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可蔡京为何成了北宋六贼之一呢

溪黄草 2023-07-28 03:01:39

《小李飞刀》中的李寻欢号称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其实在历史上还真的找到类似的原型,那就是大奸臣蔡京他们家。蔡京他们家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此外蔡京的8个儿子里有6个都是学士,此外还有5个孙子也是学士。

好家伙,是不是都沾了蔡京的光呢 还真有可能,毕竟以蔡京的人品来说,想让他的子孙后代从公平的科举中脱颖而出,那是不现实的。

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蔡京这个人的才学,在当时来说也是一绝。尤其是他的书法,更是宋四家之一,素有苏黄米蔡四大家之称,居然能跟苏轼的书法并驾齐驱,可见蔡京不是等闲之辈。

可我们从《水浒传》中所了解到的蔡京,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奸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才学和人品没有必然关系。在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中,认为一个人才高八斗,就一定是一个人品不错的人。我就想问问了,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关系吗 前者难道是后者的必要充分条件吗

其实两者压根没啥关系,有才华的人,肯定有这两处特点:第一智商过得去,第二刻苦努力。这两者都有了,自然是才高八斗之辈。

蔡京就是这么个人,家庭优良的基因给了他超出常人的智商,此外他还比较刻苦,所以才华这方面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是为啥大家对蔡京这个人的人品不屑一顾呢 这就要问问蔡京自己了,他做官期间的所作所为,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

二、蔡京有哪些劣迹 要说起蔡京做官的劣迹,基本上一双手都数不完,基本上他为官生涯当中,就没怎么做过单纯的好事。纯粹就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第一,蔡京是个墙头草。

墙头草,混得好。蔡京显然就是这种类型的人,他刚入官场的时候,已经到了北宋末年。冗官现象非常严重,坐冷板凳的进士一大把,可职位都排满了,想要获取一个实缺,比考上进士还要困难。

可蔡京的仕途却很顺利,刚出道就有了实缺。在出使辽国以后,更是被任命为中书舍人。我们要记住,当时蔡京的弟弟蔡卞已经是中书舍人了,这家人的基因是真的没话说。

兄弟俩一起伺候宋神宗,皇帝一高兴,就把蔡京改封为知开封府,龙图阁待制。这个时期的蔡京,是坚决支持宋神宗搞变法的。

可是到了宋神宗去世,高太后上台以后,司马光这帮老臣重新得到重用。司马光是非常反对变法的,立刻开始恢复差役法,而且下令5天内大家都要实行。

这个时候大家都觉得司马光太着急了,可蔡京却将其辖区在规定时间内全部恢复了差役法。这下子蔡京便深得司马光的赏识,他一眨眼功夫,又成了个守旧派,你说有意思吧

高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任命章惇担任宰相。章惇是个改革派,当年跟着王安石搞得风生水起。这个时候蔡京立马又投靠到了章惇身边,积极支持章惇进行变法。不得不为蔡京鼓个掌,这种见风使舵的本事,一般人真的没有。那么蔡京你到底是个守旧派还是个变法派呢 对不起,他只是个利己主义者。

第二,蔡京是个谄媚之徒。

从他在变法派和守旧派之间徘徊,我们就能看得出,蔡京有一身拍马屁的本事。要不也不会越拍越高,把自己弄到了副宰相的位置上。

宋哲宗去世以后,蔡京失去了大靠山,差点被一撸到底。这个时候童贯出现了,那可是蔡京的救命稻草,他立刻跑来巴结童贯。

这下好了,童贯很吃这一套,立马把蔡京的作品带到了宫中,送给宋徽宗看。宋徽宗是个天才艺术家,看了蔡京的作品,瞬间感觉自己找到了知音,从此蔡京成了宋徽宗眼中的大红人。

为了让自己红得发紫,蔡京还把送回事身边的妃嫔、宦官一股脑儿地给伺候好了,从此自己就成了宋徽宗的铁杆心腹了,执掌宋朝宰相大权。

第三,蔡京任人唯亲。

当年拉扯过蔡京的童贯,原本只是个普通的宦官。在蔡京成为宰相以后,童贯立刻被提拔为节度使。

为了掌握兵权,蔡京启用他的亲信宋乔年、胡师文为郡守。同时增加军费开支,以此笼络军中实权人物。

他自己的儿孙,那就更别提了。考上进士以后,直接安排实权职位,尤其是他的儿子蔡攸,甚至做到了宰相之位。

第四,蔡京贪婪无度。

看过《水浒传》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花石纲,这玩意儿宋徽宗别提多喜爱了。蔡京为了拍马屁,自然是让全国各地的手下人敬献花石纲,可谓是劳民伤财。

