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完颜阿骨打去世后,为什么用兄终弟及来选接班人,而非父死子继?

半枫荷 2023-07-28 05:13:27

攻破幽州城后不久,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就去世了。在此之后,应该由谁来继承皇位呢

从理论上讲,自然应该是完颜阿骨打的儿子。可问题是,完颜阿骨打虽然是皇帝,但是在他的手下,有着许许多多的实力派。

在这种背景下,完颜阿骨打的儿子想继承皇位,难度就比较大了,于是他们最后的选择是兄终弟及。

我们总以为,世袭是人们的思想道德进步造成的。实际上,如果老皇帝布好了局,他的儿子就算是傻子,也能得到众人的坚决拥护。否则,他的儿子就算如狼似虎,也照样得靠边站。

从表面上看,金国不按父死子继的标准选接班人,是因为此时的金国没有接受儒家思想。实际上,父死子继和儒家思想没有多大关系。

自己的遗产,有机会让自己儿子继承,有几个人会让自己兄弟或是叔伯继承呢 更不要说让外人继承了。

问题是,事关财产继承,普通人家常常为了三瓜两枣,也是弄得一地狗血,帝王之家面对泼天的财富、权力,就更不用说了。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谁敢说,我爹死了,我就应该继承我爹的财富、权力和地位,他就得先问问,下面的人答应不 否则,他敢强行继承他爹的财富、权力和地位,肯定是死了也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世袭的出现,是皇权高度集中的结果。

当皇权高度集中后,这种问题是不用讨论的。因为,皇帝死了,自然应该由皇帝的儿子相关权力啊。

谁敢对此发表异议,肯定是想领着全家上刑场了。因为,你发表这种歪理邪说,你们家人知道吗

反过来说,皇权没有高度集中,不要说皇帝死了,就是皇帝活着,这种问题也是需要讨论的。

完颜阿骨打时代的皇权非常有限,所以在他去世之后。他的几个儿子尽管都是如狼如虎的人物,却也照样无法继承皇位。

因为,什么父子子继 辽国人玩这套,成了什么德性 宋国人玩这套,成了什么德性 我们大金怎么能向他们学习呢 我告你们吧,历史会证明的,这种父死子继的玩法,就是腐朽没落的的继承制度!

面对这种隐隐约约传来的声音,完颜阿骨打的儿子们虽然如狼如虎,却也不敢强行上位,否则,万一引起什么动乱,该由谁来为此负责呢

完颜阿骨打名声最大的儿子,是他四儿子完颜宗弼,熟悉宋金历史的人,自然都听说过这个名字。

而完颜宗弼的另一个名字就更牛了,那就是金兀术。在说岳全传中,主角自然是岳飞,而第一大反派就是金兀术。

但是,在完颜阿骨打死的时候,完颜宗弼在这一系里的地位还排在后面,排在前面的是他的哥哥们。

金国第一次伐宋时,围困汴梁城的大军统帅,就是完颜宗弼的二哥完颜宗望。

完颜宗望死得比较早,所以历史上的名声相对比较小。但是,完颜宗望在世时,完颜宗弼只能给完颜宗望当副手。

完颜宗望死后,接班人也不是完颜宗弼,因为完颜宗弼还有一个三哥叫完颜宗辅,完颜宗望死后,完颜宗弼继续给完颜宗辅当助手。

尽管老二老三都这么厉害,但是别忘了,他们上面还有一个老大呢。老大的名字叫完颜宗干,在完颜阿骨打去世的时候,完颜宗干的排名自然在三个弟弟之上。

可即便如此,完颜宗干也不是这一系的话事人,因为他们四兄弟都是庶子,完颜阿骨打的嫡长子名叫完颜宗峻,在完颜阿骨打去世的时候,他才是这一系的话事人。

只不过在完颜阿骨打刚去世后不到一年,完颜宗峻也去世了,这一系为了维持权力,就让完颜宗峻的遗孀嫁给了完颜宗干。所以,完颜宗干就成为了完颜阿骨打一系的话事人。

对金国历史不熟悉的人,常常只听说过完颜宗弼,而很少听说过完颜宗干、完颜宗望和完颜宗辅,更别提早逝的完颜宗峻了。

完颜宗弼之所以出名,大约是因为三个原因。

第一、相对于他的二哥、三哥,完颜宗弼最长寿。所以,他的资料保存得更多一些。

第二、相对于他的大哥,完颜宗弼参与了众多对宋战争,且打过两场举世皆知的战役:第一场战役是搜山检海捉赵构,第二场战役是黄天荡。

第三、宋金疆界就是在完颜宗弼的主持下确定的。而且完颜宗弼是金国的主战派,所以在此过程中,让金国又把中原、西北划到了自己的版图,这在金史中,自然需要大书特书一笔了。

