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最火的电视剧,当属《琅琊榜》,其中主角江左梅郎梅长苏,足智多谋、处变不惊、步步为营,让所有看过的人都称赞不已。剧中这位利用一双手下了一盘大棋,一步一步地为家人报仇,为无数血染沙场的将士伸冤的谋士,凭一己之力搅弄整个朝廷。
虽然是虚构的人物,但依旧能让人浮想联翩,不由得想起历史上这位真实存在过的“江左谢郞”,他就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谢安。
或许没有电视剧里那么跌宕起伏,不过现实发生的事情,总有更多的精彩在其中。谢安的故事流传下来,让后人了解后无不为其拍案叫绝的。他的真实人生,其实比电视剧里面的更加精彩。
出身名门,悠然隐居
谢安字安石,出身陈郡谢氏,是东晋时期太常卿谢裒的第三个儿子。陈郡谢氏,是魏晋时期起家的著名门阀,除了很多集文学、政治、艺术才能于一身的杰出人物,诗中“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的“谢”,指的就是陈郡谢氏的谢。
不仅出身很好,俗话说,环境塑造人才,谢安从小便展露出不同寻常的聪颖,四岁的时候,见到名士桓彝被称赞说“风采神态清秀明达,未来肯定会超过名士王承”。据相关史料记载,谢安确实也是容貌出众,英俊帅气,堪称完美。
谢安小时候就喜欢诗词歌赋,工于行书,少年时期就已经受到名士王濛及宰相王导的器重,得到了较高的声誉。但谢安颇有文人气骨,心气很高,也很有想法,并不想靠着出身和名望来获得更高的官禄,也不想跟其他兄弟以及祖辈一样,到了年龄就继承祖志,入朝为官。
谢安多次推辞了朝廷的征召授官,隐居到会稽郡的东山,与王羲之、许询、支道林等人过着游山玩水、吟诗作对的生活。但当时谢安的名声已经很大了,朝廷仍然不停地派人前来招揽,却都被他拒绝了。
朝廷中有人上书说他历年不应朝廷的征召,应该被惩戒,于是谢安被流放于东部的名胜之地,在此,他更加地快活,曾在临安山的石洞里说“此般情致与伯夷有何区别”。他与友人纵情山水,创作了许多流传于世的诗作。又喜欢和王羲之学行书,书法十分的出色,尤其是行书,别具一番风采!
谢安虽然隐居了十年,但因为自己本身出身名门望族,又有着天赐的外貌以及特立独行的性格,和高人一筹的才华,以至于他的名声比一直在朝中任西中郎将、豫州刺史的弟弟谢万还要高。
出世救国,力挽狂澜
改变谢安隐居生活的机会,是国家以及家族的为难。当时是公元372年,晋朝皇帝司马昱病重,朝政大权被交予桓温之手,桓温明里讨好皇上,背地里却做一些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以谢家为首的一些忠臣良将并不愿意屈服于桓温一党的势力,这导致谢氏在朝廷中的处境并不太好。
近几年,谢家的几个兄长又相继因病去世,家族中有名望有地位的长辈也开始逐渐远离官场,谢安无奈,只得亲自出山,主动出面上奏司马昱,希望皇帝收回大权,为了江山社稷立太子。
随着谢安的入朝,并且成功的劝谏皇帝收回了桓温手中政权,朝中很快分成了两个阵营,一边是依旧跟随桓温想要利用他的野心争权夺势的,另一边就是跟随谢安的忠臣良将。
直到后来司马昱病逝之前,没有将皇位禅让给桓温,而是让太子司马曜继承,桓温认为是谢安在背后“搞鬼”,暴跳如雷的要将谢安大卸八块!于是桓温带领军队回到都城建康,在城外驻扎要求谢安前来相见。
再加上当时传闻沸沸扬扬,说桓温要杀谢安和王坦之,王坦之非常害怕,谢安却神色不变,并跟身边的人说,晋室的存亡,就在这次的行动了。桓温当时在营地内布满了陷阱,谢安视若无物地走进去,从容就坐,并说,用这种手段来对待朝廷命官是不妥的行为。