他做了宰相以后,不光领取宰相的单份工资,还明目张胆地开创了一系列其他收入,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腰包快速鼓起来。

手下人没有敢说个不字的,为了各自的升迁,给蔡京敬献的金银珠宝,不计其数。蔡京胃口不小,照单全收。

第五,蔡京睚眦必报。

蔡京在做墙头草的那段日子里,曾经遭到过贬谪。所以他做了宰相以后,开始怀恨在心,打算报仇。

首先要收拾的就是元祐时期的那些当权之人。这些人大多数都被章惇收拾过了,可蔡京还觉得不过瘾,又把他们的罪状重新梳理了一遍,再一次收拾了一遍。

哪怕是已经去世的司马光之流,依旧被他列入了佞臣的范围。他们的子孙后代,也都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

三、蔡京的才能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蔡京要是没有两把刷子,哪里能承担宰相大任呢 当初王安石就曾经对蔡卞说过:将来蔡京会成为执掌天下权柄的宰相。那么蔡京有哪些特殊的表现呢

第一,蔡京解决了部分治病难的问题。

谁也想不到,北宋的医疗保障体系和养老保障体系,居然在蔡京手里一手草创。在蔡京的主持下,在北宋全国推广建立了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

居养院里可以收留一些老弱病残。安济坊可以治疗一些没钱治病的病人,属于社会福利机构。此外漏泽园则属于公墓,没钱没地下葬的人,就可以葬到漏泽园。只可惜北宋不久之后就灭亡了,要不这些制度延续下来,实现共同富裕不在话下。

第二,蔡京注重教育。

他本身就是读书人出身,知道读书的重要性。所以他掌权期间,特别重视学校的教学制度改革。为了提高北宋的教育质量,蔡京对学校的教学内容、考核措施、管理办法等等都做出了一定的改良。

而那些偏远地区前往京城参加高考的学生,蔡京也主张从财政中拨款为他们解决路费和食宿费的问题。算是对得起当时的读书人了。

除此以外,蔡京还是个合格的财政人才,他掌权期间,北宋财政收入比宋神宗时期翻了一番。做地方官的时候,蔡京还特别重视地方水利工程的修缮工作。

由此可见,蔡京也不是个一无是处的人。历史人物就是这么复杂,你想要一棍子打死,其实是很难办到的。

总结:蔡京的结局倒是不让人意外。北宋的文臣很有个性,这导致整个社会都很有个性。蔡京的行为遭到了言官们的各种弹劾,这个宰相他压根就做不下去,只好选择辞职。

下台后的蔡京想要找个好地方安享晚年,所以带着一大笔钱离开京城。可是他走到哪儿,哪儿都不肯卖东西给他,为啥 因为大家都知道蔡京是个大奸臣!

就连蔡京本人都连连摇头,表示自己混得太惨了。与此同时,宋钦宗上台后,开始清算蔡京。蔡京的几个儿子不是被杀就是被流放,而他本人更是被流放到苏轼曾经待过的儋州。80岁的蔡京压根就没顶住这么大的压力,在半道上的潭州就去世了。

3634429372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北宋的“六贼”都是谁?他们的结局又怎样

蔡京(1047年~1126年),字元长。北宋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北宋宰相、书法家,是北宋最贪渎的权相。

熙宁三年(1070年)进士,先任地方官,后任中书舍人。元v元年(1086年),知开封府,司马光尽废王安石新法,大臣皆言不可。唯蔡京于五日内在开封府改募役为差役,受到司马光的称赞。绍圣元年(1094年)任户部尚书,又助章重行新法。宋徽宗时被弹劾夺职,闲居杭州。蔡京勾结童贯,重新起用,并排挤掉韩忠彦,先后四次任相。期间大兴花石纲,设“西城括田所”,尽改盐法和茶法。创“丰亨豫大”之说,工役繁重,当时民怨沸腾。太学生陈东上书,称蔡京、童贯等人为六贼,蔡京更为“六贼”之首。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今广东),途中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