但就帝国内的地位,完颜宗弼与他大哥、二哥和三哥相比,实在是差得有点远。

完颜阿骨打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虽然都是如狼似虎的人物。但是因为,皇权还没有集中,所以谁也不敢高呼什么父死子继。

因为,完颜阿骨打的这几个儿如狼似虎,其它大佬同样是如狼似虎啊。

现在,这是考验金国的一个关键时刻。

如果大家各念一本经,那可坏事了,为这个皇位继承权,估计就能把金国弄得四分五裂。在这种背景下,完颜阿骨打的儿子们经过商量,表示愿意放弃皇位继承权。

完颜阿骨打虽然是皇帝,但他手下大佬林立;他去世之后,几位大佬都是一副野心勃勃要抢班夺权的样子。

完颜阿骨打的儿子们经过简单盘算,发现如果要继承皇位,所付出的代价恐怕是非死即残,能不能成还两说,到时就算能强行上了位,恐怕也会把新建立的金国打得四分五裂。

基于类似的考虑,完颜阿骨打的儿子们就达成一致,推举自己的四叔完颜吴乞买继承皇位。

完颜吴乞买一听,要让自己当皇帝,自然也是坚决表示拒绝。因为,他担心其中有诈,毕竟完颜阿骨打的这几个儿子,谁也不是吃素的。

如果完颜阿骨打的儿子们只是和他谦让一下,他就敢顺杆向上爬,到时候会发生什么结果,恐怕谁也预料不到。

眼见完颜吴乞买不从,完颜阿骨打的几个儿子就联合皇族其他大佬,一起把他推上了皇位,并把皇袍强行披在他身上,又把玉玺强行塞到他怀里。

完颜宗干兄弟几个的意思非常简单:虽然我们的爹是开国皇帝,但是为了金国的前途,我们愿意把皇位让给四叔。现在,我们已这样做了,请相信,我们绝不是在演戏。

在这种背景下,完颜阿骨打的四弟完颜吴乞买登基坐殿,史称金太宗。

这里顺便说一句,像“阿骨打”和“吴乞买”这样的名字都是女真名,所以他们在效仿中原王朝建立国家之后,通常都会改一个汉名,完颜阿骨打称帝之后更名为完颜旻,完颜吴乞买登基之后更名为完颜晟。

完颜晟上位后,帝国的权力排行榜大约是这样的。

第一大势力自然是完颜晟一系,因为他是皇帝。

第二大势力是完颜杲一系,他是完颜阿骨打的五弟,现在的正式身份是皇太弟。

第三大势力是完颜阿骨打一系,此时的话事人是完颜宗峻,不久之后换成了完颜宗干。

第四大势力是完颜宗翰一系,这一系属于旁系,他的爷爷是完颜阿骨打的大伯。

第一和第三大势力没什么可说的,上面分析过。

第二大势力的完颜杲能够成为皇太弟,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为了抹去围绕皇位展开的争夺,向世人表明:我大金自有国情在此,不会搞什么父死子继,只会采用兄终弟及:二哥完颜阿骨打去世了由四弟完颜晟接班,等四弟完颜晟去世之后,再由五弟完颜杲接班。