见状,桓温很是吃惊,也不知道谢安如此坦然的背后是不是还藏着其他的安排,如此便令人撤下了埋伏,并派人送谢安与王坦之平安的回到城中。
谢安是安全地回城了,但是桓温夺权的心却没有停下,不过想到谢安一脸坦然面对自己的样子,又很担心对方有什么对付自己的打算,就这样忧心忡忡的坐立难安,长期的心力交瘁让桓温病死于城外。
最终,谢安凭借过人的胆识“吓”退桓温,因此保全了晋朝当时动荡不安的朝廷,也使即将衰败的谢氏一族重振旗鼓。
淝水之战,一战成名
桓温死后,谢安名声大振,朝廷也恢复生机,谢安升任为尚书仆射,总领吏部,与尚书令王彪之一起执掌朝政,辅佐皇帝。为了稳定政局,谢安设定并实行了以和谐安定为重的执政方针,在他的建议和领导下,调整了整个朝局的部署,总体达到了相对安定的政治局面。
谢安专心国事,广行德政,不记小过,当时人们都称赞他智比王导,但在文雅方面更胜一筹。而当时的晋朝也确实如同谢安期盼的那样,渐渐地恢复了元气。谢安还决定修葺毁坏的宫殿,一切都依照规矩和天象,就连干苦力的役夫对此都毫无怨言。
公元377年,晋朝在与前秦的对战中处于劣势,谢安便举荐了自己的侄子谢玄出任兖州刺史,镇守广陵。次年,前秦在苻坚的治理下日益强盛,率领七万将士进攻襄阳,又派十万多人分三路合围襄阳,襄阳守卫朱序死守近一年后才被俘。
从这时起,秦晋淮南之战爆发,谢安冷静地在后方排兵布阵,他亲自在国都建康布防,又派侄子谢玄率领五万北府兵从广陵起兵应敌。之前谢安的“举贤不避亲”在此时印证,谢玄不负众望的四战四胜,全歼秦军。
公元383年,谢安统领了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淝水之战”,自此一战成名。当时苻坚率领百万大军南下,宣称自己的百万大军可以投鞭断流,扬言一定要打败晋军,吞灭晋国,统一天下。
当时的情况很是紧急,晋国人乱作一团,不知该如何治好。谢安知道自己国家的劣势,冷静地分析战局,以征讨大都督的身份负责在建康布阵,派遣谢石、谢玄、谢琰和桓伊率领八万精兵前去御敌。
谢玄临走前,还特意去家里问谢安这场仗要怎么打,谢安却毫无惧色地说了一句“已有安排”便不再多说。一直到晚上,谢安才将这些将领召集起来,当面开会商讨具体作战方案。
谢安泰然自若的样子,让身边人着急难安,但其实谢安也有些紧张,他知道硬碰硬肯定是不行的,便提前派人潜入秦军中,等秦军还没有集结完毕,军队散漫的时候,抢先出兵,给秦军的前锋部队一个措手不及,赢下了这场小战役。
晋军小胜的消息传开,士气大涨,势如破竹,直接将秦军逼退到淝水东岸。当时代军统帅是苻坚,他在寿阳城看到晋军整齐划一、毫无畏惧的样子,又看到八公山上的一草一木,一位那里能动弹的都是有晋兵埋伏的,心里开始惴惴不安。
与此同时,有人上谏建议先退兵,等待时机再出兵,而经过之前被“偷袭”输掉战役,苻坚总感觉身边这些与自己想法相悖的人都是谢安派来的奸细,于是苻坚决定将计就计,等到晋军渡河时便一举进攻,赢得战役。
最终苻坚的计谋没能得逞,谢玄、谢琰和桓伊率领的七万晋军直攻秦兵阵营,并将苻融斩于阵前,威慑秦军,由此大胜。这就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
战争胜利后,消息传到建康,谢安正在与客人下棋,看完捷报谢安也如大敌当前时一样岿然不动,但是在下完棋客人走了以后,谢安才抑制不住的激动起来,舞蹈着进入到内室中,差点把木屐底的屐底都碰断了。
淝水之战的胜利,使谢安的名声再次达到了一个顶峰,但是在众人都以为他会在太保的位置上继续释放自己的才能的时候,深谙“急流勇退”道理的谢安知道自己会因为“功高”而遭受忌惮,于是自己先行辞官回家,又开始了隐居的逍遥生活。
这次隐居,谢安再也没有出世,他从小就知道朝廷终究是个是非之地,等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后,借口离开是最难的,也是必须要做的。还好,在逝世之前,谢安还过了将近一年的隐居生活。