蔡京工书法,初学蔡襄、徐浩,后学沈传师、欧阳询,“字势豪健,痛快沉着。迨绍圣间,天下号能书,无出公之右者。”(《铁围山丛谈》)。北宋有“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蔡”原指蔡京,后世以其“人品奸恶”,遂改为蔡襄。

王黼(1079年―1126年),原名王甫,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人。

风姿俊美,善于逢迎,崇宁年间中进士,任相州司理参军、校书郎、符宝郎、左司谏,宣和元年(1119年)从通议大夫到少宰(右宰相),连跳八级,乃大宋开国以来第一人。“公然受贿赂,卖官鬻爵,至有定价”(《曲洧旧闻》)京师谣言:“三百贯,曰通判;五百索,直秘阁。”又以巨款赎回燕京(今北京),夸称大功,升至少傅。陈东称他为六贼之一。

钦宗即位后,贬为崇信军节度副使,籍没其家,流放永州(今湖南零陵)。吴敏、李纲请杀王黼,朝廷交付开封尹聂山,聂山与王黼有故隙,遣武士蹑及至雍丘县南的辅固村杀之。

童贯(1054年-1126年),字道夫,开封(今中国河南)人,北宋宦官。

出自宦官李宪门下,生性巧媚,“状魁梧,伟观视”。在杭州搜括书画时,与蔡京勾结。蔡京通过童贯,使其书法作品得到宋徽宗的赏识,得以重返朝政。人称蔡京为“公相”,称童贯为“媪相”。大观二年(1108年)五月,童贯成为北宋有史以来第一位宦官节度使。史家李心传说:“真庙以来,宦者官虽尊,止于遥郡承宣使而已”。童贯后在西北监军,“握兵二十年,权倾一时”,被称为“六贼”之一。

政和元年(1111年)出使辽国,私下与辽朝南院大臣马植秘谋收复燕云十六州。后马植化名赵良嗣潜入北宋,献联金抗辽之策。宋金两国结成海上之盟,协议金攻辽中京,而宋攻辽燕京。宋廷遣童贯二十万军队北伐燕京,大败而回,严重暴露宋兵的腐化,为后来的靖康之难埋下祸根。宣和七年(1125年)宋钦宗继位后,“谏宗、御史与国人议者蜂起”,童贯被贬而在经南雄(广东今县)途中被赐死,监察御史张澄监斩童贯并函首赴阙。《大宋宣和遗事?元集》有他的故事。

朱遥1075年-1126年),苏州(今属江苏)人,善于堆山造园,号称“花园子”。父冲谄事蔡京而得官。崇宁四年(1105年)十一月,奉迎徽宗,主持苏州应奉局,专门搜求奇花异石,用船从淮河、汴河运入汴京,号称“花石纲”,宣和五年取得一巨型太湖石,高达四丈,载以巨舰,以数千名纤夫,历经数月,运到汴京,徽宗赐名曰“神运昭功石”,封“磐固侯”。一路上毁桥梁、凿城垣、拆水门,民怨沸腾,前后延续二十多年,最后引起方腊之乱,方腊以诛杀朱椅号召,最后为韩世忠平定。朱腋加得志,其时州郡官吏奔走听命,东南部刺史、郡守多出其门,号称“东南小朝廷”。

与蔡京等人合称为“六贼”。钦宗即位,削官放归田里,清查其土地,田至三十万亩,又流放到循州(今广东龙川),不久斩首处死。今日狮子林假山,几是当年故物。

梁师成(?-1126年),字守道,开封人,北宋末年宦官,与蔡京、童贯、王黼、李彦、朱冶皇比撕铣啤傲贼”。

梁师成原是宦官贾详书艺局杂役,“慧黠习文法,稍知书”,自称“苏轼出子”。后得宋徽宗信任,为皇帝写诏,得以列名进士籍,升为晋州观察使、兴德军留后。并提拔至太尉、开府仪同三司、少保,官至检校太殿,时称为“隐相”。王黼对梁师成如子敬父,称之“恩府先生”。宋钦宗时,太学生陈东上书力除六贼,钦宗因旧恩不忍杀之。师成恐惧,刻刻随行皇上于侧。后来钦宗遣梁与郑望之持宣和殿珠玉器玩,前往辽国,梁师成前往中书时,府吏缢杀之,上表说他“暴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50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