第二个原因就是,完颜杲并不仅仅是门面,他这一系也拥有不小的权力。只不过因为完颜杲后来死得太早,在第一和第三大势力的夹击下,他这一系的接班人最终默默无闻。

第三个原因就是,完颜杲可以成为皇太弟,也未必就是因为他的实力有多强,而是因为,兄终弟及的方式会让皇权难以巩固,这比较符合贵族们的共同利益。

比如,完颜阿骨打当了皇帝,他的儿子不能继承皇位,完颜阿骨打一系的力量,就无法正常延续扩张。

当然了,金太宗完颜晟死后,他的儿子不能继承皇位,完颜晟一系的力量,也无法正常延续扩张。

皇太弟上位后,肯定会受到巨大的牵制。比如,完颜晟当了金太宗,但完颜阿骨打的儿子们依然势大,这就会分润掉完颜晟的不少权力。

完颜晟死后,如果由皇太弟完颜杲继位,那么成为皇帝的完颜杲,也会面对完颜阿骨打和完颜晟两系的制约,这样一来,金国的皇权就难以得到巩固。

皇太弟一系上位后,如果不能把皇兄一系清理出局,则势必会出现双头格局。

后来,由于完颜杲死得比较早,所以皇权终于又回到了完颜阿骨打一系。完颜阿骨打的儿子们通过一系列血腥清洗,终于让皇权得到了巩固。

事实上,后来宋金和谈起波折,就是由此而来,此为后话,简单一提。

第四大势力完颜宗翰一系,他们虽然只是旁系,但这一系在完颜家族中的地位一直很强大。

在完颜阿骨打时代,完颜宗翰的父亲完颜撒改就是国相,这个职务类似于中原王朝的宰相,完颜撒改去世之后,完颜宗翰接任了国相。

在金国初期的历史上,完颜宗翰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事实上,皇太弟完颜杲死后,完颜宗干能从金太宗完颜晟一系手中把皇位抢回来,就是因为得到了完颜宗翰的支持。

后来,当金国大举征宋时,始终是两路大军并进。

东路军一直由完颜阿骨打一系率领,先是完颜宗望,后来是完颜宗辅(完颜宗弼的二哥、三哥),而西路军则始终由完颜宗翰率领。

在完颜阿骨打去世之后,他这一系没能继承皇位,所以暂时受到了压制。

完颜宗峻和完颜宗干都是极具战略眼光的人,在他们的带领下,完颜阿骨打一系没有强行争夺皇位,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金国的统一。

皇太弟完颜杲死后,完颜宗干也没有选择争夺皇位继承权,只是接受了一个折衷方案,那就是由自己的养子完颜亶(完颜宗峻之子)取得皇位继承权。

这种选择,其实和满清皇太极死后,大家拥戴六岁的福临上位一样。

清太宗一系的实力太大,所以皇位继承人必须是清太宗的儿子;但是,贵族们的势力也非常大,所以皇太极强势的儿子,绝不可以拥有皇位继承权。

满清可以渡过那个坎,就是因为清太宗的弟弟(以多尔衮兄弟为代表)和强势儿子(以豪格为代表)达成默契,谁也不要争这个皇位,保证政权的统一。

金国可以渡过这个坎,就是因为金太祖的强势儿子,与金太宗的强势儿子达成默契。

完颜宗峻早逝暂且不提,而完颜宗干则应该是金国初期最关键的人物。

完颜阿骨打死后,完颜宗干就是一直是金国的操盘手。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对金国的影响力比金太宗更大。

金国的第一个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去世)可以顺利渡过,是因为完颜宗干愿意承认兄终弟及的结果,不去强行和自己的叔叔争夺皇位继承权。

金国的第二个坎(皇太弟完颜杲去世)可以顺利渡过,是因为完颜宗干通过退让一步的方式,把皇权抢回了完颜阿骨打一系。

金国的第三个坎(金太宗完颜晟去世)可以顺利渡过,是因为完颜宗干联合他的四弟完颜宗弼,一举把完颜晟的强势儿子全部解决,让皇权更集中了。

我在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一再强调,在许多关键的坎上,哪个集团有这种超然的操盘手,就更容易存续下来,比如前燕皇族慕容恪,就是这样的人。

一个人有着争夺皇位的机会,却不用自己的资源冒险追求,而是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保证集团内部的团结,这种人通常容易取得各方的认同,并且能让各方矛盾更容易化解。

这种超然的操盘手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既然大佬林立,自然是避不了要火并。而火并的结果呢 打好了,自然是博弈出一个强势大佬,打得不好,自然会把一个新兴的利益集团打得四分五裂。

我写这么多,只是希望大家对金国的历史有一些直观的了解。事实上,许多在分析宋金这段历史时,常常对金国的历史,表现出惊人的无知。

我写这些,是希望大家在试图了解两宋之交的历史时,能够对辽金的历史也有所了解,因为宋、金、辽三史并立,三史平行记叙,如果单看宋史的记述,我们所获知的信息永远都是片面的。

说回四大势力,在完颜阿骨打时代,金国的四大巨头也是由这四系构成,仅仅是完颜阿骨打死后,他们的排名发生了变化。

在完颜阿骨打时代,第一大势力是完颜阿骨打一系,他是金国皇帝。

第二大势力是完颜晟,他是完颜阿骨打最强势的四弟。

第三大势力是完颜撒改,他是金国的国相,完颜宗翰的父亲。

第四大势力是完颜杲,完颜阿骨打的五弟。

完颜阿骨打去世后,第一大势力变成了第三大势力,原本的第二大势力前进一步,成为第一大势力;第四大势力前进两步,成为储君代表;原本的第三大势力后退一步,但从实力上来说,并没受到多少削弱。

3634429372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金太宗将皇位还给了完颜阿骨打的孙子,为何换来绝后的悲惨命运?

