会有代入感。假如是自己,会做侯贵平做的事吗 会像江阳那样吗
也只有这样代入思考、拷问自己一下,才会特别佩服那些“在恶的海洋里坚持做一叶善的扁舟”的人,那些坚定的做正义之事的人,才会觉得受到了一番洗礼和教育。
《与敌共眠 Sleeping with the Enemy 》
因为女主角扮演者是朱莉娅·罗伯茨才选的这部影片。那天,抖音“网红”(没看过她的视频)拉姆被前夫纵火烧成重伤后去世的消息铺天盖地。看电影海报,很容易把朱莉娅·罗伯茨扮演的劳拉替换成拉姆。
这是一部关于家暴的电影。如果拉姆看过此片,如果被家暴的女人都看看此片,也许能品出点什么吧。也许会像劳拉一样果断出逃,即便警察不作为,律师无能为力,家人无法保护自己……为逃离魔鬼丈夫,她做了包括练习游泳在内的很多准备工作,最后被逼杀死了他。
因为贾樟柯才选的这部影片。准备陆陆续续把贾科长的电影看完。
《海上传奇》是部纪录片。片中人物访谈大多跟上海有关联,从陈丹青开始,讲述自己的人生,也讲述上海的传奇。
18位与新旧上海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受访者,杨小佛(杨杏佛之子)、杜美如(杜月笙之女)、张心漪(曾国藩之曾外孙女)、韦然(上官云珠之子)、费明仪(费穆之女)、韦伟、侯孝贤、韩寒等,讲述了海上城市往事前尘,人生的点点滴滴。
美中不足的是赵涛,在片中显得很多余。让人想到肥水不流外人田。
豆瓣评分4.3,也是很低了,低到尘土里了。
豆瓣评分7.5分以下的片,按理说都不值得浪费时间,除非把7.5分以上的全看遍了。再无好片可看。
我是冲着马思纯看的。还想看看烂片到底有多烂。
《荞麦疯长》片名取自两个女主角的名字。90年代初,小城女孩云荞(马思纯饰)想要“活成一部电影”;舞蹈演员李麦(钟楚曦饰)也有看得见希望的未来,一场成功的演出之后,她刚拿到了去日本的护照,却遭遇了一场车祸;还有个暗恋李麦的吴风,在黑道白道之间挣扎……
荞麦疯长,就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小人物的野蛮生长。可惜故事不好,讲不好故事就是影片的硬伤啊。
自《荒蛮故事》后,就很喜欢这种由一个个小故事组成的影片。
本片由五个发生在同一时间,不同国家地区的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的主角都是出租车司机。他们与乘客的短暂相遇,就是一出精彩的戏。
每个故事都让人喜欢。最喜欢第一个,洛杉矶的假小子司机柯基(薇诺娜·瑞德 Winona Ryder 饰)载的客人是一名星探。
去酒店途中,职业敏感的星探发现了柯基的表演天赋,想让她放弃出租车司机的职业投身演艺圈,柯基却告诉她自己的理想是一名机械师,人人都想进娱乐圈,“我还是想做我自己”……
现在才看《八佰》。
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个人感觉。
大概是我年龄大了的缘故吧,感动点泪点高了。真的是没被感动到。演员演得都很好,就是觉得乱糟糟的,人物多,不聚焦。
《八佰》不是应该是散文,拍得太散了。
倒是提醒我,了解了很多背后的故事。
这是一部同性恋题材的影片。
80年代的意大利里,17岁的少年艾力奥喜欢上了到他家小住的美国人奥利弗。虽然有性别、年龄的桎梏和差异,但俩人之间还是发生了致命的吸引力。
俩人互换名字,彼此呼唤,深情不已。
我特别感慨的是艾力奥的父亲,他自始至终都知道在儿子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又想到意大利父母大概比较开明吧,甚至联想到了《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那个刚刚发育的孩子,他妈妈发现了他身体的成熟,爸爸去给他找了个妓女……
想看这部影片很久了,仅是片名就知道是爱情片。
哈利搭莎莉的车前往纽约,他是她女友的男友,两人就此相识。途中二人言语常常不和,互不喜欢,哈利认为男女之间没有真正的友谊,“排除‘性’的介入,男人和女人可以成为真正的朋友么 ”
五年后、十年后,俩人分别再次相遇。兜兜转转,十二年零三个月后,俩人终于还是在了一起。
开始真不喜欢哈利,话痨、自以为是、粗俗、举止不文明(车窗抛物吐葡萄皮),最后,他跑去赶在新年钟声敲响之际表白Sally,就叹口气笑着用现成的大俗话说:”终于等到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知道侯麦,是因为柏邦妮。
之前看过他导演的《春天的故事》,太,太,太好看了。镜头画面、演员服饰、家居可以拿来做家居软装配饰教材的那种。
《春天的故事》、《夏天的故事》、《秋天的故事》、《冬天的故事》组成修麦的代表作品“人间四季”,被称为“艺术电影的高峰”。
闲着在家,终于把他的“人间四季”欣赏过了。
难免会有分别心,有排序。最喜欢《秋天的故事》,把女人之间的友情拍绝了;然后是《春天的故事》,最后是《冬天的故事》。
经典的,就是经典。
很多人喜欢《小森林》。
我不知道“森系”一词的由来是不是因了这部影片。也许吧。
很小清新,很森系,很温暖,还很治愈。甚至会爱上生活。
小森是日本东北部一个小山村。电影以女主角市子的第一人称讲述。
市子曾在大城市生活,遇到些挫折,一个人回到妈妈早已不在的房子里,种地,做妈妈做过的美食,也自创新做法。
我对市子妈妈的“离家出走”特别理解。不知理解得对不对。哪个女人没有”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的冲动呢 留下的那个孩子,自己在学着慢慢长大,一个人也可以活得很好,找到自己的幸福。
妈妈离开,也许是为了让孩子自己学着长大吧,也许妈妈自己也需要长大。
《小森林》按拍摄顺序先看夏秋篇,再看冬春篇,最好不过了。
现在是秋天,真是觉得应景啊。
整个人都被治愈了的感觉。甚至吵架的事都可以忘了。
谢谢你在看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scgf/1156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一个人失控有多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