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清朝“宗人府”是干什么的?为何妃子们闻之色变,宁死不去?

七里香 2023-07-28 05:37:36

简单来说,宗人府是专制管理皇室人员的机构,而宗人府这个词在近年来火了起来,主要是因为这个词频繁出现在了不少清宫剧当中,尤其是在很多宫斗的场面,当剧情发展到高潮的时候,突然来一句,“把这个贱人送入宗人府”,或是“把某某送入宗人府”之类的台词,然后那个被送到宗人府的人,一听到宗人府这三个字,马上就会发出鬼哭狼嚎般的叫喊,拼了命也不想进宗人府,那么宗人府到底是做什么的呢 为什么会在近年来的清宫剧中成为恐怖的存在呢

其实历史上真正的宗人府并没有现在电视剧里面表现的那么恐怖,宗人府最早产生于明初的朱元璋时期。

朱元璋在洪武三年,也就是1371年设立了大明宗人府,最初叫做大宗正院,是一个专门负责管理皇室内部宗亲事务的机构,这主要是因为朱元璋在称帝后,他老朱家的规模就开始日益壮大,到了洪武三年的时候,虽然那个时候的明朝还没有完成统一,但朱家的人丁也不少了,朱元璋的众多妃嫔给他生了大量的子嗣,这些人太多了,就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管理,于是大宗正院也就应运而生了。

到了洪武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390年的时候,老朱家的规模较洪武初年又成倍数地扩张了,朱元璋的孙子孙女也一大群了,这个时候朱元璋就将大宗正院改为了宗人府,并扩充了宗人府的职能和配置。

在朱元璋时期,宗人府的最高长官叫宗人令,下属有左宗正、右宗正、左宗人、右宗人等,官职的品级都是正一品,属于高配。而最高长官的宗人令,一般都由老朱家的王爷担任,这个时候宗人府的主要职能是对皇族成员进行登记、造册,并记录他们的姓名、生辰、封号、爵位、谥号等信息,是个管理皇家户籍人事档案工作的部门。

▲宗人府最早创立于朱元璋时期

此外,宗人府还要服务并处理皇室内部的诸多事宜,比如皇室内部红白喜事的安排和费用、皇室人员的生养、教育、奖惩等事宜,圈经宗室子弟、发放俸禄等皇家日常生活管理工作。

同时,宗人府还负责撰写帝王的族谱和事迹,记录皇室人员的功过是非,并对犯错的皇室人员进行处罚,收集皇室人员的各类情况,按时向皇帝汇报工作。

后来到了永乐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明朝就出现了两个行政中心并行的模式,南京在官僚架构上与北京几乎完全对等,但实权都在北京,所以南京的机构就成了摆设,这个时候南京也有宗人府,但事情基本都是北京的宗人府在管,南京的宗人府也就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一般都会将一些边缘人物或是朝中的老弱病残担任南京宗人府的负责人。

从这个时候开始,两京的宗人府也不再由宗室人员管理,而是多为外戚大臣兼领,不专门设官,同时宗人府被归到了礼部,一切工作都是通过礼部才能执行。在整个明朝来说,宗人府虽然是一个管理皇家事务的机构,但从性质上来说,属于国家机构,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可循。

后来满清入关后,就继承了明朝的一整套制度,这其中就包括了宗人府。

不过满清时代的宗人府,是结合了明朝原有制度,再加上满人八旗制度的特点,不断扩充了宗人府的职能。

清朝宗人府的职能和定位与明朝区别不大,仍主要负责皇室人口户籍、档案以及皇族日常生活事务,只不过清朝的宗人府脱离了礼部,成了一个由爱新觉罗家族直接管辖的特殊部门。

清朝记录皇室族谱的册子叫做玉蝶,主要记录清朝族谱、亲王、公主和旁系皇室亲属人员的家庭出身、生辰八字等信息,还要记录其属于哪一旗,承袭的爵位、婚嫁情况以及生死等明细。