因为完颜家重新掌握了政权,完颜家原本就有报复之心,此举无疑是将金太宗的后代变成刀俎下的肉。

金太宗做了13年皇帝,在传位之际,金太宗原本也想传位给自己的后人,可是他的弟弟早就过世了,朝堂大臣又不愿意让金太宗的儿子来继承。因为在大臣的心中,完颜阿骨打是开国第一人,他的后代必须当皇帝,这才符合传位逻辑,于是金太宗也就遵从了大臣的医院,将位置传给了完颜阿骨打的孙子。

完颜家重新掌握政权之后,并没有感恩戴德,而是认为这个位置是他们应该得到的,而且更是将金太宗的子孙视作眼中钉,将他们活生生当成了待宰的羔羊。其中,完颜亮的怨气最大,在完颜亮的各种鼓吹之下,金太宗所有的后代一个都没能逃过魔掌,统统死在完颜家的手上,且朝堂上无人敢为之打抱不平。

在我看来,完颜家这么不通情面是非常无理的,因为金太宗本人的能力根本不再完颜阿骨打之下,大金开国的功劳,至少有一半是来自金太宗,他当大金的皇帝那也是名正言顺的,而且整个大金国的辉煌战绩,也都是在金太宗统治时期打出来的,他的能力绝对足以称之为金国第一人,却落得此下场,实在令人唏嘘。

而且,金太宗在早前就已经是储君了,完全是正统即位,因此被完颜家记恨也实在毫无道理,总来说来,还是完颜家本身的气度太小

评价一位古代君王(少于100字)

评价一位古代君王(少于100字)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8岁登基,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他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伟大的政治家。

评价一位古代君王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①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 *** 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统治才能巩固。
②他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贞观时期,名相名将辈出,如“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敢于直言的魏征等。
③沿用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人数,避免宰相专权。
④合并州县,革除唐初“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人民负担。
⑤重视文化教育,完善科举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科最为重要;中央设国子学、太学等,学校还有了专业分科,如医学、算学、天文学等。
⑥唐太宗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民族的拥戴,北方各族尊称他为“天可汗”。唐太宗还设立安西都护符作为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⑦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加强了唐蕃友好关系,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⑧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学习熬制砂糖的技术。
唐太宗实行一些比较开明的政策,既维护了统治,又使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奠定了基础,不愧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吴晗在《朱元璋传》中较真实地描写了朱元璋年轻时候的苦难生活,分析了他走上了农民革命战争道路的历程,并对他成了明皇朝的开国皇帝之后的种种表现作了实事求是而又比较辩证的分析。
其一,关于防止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当时朱元璋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急速医治历经劫难的社会创伤。朱元璋采取减免赋税,清丈田亩,与民屯田,开垦荒地,以及兴修水利等措施,促使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他下令在他所控制的地区,凡桑、麻、谷、粟、税粮、徭役,免征三年。
朱元璋防止群众造反的另一措施,就是下令取缔一切邪教,特别是白莲社、大明教和弥勒教。认为这些都是“左道惑众”,为首者斩。吴晗指出:朱元璋这样做,是因为元末农民起义所标榜的就是“明王出世”、“弥勒降生”,朱元璋深知这类预言富有鼓动性。他本人就是尊奉明教和弥勒教获得成功的,因而也决不允许别人利用这种形式来影响他的统治。有人指责朱元璋背叛白莲教,吴晗却认为,明封建王朝用严刑取缔,压制秘密宗教,目的是维护、巩固明封建王朝的统治。也就是说,朱元璋取缔邪教是无可非议的,是巩固政权的需要。
其二,关于朱元璋调整地主阶级内部矛盾的措施。吴晗认为,地主对封建统治集团和农民来说是有两面性的。一面是他们拥护当前的统治,倚靠皇朝的威力,保身立业。朱元璋让户部保荐交租多的地主,任命为官员,粮长。一面又指责富民多豪强,欺凌小民,武断乡曲,人受其害。他把一部分地主迁到京都,削弱地主在各地方的势力。同时,通过田地和户口的普查,制定了鱼鳞图册和黄册,颁布了租税和徭役制度。大量漏落的田地户口通过登记固定下来,皇朝从而增加了人力物力,稳定和巩固了统治的经济基础。
其三,关于朱元璋采取的“以猛治国”的方针。为了巩固政权、循正吏治,朱元璋采取“以猛治国”的方针,来加强中央集权。他对贪官污吏采取严刑惩治的办法。他说,过去在民间,见官不恤民,凡民疾苦,视之漠然,心里恨透了。如今要严立法禁,对“官吏贪污蠹害百姓的,决不宽恕。”他认为,“此弊不革,欲成善政,终不可得。”为此,制定了很严厉的法律。朱元璋痛斥这些贪官是“害民之奸,甚如虎狼。”
吴晗指出,应该承认,在朱元璋执政一朝,“是历史上封建政权对贪污进行斗争最激烈的时期,杀戮贪官污吏最多的时期。”因而,吏治也是比较清正的。
其四,关于朱元璋大搞封建集权的作法。除了建立一支庞大的常备军外,朱元璋采取的另一重要措施就是废除丞相制度。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杀了权倾一时的宰相胡惟庸,并借此下令取消中书省,由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吴晗指出,一切大权都由皇帝一个人掌握。“从中书省综掌政权一变而为由皇帝亲自管理庶政,封建专制政权从此更加集中,集中于一人之手,皇帝便成为综揽一切政事的独裁者了。”

