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那些年我们一起吃过的美食

望月砂 2023-07-28 04:50:35

同学微信群这几天热闹了起来。管同学女儿结婚,约着周日去参加婚宴。

济南的同学让大家提前到,说最好能多呆几天,聚一聚。

提到吃的,就你一言我一语地,在群里回忆起了那些年吃过的美食。

车同学说:海螺,毛豆,哈啤酒。

周同学说:撸串。

田同学说:甜沫。

……

我想起来了,五里排坊的鸡汤瓜子,振兴街的火烧,明星电影院门前的酱油螺蛳,普利街的草包包子……还有很多年后,经常出差到济南才知道的油旋。

第一次吃油旋,是跟管同学一起。一个夏日的黄昏,在大明湖对面,一个叫曲水亭的老街,那里,隐约可寻“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泉城旧貌。

那些年我们吃过的传统食物、小吃也许称不上什么美食。只是,那时我们恰同学少年,有着共同的记忆,历时愈久,愈发在记忆深处散发出醇厚的味道。

同学,不仅仅是一同学习过,而是一同吃过,一同喝过,一同玩过,一同乐过……拥有过相似的、在一定程度上可堪共同回首的记忆。

难忘的,不是那些年一起上过课的教室,而是一起听课的同桌的你,坐在后排的你,沉默寡言的你,默默做题的你……

难忘的,不是那些年一起走过的校园,而是一起走在校园里的青春年少的你,站在开花的海棠树下的你,朦胧月色里的你,说着最喜欢的颜色是绿色的你,穿着新买的藕荷色连衣裙的你,在篮球场上投出3分球的你……

难忘的,也不是那些年一起吃过的学校食堂,偶尔解馋才吃一次的小吃,而是,提及某种食物的名称,就会浮想联翩口舌生津的话题不断……

不知不觉过了这么多年,除了一起吃过的美食,别的共同的记忆都难以再找回踪迹。

也只有那些年一起吃过的美食,能迅速地、不着痕迹地拉近早已按各自轨迹生活的彼此的距离。

五里牌坊鸡汤瓜子还能不能吃到我不知道。即便仍有摊贩在售卖,也早已吃不出三十多年前的味道了吧

振兴街的火烧,是最被男女同学津津乐道的美味记忆。放了晚自习,下了实习课,或某个周末,偶尔才会去买个火烧打打牙祭。

是肉火烧。一毛钱还是两毛钱一个不记得了,靠墙有一只还是两只火炉也不记得了。

是把做好的面饼放到一个铁制的架子上,伸进火炉里烘烤,铁架推进炉堂时很像是拉风箱。一次能烤好几个。

黄灿灿的烧饼出炉,散发着的是肉香还是麦香现在已经说不清了,此时回想起来,我意识到自已,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后来,去过很多的地方,吃过很多的烧饼,类烧饼的烤牌,火烧,咸甜肉素各种馅料各种烤制方法的饼都有,统统比不上济南振兴街的好吃。

我其实,又何尝不知——那是味蕾记忆的顽固坚持,就像一个女人不肯承认容颜的老去,一样的心情。

故园风雨前在《巷里林泉》里写她的外婆,对别人泡的咸鸭蛋,外婆也吃,但边吃总得边说些话,回忆早年在南京老家泡的咸鸭蛋。汪曾祺在《端午的鸭蛋》里干脆写到,“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振兴街的烧饼店早已不复存在,那烧饼的味道,也只回味在记忆里。每每有同学重提,便怀了共同的心情。大家又何尝不知——那其实是一种近乎乡情的怀想,如同初恋。在心里,总是难忘的啊。

说起振兴街,街景也在记忆里活了起来。

烧饼铺马路对面是铅笔厂,厂里的小卖部卖一种主食面包。作为穷学生,偶尔才舍得买个面包是用来解馋。那时候,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一,包含着“等咱有了钱,天天吃面包”吧

不记得了。

那些年,同学们都知道前苏联电影中的一句经典台词:“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如今知道这句台词,能会心一笑的,都跟我一样,有点上年纪了吧。

明星电影院门前的酱油螺蛳,学生时代我不曾吃过。那大概是男同学们的记忆,我略有印象:煮熟的螺蛳堆得满满的一盆,配料充足的样子,散发着诱人的酱色。

通常卖螺蛳的小贩都是男的,一看就是城里人打扮,想来是泉城老居民,近水楼台先得月,螺蛳是他们的近水所得。

卖螺蛳的通常是男人,卖烤地瓜的则都是女人。这是我的印象。

那些年在济南,朱同学还发现“济南卖烤地瓜的都长得一个样儿”……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还记得她说过的这句话。

那应该是一个冬天的周日的下午,我俩正走在回学校的路上。路过卖水果的摊子,忘了是她问我还是我问她,“吃没吃过香蕉 ”

俩人不知香蕉何味,一合计就买了一根,分着吃了。

难忘的不是当年那根香蕉的味道,而是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的过往,再也回不去的从前。

至于甜沫为什么是咸的,素鸡明明是荤的,包子为什么叫草包,2毛钱一小段的红肠,1毛钱一个的茴香苗包子……一件件一桩桩,同学聚会时都能七嘴八舌说上好一阵子。

那些年我们一起吃过的美食,有的也许再也吃不到了,有的即便再去品尝,也许已没有了从前的味道。

但是,我们在回忆,说着那些过去,从美食切入,就能迅速把记忆拉回到从前,找回共同的话题。

在某个瞬间,让一群已经人到中年,已经做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人,忘却已然隔着的三四十年、五六十年的时光,以为自已——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少女,没有一丝丝改变。

纵然,同学相见,已是尘满面,鬓染霜。

相关文章

半根香蕉

那些年遇到的好老师

你们的同学会“拆散一对是一对”,我们的同学会“相逢是首歌”

如果只读一本书,就能让您变得博识且有趣,一定非《夜航船》莫属。点击次条可详细了解,也可直接点击下面的“ ”购买,保证正版,可货到付款。谢谢支持。

帮点一下 在看 啥的,谢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53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