其次,清朝的宗人府要负责制定及执行皇家宗族的族规祖制、礼仪、律法、赏罚制度,最后则是宗庙祭祀、谥号、庙号等。

后来,由于清朝的后宫宫女、妃嫔主要从旗人中选拔,所以比起明朝,清朝的宗人府就多了一项旗人的管理工作。

清朝宗人府的负责人大多由带着皇族血统的贝勒担任,同时再配一名汉人担任正三品的府丞。配一名汉人的府丞,是因为宗人府的文件需要做一些翻译上的工作,任何文书,既要有满人版,也要有汉文版。

清朝在继承了明朝的江山后,也吸取了当年明朝因为皇室宗族人数太多,最终吃垮了整个王朝的教训,清朝时期就规定,除了八个铁帽子王外,其他的清朝贵族,如果没有建立功勋的话,每过一代爵位就要降一级,比如第一代是亲王的话,如果没有功勋,第二代就会降为贝勒,第三代就会降为贝勒,再往后就没有品级了。

这些早期的宗室,到了后来随着后代的不断降级,他们离宗室也越来越远,导致其家族享受的国家补贴也越来越少,虽然也有少数旗主的后代通过个人努力重新光耀门楣,但大部分旗人到后来都难免走向了没落,甚至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而很多皇室宗亲和旗人,也随着后代的一步步降级,就被逐步踢出了宗人府日常记录和照顾的范畴,只有在选拔秀女的时候,宗人府才会提醒一下,按时参选。

但即便清朝的统治者一直注意控制宗室人口膨胀,但到了康熙年间,还是出现了入不敷出的尴尬,于是到了康熙四十一年的时候,康熙就从户部提取了6万两白银,交给宗人府拿出去放贷,获得的利润赏给宗室使用,用来支付他们的红白喜事费用。

自从获得了康熙年间的融资后,宗人府就靠着自己的经营,也逐渐获得了额外的收入。后来,除了皇室重要成员的婚丧嫁娶外,宗人府在支付普通宗室成员方面就基本能做到自给了。

最后再说一下电视剧里的场面,宗人府对违规、犯法的皇族成员进行相应的处罚,只要不涉及叛国投敌的大罪,一般都由宗人府来处理,而不会交给刑部。这其实就是关起门来处理自家的家事,其实这也是一种典型的偏袒行为,在原本的《大清律》中,就有对宗室人员减罪条款,而皇子们进了宗人府的牢房,往往也只是限制了人身自由而已,其实待遇也不错,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还有专门的服务人员,如医生、仆役。而电视剧里面容嬷嬷使用的刑具,其实极少出现。

此外,被宗人府圈禁的皇子们,朝廷不但保障其优厚的生活,还会定期给他们选秀女,也不会让他们自生自灭。而在日常的管理中,宗人府的人也不敢把那些皇子们怎么样,因为很多事情也确实不好说,说不定今天这个皇子被皇帝圈禁了,明天又东山再起了,如果在圈禁的时候虐待了皇子,人家日后东山再起,还会有你的好果子吃么

而且就拿皇帝本人来说,即便皇子被自己贬为了庶人,但也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多少还会有一些感情存在,不会让他们流落民间,会由宗人府的人来看管,保障他们的日常生活。比如康熙的太子胤礽,曾经两次被废除和禁足,即便在废黜期间,他还诞下了多名子嗣。

3634429372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清朝“宗人府”是干什么的?为何妃子们闻之色变,宁死不去?

清朝的“宗人府”到底是干啥的?为何能让那些皇亲贵族和妃嫔们闻之色变,宁死都不愿去呢?

关于“宗人府”,我们在很多清代文学作品以及影视剧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大致的桥段是:某个皇室成员,或者是某个妃嫔因为做错了事被关入了宗人府。但千万别以为这“宗人府”就是清朝独创的,实际上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中都设置得有“宗人府”,当然了,不一定都是叫这个名字,不过它们的基本职能都是大同小异的,即——管理皇族事务。

比如在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就设立了“宗正府”,北齐的时候则设立了“宗正寺”,后来还被唐宋两朝继续使用。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时期,设立了“大宗正院”,而这便是清朝时期“宗人府”的前身。



清朝入关之后,顺治帝便沿袭明制设立了“宗人府”,并设立宗令长官一人,在亲王或者是郡王当中选拔。在“宗令”以下,设立有“左右宗正”各一人,且由贝勒或者是贝子兼摄。其下又设立得有“左右宗人”各一人,从镇国公、辅国公或者是将军中选取,且官员的任命由宗人府拟奏上报!