评价古代君王必须遵循什么原则和标准

对于评价,不管对谁都是一样的,要分好多方面,历史潮流,外部环境,内部环境,自身素质,等等好多,毕竟主客观因素都是等地位的嘛。

古代君王黍稷是谁

你说的是后稷吧。
后稷,姬姓,名弃,黄帝玄孙,帝喾嫡长子,母姜原,尧舜时期掌管农业之官,周朝始祖。后稷出生于稷山(今山西省稷山县),被称为稷王(也做稷神或者农神)。后稷为童时,好种树麻﹑菽,麻﹑菽。成人后,好耕农,相地之宜,善种谷物稼穑,民皆效法。后稷被尧举为“农师”,被舜命为后稷。后稷善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曾在尧舜时代当农官,教民耕种,被认为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

古代君王有什么字代称

时间不同,自称和别人的称呼,以及场合都有所不同,比如,在秦始皇之前,称呼也比较不统一,孤、寡人,一般是自称,别人对君王的称谓有,天子,大王,君上,君侯等,秦始皇之后一般自称都是朕,但是别人对君王的称谓就比较多,而且不一,有陛下、皇上、皇帝、圣上、圣人、官家、大家、天子、天皇(唐高宗李治后期称谓)等

古代君王名字带草字头

高祖文皇帝 曹丕 烈祖明皇帝 曹睿 齐王 曹芳 高贵乡公 曹髦 元皇帝(陈留王)曹奂 太祖高皇帝 萧道成 世祖武皇帝 萧赜 郁林王 萧昭业 海陵王 萧昭文 高宗明皇帝 萧鸾 东昏侯(炀皇帝)萧宝卷 和皇帝 萧宝融 南朝梁  高祖武皇帝 萧衍 临贺王 萧正德 太宗简文皇帝 萧纲 豫章王 萧栋 武陵王 萧纪 世祖孝元皇帝 萧绎 闵皇帝 萧渊明 敬皇帝 萧方智 萧庄

古代君王中谁最牛?

秦皇 汉武 康熙 乾隆 李世明 朱元璋 这6个最牛 特别是朱元璋 一个农民也能当上皇帝 (真的是命运在自己手上的最好体现)

古代君王30代37王怎么算的

同辈分的算一代,父以子,或者叔以侄是下一代,比如父死子继这就算下一代了,如果是兄终弟及那就是同一代,不能算是下一代,希望可以帮到你

古代君王有姓郁的吗?

没有,只有传说中的门神有一位叫郁垒,另一位叫神荼
历代著名皇帝:伏羲神农,黄帝(三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五帝);夏 大禹;商 汤;周文王 姬昌 武王 姬发;千古一帝(始皇帝) 嬴政;汉高祖高皇帝 刘邦 ,武帝 刘彻,光武帝 刘秀;魏王 曹操,世祖文皇帝 曹丕;蜀 昭烈皇帝 刘备;吴 太祖大皇帝 孙权;晋 世祖武皇帝 司马炎;隋 高祖文皇帝 杨坚 ;唐 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渊 ,太宗 李世民; 宋 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赵匡胤 ;辽 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 耶律阿保机 ;金 太祖应乾兴运昭德定功仁明庄孝大圣武元皇帝 完颜阿骨打 ;元 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奇渥温铁木真 ,世祖 忽必烈明;明 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朱元璋;清 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