66岁那年,谢安病逝,当时在任的孝武帝知道后,安排众臣在朝堂上吊唁三天,并亲自为谢安选址梅岭下葬,这也是后世称谢安为“江左梅郎”的原因。诗人王俭称谢安为“江左风流宰相”,李白有诗云“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苏轼称之“谢公含雅量,世运属艰难”。
这就是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江左梅郎”,他的一生比电视剧里的梅长苏,还要精彩离奇,谢安本身也具有着十分受人尊崇的魅力!
3634429372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琅琊榜》该剧根据海宴同名网络小说改编,以平反冤案、扶持明君、振兴山河为主线,讲述了“麒麟才子”梅长苏才冠绝伦、以病弱之躯拨开重重迷雾、智博奸佞,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所进行的一系列斗争。
梅长苏(胡歌饰)本远在江湖,却名动帝辇。江湖传言:“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作为天下第一大帮“江左盟”的首领,梅长苏“梅郎”之名响誉江湖。然而,有着江湖至尊地位的梅长苏,却是一个病弱青年、弱不禁风,背负着十多年前巨大的冤案与血海深仇,就连身世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秘密。
原来,十二年前,南梁大通年间,北魏兴兵南下,赤焰军少帅林殊随父出征、率七万将士抗击敌军,不料七万将士因奸佞陷害含冤埋骨梅岭。林殊从地狱之门拾回残命,历经至亲尽失、削骨易容之痛,化身天下第一大帮江左盟盟主梅长苏。
十二年后,梅长苏假借养病之机、凭一介白衣之身重返帝都,从此踏上复仇、雪冤与夺嫡之路。面对曾有婚约的霓凰郡主(刘涛饰)、旧时的挚友靖王萧景琰(王凯饰)以及过去熟悉的所有,他只能默默隐忍着一切,于看似不经意间,以病弱之躯只手掀起波波血影惊涛,辅佐明君靖王登上皇位,为七万赤焰忠魂洗雪了污名。
然而由于梁武帝晚年的昏乱治理,南朝境内纷乱四起,已代北魏而立的东魏趁机兴兵南下,朝中一时竟无人能够领兵。为解国难,梅长苏不顾身体病弱,毅然束甲出征,仅用三个月时间,带领大梁军队一举平定北境狼烟,还大梁以和平安定。而此时的梅长苏,也煎熬尽了自己最后的一点心血,在沙场上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该剧打破了此前大多网络文学改编作品以感情戏为主要故事脉络的格局,既有朝堂争斗的波诡云谲,又有江湖侠士的文武风流,兼具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在国仇家恨、兄弟情义的漩涡中,奏出了“江左梅郎”赤子之心下的一曲慷慨悲歌。
虽然是虚构故事,但该剧内核却与传统文化价值观一脉相承,以“情义重于泰山”的价值理念贯穿,传递了赤胆忠心、诚信友善等传统文化精神。剧中,良士为情义而聚,小人为情义所折,明君因执着情义而人心所向,展现了热血男儿之间的情义千秋。
《琅琊榜》历史背景是南梁,梅长苏历史上并无原型。
朝代背景简介:
南梁大通年间,北魏兴兵南下,赤焰军少帅林殊随父出征、率七万将士抗击敌军,不料七万将士因奸佞陷害含冤埋骨梅岭。林殊从地狱之门拾回残命,历经至亲尽失、削骨易容之痛,化身天下第一大帮江左盟盟主梅长苏。
《琅琊榜》梅长苏 人物简介:
琅琊榜首,江左梅郎,天下第一大帮“江左盟”宗主,二十九岁。虽病体单薄,但容颜灵秀、气质清雅、才冠绝伦,蝉居琅琊榜首。曾是赤焰少帅林殊,是晋阳长公主与大元帅林燮的独生子,十三岁上战场,是奇兵绝谋、战无不胜的少年将军。
十七岁时,赤焰军遭陷害全军覆没,林殊侥幸得以存活,但从此之后内息全摧,再无半点武力,多病多伤,时时复发寒疾,后改名换面为梅长苏,成为天下第一大帮“江左盟”的盟主。而后他化名苏哲回到金陵帝都,成为靖王的谋臣。
他跟从前的林殊已经不同,现在的他低眉浅笑,语声淡淡,脸色苍白如纸,手指寒冰如铁,高深莫测,算计险恶人心。在他精心设计下,帝都形势大变,太子和誉王倒台,贤明的靖王登上帝位。
平反冤案后,他拜别帝都,束甲出征,用最后一点精力誓死捍卫大梁边境和平,最终在他最爱的沙场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来时素颜白衣、机诡满腹,去时遥望狼烟、跃马扬鞭。两年翻云覆雨,似已换了江山,唯一不变的是一颗赤子之心永生不死。
扩展资料:
《琅琊榜》梅长苏扮演者胡歌 简介:
胡歌,1982年9月20日出生于上海,著名演员、歌手、制片人。?
1996年,14岁的胡歌便成为上海教育电视台的小主持人,2001年高分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2005年因在电视剧《仙剑奇侠传》中成功塑造了豪爽深情的“李逍遥”一角而成名,并演唱插曲《六月的雨》《逍遥叹》而蜚声歌坛。
2009年在“80后新生代娱乐大明星”评选中获封“四大小生”之一,并先后两次荣获华鼎奖传奇类电视剧最佳男演员,有“古装王子”的美称。2010年,胡歌领衔主演的《神话》打破央视收视纪录,堪称收视奇迹。
2011年,胡歌在百年献礼大片《辛亥革命》中饰演“林觉民”一角,入围第31届百花奖。2013年,胡歌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2014年,胡歌领衔主演都市生活剧《生活启示录》收获一致好评。2015年胡歌主演的电视剧《伪装者》《琅琊榜》《大好时光》在各大卫视相继播出,先后获得横店影视文荣奖最佳男主角奖、日本亚洲电视剧亚洲特别贡献奖、国剧盛典最佳男演员,并提名第30届飞天奖优秀男演员。
2016年2月7日,胡歌登上央视春晚与许茹芸搭档演唱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2017年1月27日,胡歌和王凯登上央视春晚舞台;11月6日,主演的职场商战剧《猎场》在湖南卫视首播。
2018年4月,主演由刁亦男执导的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6月,凭借《猎场》提名第2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奖”? 。
《琅琊榜》简介:
《琅琊榜》是根据海宴同名小说改编的大型古装传奇电视剧,由白玉兰奖最佳导演孔笙、李雪合力执导,著名演员胡歌、刘涛、王凯、黄维德、陈龙、靳东、高鑫等联袂主演。
该剧以平反冤案、扶持明君、振兴山河为主线,讲述了“麒麟才子”梅长苏才冠绝伦、以病弱之躯拨开重重迷雾、智博奸佞,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所进行的一系列斗争。梅长苏在国仇家恨、兄弟情义的漩涡中见招拆招、游刃有余,奏出了“江左梅郎”赤子之心下的一曲慷慨悲歌。
-琅琊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54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