总的来看,宗人府在官员的设置上面,从最初设立到清末基本上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毕竟是对宗室集团管理的特殊机构,其本身也有着其独特的一套制度体系。



此外我们还需要知道的是,清代时期将皇族宗室集团大致分为了左右两翼,每翼划分二十族,每族设立一个族长负责管理族务,继而又根据各族人数的多少设立一到三名“教长”。

总而言之,所谓“宗人府”就是专门管理宗室事务的特殊机构。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王朝中,宗室集团无论是从哪方面来说都要比一般的人高贵,因此他们即便是犯下过错,也不能由一般的衙门处理,而须交由专门管理宗室事务的宗人府管理!

所以我们会发现,在清朝初年的时候,对于涉及宗室成员的案件,宗人府基本上都是有完整的司法审判权的。



宗人府在成立之初,宗室成员涉及到的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基本上都是统一归于宗人府主持审理或者是陪同审理。不过自乾隆朝之后,宗人府对宗室成员的司法审判被逐步压缩,并且将该项权利转移给了户部和刑部。

当然了,不管是自行审理还是交由其他部门审理,总而言之,它都是一个令那些宗室成员及嫔妃们闻之色变的地方。

因为被圈禁在宗人府的皇亲贵族们,基本上都是犯了大错,比如康熙晚年时期大阿哥为争夺皇位,欲将太子胤礽处死,随后便被康熙下令永久圈禁在了宗人府。而十三阿哥胤祥也是被圈禁了十年之久!除此之外,一些妃嫔若犯下大错也会被圈禁在此地。



被圈禁在宗人府,虽说不会像直接处死那样残酷,但进了宗人府,就等于是和外界断绝了一切联系,没有自由,更没有人说话。严重的,甚至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虽不会让你快速死去,但却也能让你备受煎熬!

况且,只要有过圈禁宗人府的“案底”,那么基本上也就不会得到皇帝的重视。特别是对于妃嫔来说更是如此,暂且不说后宫中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就说为了简单的生存问题,这些妃嫔们都得要使尽浑身解数让皇帝看到自己。对于她们来说,皇帝就是她们的衣食父母,只有获得皇帝的宠爱,那么自己乃至是她的家人才会有翻身的机会!

如果一旦被关进了宗人府,那基本上就与这些无缘了,说不定自己的家人都会受到牵连。因此,无论是皇亲贵族还是皇帝的妃嫔,都对宗人府闻之色变,宁死都不愿去的。但有时事实就是那么残酷,只要皇帝一声令下,哪还有什么愿不愿意!

清朝“宗人府”是干什么的?为何妃子们闻之色变,宁死不去

在清宫剧如此大火一个时代里,我们经常可以从这些影视剧中听到一个词,那就是宗人府。在影视剧中,一般皇帝都是将犯错误的皇亲关到宗人府里。

在说清宗人府的时候,我们先来说说它的产生。

在最开始,宗人府产生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古代虽说奉行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道理,但是真正犯错误的皇室成员不可能和普通百姓一样关进官府的大牢之中。而由于这种封建等级观念,因此就产生了这样宗人府这样一个地方,它既要处理一些皇家琐碎事物,同时也要处理这些犯错的皇室贵族。总的来说,大致就是料理皇家内部事务。

不过宗人府虽然在满清宫廷剧中发扬光大,但它也并不是满清所独有,而是早在明朝初年朱元璋时期就已经有了。有明一代的宗人府,一般来说,它的主要的职责就是帮助皇室成员记载他们的生养死葬的过程,同时也有处罚那些犯错误的皇室成员的任务。

而对于明朝宗人府的主要组成成员,在《明史》中也有记载。

《明史》中提到:?宗人府。宗人令一人,左、右宗正各一人,左、右宗人各一人,并正一品,掌皇九族之属籍。?
这些主要组成成员多为亲王领之,所以曾作为燕王(也是亲王)的朱棣也是参与过的,当时的他是为右宗正。而满清入关之后,发现明朝很多地方都值得其学习,于是就将它继承下来了,毕竟清承明制并不是说说而已。