历代著名将领:传说中的,战神刑天、水神共工、火神祝融、蚩尤、后羿;
 孙武:吴国名将,成名经典:《孙子兵法》
伍子胥:吴国名将,经典之战:伐楚灭越,掘墓鞭尸
吴起:魏(楚)国名将,经典之战:灭亡陈、蔡国
孙膑:齐国名将,经典之战:围魏救赵
乐毅:燕国名将,经典之战:围困即墨
廉颇:赵国名将,座驾:四驱战车,兵器:戈,成名经典:伐齐讨魏
赵奢 赵国名将,座驾:四驱战车,兵器:戈,
李牧:赵国名将,座驾:四驱战车,兵器:戈,经典之战:大破匈奴
白起:秦国名将,座驾:四驱战车,兵器:戈,经典之战:长平之战
王翦:大秦名将,座驾:四驱战车,兵器:昆吾剑,经典之战:横扫六合
蒙恬:大秦名将,座驾:四驱战车,兵器:戈,成名经典:万里长城
章邯:大秦名将,座驾:五花骢,兵器:龙雀大环刀,经典之战:定陶之战
项羽:西楚霸王,座驾:踏雪乌骓马,兵器:天龙破城戟,经典之战:巨鹿之战
张良:大汉军师,座驾:四驱战车,兵器:羽扇,经典之战:十面埋伏
韩信:座驾:五明骥,兵器:鱼肠剑,经典之战:暗渡陈仓,井径之战,垓下之战
冒顿:匈奴单于,座驾:大宛,兵器:圆月弯刀,经典之战:鸣钲指射,白登之围
周勃:西汉名将,座驾:乌骓马,兵器:鬼头刀,经典之战:铲除诸吕
周亚夫:西汉名将,座驾:踢云乌骓,兵器:七星剑,经典之战:平定七国之乱
李广:西汉名将,座驾:千里雪,兵器:梨花枪,飞将军,经典之战:马邑大捷
卫青:西汉名将,座驾:菊花青,经典之战:攻占“河南地”,漠南大捷,
霍去病:西汉名将,座驾:踏雪无痕,兵器:梅花枪,经典之战:决战漠北
赵充国:西汉名将,座驾:银鬃马,兵器:雁翎刀,经典之战:平定西羌
刘秀:东汉开国皇帝,座驾:白龙马,兵器:龙泉剑,成名之战:昆阳之战
马援:东汉名将,“马革裹尸”创始人,座驾:大宛马,兵器:象鼻古月刀
班超:东汉名将,,座驾:卷毛兽,兵器:冷血剑,成名经典:“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虞翊:东汉名将,座驾:银鬃马,兵器:虎头枪,经典之战:添灶进兵
诸葛亮:蜀汉丞相,座驾:四轮车,兵器:鹅毛扇,经典之战:七擒孟获,六出祁山
曹操:东汉丞相,座驾:绝影,兵器:倚天剑,经典之战:官渡之战
关羽:汉寿亭侯, 座驾:赤兔马,兵器:青龙刀,经典之战:斩颜良,水淹七军
周瑜:江东大都督,座驾:汗血马,兵器:干将剑,经典之战:赤壁之战
吕布:东汉诸侯,座驾:赤兔马,兵器:方天画戟,经典之战:徐州争夺战
司马懿:曹魏大都督,经典之战:祁山攻防战
陆逊:江东大都督,经典之战:彝陵之战
姜维:蜀国名将,座驾:紫电喷云兽,兵器:绿沉枪,经典之战:九伐中原
杜预:西晋名将,经典之战:灭亡吴国
祖逖:东晋名将,经典之战:祖逖北伐
谢玄:东晋名将,兵器:三才剑,经典之战:淝水之战
韦孝宽:大隋名将,座驾:赤炭火龙驹,兵器:三停刀,经典之战:平定三叛
长孙晟:大隋名将,座驾:千里追风驹,兵器:五神飞钩枪,经典之战:大破突厥
高颍:大隋名将,座驾:虎类豹,兵器:崩童户撒刀,经典之战:东征高丽
杨素:大隋“铁帽子王”,座驾:拳毛骢,兵器:虬龙棍,经典之战:大破突厥
李靖:大唐名将,座驾:浑红马,兵器:方天画戟,经典之战:大破突厥
