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一个人过日子俭省,一分钱掰成俩半花,“很会过日子”,我们老家简称为“会过”。这俩字到底是褒还是贬呢 大概要看语境。背后说人“真会过”,可能褒大于贬;当面说人“会过死了”,就是贬义了,通常用来讲比较亲近的人。我妈就很“会过”。她有很多条围巾丝巾,其中一条大概十几年了,都快成缕了,我说“扔了吧,又不是没有新的……”她就会说:“扔了不可惜了吗 俺不割(读ga)舍地……在家里围着怕什么的 ”明明有新袜子,破袜子也“不割舍地”扔。破洞用针线补上,还可以继续穿。过去有句顺口溜,“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说的就是这种情形,艰苦朴素。“会过”这种事,对我们来说,大概也是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的,是张爱玲还是谁说过,“我们中国本来是补丁的国家,连天都是女娲补过的”。而一代比一代更“不会过”,才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吧 我觉得父母一代人很会过日子,他们却说“你爷爷才会过呢”。我爷爷读过私塾,参加革命前家里有过几百亩地,但是“很会过”。我妈曾描述过很多次爷爷洗脸的情形。脸盆里只倒一点水,洗脸时,总得把盆子倾斜一下,才能掬起水来。爷爷老年之时,我爸妈去合肥跟他们共同生活过一段时间,在他眼里,我爸妈用起水来,就属“太浪费了”,不会过。前段时间,有个老家的小兄弟加了我微信。偶尔会聊些老家的人和事。前两天,他说:“你们家的家风好,都是勤俭持家。在我印象中,二姑家就没有一点浪费的东西。”正如老家的兄弟所言,这种事,大概是有“传承”的。至今,我们老家年长一点的人都还能讲得出我老爷爷的故事:庄稼人,下地躬耕,拉犁时不舍得把绳子套在衣服外面,他怕把布衣磨破,直接把绳子套在肚皮上。我不止听一个人讲过这件事。只能想象,他是怎样地凭着这种“会过”,一点点地积攒起家业,盖了房子、买了地、开了油坊……基因里的很多东西,很难改变。要不怎么说“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呢。这个贵族,倒不一定是“王的女人”所讲的英式贵族家庭的做派:管家告知WIFI密码,是用托盘端了写着密码的纸条呈上来……而是,而是——是什么呢 我想啊想啊,也没想明白。毕竟我也挺会过的。下午泡了壶普洱,只喝了两泡就出门了,没来得及收拾。晚上回来,茶已喝不下去,扔了又觉得可惜,灵机一动煮茶叶蛋。刚学着喝茶时,我至少请教过两个茶艺师,“煮茶叶蛋用什么茶”。我自己对茶所知甚少,以为茶艺师应该知道,大概她们太年轻了,对茶很了解,但生活的经验并不很足,都没能给我专业的答案。后来遇到一个真正懂茶的人,那天在一个地方品茶,他是带了自己煮的茶蛋去的。用的普洱。有人说煮茶蛋,家里有什么茶用什么茶。就我的经验来说,最好是普洱,次之白茶,红茶亦可。绿茶就不适合煮茶蛋了。我朋友圈晒的早餐有茶叶蛋,远在新疆的表姨留言说:煮茶叶蛋不放茶叶,用核桃皮,再加一些花椒大茴香叶之类的调料同煮,很香,无苦味……还说是一个专卖茶叶蛋的人告诉她的。表姨是医学出身,她传授的生活经验应该很值得学习。也许不一定用核桃皮,就用核桃里的分心木(核桃仁中间夹着的部分),分心木是种中药材,有人用来煮水喝。一边煮茶叶蛋,一边就觉得自己也挺“会过”的——想想自己的先祖,是一个把草绳直接套在肚皮上拉犁的人;想想自己的爷爷,虽然参加了革命,身为“高干”,洗脸时还会把脸盆倾斜一下,以节省用水;想想我爸妈,至今,洗过菜刷过碗的水,还会用一个大桶收集起来冲马桶……闺女已经放了圣诞假。她有同学思乡心切,圣诞假期就回国了。她前些日子也说想家了,想回来。我说:你刚出去两个月,就别折腾了,来回机票就得五六千、六七千块钱……你不如省下这个钱,出去玩吧。结果,她就跟同学去了意大利。推荐阅读偶遇千万不要舍不得享受生活
谢谢亲,帮点一下“在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51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偶遇
下一篇: 去教堂过平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