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两天,从青岛回临沂就整整一个月了。回来的时候,谁能想到会遭遇疫情啊。当时还以为会像正常年份一样,初八最迟初九就回去上班。那天早上,老公把几个潍坊萝卜埋在了露台上的花盆里,说过几天就又回来了。现在,我很惦记那几个萝卜,不知道它们还能不能吃。听说外地人去青岛要隔离14天,眼下还是“按兵不动”为妙吧。这些天里,老公至少问过我三遍,“是不是以后退了休,就过这样的日子 ”第一次,我说:嗯。第二次,我说:也许吧。第三次,我问:你是不是在家呆够了 一个经常出差的人,以前每逢假期最愿意呆在家里哪也不想去的人,忽然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即便在家呆够了呆烦了,大概也不好意思承认。疫情过后,小孩子们该入幼儿园的入园,该上学的上学,该读书的读书,一切照旧;年轻人,该换工作的换工作,该上班的上班,该赚钱的赚钱,一切照旧;老年人,已经退休的,本来宅在家的时间就比较多,只不过减少了出门的机会;中年人呢 仿佛看到了自己退休时候的样子。大概只有中年人会宅出退休的心情吧 昨天问一个同龄的朋友单位是否开工了,他说在上班,过了好一会儿,又说,“疫情过后准备退出岗位。”我没说别的话。人到中年,各有各的不容易,唯有默默祝福。我们现在过日子的样子,是不是就是退休时候的日常 很大程度上,就是吧。吃饭,一日两餐。前几年两会期间有个很知名的代表,向大会递交的提案是“将国人的一日三餐改为两餐”,还考证说宋朝时候的人就是两餐制,这样不但节约时间还节约粮食。我不知道这种提案是否会被提上“议事日程”,当时只觉得可笑。我家每逢假期就自动吃两顿饭,估计年老退休之后,也就这样了。北园路上的九州超市正常营业,去买菜不受影响。菜价跟春节前无异,而且鸡蛋好像还便宜了好多,才三块五一斤。重拾烘焙的热情。期间做了几次饼干,烤了蛋糕和面包,每次做的量都很少。好消息是虽然宅在家里不能去游泳去散步,体重并没有增加。读书,看剧。春节计划读的书还没读完,期间又看了一遍《鼠疫》,好像假期结束尚需时日,慢慢读。影视剧真是看了不少:《隧道》,《我能说》,《方糖》,《检察官外传》,《杀人犯》,《流感》,《长白山》,《新世界》,《率性而活》,《生存家族》(日),《最后的假期》,《曼哈顿女佣》,《换子疑云》,《小公主》,《传染病》,《戴珍珠耳环的少女》,《逃离德黑兰》,《极度恐慌》,《小丑》,《1917》,《康斯坦丁》,《完美陌生人》(意),《半个喜剧》,《囧妈》,《花椒之味》,《山河故人》……可能还有别的,一时想不起。还有《切尔诺贝利》,《局部》第2季,第3季,《我亲爱的朋友们》;记录片《鲁斯·巴德·金斯伯格》。通常看影视剧的时候,是一边跑步一边看。吵架。他把瓜子壳扔到了百合花花盆里。还信誓旦旦地说,给土壤增加营养。”我问“你百度的吗 ”他说是的,我就没再追究。想起网上流传很广的一篇文章,《爸妈离婚,就因为爸爸向妈妈养的兰花盆里弹烟灰》。好在,他不抽烟。好在,瓜子是原味的,没有盐份糖份,假装会变成养份吧。那天把我气坏了。他在我手机上看到篇文章,顺手就转发到了家人群里。等我发现的时候,已经撤不回来了。害得我爸以为我传播谣言,会给自己惹麻烦,做了好一番解释。为了家庭和谐,我把他踢出了家人群。画画。学过一段时间的山水画。刚开始学的时候,热情高涨,那些日子甚至“每日一画”。我想每天都画,每天进步一点点,十年之后,也会熟能生巧吧。很久没画了。有些事,不需要等退休再去做。