秦叔宝:大唐名将, 座驾:黄膘马,兵器:八宝驼龙枪,经典之战:取瓦岗
尉迟敬德:大唐名将,座驾:乌骓马,兵器:水磨竹节鞭,经典之战:玄武门
薛仁贵:大唐名将, 座驾:白玉驹,兵器:方天画戟,经典之战:东征朝鲜
安禄山:胡人,座驾:黄瓜马,兵器:独脚铜人,经典之战:安史之乱
李光弼:大唐名将,座驾:青腚马,兵器:透甲枪,经典之战:平定安史之乱
郭子仪:大唐名将,座驾:九花虬,兵器:方天画戟,经典之战:平定安史之乱
李朔:大唐名将,座驾:追风驹,兵器:九齿迎风镗,经典之战:雪夜入菜州
李绩:大唐名将,座驾:狮子花,兵器:缠丝枪,经典之战:战平高丽
刘仁轨:大唐名将,座驾:青鬃马,兵器:豹环柄刀,经典之战:孤军镇百济
裴行俭:大唐名将,座驾:狮子骢,兵器:抽屉枪,经典之战:大破突厥
高仙芝:大唐名将,座驾:大宛马,兵器:锯齿飞镰刀,经典之战:大破吐蕃
朱温:后梁建立者,座驾:浑红马,兵器:三尖两刃八环刀,经典之战:破黄巢
李克用:五代十国名将,座驾:胭脂马,兵器:虎威戟,经典之战:破黄巢
李存孝:五代十国名将,座驾:火焰驹,兵器:溜金槊,经典之战:十八骑取长安
王彦章:五代十国名将,座驾:干草黄,兵器:浑铁枪,经典之战:战五王
赵匡胤:北宋皇帝,座驾:赤炭火龙驹,兵器:盘龙棍,经典之战:建立北宋
曹彬:北宋名将,座驾:银合马,兵器:齐凤朝阳刀,经典之战:战幽洲
杨延昭:北宋名将,座驾:万里云,兵器:芦叶枪,经典之战:镇三关
赵元昊:西夏国王,座驾:雪花马,兵器:朴刀,
耶律休哥:辽国大将,座驾:花斑豹,兵器:丹凤朝阳偃祥三停刀
穆桂英:北宋名将,座驾:桃花马,兵器:梨花枪,经典之战:大破天门阵
狄青:北宋名将,座驾:青鬃兽,兵器:神机万胜水龙刀,经典之战:破大辽
斡离不:金国二太子,座驾:火龙驹,兵器:金顶狼牙棒,经典之战:攻陷东京
岳飞:南宋名将,座驾:白龙马,兵器:沥泉枪,经典之战:朱仙镇大捷
韩世忠:南宋名将,座驾:雪花驹,兵器:金背砍山刀,经典之战:黄天荡
完颜宗弼:金国四太子,座驾:干草黄,兵器:宣花斧,经典之战:靖康之变
成吉思汗:座驾:蒙古马,兵器:蒙古钝刀,经典之战:横扫欧亚
拖雷:忽必烈之父,座驾:蒙古马,兵器:烂银万胜锤,经典之战:横扫欧亚
拔都:术赤之子,座驾:蒙古马,兵器:蒙古钝刀,经典之战:建立钦察汗国
脱脱:大元太师,座驾:蒙古马,兵器:囚龙棍,经典之战:镇压红巾军
扩廓帖木儿:大元名将,座驾:蒙古马,兵器:虎天钩,经典之战:镇压红巾军
徐达:大明名将,座驾:狮子骢,兵器:錾金枪,经典之战:北伐大元
郑成功:大明名将,座驾:闪电追风马,兵器:龙泉剑,经典之战:收复台湾
李自成:农军首领,座驾:乌骓马,兵器:花马剑 经典之战:潼关大战,三战开封
多尔衮:大清名将,座驾:蒙古马,兵器:鬼头朴刀,经典之战:山海关战役
吴三桂:平西王,座驾:万里云,兵器:三停刀,经典之战:山海关战役
左宗棠:大清名将,经典之战:消灭捻军,收复新疆
曾国藩:大清名臣,经典之战:安庆攻防战,攻克天京
陈玉成:太平天国英王,经典之战:三河大捷,打破江南、江北大营,援救安庆
李秀成:太平天国忠王,经典之战:大战杭州,战上海,打破江南江北大营,保卫天京
石达开:太平天国翼王,经典之战:攻取南京,蕃阳湖战役
刘永福:清朝名将,经典之战:中法战争

