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苟晶和陈春秀高考被冒名顶替的事了。她俩都是农家女。苟晶是济宁人,23年前参加过高考。还参加过两次。陈春秀是聊城冠县人,16年前参加高考。“没能考上大学”这件事,肯定是她们人生的一大遗憾,心里的一个阴影。不然,陈春秀不可能在时隔16年之后,还想报名参加自学考试。也正是因为她的这个举动,对读书的执念、对学历的追求,才让她发现:原来,当年自己是考取了的。原来,有人冒着自己的名字读了山东理工大学,顺利地毕了业,参加了工作……原来,自己的命运,不知不觉被别人改写了。第一次觉得“命运”两个字,太,太,太……太辛苦。苟晶是在陈春秀被顶替的事情被媒体曝光之后,才在网上公开自己的经历的。她的高中同学们、她现在的合伙人,都知道她被高中老师女儿顶替的事,替她抱不平。她怀疑自己是两次被顶替,想要查出来“哪些当事人做了这件事”,想要一个答案,想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这种事搁在谁头上,不想追问真实的缘由 不觉得是比窦娥还冤的冤 六月应该飘雪 所以那些问陈春秀“你想要多少钱 也不提前商量商量怎么解决……”的人,你得证明“陈春秀就是陈春秀,陈春秀就是你”的人……真是又坏,又狠,又歹,又毒。他们不是蠢。是没有人性。所以那些在苟晶发贴后立刻赶赴她济宁老家送水果送钱给她老母亲的人,那些连夜赶到她在杭州的公司的人,那些打电话让她删帖说她“在全国网友面前破坏了济宁正面形象的人”,那些拿她仍生活在家乡的亲属的孩子升学问题施加压力的人……真是又坏,又狠,又歹,又毒。他们不是蠢。是没有人性。山东是人口大省,高考竞争是何等惨烈,每个人都心知肚明。任何一个农村孩子,都知道人生的路啊关键的时候只有一步,读书基本上是能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特别是在苟晶、陈春秀读书的那个时期,高中毕业考不上大学,唯一的出路也就是务农、打工。不像现在,选择性好像还多了些。所以,16年后的现在,陈春秀还哽咽着说:我出生在贫穷的农民家庭嘛,就寻思一定要靠知识改变命运,无形中给自己施加很多压力。高中宿舍会关灯,但是楼道的灯不会关,我就每天去楼道里去看书。所以,23年后的今天,信了佛的苟晶双手合十,满眼泪滴:我从小就不服输,只要成绩稍微落后一点,下次考试都会强迫自己扳回一局。父亲供自己高考了两次,而我却两次都落了榜。对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勤奋苦学的人来讲,你想象不到是一种多么毁灭性的打击。陈春秀的诉求中,有一条是希望“重新到高校就读的意愿”。山东理工大学最早的回复是“无此先例”,后来才在媒体的压力之下,表示“我们将积极协调,努力帮助其实现愿望。”陈春秀能回到山东理工大学完成自己“上大学”的愿望,大概能实现了,虽然隔了16年,这能让人欣慰吗 这件事如果发生在广东,会怎样 广东的高校,会不会主动联系陈春秀 会不会破例:你别“自考”了,你本来就是我们的人,大学的校门向你敞开着,不管是隔了16年,还是36年、56年……那本来就是你的权利,你的资格。苟晶只是想知道真相,要一个答案,没有提出任何诉求,就被家乡人“围追堵截”,施加压力:当年是你妹妹还有两个月高考,今年是你亲友家的孩子今年中考……那一只只无形的手,当年剥夺了她升学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改变了她的命运,如今还想扼住她发出声音,纵然她已“皈依佛门,看淡了生死”。即便我是个旁观者,也能感受到那种“势力范围”的影响,替苟晶捏着一把汗。他们太清楚苟晶的软肋是什么,23年前知道,现在也知道。这件事如果发生在广东,会怎么样 也许根本不会发生。也许像太行山那边的山西一样,艺人仝卓“伪造应届生身份”的相关人员,立刻马上有了相应处理结果。苟晶、陈春秀被冒名顶替的事,会被蒙混过关吗 会被渐渐遗忘吗 陈春秀的事已经一个多月了,苟晶的事也已经快一周了。隔了个端午节, 度是不是就逐渐下降了 我还是愿意相信,这个时代,不那么容易了。毕竟那么多眼睛在盯着呢,毕竟还有国法呢,毕竟还有“人在做天在看”的迷信说法呢……为什么我会想到离山东很遥远的广东,而不是苟晶目前生活的浙江呢 今天被一个农民工给东莞图书馆的留言感动了。留言者是54岁的湖北农民工吴桂春,他在东莞打工17年。因疫情影响工厂停工,打算回老家,到图书馆退还读者证时,写下了一纸留言条。感动我的,不仅是他的肺腑之言,对读书、对图书馆的认知和情感,说“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更是后续东莞人、广东人的操作——东莞图书馆作出回应:“感谢,我们一直在,等您再来!”东莞人社局也立刻作出响应,才不到两天时间啊,况且还在端午假期,吴春桂的工作问题就有了着落。“26日上午(也就是今天),吴桂春通过了东莞一家物业公司的面试,将在南城的一个小区内从事绿化养护工作。这一消息,是东莞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向新闻媒体介绍的。这是什么效率 这又是什么精神 有没有哪级部门说“没有先例” 有没有哪级组织说“研究研究,调查调查,协调协调” 吴春桂和苟晶、陈春秀一样,都来自农村,都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对读书的渴求,相信读书是有用的。吴春桂似乎更幸运一点,他在广东东莞。图书馆留言后发生的温情一幕,让人很容易想起博尔赫斯的一句话,“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假如苟晶、陈春秀被冒名顶替的事发生在广东,结果会是怎样 没有假如。除了隔山隔水,在苟晶、陈春秀和吴春桂之间,还隔着天地之间的一杆称。推荐:这个社会会好吗 前文:不论如何,感恩这个时代谢谢你 在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53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