想做,可以立刻马上行动。明天,开始画画。学英语。我看到有消息说阿里巴巴要求员工在群里交流用英语。某同志虽然也在外企工作,这些年英语水平有所提高,也仅限于看工作邮件。他每天起得比我早,这些日子倒是每天早上起来学英语。我见状,就怀着“托付心态”对他说:“你好好学啊,以后周游世界,我跟着你走就行了。”不过,那天看了韩国影片《我能说》,又得到了励志。哎呀,人家那么大年纪了都还学英语,你就不能下决心好好学一学,周游世界不用靠别人 一个学英语的Flag,待定。也许,对中年人来说,怎么度过现在,就怎么度过退休的时光了。眼下因为疫情“禁足”,出入小区还有很大的不能自主,也不能出游。疫情过后,就有了“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的自由。仅仅想到这一层,就觉得退休的日子很值得期待吧。康德说的那句话,“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放在这个特殊时期,更彰显了其正确的辩证。如果对现在的日子还算满意,等真正退了休,也许就会发现,生活还有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可以效仿古人独享之乐事:焚香、试茶、洗砚、鼓琴、校书、候月、听雨、浇花、高卧、勘方、经行、负暄、钓鱼、对画、漱泉、支杖、礼佛、尝酒、晏坐、翻经、看山、临帖、刻竹、喂鹤。虽然这其中有很多乐事太过高雅,比如喂鹤之类的咱做不了,可以养个别的动物,猫啊狗啊鱼啊,也是一样的。也可以就像这些日子过的日常。一日两餐,读读书,看看电影电视,吵吵小架,发展点爱好。有很多很多的时间,有健康的身体,有足够的钱……为了这样的退休的日子,现在还需要加油呀。
推荐:
相信爱情
不要试图改变别人
这场灾难,无人幸免
谢谢帮点一下 在看 吧
作者:海尔罕 责编:一默
【引言】 如果你一直不愿意变老,那你就永远不会幸福,因为你终究是要变老的。 你应该发现你现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实的东西。回首过去会使你产生竞争的意识,而年龄是无法竞争的。(米奇·阿尔博姆)
按照公历的算法,还有一年,我便是花甲之人。虽然没有自老的感觉,也尽管意气风发犹在,生机勃勃却荡然无存。更为现实的是,一年之后真的就要卷上铺盖回家了。
于不知不觉中,我潜意识地琢磨起退休以后的日子。是赋闲家中陪当家人蜗居过活?还是背着器材行摄华夏神州?亦或是潜心书桌欣然于纸上?感觉这都是些不错的选择,而且彼此之间似乎并无妨碍。
有一点是肯定的,我是绝不会如过往的同事那般受聘于原工作单位的。我这么说,没有丝毫干一行怨一行的意思。我以为,自己属于那种既爱岗、也敬业,更能够战斗到最后的人。
只是觉得,一个人不应该拘泥于固有的生活模式。如果仅仅是担心浪费那一点残余价值,我更愿意去重拾一份全新的领域或是行当,从一名无名老卒做起,即便是学做吹鼓手也未尚不可。
再者,好马不吃回头草。虽然在警队自以为是了几十年,既然退休,大可不必再碍人手脚。毕竟,太阳总会在黎明时分毅然决然地于东方再起,不会因为谁的去与留、存与亡而受丝毫影响。
从这个层来说,退休是人生的一场告别,属于自然规律。当然,这场告别,实质上意味着自己变老,剩下的便是余生。既如此,莫不如,让自己在变老的路上,把余生,也就是小日子过好。
有一则师徒对话,貌似平淡,却如雷贯耳,令我发聩。
师傅为了考验徒弟的智慧与能力,便问:“你觉得太阳和月亮哪一个更重要?”