古代君王对诚信的看法

帝范》—盛世明君唐太宗的治国之道(一)
为了让你更好的继承大唐基业,开创太平盛世,作一代明君,我追溯前代君王的盛绩,博览史书,将他们治国要旨汇聚成册,作为对你的训诫。
[评点]唐太宗在序文中说:“自非克明克哲,允武允文,皇天眷命,历数在躬,安可以滥握灵图叨临神器?是以翠妫荐唐尧之德,元圭锡夏禹之功;丹字呈祥,周开八百之祚;素灵表瑞,汉启重世之基。由此观之,帝王之业,非可以力争者矣”。可见,自古帝王即位就是君权神授,国君奉天承运,要证明自己是一个有道明君,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着有神论和天命论。
皇帝高居九重之上,以九五之尊仍自称天子,要受到天意的管辖和约束,不时要下诏罪己,向天忏悔。周朝兴起时,有赤鸟口衔《丹书》飞到岐山,向文王宣喻天命。周武王即位之初,向老臣师尚父讨教治国之道,尚父乃述《丹书》中的言语,说道:勤政敬天战胜懈怠的人,事业就能昌盛;怠忽职守战胜恭敬的人,事业就会衰亡;为政公义战胜私欲的人,事业就能顺利;私欲战胜公义的人,事业就要受到挫折。只要在“敬”、“公”二字上做功夫,这即是所谓保存之简便、做起来容易、能让子孙万世效法的治国之道。唐太宗说自己为政“战战兢兢,若临深而御朽,日慎一日,思善始而令终”,可谓深谙此道。
唐太宗仁政爱民,行王道、持中庸、求平衡,博施于民而济众,百姓因此能循礼守法,安居乐业,君民共享太平伟业。太宗英名远播,业垂后世,大唐盛世万古流芳。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后来,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
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之跑了3个多小时。
第二天,那个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酒。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个少年还没回来。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原来,他在一个地方只购得4瓶啤酒,于是,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6瓶,返回时摔坏了3瓶。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摄影师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个故事使许多外国人深受感动。后来,到这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
在纽约的河边公园里矗立着“南北战争阵亡战士纪念碑”,每年有许多游人来祭奠亡灵。美国十八届总统、南北战争时期担任北方军统帅的格兰特将军的陵墓,坐落在公园的北部。陵墓高大雄伟、庄严简朴。陵墓后方,是一大片碧绿的草坪,一直绵延到公园的边界、陡峭的悬崖边上。
格兰特将军的陵墓后边,更靠近悬崖边的地方,还有一座小孩子的陵墓。那是一座极小极普通的墓,在任何其他地方,你都可能会忽略它的存在。它的绝大多数美国人的陵墓一样,只有一块小小的墓碑。在墓碑和旁边的一块木牌上,却记载着一个感人至深的关于诚信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两百多年以前的1797年。这一年,这片土地的小主人才五岁时,不慎从这里的悬崖上坠落身亡。其父伤心欲绝,将他埋葬于此,并修建了这样一个小小的陵墓,以作纪念。数年后,家道衰落,老主人不得不将这片土地转让。出于对儿子的爱心,他对今后的土地主人提出一个奇特的要求,他要求新主人把孩子的陵墓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不要毁坏它。新主人答应了,并把这个条件写进了契约。这样,孩子的陵墓就被保留了下来。
沧海桑田,一百年过去了。这片土地不知道辗转卖过了多少次,也不知道换过了多少个主人,孩子的名字早已被世人忘却,但孩子的陵墓仍然还在那里,它依据一个又一个的买卖契约,被完整无损地保存下来。到了1897年,这片风水宝地被选中作为格兰特将军陵园。 *** 成了这块土地的主人,无名孩子的墓在 *** 手中完整无损地保留下来,成了格兰特将军陵墓的邻居。一个伟大的历史缔造者之墓,和一个无名孩童之墓毗邻之墓,这可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观。
又一个一百年以后,1997年的时候,为了缅怀格兰特将军,当时的纽约市长朱利安尼来到这里。那时,刚好是格兰特将军陵墓建立一百周年,也是小孩去世两百周年的时间,朱利安尼市长亲自撰写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并把它刻在木牌上,立在无名小孩陵墓的旁边,让这个关于诚信的故事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故事二]一个士兵,非常不善于长跑,所以在一次部队的越野赛中很快就远落人后,一个人孤零零地跑着。转过了几道弯,遇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路,标明是军官跑的;另一条路,标明是士兵跑的小径。他停顿了一下,虽然对做军官连越野赛都有便宜可沾感到不满,但是仍然朝着士兵的小径跑去。没想到过了半个小时后到达终点,却是名列第一。他感到不可恩议,自己从来没有取得过名次不说,连前50名也没有跑过。但是,主持赛跑的军官笑着恭喜他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过了几个钟头后,大批人马到了,他们跑得筋疲力尽,看见他赢得了胜利,也觉得奇怪。但是突然大家醒悟过来,在岔路口诚实守信,是多么重要。
[故事三]曾参杀猪的故事。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懦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53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