宗人府所拥有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清朝宗人府的宗令一般都是由皇室的最高长辈掌管。宗人府掌管了皇帝家族的宗族名册,通俗点说,皇帝的家谱都是由宗人府掌管的,并且是随时更新的,只要有成员去世或是出生,都会及时记录在册。


即便是各家侄女的婚葬嫁娶、官职调动和爵位继承,以及日常生活中一些比较重要的琐事,宗人府也都会详细记录在案。而因为有些时候,皇帝也会不定时的查询一下,所以宗人府数据记录什么的都是不敢造假的。

其实宗人府大多时候是一个皇族权贵们非常喜欢的地方,因为宗人府有主要的一个作用??就是给他们提供各种福利和特权。这些皇族权贵想要继承爵位得到自己的福利,甚至免费找一个工作和自己嫁娶的钱财都有机会在这里得到。

所以,我们通过以上宗人府的功能可以看出,宗人府的存在就是一个为贵族谋福利的地方。


不过,若是说它完全是好的,完全是为皇族谋取福利的地方,其实也不准确,它其实也是有惩罚体系的。毕竟奖惩制度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相辅相成的,有奖必有罚,宗人府也不例外,它也是奖惩一体化的。所以,在皇室成员子弟犯错的时候,宗人府就是带有惩戒意味的机构了。

不过虽有惩戒机制,但宗人府的惩戒性质并不高,只是象征性的,而且他们往往受到的刑法更少。一般来说,如果犯的错并不是什么大错的话,最常见的惩罚方式就是掌嘴,这也是因为说错话被发配到宗人府之后,大多所要遭受的第一个惩罚。

接着就是比较普遍的两种刑法,一种是杖刑,另一种是幽禁。

我们先说杖刑。杖刑,一般来说这种刑法在执行的时候,需要把犯人的裤子脱到大腿以下才可以。但是因为很多犯错的皇亲贵族身份高贵,为了避免丢人,他们一般都是穿着衣物被责打的。毕竟打皇亲,皇帝的脸面也是不好看的。

至于幽禁,就是把犯错的人关在一间密闭的小房间里,每日提供饭食让他生活下去。皇亲在里面吃好用好,基本就是享福。唯一不舒服的地方就是??要忍受些许日精神上的孤独。幽禁其实更像是大家族子弟式教育??关禁闭。而且一般都是忤逆皇上旨意的人才会受到的惩罚,比如康熙的十三子就是这样被处罚的。


一般在宗人府刑法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拶刑,这也是相对上面来说最为残酷的刑法。光看名字可能有些陌生,但这其实就是我们在影视剧里经常见到的夹手指的惩罚。都说十指连心,对手指用刑的痛苦可想而知,好比我们的手指被门缝重重的夹了一下。不过与当时监狱里的夹手指不一样,他们并不会一直拉紧,直到把人痛昏过去为止,而是意思意思罢了。

总而言之,自宗人府建立的那一天,就没听说过有皇室成员死在这些刑法之下,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宗人府的惩罚大多是戒律用的,并不是什么大刑罚。


而这又是为何呢?

这还是因为它所存在的性质。宗人府的作用更偏向于皇族的祠堂,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家族的成员,而不是为了处罚他们而诞生的,所以惩戒性质远没有监狱那么大。其实皇帝把犯了错的皇室成员放在这个地方,也就是为了避免受到和其他人一样更严厉的惩罚,这也算是一种?合理?避法。

宗人府的存在并不是为了处罚那些法律法不当回事的皇室成员,更多像是在庇护他们,他们在宗人府并不会受到很重的惩罚。一般来说,宗人府进行审判的时候都是和礼部以及行部一起进行的,说是为了公平起见才一起审理,但实际上就是为了给这两个部门增加压力,让他们轻拿轻放,私下里偏袒皇族对他们减轻惩罚,甚至不了了之。

总体来说,宗人府的存在,更像是清朝皇族为了稳固自身利益,所建造的一个工具罢了,其中用来徇私的成分占大多数。不过这其实也属正常现象,毕竟在等级森严的封建体系下,很多东西都无法做到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明史》《清史稿》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54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