徒弟当然希望师傅高看,于是,琢磨了老一会儿才回答:“尽管它们同样在播散光明,我觉得月亮更为重要。”
“嗯?那是为什么呢?”听那语气,弟子的回答多多少少令师傅感到意外。
徒弟煞有介事地启禀师傅:“因为月亮是在夜晚发光,而漆黑的夜晚是人们最需要光亮的时候。而白天已经够亮的了,太阳却一股脑地炫耀着,其实显得多余。”
从字面来看,徒弟的话很有道理。不曾想,他因为期待月升,而忽略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遗余力地驱散黑夜的太阳。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月亮之所以在夜晚明亮,那只是借助太阳发光。
生活是自然的一部分,而自然始只会循着自然的规律,或天高云淡,或雪雨风霜。人类所言的墨守成规,或循规蹈矩,其实都是于静的思索,于动的示范。静观其变,从容面对,并无主干之别,好赖之嫌。
双亲在世的时候,我偶尔会不屑于他们的絮叨。现如今,我与他们阴阳两隔,方明白“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一种切肤之痛。尽管我时常仰望苍天,却怎么也寻不回那一份无与伦比的、独一无二的爱。人啦,就是这样,拽在手里的往往不知道珍惜,真的失去了又开始追悔莫及。
与当家人共同生活了三十五个年头,由最初的与影相随,到现在凭着惯性对她唤来遣去,视她的无私奉献为理所当然,无私无畏为非她莫属。不曾想,那其实是在无情地挥霍着间弥足珍贵的糟糠之情秦晋之谊。不曾想,那弥足珍贵的情与爱如光阴似流水。若干年后无论我用多少时间花多大的气力,都无法弥补那一丝一丝无怨无悔的亲贤。
电影《后会无期》有一段告白,我看着听着就潸然泪下。“每一次告别,最好用力一点。多说一句,可能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也许就是最后一眼。”
说心里话,我非常佩服这部电影的编剧和导演对生命的感悟,对生活的提炼。这或许也是我亲近戏剧、音乐、艺术、自然以及喜欢读书,抑或是摄影、写作的缘故。
不是么?人生没有彩排,从来就没有回放,谁也没有从头再来的机会。身边人,身边事,世间情,人中义,一旦错过,那就是一辈子,那就是永远甚至是永恒的际遇。何不凝固于镜间,落笔于思绪呢?
年轻的时候,总是傻傻的以为未来可期,来日方长。任凭大好大把的光阴随花飞花落。牵手花甲了,我才知道这世间最容易逝去的就是时间,唯有时间,最需要珍惜的是那些怜我、爱我、帮我、助我,甚至宠我、惯我、絮我、骂我的那些个人。
记得在一本书中有这么一段描摹:“此生唯一能给的,只有陪伴。而且,就在当下,因为,人走,茶凉,缘灭,生命从不等候。”
人生,是一场满是离别的旅行,无论你情不情愿,乐不乐意,所有人、所有的事,都在与你一一告别。面对一场一场的,甚至是突如其来的告别,我们每一个人既无助更无力。细思方疏,我在想:自己唯一能做的,只有且只能珍惜当下的每时每刻,甚至每一分每一秒。
别伤了爱你的人,别掳了痛你的心,也尽可能地别让生命留有太多的遗憾,留存太多的愧疚。这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已经失去的南北,而是眼下尚且拥有,还能拥抱的东西。
在变老的路上,我以为,最重要的是懂得珍惜眼前的事,走好脚下的路。恰如常言所道:认真过好每一天。既要用力活,也要恪尽守;既要开心过,还要好好爱。
生命历程不过区区几十年,凡事大可不必太过分明,更何况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知足方常乐。尚好的人生,一定是既不迷茫,也不纠结,虽很短暂,尚且怡然。人生有度,我们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希腊神话中的海格力斯非常厉害,曾经制服过许多凶狠的野兽和数不清的鬼怪妖魔。于是,他以为自己便是无所不及的天神。
一次,他被一块路石绊倒了,觉得很没面子。于是,暴跳如雷,挥剑乱斩。不曾想,他越斩那块石头就越大,最后堵住了他的去路。
智慧女神雅典娜亲历了这一切,说:“你再这么斩下去,它不仅会继续长大,而且极有可能拿出别的招数来对付你。如果你不再理会它,兴许它会安分下来,甚至缩回到原本的模样。”
好在海格力斯听从了雅典娜的劝告,有些无奈的收起了宝剑。说来也怪,那块石头居然真的变小了,不一会,便缩回到苹果般大小。
毋庸置疑,大与小,老与少,成与败,苦与乐,兴与衰,乃至生与死,都是人一生所必须面对的现实,这其中不乏残酷、恶毒、冷漠以及温柔、和煦、仁慈。但是,更多的它只是一种心情,与生命同在,随生命消亡。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很多时候,我们内心的焦虑,就像海格力斯遭遇的那块苹果般大小的路石,你越是看不顺眼,它越是与你作妖。莫不如尝试着去接纳,去释然,容忍了或是包容了,自己心中的焦虑没准真的会自然而亡。
一如庄子所云:“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人这一辈子,不要总是企图去改变谁,尤其是不要自不量力地去整“人定胜天”之事。当然,也大不可穷尽心思去改变身边的是是非非。因为,人生最好的状态,唯有顺其自然。
人这辈子,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酸甜苦辣麻便是生活真实,唯长怀一颗感恩的心,坦然迎接风暴,面对挫折,才能参透生命的意义,领略生活的美好。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以一颗清净的心看世界,以一颗柔软的心除障碍,以一颗平淡的心溢情愫,以一颗欢喜的心睹凡尘。
人生如戏,人生如歌,人生如茶,人生如梦,当一樽还酹江月。到了这个年纪,还是要让自己多赏世间好风景,多拾人寰真情谊,淡看纷扰,从容前行。如此这般,方能在变老的路上,让自己变得更好。(庚子年乙酉月辛辛巳日)
老年人的生活有的时候也会令人羡慕,但是理想中的状态也应该是现在的这个样子。1.有稳定的收入或足够的存款。这些不一定要很多,但是至少也能够在中等以上,能够满足自己中等或上等的生活需求。有了足够的存款、收入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就不用将就过日子,这里的将就,有吃穿上的,保健上的,居住上的,娱乐上的……中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总是容易出一些问题,所以需要好好保养自己的身体,这样便必然会付出一些费用在保健上、医疗上;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也需要营养的、平衡的饮食,这相比那些粗糙的饮食,花费会更高;如果追求时尚品味,服装上的费用也会更高昂……当然,我觉得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如果有足够收入和存款的话,当然可以更好地去维护自己的健康,比如做做身体检查什么的。
2.有一群可以促膝长谈、日常唠嗑的朋友。事实上中老年人和年轻人一样,他们也需要知心好友。年轻人喜欢用手机聊天,中老年人们也同样喜欢和伙伴聊天,只不过他们更喜欢面对面地交流。谁的生活里都少不了朋友,朋友可以让人多些快乐、少些忧伤。中老年人虽然没有了像年轻人那么多的关于婚姻、爱情、工作等等的压力,但是他们同样需要与人倾诉自己的烦恼或者分享自己的乐趣。乐趣与人分享后,自己往往会感受到更多的快乐,烦恼悲伤与人分享后,自己的心情也会好很多。事实上,中老年人也会有属于他们年龄阶段的苦恼,关于子女的、整个家庭的、身体健康的等等。那些可以向朋友倾诉烦恼、经常和朋友唠嗑家常的中老年人往往心情会更好一些,这样对身体也更有益。而孤僻的、没有朋友的老人,心情往往没有那么开朗,内心堆积的郁闷也容易影响他们身体的健康。
当一个人进入退休年龄和“黄金岁月”时,生活中隐藏或意外的快乐是终于有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退休己经快三年了,帮着女儿看孩子,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也一天天老去。时间过去了就回不来了,我们现在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按时领取国家发放的退休金,没有工作压力,与世无争,和我们年轻时相比,真是太幸福了,这样的曰子真想再活一百年。我想在这幸福的曰子里干点自已喜欢的事,充实自己的生活。
由于看孩子,也不能多出去和外界朋友们同事们多接触,自己除了看孩子做家务,看看微信,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手机上看到缝纫视频,是教怎样给小宝宝做服装的教程,我很感兴趣,就开始琢磨,家里一直有一台旧缝纫机,几十年上班也没有很好撑握这方面技术,基本是摆设,最多就是车个床单被罩,这下缝纫机有用武之地了!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练习给小宝宝做内衣,内裤,最开始是在淘宝上买,不懂的看卖家的视频,一来二去做成了好多成品。每做好一件小衣服,我的小外孙穿在身上,我的心情别提多激动、兴奋、刺激,觉得自己还是一个有用之人。最重要自己心里很充实,不只是围着锅台转的家庭主妇,还能在日复一曰的平淡日子里找到生活的乐趣,我心里满满的。
在学习缝纫的过程中,我掌握了一些布料的用途和各种布料的名称。经过这一段的学习,自己初步掌握了缝纫的基础知识。
工作这么多年,没有关注过服装裁剪缝纫这个行业,其实要全面掌握这门技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门专业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专业。我只是一边学习一边琢磨缝纫方面的技术,学了一点皮毛而已,来充实自己的生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52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相信爱情
下一篇: 我亲爱的朋友们:人生就是狗血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